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言情小説 > 《傷城記(心慌的週末)》在線閲讀 > 第五章

第五章

    有些人移民之後,性情大變,一口咬定新地勝舊地,新人股舊人,幾乎就榮升異邦外交部發言人:“外國什麼都好,他不曉得多滿意多適應,絕對不能讓任何人找到任何比漏……

    陳開懷比較中庸,什麼都有辣有辣,她不會故意住到唐人區,但是,也不會口口聲聲説最怕中國人多的地方。

    這次回來,也實在是因為想家,光是一家人坐一起吹牛聊天便值回飛機票,肆無忌憚,論盡天下事,即使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又有何妨。

    她有點困,見牀頭有張報紙,便取過閲讀。

    陳開懷讀到的是此刻香港最流行的財經專欄,通篇都是數目字:投資者仍對恒生指數二六五0有戒心,每次接近此一水平便有拋售壓力。今年住宅樓價最高曾見二千元一尺,現回落至一千五百元一尺,作為收租只有七釐息。美國債券利率已少於八釐。黃金方面,低於三八0美元一盎斯已不宜沽空。

    她駭笑。

    香港人不但是移民專家,亦是金融專家。

    她喝一口清甘的茉莉香片,睡着了。

    祖母對之之説:“你姑姑還像個小孩子。”

    之之不敢苟同,只覺肉麻,這樣老謀深算,還似小孩?可見人人戴着有色眼鏡,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偏見之至。

    “奶奶,你真的已經決定遠走他方?”

    “十個鐘頭飛機還算是好的了。”

    “奶奶真捨得我們。”

    祖母也側然,“時勢是這樣,有什麼辦法,時勢令到七十歲老人離鄉別井,時勢多麼可怕。”

    之之輕輕解説:“不過是悲觀心理突然加強而已,其實關係一點沒有改變,只要我們繼續替老闆賺大錢,只要我們有利利價值,飯碗一定保得住。”

    老祖母並不糊塗,完全聽得懂,她簡單地答:“我們沒有興趣替這樣的老闆做下去。”

    受夠了也就是受夠了,之之並不責怪祖父母,他們有他們的意願,之之不明白,不瞭解,但是不反對,不抱怨。

    兩老如果不英明不果斷,試問當初怎麼會毅然帶着兩個子女南下一切從頭來過。

    只聽得祖母説:“你舅舅這些日子到哪裏去了,不是要等我們走了他才肯回來吧,在外頭要茶沒茶,要水沒水,怎麼過日子,你去叫他回來,告訴他,沒有人記得他做過什麼,也沒有人介意。”

    之之莞爾,仍然不喜歡他。

    老祖母嘮叨:“一直沒有禮貌,他姐姐寵壞他,見人從無稱呼,獨喜睡懶覺。”

    陳知何嘗不是這般德性,三代不出舅家門,但是祖母待陳知如珠如寶。

    陳知在廚房做蒸餾咖啡,見到妹妹,沒頭沒腦沒抬頭地問:“要住幾天?”

    “起碼三兩個禮拜。”

    陳知呻吟,聲,“多不方便。”

    之之輕輕説:“這裏快成為基地總部了,你以為我不知道,時常有人半夜來開會,可是?”

    多一名外人,陳知當然怕節外生枝。

    就在當天晚上,不速之客又上門來。

    冷氣機有節奏地軋軋聲作響,遮掉許多其他雜音,要很用心很用心,側着耳朵,才能聽見樓下開門關門聲,穿球鞋的腳步輕輕上樓來,悄悄掩進陳知房去。

    之之看看牀上的姑姑。

    她根本不打算在明朝八明之前醒來,看情形不會對任何。人有所妨礙。

    之之同自己説:總得有人看看陳知在搞些什麼鬼,否則的話,一旦出事,統並無人知道究竟。

    樓上三間房間,舅舅不在,少了一個人,更適合開會。

    之之與哥哥的房間當中隔着衞生間,她推開舅舅房門,一進室內,便聽到他們的對話聲。

    之之在黑暗中走近窗邊往下看,街道上一片靜寂,沒有車,也沒有人。

    陳知的門檻也很精,他並沒有開燈,即使有人在對面住宅看過來,也見不到什麼。

    聲音很輕,但可以辨認其中有陳知,有呂良,有張翔,原班人馬,另加一把陌生聲音。

    當下之之聽得陳知説:“……他並不快樂。”

    之之有第六靈感,馬上明白這個他是什麼人。

    呂:“過一陣子,習慣了西方的生活,便會改善。”

    陌生人:“他的英語與法語根本不敷用。”

    張:“他抱怨巡迴演講示威非常勞累,同時,他不願意謾罵叫囂,他希望可以比較具系統地理智地進行有關工作。”

    四個人沉默一會兒,像是愛莫能助的樣子。

    之之心中有數,受人恩惠,替人消災,世上一切必須付出代價,一般人家千兒八百請個家務助理,什麼骯髒的工夫不叫他做,如果牽涉到護照與居留問題,當然更加複雜。

    當事人多多少少得為本身利益做一些他不願意做的事。

    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社會,何嘗沒有怪誕陰暗的一面?

