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蘇探晴來到洛陽後,似乎難得有一刻的閒暇。
所以第二日一大早,尚不待段虛寸來找他,蘇探晴便獨自起身離開擎風侯府。他只想靜靜地呆一天,好好考慮一下往後的計劃。
在來洛陽之前,蘇探晴只想着如何能令擎風侯先不殺顧凌雲,然後再尋機相救。而目前他總算以答應去金陵之事先穩住擎風侯,卻還未認真想過到了金陵後又應該如何去做?誠如司馬小狂所言,若是到最後不得不與郭宜秋刀兵相見,自己豈不真成了被擎風侯利用的殺人工具?他本對搖陵堂與炎陽道勢力之爭全無興趣,可目前卻又不得不陷身其中,確實是天意弄人!
除了段虛寸外,這幾日他還先後見過了斂眉夫人、擎風侯、許沸天、林純、司馬小狂等人。而從各方面綜合得到的情報來看,每個人身上似乎都有一些很有趣的秘密:斂眉夫人為何要對身邊婢女那般出乎意料的嚴厲?又為何特意要他帶上林純一起去金陵,難道果是想在擎風侯面前爭寵麼?看斂眉夫人對擎風侯的態度,他夫婦二人之間似乎略有嫌隙,莫非就是因為林純之故?而林純身為擎風侯義女、搖陵堂舞宵莊莊主,為何對炎陽道護法顧凌雲特別關切?段虛寸為何在擎風侯面前如此低調?那個把有關顧凌雲失陷洛陽的消息告訴司馬小狂的蒙面人又是誰?江湖傳言中心細若發的許沸天既然已懷疑自己與殺手之王杯承丈的關係,為何又會輕易相信自己的解釋?而擎風侯若由許沸天處得知此事,又怎會對自己仍是毫不生疑?甚至都不派人監視自己?那個能在一招間擊倒顧凌雲的神秘灰衣人又會是誰,搖陵堂中既然有武功如此可怕的高手,為何還要讓自己去殺郭宜秋?
蘇探晴越想越覺得疑雲陣陣,撲朔迷離。相比之下,洛陽大才子羅清才讀出顧凌雲對移風館掌櫃齊通説得話似乎已顯得無足輕重。
他正猶豫着是否應該打聽一下羅清才的住處,忽見路邊百姓神情惶急,爭相奔走,似是在躲避什麼?仔細一看,原來前方來了一羣馬隊,當先二名騎士服飾鮮明,鞍挎利刃,各自手持一面大旗,左書:擎風侯,右書:洛陽趙。這二騎身後又是八名鐵騎,然後是黑壓壓地近百名披掛整齊的步卒,當中擁着一頂八抬大轎。
蘇探晴知道是擎風侯出巡,想不到竟有這麼大的派頭。正想回避,卻見老遠的轎簾掀開一線,擎風侯的聲音猶若實質般傳入耳中:想不到蘇少俠有早起逛城的雅興,何妨上轎與本侯一敍。
蘇探晴知道無可退避,只得站在原地不動等候大轎過來,心中暗驚擎風侯精深的內力。
轎子在蘇探晴身邊停下,二名轎伕上前在轎門下鋪起紅毯,躬身跪下,看樣子是要待蘇探晴踩着兩人的脊背上轎。
蘇探晴十分不習慣這般排場,正要出言制止跪下的二名轎伕,卻聽轎旁騎在馬上的一位全身披掛着盔甲的武官人低聲道:解下兵刃!他不但惜字如金,聲音更是低沉暗啞,不帶半點生氣,令人聞之頗有些心寒。
蘇探晴抬頭望去,只從那武官頭盔的縫隙中看到半張木訥的臉孔與一對陰寒的眸子。正要開口,卻聽到擎風侯的聲音從轎中響起:蘇少俠豈可與一般人同等對待?許他不解兵刃。
那武官不再説話,策馬讓開半步。蘇探晴注意到他的騎術並不精熟,但顯是雙腿力大無比,令胯下坐騎根本無力掙扎,微微一笑:這位朋友好大的力氣,可是安城主麼?他知道搖陵堂中金鎖城主安硯生以混元金鎖功馳名武林,而那混元金鎖功便是極霸道的外家功夫,故有此問。
那武官淡然道:侯爺侍從,賤名無足掛齒。他口中雖説得謙卑,語氣卻是倨傲無比。
