少年文學 > 武俠小說 > 《魔獄三俠傳》在線閱讀 > 第三十四回柴榮喪命歸陰曹魔俠轉身化清風

第三十四回柴榮喪命歸陰曹魔俠轉身化清風

    柴榮天子得趙匡胤之建言,說北漢王國因魔教已滅,不成大患,應先收燕雲十六州,得迴天險,方能攻滅契丹(遼國),再回師滅北漢。柴榮天子一聽有理,便揮軍直搗燕雲十六州而來!

    但趙匡胤當時輕估了北漢王劉崇的實力,不知其身雖貴為國王,卻是魔教的真正統領,武功雖不及兩位弟弟神勇,但卻雄才大略,所以就因為趙匡胤的輕估局勢,才使日後趙匡胤纂位登基所建的大宋王朝,在伐北漢時困難重重,連吃敗仗,使得趙匡胤在世為皇時,亦無法攻滅之,但這已是將近二十年後的事了!

    柴榮天子揮大軍渡漆陽河,攻瀛州,進而攻下莫州,渡易水,攻破瓦橋關,又再下易州,一路如狂風掃落葉般,殺得契丹人難以招架,死傷慘重,為近百年來只有捱打份兒的漢人出了一口大怨氣,同時其聲望亦如日中天,一統中國之日當在不遠!

    就在柴榮天子正要攻打幽州(北平)時,不幸又得重病,只得含恨回師中土,而這一停頓,竟為柴榮天子的彪炳功業劃下休止符!

    原來柴榮天子的怪病又起,又連日夢見有鬼卒前來索命,一嚇生起病來,無心再戰,忍痛揮軍回師,留下殘局!而趙匡胤與夫人亦驅離眾人,連柴榮天子的貼身護衛龍雲星及方傑士二人,亦遭排擠,夫妻倆設案焚香禱告,並日夜輪流在房中照顧柴榮天子。

    柴榮天子好端端一個健壯體格之人,竟然在不到短短數日,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窗外犬狼低號,強烈的北風淒厲而吹,樹影隨風搖曳,形如鬼魅,四周一片漆黑異常。突然間!聲息俱停,萬籟俱寂,天地就如同停止運轉一般,此刻的靜,靜得死寂,靜得恐怖,就像風雨前的寧靜,又彷彿有驚天動地之事即將發生!

    這時趙匡胤與夫人謝氏不知何故,卻同時出現在柴榮天子房中照料他。

    突然一陣陰風吹起,柴榮天子受冷猛地瞪大雙眼,只見陰間索命判官親自蒞臨此房,而其長相竟與趙夫人謝氏神似,居然還兄妹相稱,一時嚇得魂不附體。

    此時柴榮天子方瞭解當日陳摶道長對己之警言,與上官劍龍欲誅殺趙匡胤之舉,卻被自己故意裝醒而讓趙匡胤逃過一劫,如今後悔莫及,趙匡胤圖謀皇位之心,早計劃多時,一時悲憤交集,卻叫不出口!

    索命判官頓時發覺柴榮天子已醒,且發現了秘密,便立刻命令鬼卒,即刻把柴榮天子的魂魄拘走。

    鬼卒不由分說,聽命令行事,將一條既烏黑又陰沉的鐵煉,便一把套住柴榮天子的脖子,硬要將其魂魄拉走。

    柴榮天子失魂下大叫上官劍龍三兄弟名字,言下之意望其前來搭救,卻不知他三人如今已在千里之遙,遠水是救不了近火的!

    但垂死掙扎中,竟真的叫出口來,嚇得趙匡胤、夫人及索命判官三人,差點屁滾尿流,以為他三兄弟真來救駕了!

    猝然房門被撞了開,有人闖進來,一瞧,原來是龍雲星、方傑士及諸位柴榮天子貼身護衛,一聽柴榮天子大喊大叫,才衝了進來保護聖駕,只見柴榮天子在床上奮力掙扎,口中還不時喊出上官劍龍三兄弟的名字來!

    趙匡胤見來者非上官劍龍三兄弟,才驚魂略定,便立刻心生一歹計,謊稱其與夫人皆看見上官劍龍三兄弟的鬼魂前來索柴榮天子之命,待眾人上前欲搭救柴榮天子時,柴榮天子已氣絕身亡!