    呂:“他有被利用的感覺。”

    陌生人:“假使沒有龐大利用價值,他的下場不過與他同學一樣。”

    之之聽到這裏,發覺這批人的語氣已經比較客觀,過分的好奇與熱情像是逐漸減退。

    陌生人:“他有點矛盾,雖想經由大眾媒介繼續維持其在羣眾心目中的形象,卻又逃避媒介的追尋,高深莫測,已逐漸走向自我中心。”

    陳:“好像騎虎難下。”

    陌生人:“跟着的一關更難熬,資本主義社會多麼喜新厭舊,一下子把人捧為炙手可熨的明星,一下子倦膩便把人打進冷它,他要提防的是熱情過後的反高潮。”

    眾人又再次沉默。

    這陌生人是誰,恁地清醒,好有頭腦。

    之之只是不便張望。

    呂:“他這三個月的節目已排得滿滿。”

    張:“他們要求他一出場便大聲喊:我是某某某,這最使他難堪。”

    陳知長嘆一聲,“人在江湖。”

    張:“他又特別懷念身陷囹圄的弟兄。”

    陌生人作一個總結:“流亡生涯不好過。”

    呂:“陳知,他問候你同令妹。”

    之之在隔壁房間胸口不禁咚一聲。

    陳知輕笑,“他説之之是唯一搶白他的人。”

    陌生人:“是嗎?我倒也想見見這個女孩子。”

    陳知:“舍妹有點任性。”

    之之喃喃道:“閒談莫説人非。”

    隔壁忽然靜下來,眾人似在翻閲一些文件,聲音壓得更低。

    之之忽然靜下來,眾人似在翻閲一些文件,聲音壓得更低。

    之之感慨萬千,與哥哥在一起生活這麼些年,鄰房的活動.從來沒有間斷過,一直有同學來陪他練小提琴,做功課,籌備演講,身為人師之後,學生也經常上門,氣氛融洽,陳知性格天真率直熱情,不怕吃虧,器量又大,很有一點魅力,朋友喜歡同他交往。

    但這一陣子的集會性質又自不同,牽涉到這樣大的題目,事前是陳之完全不能想像的。

    父母還矇在鼓裏,祖母常常説,要待出了事,半夜來抓人,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有些大學生乾脆失蹤,再也沒有回家。

    也有些家長只領回屍體。

    令之之不明白的是,壯烈犧牲的學生素半都出自極其普通的家庭,父親或許只忙着做生意或搞小公館,母親一天到晚搓麻將講是非,一干青年不知從什麼地方學會要爭取到底。

    大抵是學校的教育吧。

    知識分子最最不懂得安分守己。

    之之嘆口氣站起來,不上大學,什麼事都沒有。

    黑暗中她心不在焉,不知踢到哪一張茶几的一雙腳,一本書摔下來,啪的一聲。

    夜闌人靜,這一聲比白天響了十倍廿倍,之之相信全屋的人都聽得到。

    她抱怨自己:笨人。

    忽然之間,房門推開,有人問:“誰?”燈亮了。

    之之抬起頭,擠出一個笑。

    陳知説:“是你,既然起來了,別站在哪兒,替我們做四杯愛爾蘭咖啡上來。”

    之之氣惱,“我不是你們的茶水檔。”

    “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要不派比較重要的任務給我,要不放我去睡覺。”

    之之甫説完這兩句話,就聽到隔壁傳來一陣笑聲。

    她用腳踢一記牆壁,“有什麼好笑?”

    陳知説:“我們累得眼皮都抬不起來,做咖啡是太重要的任務。”

    之之責問;“為什麼等到半夜三更才集會?”

    “小姐,白天各有各的職業,人人都要吃飯。”

    之之沉默。

    “來,幫個忙,你做的咖啡最好喝。”

    之之總算勉強點頭,“別把整幢屋子的人吵醒。”

    她悄悄走到廚房,籲出一口氣,取過杯子,正預備大施拳腳,就在這個時候,“之之。”有人叫她。

    之之連忙轉過頭來,是母親,之之立刻一疊聲叫苦,暗自跌腳。

    季莊皺着眉頭:“三更半夜,你招待什麼人?”

    之之張大嘴看着母親。過一會兒答:“哥哥的朋友。”

    “都是些什麼人?”季莊步步進逼。

    之之不敢出聲。

    “我好好的兒子養這麼大,都叫這些人給帶壞了,什麼地方不好親開會,竟到我家來!之之,你上去告訴他們,限他們三分鐘內離開,不然的話我撥三條九,還有,以後不準再上門。”

    之之很心痛,母親一次又一次為哥哥盛怒,一定傷身,她把媽媽拉到身邊,“你讓他去吧,他有他的理想。”

    “之之,我怕他被人利用。”

    “陳知有智慧。”

    “不行,牽連太大了。”

    “不妨,我們置身安全地帶。”

    季莊凝視女兒,“之之,之之,你好不天真,天下有哪一個角落堪稱安全地帶,你可記得旅美作者就在他家的車房門口遭遇不幸?”