擎風侯的聲音道:蘇少俠若想見安城主,待從金陵回來後可去金鎖城一見。
蘇探晴聽擎風侯毫不顧忌地當眾説出去金陵之事,微覺詫異。微笑道:一切遵從侯爺安排。他不願意踩着那兩名跪地轎伕上轎,足下微一用力,手掀轎簾,飄身入轎。在入轎的那一剎,直覺到從身後傳來一道猶若利劍的目光。
轎內頗為寬敞,可容四五人共坐。擎風侯半卧於一張虎皮躺椅上,他身着長可蔽膝的大紅素羅衣,白素紗中單襯,腰懸玉帶,竟是一派朝中裝束。他身前還置有一小茶几,上面放着一壺美酒與一個炭盆,外面雖是冷意迫人,轎內卻是温暖如春。
蘇探晴本以為轎內會有斂眉夫人或段虛寸,見擎風侯身邊並無他人,微覺奇怪。凝神細看,只見轎中裝飾得十分華貴,轎內襯大紅絲緞,几上鋪有丹礬紅花錦綢,不但轎四周懸着不少閃閃發光的金玉器皿,轎簾上還墜有京師玉繡堂特製的長絛流蘇,顯出擎風侯與眾不同的奢華。
擎風侯眼見蘇探晴施展了一手輕身功夫上轎,只是淡然一笑:蘇少俠好俊的身手,請坐下説話。
蘇探晴見那虎皮躺椅前還放着一張小凳,心頭閃過一絲疑慮,看這樣子只怕擎風侯並非是與自己巧遇,而是特意來找自己,欠身坐下,口中尚謙遜道:侯爺謬讚,蘇某謝座。
擎風侯奇道:蘇少俠為何不以趙兄相稱,豈不見外?
蘇探晴低聲道:在侯爺如此大排場下,蘇某雖是一向不拘小節,卻也知道不能亂了禮數。只看擎風侯這如此莊重的裝束,他自然知道在這些洛陽守兵面前必要給足擎風侯面子。
擎風侯哈哈大笑:蘇少俠如此精明,若只留在關中,豈不屈才?言下竟有將蘇探晴收為己用的意思。
蘇探晴不置可否:想不到侯爺這麼早便出巡,果是辛苦。
擎風侯由轎中垂着珠簾的窗口望着街外,嘆一聲:本侯既蒙御封洛陽城,自應事必躬親,方不負吾皇聖恩。
蘇探晴心中冷笑。江湖上誰不知擎風侯野心極大,所謂為皇效命無非是他的託辭,時刻不忘把握手中的權力方是擎風侯的真正用心。
起轎後,擎風侯終於説入正題:蘇少俠可聽説過七色夜盜之名?
蘇探晴暗生警惕:盜霸司馬小狂之名誰人不曉?
擎風侯哈哈一笑,鋭目若針:蘇少俠可見過他麼?
蘇探晴察言觀色,料知以搖陵堂遍佈洛陽城中的眼線,昨晚七色夜盜襲擊他與林純之事必瞞不過擎風侯,只不知是否由林純透露的消息?不過擎風侯應該不會知道司馬小狂與自己相會移風館之事。略想了想,如實道:不瞞侯爺,昨晚小弟還剛剛見過盜霸本人。
擎風侯似也料不到蘇探晴直承其事,微怔後大笑道:想不到蘇少俠對本侯如此推心置腹。卻不知司馬小狂與蘇少俠可有什麼交情?
蘇探晴沉聲道:司馬小狂亦為顧凌雲而來,侯爺當知他二人的交情不薄。至於小弟與盜霸昨晚尚是初次謀面,而且他本欲擒住我與侯爺交換顧凌雲,那七色夜盜果是名不虛傳,小弟幾乎便失了手
擎風侯點點頭,冷然道:你可知司馬小狂昨夜在洛陽連盜十九家大户,並在每户家中都留下盜霸之名。嘿嘿,若不除此人,本侯堂堂親王亦是面目無光。
蘇探晴這才知道司馬小狂臨走時説要擎風侯知曉他來到了洛陽城,竟是用如此方法。隨即恍然明白為何擎風侯今日一早便會帶兵巡城,心中暗笑,口中道:想不到他竟然如此大膽,侯爺可有什麼線索?
擎風侯緩緩道:盜霸此次作案一改往日縝密,故意留下許多痕跡,分明是想對本侯示威。由此可見他只知本侯擒住了顧凌雲,卻不知本侯愛顧凌雲之才,不忍殺之。不過本侯感興趣地卻是他如何知道顧凌雲身陷洛陽之事?哼,本侯曾嚴令不許將擒住顧凌雲之事泄露,莫非我搖陵堂中竟有人敢不忠於本侯麼?