    趙匡胤假意悲慟大哭,並痛斥上官劍龍三兄弟惡行,於是下旨昭告天下,狙殺上官劍龍三兄弟。

    即使龍雲星、方傑士二將絕對不信,但亦無法為其辯解,見趙匡胤一口咬定,顯然公報私仇,別有用心,便相偕憤而罷官離去!

    而中原豪傑深識上官劍龍三兄弟為人,亦無人附和趙匡胤。

    待柴榮天子死後不久,趙匡胤在“陳橋驛”自編自導自演“黃袍加身”戲碼後,群雄心知肚明,皆不約而同地託言辭官而去,不願為趙匡胤效命。

    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從此有宋一朝始終武力不振,實則其來有自!

    上官劍龍三兄弟在回中土途中,已得知待友懇切,愛民如子的柴榮天子死訊,及不久後趙匡胤立即登基為帝的消息,皆悲憤不已!

    又聽說趙匡胤公告天下,上官劍龍三兄弟乃殺柴榮天子之大逆不道者,人人得而誅之,賞金千兩,賜官封地,更為之氣結!

    真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被打頭風”。

    但心想天數已定,萬難改變,逆天行事只有徒增煩惱而已,而黑麒麟這時才突然想起,為何其一見趙夫人謝氏會如此眼熟,因為她長得跟地府的索命判官實在太像了!上官劍龍與雷虎一想果真如此,而且索命判官亦姓謝,又想起索命判官曾言其“陰陽兩界通吃”,果然早有陰謀,但為時已晚,亦只能空自悲嘆!

    三人一時想不開,頓覺天地之大,如今竟無容身之地,陰間回不得,中土又不能去,正所謂“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但覺命運安排怎會如此嚴苛難測呢!

    猝然想起昔日在仙翁山,聽得白髮仙翁說其與他三兄弟有緣,心想倒不如拜白翁為師,潛心修習,說不定他日能成仙成佛,就可擺脫無情命運的枷鎖,心意一決,便轉望仙翁山而行!

    一日正午,已至仙翁山腳下,由於驕陽當空,雖不熾烈,卻是道地的秋老虎,三人便樹下乘蔭歇息,待黃昏時分再入山拜謁白翁!

    那知在不遠處突見一小牧童,頭戴斗笠,手持竹笛,卻“倒騎”著牛,緩步望他三人歇息之樹下而來!

    三兄弟一見神奇,皆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待牛亦行至樹蔭下避日吃草時,只見此牧童卻悠然忘我地玩弄著手中竹笛,似乎並未察覺上官劍龍三兄弟!

    三人大異,並覺十分有趣,便由上官劍龍趨前哈腰問道:“敢問小哥,你為何‘倒騎’著牛?”

    小牧童發覺有人問他,才回眸一笑道:“這位大俠,恐怕您說錯了,我是‘正騎’著牛!”上官劍龍三兄弟茫然。

    只聽小童繼續道:“所謂正就是反,反就是正,眾人皆說牛頭是正,牛尾是倒,我卻以為牛尾是正,牛頭是倒,我人向著牛尾,不就是‘正騎’著牛嗎?”三人一聽有理,頓時為之語塞!

    雷虎見其手拿竹笛把弄,遂道:“小朋友,你會吹笛嗎?”

    小牧童回道:“會啊,我不一路吹來而沉醉其中嗎?此笛聲音如此悅耳,難道三位大俠沒聽到嗎?”三兄弟為小牧童這一問,倒不知如何回答!

    黑麒麟見此笛可愛,遂又道:“好別緻的笛子!”

    那知小牧童卻說:“醜死了!醜死了!美之為美,斯惡已,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竹笛大俠要覺得美,就送大俠吧!”

    說完,便伸手要將竹笛交給黑麒麟,而黑麒麟一時倒不知是收好,還是不收的好,但一瞧小牧童誠意相贈,才致謝地收了下來。

    而上官劍龍與黑麒麟皆已聽出此童絕非常人,不僅說話頭頭是道,語意深藏,還無意中說出了老子道德經文,顯然頗有來歷,欲考一考他。

    上官劍龍首先問道:“不知小哥知道老子否?”

    那小牧童回道:“知道,老子崇法自然,強調無為而治,則天下太平,正乃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黑麒麟亦接問道:“那敢問小哥,可知孔子否?”

    小牧童亦回道:“知道,孔老夫子講求禮法,叫人行仁道,去霸道,但用意雖佳,卻本未倒置,所以不能見容於當代諸侯,須知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上官劍龍與黑麒麟已聽出此牧童所論乃正統道家思想,不禁又驚又奇!