蘇探晴嘆道:侯爺説得是,侯爺既然能買通劉渡微殺了洪狂,搖陵堂中又豈會沒有炎陽道的奸細。
擎風侯如何聽不出蘇探晴語中暗含譏誚之意,微一沉吟漠然道:既然如此,司馬小狂又見過了蘇少俠,去金陵之事只怕已然泄密?若是炎陽道早有預防,試問以蘇少俠一人之力,如何能敵得住炎陽道諸高手?又如何去暗算郭宜秋?難道蘇少俠就不怕此一去便再不能復還麼?
蘇探晴面色不變,悠然道:小弟既然是為侯爺做事,侯爺手下的良臣謀士自然會為小弟安排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
擎風侯一雙眼睛緊緊盯住蘇探晴不放,似是要從他篤定的神態中看出些什麼,良久方長嘆道:蘇少俠果有非常之能,卻不知你有何應變之策?
蘇探晴知道戲已做足,連忙藉機令擎風侯下台,嘿嘿一笑:小弟哪有什麼應變之策。只不過看到侯爺連顧凌雲這樣一個敵人也會生出惜才之心,想必亦不會任小弟去金陵白白送死吧。
擎風侯目中神光閃動,忽發問道:你既然是為救顧凌雲而來,何不讓司馬小狂擒住純兒再來與我交換人質?
蘇探晴心叫好險,昨晚之事果然都瞞不過擎風侯的耳目,幸好自己並無打算隱瞞。面上卻裝出非常驚訝的模樣:侯爺當真神通廣大,竟然連此事也知道?!不過小弟深知以侯爺雄霸天下的氣度,決不會被司馬小狂所挾,故勸其打消此念頭。
擎風侯冷笑道:司馬小狂豈肯被你三言兩語打消念頭?
蘇探晴心中怦怦亂跳,他本已對司馬小狂説出去殺郭宜秋之事,此事若被擎風侯知道了,必會懷疑他沒有去殺郭宜秋的誠意。將心一橫,長嘆一聲道:當時七色夜盜將小弟與林莊主團團圍住,小弟眼見無法脱困,只得推説侯爺派我去金陵做件事,事成後便可放出顧凌雲。那司馬小狂一來見我説得有理,二來亦怕侯爺不顧一切先斬了顧凌雲,勉強答應容我先去金陵。至於他為何改變主意於昨晚連盜十數家洛陽城大户,卻是不得而知。依小弟猜想,或是想令侯爺投鼠忌器,不能輕易對顧凌雲下殺手。
擎風侯緩緩點頭,顯是相信了蘇探晴的話,冷哼一聲陷入思考中。
蘇探晴冒險一試竟然過關,知道自己所料不假:司馬小狂晚上去移風館與自己相會之事應該沒有泄露。擎風侯只是知道昨晚在洛陽城西郊七色夜盜暗伏自己與林純之事,而當時監視之人亦絕不敢太過靠近;更有可能是林純告訴了擎風侯當時的情況,想到林純還與自己拉指發誓不説出此事,不由心頭暗恨。
就在蘇探晴因想到林純心中稍有波動的那一剎,他忽覺耳肌輕跳,眉峯微振,莫名心生寒意,竟有坐立不寧之感。
蘇探晴心頭巨震。他身為殺手之王的唯一徒弟,深明這種狀況的出現是因為有一位超級殺手在身旁暗伏、因對方感應到自己心有所動而發出了極強殺氣所致。他連忙收懾心神,努力放鬆崩緊的神經,果然殺氣一閃即逝,再無剛才那種猶若芒刺在背的感覺。
他的腦海中閃過轎外那武官木訥的模樣,努力在記憶中搜尋這個絕頂殺手的資料,卻一無所獲。
一直沉默的擎風侯突然發話道:司馬小狂既已至洛陽,且與你朝過面,只怕我們的計劃要做一番改變。
蘇探晴愕然:侯爺意欲如何?
擎風侯陰沉的面容上不見一絲笑容,忽清咳了一聲,正要開口説話,卻聽轎外傳來一片喧譁聲。
擎風侯舉手示意蘇探晴稍待,提聲問道:外面何事吵鬧不休?
轎外那武官的聲音傳來:啓稟侯爺,有幾名百姓攔轎喊冤。
擎風侯面色不悦:這幫無知草民,有冤情不去衙門訴卻來攔本侯的座轎。
蘇探晴暗歎,想擎風侯當年亦是平民出身,如今身居高位便擺起了架子。
擎風侯望一眼蘇探晴,似是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略作沉吟道:也罷,放他們過來,且聽聽會説些什麼。
擎風侯並不掀開轎簾,仍是端坐在虎皮椅上。蘇探晴因是背對轎門,當下略略側過身體,透過轎簾的縫隙,可看到二名護衞將四名男子帶至轎前。當先一人身着破爛衣衫,遠遠便大聲叫嚷着:侯爺在上,小的有冤情上訴。
擎風侯柔聲道:三位有何冤情,儘可如實説來,本侯定會為爾等做主。
當先那人幾步跨至轎前,倒頭下拜:草民李子遠拜見侯爺
那李子遠的話音未落,蘇探晴心頭忽生警覺,從座位上飄身而起,卻見轎簾微微一震,三枚小小的鋼針已透過轎簾直射入轎內。
原來李子遠背後暗藏機關,他躬身拜倒時立刻發動機簧,這一下變生不測,若非蘇探晴機敏及時避開,那三枚鋼針必會釘在他背上,做了擎風侯的替死鬼。
擎風侯面上驚容一閃而逝,右掌驀然探出於空中一抓,已將二枚鋼針握在手裏,另一枚鋼針眼見將射入他的胸膛,卻見擎風侯身體極不合情理的一擰一彎,那枚鋼針從他額角邊險險掠過。擎風侯悶哼一聲,猛然彈起身往轎外衝去。
旁邊的護衞登時亂成一團,大喊:有刺客。
另三名男子亦在剎那間放倒兩名護衞,各自掌中亮出寒光閃閃的匕首,直朝轎中撲來。擎風侯剛剛衝至轎門口,與三人交手一招,堪堪避過三把匕首,身體急往後退,卻正好撞在蘇探晴的懷中。
那一剎,擎風侯背後空門盡露,蘇探晴至少有七種方法可以給予這權傾天下的親王致命一擊。
蘇探晴心念電轉:擎風侯本是天下有數的高手,又身為雄霸天下搖陵堂主,怎會給自己留下這樣一個明顯的破綻?難道是有意相試?突又想到轎外那神情木訥的武官,以他發出那麼強烈的殺氣來看,分明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伏殺高手,又怎會讓這四名男子輕易欺近擎風侯?想到此處更不遲疑,已按在擎風侯背心的左掌先伸後屈,使出一個卸字訣,將擎風侯後撞之力化開。右指已發出名動江湖的濯泉指,刺在一位刺客的左肩上
果然擎風侯的身體與蘇探晴一觸即分,顯是留有餘力。蘇探晴知道自己所料不差,心頭暗凜:若非剛才無意間感受到那武官的殺氣,剛才那電光火石間自己保不準真會對擎風侯出手。如果真是那樣,不但救不了顧凌雲,自己的一條性命也會丟在洛陽城!看來擎風侯雖是表面上對自己禮誠下士信任有加,心裏卻無時無刻不在防備着自己,與這樣一個條老狐狸打交道真要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隨眼瞥處,從轎內懸掛的一面晶瑩透亮的玉件上正可看到擎風侯那充滿探詢意味的眼神,急忙避開目光,
四名刺客趁擎風侯護衞尚不及衝來,全都搶入轎中,掌中匕首寒光耀目,盡使得是兩敗俱傷的殺招。蘇探晴心底思咐,手下卻絲毫不慢,接連替擎風侯接下幾記殺招。那官轎雖然比較寬敞,幾個人動手過招卻是大是擠迫,但蘇探晴施展一身小巧功夫,僅以手腕的變化刺出漫天指風,幾個照面下來已將那四名刺客盡逼出轎外,無法近得擎風侯之身。這還是他手下留情,不然只怕早已有人濺血。
已脱險境的擎風侯則是好整以遐凝神看着蘇探晴與幾名刺客的過招,似是要從他的出手中瞧出什麼名堂來。而看到這幾名刺客武功平平,蘇探晴心中清明,出招間更是小心謹慎留有餘地,僅以濯泉指迎戰,絲毫不露杯承丈的武學。
周圍的護衞亦看出蘇探晴已控制了大局,並不上前幫手,一面為蘇探晴大聲鼓掌打氣,一面圍成一個大圈子不讓四名刺客逃脱。蘇探晴不知四名刺客的來歷,本是有心放其逃脱,但看周圍密密麻麻圍了近百名官兵,心中暗歎一聲,連出幾指,已將三名刺客一一點倒在地,