    上官劍龍續問道:“那此二聖者有何差異?”

    小牧童侃侃回道:“孔、老俱生當衰世,二人俱為博學大師,孔子稱老子為‘龍’,孔子亦成為日後的‘萬世師表’。然就其不同點而論,在政治理念方面,老子見世衰道微,時勢當厄,無法挽救,憂世憫人,徒勞無功,故決然隱退,超然世外,不作無謂之憂煩;孔子則抱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故周遊列國,欲行道濟世,棲棲皇皇,履艱蒙險,奔波十四載,結果公私兩無補,長嘆而歸。在為人處事方面,老子以為為人妄費辛勞,不太多事乎?而孔子以為處事盡心焉,心安理得而已。故總括來說,其兩人的人生觀,老子是以‘智’為出發點,強調順乎自然;孔子乃以‘仁’為出發點,重視現世。”

    上官劍龍與黑麒麟見此牧童雖然小小年紀,竟有此等見識,心想必為高人家中小童,有人指點使然,但竟講得出口,已屬不易,不由得心下萬分佩服!

    但雷虎一竅不通,看上官劍龍與黑麒麟如此虔心求教,小童又嘰哩呱啦說個沒完,他卻“有聽沒有懂”,猶如“鴨子聽雷”,反誤以為小牧童愛賣弄。

    心想大哥考你“老子”,三弟考你“孔子”,你都知道,待雷爺我考你個“雷子”,看你知是不知!

    思畢,心下一喜,開口便問:“小朋友,那你知不知道‘雷子’是何許人也?”

    只聽小牧童聽完噗嗤一笑,回道:“知道!”

    雷虎嚇了一跳,因“雷子”是其方才臨時亂編而成,隱寓自己,不信他知道,便又道:“那你倒說說看‘偉人雷子’是誰?”

    上官劍龍與黑麒麟聽得莫名其妙,心想誰是“雷子”,但用心一想,應是封神榜中的雷震子雷公吧!

    想不到雷虎倒會出題考此小牧童。

    那知小牧童卻回說:“此‘雷子’者,非偉人雷震子也,而是道地的一介莽夫,見壞人就砍,遇惡人就殺,不是莽夫是啥!且其兩位兄弟,其兄叫‘上官子’,自命為天除奸,為民除害,也是見人就砍,逢人就殺,亦是莽夫一個,而其弟‘黑子’,助紂為虐,亦為莽夫之屬!因此三人今日流離失所,還責怪上天命運不公,須知此乃因果循環所為,種此因,得此果,絲毫逃避不得!唯有順天而行,依自然無為之道而修,方是正道。”

    說完,卻笑嘻嘻對所騎的牛說:“阿牛啊,阿牛,你就是這般貪吃,才會如今還是隻牛啊!走了!走了!”

    只聽正在吃草的牛“哞”的一聲,彷彿聽懂人話似的,便緩步向前小步而去,但嘴裡仍不忘嚼著甜美牧草。

    而上官劍龍三兄弟一聽小童竟在隱寓地說自己,嚇得目瞪口呆,久久無法言語!

    待小牧童騎牛走了幾步,上官劍龍方回神飛追過去,叫道:“小哥,在下還有一事相尋,請略為留步!”

    小牧童因“倒騎”著牛,不,應說“正騎”著牛,所以面向牛尾,亦即面向上官劍龍諸人。

    聽上官劍龍一叫,便道:“阿牛,停步,大俠要問話!”牛遂停下步來,卻依然不放棄任何吃草的機會!

    上官劍龍先行打揖作禮,再開口問道:“小哥,聽說此山有仙人留住,不知能否明示?”

    小牧童微笑道:“我不知大俠所說仙人為何?不過我倒聽說此附近有兩位比較特別的人士居住,一位住在此山,人稱‘仙翁山’,那白髮老翁還暗自慶幸人家叫他仙翁,因此道法修習進步遲緩!而另一位,不知姓名與別號,住在仙翁山後的更深山裡面,一處叫‘雲深不知處’的地方,恬淡寡欲,如閒雲野鶴般逍遙自適,卻不為人知!但不知我所指的是大俠所謂仙人否?你們儘可前去探尋!”說完,又趨牛而行,逐漸隱沒身影!

    上官劍龍三兄弟心知此牧童來歷不凡,又見教仙人住處,不禁大喜,他們以前所見的白翁,果然是有道之士,也不枉此行目的!