那最先以背弩一刺殺擎風侯自稱叫李子遠的男子武功稍高,尚能在蘇探晴的指風下左右支拙,看三名同夥都已被點倒,忽然將手中匕首拋下,翻身跪倒在地,口中大叫:侯爺饒命。
蘇探晴登時明白:這四名刺客既然敢在光天化日下在大街上伏殺擎風侯,必是早定下了必死之心,如何會這般當眾告饒?看來果是擎風侯對自己的一場試探,他心頭雪亮,口中當然不會説破,仍是一指刺中李子遠的肩井穴。
周圍士兵見到刺客被擒,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聲,幾名官兵上前將四人牢牢綁起,等候擎風侯發落。
而就在這眾人心中稍一鬆懈的空當,忽聽得一聲長嘯從街邊一間高舍上傳來,一物從天而降,直朝擎風侯所乘大轎的頂上砸去。
蘇探晴眼利,看到那從天而降的物體竟是一面足有近千斤的大石鼓,也不知是從哪座寺廟中搬來的。看那勢道,若是官轎被擊實了,裏面的擎風侯恐怕會被砸成肉漿。這一下變起不測,大出眾人意料之外,莫説蘇探晴本不想替擎風侯出手,縱是有心相救也來不及。只有那轎邊的武官及時出手將官轎推了一把,但這一推只令官轎挪開二尺餘的距離,看那大石鼓的來勢,仍將會砸在轎上。
轎中的擎風侯在這生死關頭終於顯示出其高深的武功,一隻瑩白若玉的手掌驀然從轎中伸出,凌空一抓一卷,轎簾邊一根長長的流蘇先被他握在手中,再捲住那面迎空飛來的大石鼓只聽擎風侯吐氣開聲,那面足有千斤之重的大石鼓已被這一根細細的流蘇帶往一邊,卻是朝街邊一家綢店砸去。
蘇探晴大驚,那店中擠滿了避讓擎風侯車隊的百姓,這一面石鼓若是砸入店中,豈不是血肉橫飛的慘禍?不及細想,身體若一葉柳絮般與那大石鼓一同飛出,後發先至於空中趕上橫飛的石鼓,先連拍幾掌卸去石鼓的去勢,最後凌空一個倒翻,足下頭上穩穩站在石鼓上,使一個千斤墜的身法,一聲大震,那重達千鈞的石鼓竟被蘇探晴從半空中踩落在地,激起滿天灰塵。
蘇探晴剛才情急之下已顧不得在擎風侯的面前隱藏武功,這一輕功身法名為碧海青天,正是殺手之王杯承丈的不傳之秘。雖然江湖上幾乎無人瞭解殺手之王的武功,但擎風侯身為杯承丈唯一結拜兄弟自然與其餘人不同。蘇探晴只恐被擎風侯看出蹊蹺,急急回頭望去,卻見與那石鼓一齊落下的尚有一名藍衣人,手執一把闊達半尺的重劍,威猛狂傲猶若天神,在空中借腰腹之力一個漂亮的翻騰,先望一眼蘇探晴讚道:這位小兄弟能義救無辜,在下先行謝過啦他口中説話,身法卻無半點停頓,手中那闊大重劍在空中劃一道弧線,施出一招力劈華山,大喝一聲直朝擎風侯的坐轎中砍去。
那藍衣人並未蒙面,不過四十出頭的年紀,劍眉虎目,絡腮滿面,一臉凜然之氣,眉心間一顆鮮紅的大痣隨其運功作勢彷彿泫然欲墜,更奇怪的是他背後還揹着一個偌大的紫金葫蘆,也不知派何用場。蘇探晴見此形貌立時想起一個人來,心想看他出手這般威猛無儔,果是盛名無虛。也幸好有他出手,擎風侯在這般凌厲的攻擊下亦只得先出手自保,想必不會注意到自己剛才展露的身法。
周圍的官兵被突然的變故弄得不知所措,又看到那藍衣人當者披糜的氣勢,紛紛避開,擠做一團。只有轎旁那武官眼射寒光,正欲迎上前去,擎風侯已然從轎中飛身而出,手握一柄寒光四射的軟劍,由下至上於半空中硬接了那藍衣人重劍一擊。
當!一聲大響,藍衣人身形被震起一丈餘高,復又落下,雙手執重劍,再度狠狠劈了下來。擎風侯身體於空中一挫,剛一落地立時彈起,左掌右劍,與那藍衣人鬥在一處。二人身形如星丸跳躍,剎那間在空中接連交手了數十招,由於雙劍交碰太快,數十聲響並做一聲,直令觀戰者震耳欲聾。
官兵們見擎風侯親自出手,漸漸穩住陣形,大聲喝彩。兩人越鬥越快,只見一紅一藍的兩條身影在空中騰躍不休。除了兩位對戰者外,在場只有蘇探晴與那武官能看清兩人動手過招的情形,卻見那藍衣人的劍法大開大闔,橫砍豎劈,竟似將刀法與棍法運用於劍招之中;而擎風侯卻是劍勢迅捷,一柄軟劍如蛇信吞吐,盡是刺往對手胸腹穴道,招法陰柔無比。
眨眼間兩人已交手三十餘招。擎風侯似乎意在生擒藍衣人,身形如塵煙般左右奔突,不令藍衣人有機會雙足着地藉機遁逃;而藍衣人雖是足不沾地,卻藉着與擎風侯雙劍相交之力越彈越高,雖然未踏實地難以發力,但他每一次出擊都含着由數丈高空直落的下墜之勢,亦令擎風侯極難應付。
擎風侯掌中軟劍劍名晅光,乃是當年永樂皇帝御賜,切金斷玉削鐵如泥,配上他的碎玉劍法,更是招招詭秘陰狠,令人防不勝防。但那藍衣人勝在劍重勢沉,他那柄重劍看起來足有五六十斤的份量,加上下落之勢,每一擊皆似有萬鈞之力。而擎風侯又不願避開鋒芒使其有隙落地回氣,幾招硬碰下來,漸感吃力。
激戰中藍衣人使一招黃鶯落架,重劍看似輕靈下撩,內中卻含有極強真力,眼看將擎風侯的晅光寶劍盪開直取中宮,卻聽擎風侯一聲大喝,一直垂於胸前的左掌驀地從肘底穿出,先拍在藍衣人的重劍無鋒之處,再變化出漫天掌影,搗肋槌胸,罩住藍衣人胸前數十道大穴。
藍衣人那力道沉雄的一劍被拍得失了準頭,右足連踢方避開擎風侯這突如其來的無端一掌,身形復又彈在半空中,猶豪笑一聲:好一記殘風掌!
擎風侯掌力加急,登時主客易勢,藍衣人對擎風侯的左掌頗為忌憚,重劍已是抵擋多而出擊少。劇鬥中擎風侯的聲音一如平時的淡然:大名鼎鼎的辭醉劍不在家中醉生夢死,來到洛陽城中湊什麼熱鬧?
身邊官兵一陣大譁。原來這個藍衣人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獨行劍客辭醉劍衞醉歌!傳言中衞醉歌為人重義重情,結友無數,更是酒量驚人,千盞不醉,為人卻是矜傲驕狂,自稱斗酒不辭,疏狂圖醉。
衞醉歌人尚在空中翻躍,朗朗語聲卻清清楚楚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江湖朋友都説衞某重情好義,趙堂主自然應知我為何而來,又何必多此一問?蘇探晴聞言又驚又喜,江湖上人人都知道衞醉歌是顧凌雲的知交好友,不問可知必是為顧凌雲而來,有此強援,營救顧凌雲之事又多出幾分把握;不過看目前的狀況,只怕衞醉歌難敵擎風侯的殘風掌,而四周又有許多的官兵,不知他有何把握可以脱身?
擎風侯手上不停,冷笑道:什麼重情好義,左右不過是一個暗中出手的小人罷了。
衞醉歌雖是武功上漸落下風,言語上卻不肯輸給擎風侯:衞某豈是暗中出手的小人?不過是見到有刺客適逢其會,一時手癢罷了。何況面對如此大的排場,若非驀然出手相試又怎能看到趙堂主的殘風掌與碎玉劍?他故意以堂主相稱擎風侯,暗中譏諷其護衞眾多,早已談不上是江湖中人,自己也無需對他講什麼江湖規矩。
擎風侯連發幾掌,漸漸將衞醉歌的辭醉劍逼得施展不開,他的掌力看似並不勁疾,可怖的卻是隨着他左掌揮動揚起一股熱風,令人不由想退後避開,有幾名官兵已抵不住那攻心熱毒,軟倒在地乾嘔起來。蘇探晴心中暗凜,昔年擎風侯的殘風掌威震江湖,被譽為中原五大高手之一,如今看來果有非常之能,自己並未對正掌風已可感覺到熱浪迫人,衞醉歌身處局中,只怕滋味更不好受。耳中聽着擎風侯放聲道:名動江湖的辭醉劍也不過如此,不出百招,本侯必可令你掌下稱臣!周圍官兵一齊喝彩,更增擎風侯的威勢。
衞醉歌辭醉劍緊守門户,雖處下風而不亂,淡然道:衞某竟能迫堂主至百招開外,已然心滿意足。若是匆匆速敗,豈不令堂主失望?何況衞某縱算技不如你,但只憑你手下這區區百名士卒,卻休想困住我。
擎風侯亦知對手極為難纏,自己雖然佔盡上風,卻難以一舉將其擒獲。曼聲道:本侯數十年來少遇敵手,原以為辭醉劍可配出手,卻不料亦是如此不堪一擊,只會徒逞口舌之利?