    三人見天色已近黃昏時分,便快步上山,此山雖高,但三人內力雄厚,不一會兒,竟到了山頂!

    只見草菴沒變,四周景緻依舊,而且有人正在說經講道,有兩人背影對著他們,看去應是一成年男子及一小女孩,顯為門徒或信眾,不過此小女孩的背影怎異常眼熟!

    三人好奇,便趨前拜謁。

    而白翁見上官劍龍三兄弟前來,亦微笑指示其三人席地而坐,三人旁邊坐定後,正欲一窺方才眼熟背影的小女孩,究竟是為何人,不料她亦正笑嘻嘻地望著他三人扮鬼臉。

    三人一瞧,那小女孩不是香雲妹妹是誰!而其旁為其父親,不,應說是舅舅,乃飛逍客冷寒生。

    原來香雲妹妹當日身世之謎揭曉後,發覺自己竟是與之成日相處,已有濃郁感情的智清小和尚之同父異母的親妹妹。

    雖然早知她與智清小和尚不可能有任何結果,但少女情懷總是詩,如今夢影幻滅,不禁悲從中來。

    待她大哭數日後,也漸能坦然接受,便認祖歸宗,心想還是不見同父異母的哥哥智清小和尚好,以免徒增彼此困擾,更會影響他的修行!

    但又想到昔日白翁似乎意涵日後有緣,便與舅舅投白翁門下而來,如此說不定改日修成仙人,亦可與成佛的智清哥哥相會也不一定,便下定決心拋開俗世,潛心修道!

    上官劍龍三兄弟亦表明投師心意。

    只見香雲妹妹調皮地笑嘻嘻道:“有道是:‘先進山門三日大。’我與舅舅搶了先,早一步拜了師,佔了位,所以上官大哥你們三兄弟,日後可不能香雲妹妹長,香雲妹妹短地叫人家,要改口稱我為‘師姐’了!”

    眾人一聽香雲妹妹此番話語,雖然俏皮點兒,卻是理直氣壯、不爭事實之言,遂笑了起來。

    想起年紀還小,一向被視為妹妹的香雲,今日“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竟要當起師姐來,當真滑稽的很,上官劍龍三兄弟實在忍不住又多大笑了幾聲,一掃前些日子的幽晦陰霾氣氛!

    只見白翁聽完後,亦捋胡頷首地呵呵大笑。

    不經意間,卻看到黑麒麟手中的竹笛,登時驚疑起來,立刻問道:“黑麒麟,請教你手中竹笛何來?”

    黑麒麟才回稟他兄弟三人上山前,巧遇騎牛小牧童一事。

    那知白翁竟驚呼地道:“是師父!”上官劍龍三兄弟這一驚非同小可!

    白翁這才解釋道,原來其師父因道家之法修練有成,早成仙人,返老還童,才會狀似小童,如今言下之意,即欲收上官劍龍三兄弟為徒,不想今日這把年紀,平白又多了三位小師弟,白翁捻胡大樂不已。

    亦恭喜上官劍龍三兄弟,因為其師已有數十年未再收徒,如今有此機緣,實屬不易,並笑對香雲妹妹說:“香雲,你現在不僅師姐當不成,還要叫人家一聲師叔了,你還有話說嗎?哈!哈!”

    眾人笑成一團,而香雲妹妹馬上笑嘻嘻地朝上官劍龍三人扮了個鬼臉,並道:“師叔好!”

    說完,並接道:“今日是你們運氣好,他日人家要遇到類似的小牧童,非得多要幾把竹笛不可,說不定會碰到師祖或師祖的師父,到時候你們可又得改口叫我師姐或師姑了!”

    白翁一聽直說亂來,卻笑得合不攏嘴,心想要當這機伶且俏皮的小丫頭師父,恐怕不容易喔!

    白翁亦深知其師父乃暗中指點其修練之道,於是親率一干眾人,一同前往師父仙居“雲深不知處”修行而去,從此不再返回人間!

    眾人出發時,只見上官劍龍三兄弟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對迷濛塵世作最後一瞥,但覺茫茫孽海,不堪寓目,如海市蜃樓,南柯一夢,不禁為之浩嘆!

    頓時一陣清風吹襲,刮揚起地上些許樹葉飛捲上天而去,在空中盤旋一陣,最後落停在地上時,已不見眾人身影!

    此時正值宋太祖建隆二年仲秋。

    【唐子文完稿於民國八十七年八月六日】

    ◎全書完◎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