蘇探晴原為衞醉歌暗捏一把冷汗,此刻看衞醉歌雖敗相漸露,卻是一招一式絲毫不亂,又知道擎風侯若能一舉擒獲衞醉歌,亦不必以言語亂其心神,方放下心來。
衞醉歌神情篤定:趙堂主挾百兵之威,縱能勝出衞某一招半式又何足道哉。堂主既是嗜武之人,可敢與我打一個賭麼?
擎風侯卻不説話,只是掌勢更急,將衞醉歌罩在漫天掌影之中,衞醉歌重劍連挑,欲借與擎風侯軟劍相碰之機脱出殘風掌力的控制範圍,卻每每在雙劍欲要相交的剎那被擎風侯避開重劍鋒芒,僅以左手殘風掌力拍在辭醉劍上,將衞醉歌重又彈入空中。觀戰者眼中只覺得兩人一上一下鬥得精彩好看,衞醉歌身處局中卻是心中暗暗叫苦,擎風侯的武功顯然已至收發由心的境界,每一掌力道拿捏得恰到好處,只令衞醉歌不能腳踏實地,卻不能借得半分力道逸出殘風掌的控制範圍。衞醉歌只覺從辭醉劍上傳來一浪接一浪的熱力,如驚濤駭浪般直衝全身經脈,心知擎風侯此舉強攻極耗功力,必不能久,當下憑着一股硬氣堅守元神,苦苦支撐,只待擎風侯力竭。
擎風侯急攻一陣,亦覺一口內息無法為繼,知道衞醉歌韌力極強,一時三刻無法擊潰對方,掌勢稍緩:卻不知衞兄要與我打什麼賭?
衞醉歌鬆一口氣,朗然道:趙堂主鬥了近百招亦難奈我何,不若便以三招為限,這三招中趙堂主只守不攻,若不能安然無事接我三劍,今日之事就此作罷。眾官兵眼見他明明武功不及擎風侯,卻説出如此大話,頓時噓聲四起。
擎風侯冷哼一聲:如果本侯接你三劍無恙又如何?
衞醉歌正色道:若是堂主果有絕世武功令衞某拜服,衞某立刻離開洛陽城,從此不再踏入洛陽城半步。
擎風侯突然橫劍直擊,辭醉劍終於與晅光劍相碰,藉着擎風侯一劍之力,衞醉歌身體再度高高騰空而起,卻是斜落入旁邊一間民房屋頂上。只見擎風侯略一沉吟,漠然道:好,本侯倒要看看衞兄還有什麼本事?
那名武官上前半步,對擎風侯低聲道:侯爺三思,莫中了這姓衞的奸計。
擎風侯目光閃動:衞醉歌乃是江湖中有名之士,亦是本侯一向所敬重的人物,若不給他這個機會,豈不讓世人小覷本侯?
那武官一嘆:侯爺如此氣度,令屬下拜服。
衞醉歌本以為尚要多費一番唇舌,想不到擎風侯在大佔上風之時會如此爽快答應自己的要求,亦是一嘆:趙堂主膽色過人,衞某亦是十分佩服。周圍士兵更皆是眼露崇敬之色。
蘇探晴旁觀者清,早看出擎風侯並無把握當場擒殺衞醉歌,亦知道若是衞醉歌拼得負傷逃脱,只怕日後再難有這麼好的機會對付他,這才順水推舟同意衞醉歌的建議。要知武學之道須得攻守兼備,若是擎風侯只守不攻武功必將會大打折扣,能否接下武功與他相差不遠的衞醉歌三劍猛攻實是未知之數。但擎風侯果不愧是一代梟雄,此當機立斷之舉不但有收服人心之效,更給人高深莫測之感,若能令衞醉歌無攻而返當可一勞永逸除去後患,縱然接不下衞醉歌的三劍,不但於他聲名無損,反而會讓人贊其泱泱宗師的風範。只是不知衞醉歌此舉是緩兵之計還是另有深意?
擎風侯面沉若水:衞兄請出劍!
衞醉歌重劍杵地,努力調理着紊亂不已的內息,面上卻一付漫不在乎的神情:趙堂主可聽説過關於我武功的一些傳聞?
擎風侯道:聽説衞兄武功別出蹊徑,越是爛醉劍法越高,卻不知此傳言是真是假?
衞醉歌哈哈大笑,豪氣頓生:剛剛與堂主交手前少喝了幾杯,所以武功略有不濟,這便補上幾口。緩緩從背後解下那紫金大葫蘆,拔開塞子,立時有一股酒香溢了出來。
擎風侯嘿然道:若是衞兄酒不夠,本侯可請人奉上。
衞醉歌大笑:可惜你我非是同道中人,不然倒可交上趙兄這個朋友。他原本就豪爽重義,朋友遍天下,此刻看到擎風侯氣度從容,頓生好感,將稱呼亦改成了趙兄。
擎風侯撫掌道:若是衞兄不嫌,搖陵堂隨時虛席以待。
衞醉歌搖搖頭:趙兄如此説,豈不是看扁了我?
擎風侯嘆道:衞兄閒雲野鶴的性子,自是不願屈尊本堂。他面容轉冷,一字一句徐徐吐出四個字:請酒、出劍!
衞醉歌卻並不着急,手撫掌中重劍劍鋒,悠然道:其實趙兄有所不知,嗜酒的並非是衞某,而是此三尺青鋒。
擎風侯不語,握拳、橫劍、集氣、眼望衞醉歌,凝神以待。氣氛剎時如山雨欲來,緊張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一旁的蘇探晴忽微微一笑,接住衞醉歌的話:原來這把辭醉劍不但要飲人血,尚要飲烈酒?當此劍拔弓張之際,也只有他能如此從容問出這樣的問題。
衞醉歌雖不識蘇探晴,卻對他剛才義救百姓之舉極有好感,一拍手中辭醉劍,嘆道:你可知道這把寶劍雖名為辭醉,但跟了我二十餘年,不知飲過多少赤紅熱血,卻少有放懷一醉的時候?
蘇探晴奇道:這是何故?
一抹寒光從衞醉歌眼底劃過,只聽他緩緩道:只因這世上值得讓此劍一醉的機會實在不多了。他長吸一口氣,將葫蘆微側,一注醇厚的酒漿傾於寶劍上,那把辭醉劍乍一遇酒突現光華,竟隱隱發出龍吟之聲。
蘇探晴撫掌而歌: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這八句皆是出於詩經,前四句説得乃是酒宴祝禱之詞,後四句卻是頗有相知相得之意,似是暗示辭醉寶劍終遇對手。但在這本凝重至極的氣氛中被蘇探晴如此放聲而歌,再配上辭醉劍的龍吟之聲,於癲狂作態中隱露一份肅殺之氣,令人聞之屏息悸容。
聽蘇探晴如此一番話,擎風侯驀然冷哼一聲,顯是極為不滿。不過他雖然武功比衞醉歌稍勝一籌,但面對此刻集勢待發的衞醉歌亦是不敢有絲毫分心,目光不敢稍離辭醉劍。轎旁那武官卻上前一步站在蘇探晴身前,冷然望着他。蘇探晴接觸到那武官那猶若刀槍的目光,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説話。
要知兩名武功絕頂高手的相較,武功實力固然重要,信心與氣勢亦是足可左右勝負的關鍵。蘇探晴眼見衞醉歌武功略差一線,所以才故意説出這些話,一方面可使衞醉歌有緩氣之隙,另一方面借問答之機可令衞醉歌氣勢大漲,或能敵得住擎風侯的神功。
衞醉歌當然明白蘇探晴在暗中相幫自己,一時亦猜不透蘇探晴與擎風侯的關係,彈劍大笑:好一句憂心如醉、忘我實多!猛然一把將頭上束髮披散開,再將剩下半葫蘆烈酒灌入口中,眼中殺機迸現,長嘯一聲,氣勢已催至絕頂,凜然大喝:第一劍!身隨劍動,從房頂俯衝而下,四周的積雪亦因這一劍紛揚而起,猶若一團席捲天下的狂雲,而人劍合一的衞醉歌就像那狂雲中一條披着銀甲的巨龍,直朝着站立於街心的擎風侯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