    這件事之之是知道的,她沉默了,背脊涼颼颼,像是有幾條蚯蚓在爬。

    過一會兒,之之説:“我上去叫他們走。”

    “告訴陳知,我在廚房等他。”

    之之到了三樓,敲敲房門,她哥哥出來問:“喂,飲料呢?”

    之之朝他使一個眼色,“快散會吧,媽媽要見你。”

    陳知明白了,他握住拳頭,“一家人都不能夠同心合力。”

    他無限遺憾憤慨,可惜他母親的想法跟他完全一樣。

    送走朋友,他與母親一直談到天亮,爭持不下,母子兩人哭起來。

    之之抱膝坐在窗前,天朦朦亮起來。

    日曆上説,今天是大暑,到了中午,不知道要熱成怎麼樣。

    姑姑轉一個身醒來,詫異地説:“之之,你倒底有沒有睡過?”

    之之幽幽地説:“母親同哥哥吵架。”

    陳開懷會錯意,“你同你媽説,切莫干涉年輕人的婚事,他要錯,讓他錯,若不能支持他,也不要看輕他,再不爭氣也是自己的骨肉,多少神經兮兮的母親因敵視媳婦連帶失去兒子,你叫她不要笨。”

    之之不分辨。

    過一會兒姑姑問她:“那女孩是否十分不堪?”

    之之不知如何解釋,姑姑卻以為她已默認。

    “可是陳知一向是個乖孩子。”

    之之説:“他倔得不得了。”

    “像他爹。”

    “我不覺得,”之之説:“爹脾氣太好,簡直有點瘟。”

    這話裏似有話,陳開懷不好意思再説下去。

    早餐桌子上之之向父親是晚可有應酬。

    陳開友一怔。

    一直以來,他的社交生活頗為忙碌,雜七雜八帖子一大疊:雞尾酒會、春茗、慶功宴,甚至是魯班誕、中西婚禮,店鋪開幕,不知恁地,都會得寄到他辦公室。

    官紳官紳,官還排在紳之前,可見喜慶場所少不了他們作點綴。

    手中拿一杯香檳,出入高貴宴會廳,呵呵呵笑着,與主人家説幾句俏皮話,打哈哈,以示官民一家親。

    全盛時代,官威赫赫,陳開友剪過採,也當過最上鏡香江小姐的評判,季莊也被尊稱為陳夫人,報紙上名廊牌還訪問過他。

    俱往矣。

    最近這兩個月,不知是不是流行節約,派對宴會數目大減不在話下,高級公務員受歡迎的程度亦與前不能相比,陳開友門庭冷落之至。

    一連五個禮拜都沒有一個應酬。

    陳開友納罕之餘,也在心中鑽研過是什麼原因。

    會不會是對老英不滿,眾人動輒破口大罵,不方便有大官小官在場?若果這樣,倒真是十分體貼,免眾公務員尷尬。

    另外一個假設是恨屋及烏,像陳開友這種身分的人便是不受歡迎的烏鴉。

    從小事便可以看到大局,這個朝代快要過去,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的官兒當然遲早打入冷宮。

    陳開友像是已經過了冰箱,不由自主,打一個寒顫。

    當下還要不動聲色,笑吟吟的問女兒:“你打算請爸爸吃飯?”

    之之笑答:“我已改變作風,要努力節省儲錢,以後的十年都不打算請任何人大吃大喝。”

    她出門上班會。

    出來工作這段日子,先是拚命置行頭,買,買買買買買,瘋狂收購,七十雙皮鞋,五十雙手袋,滿櫥套袋,香水排滿一桌,若干鑽飾金錶,他女有的,陳之當然要有,他女所沒有的,陳之更加要有,每月至多花剩三百元,無人請吃飯,便掛母親的帳。

    此刻她明白到這樣努力促進社會繁華的陳之一旦窮下來,社會可不會回饋於她,社會只會冷冷地看她淪落,看她餓飯。

    人要為自己打算。

    户口裏的兩萬塊,本來打算置一件晚裝,此刻已放進定期存款。

    從前之之看見老婦與少婦連千兒八百部做定期,害瀟灑的她在銀行大堂人龍中排個沒完沒了,心中就鄙夷增厭。

    此刻陳之也加入她們的隊伍,原來賢的是人家,愚的是她。

    數數櫥內衣服總值,已經穿一層中上公寓的首期,之之的面色頓時蒼白起來。

    穿得起,儘管穿,可惜陳之越級挑戰,陳之穿得中襟見肘,陳之穿得寅吃卯糧,這樣子辛苦,她現在發覺,是多麼的愚蠢。

    一整個上午,她都忙着責己嚴,相信她,滋味並不好受,難怪那麼多人從來不肯檢討自身的過失,只想馬大帽子扣向別人,比較下來,真是容易得多。

    下午,她舅舅過來造訪,英俊的季力雖然上了年紀,身材樣貌還是數一數二,惹得女士們朝他行注目禮。

    之之微笑,有些女性就是死心塌地喜歡漂亮的面孔,在六七十年代,據舅舅説,他那張臉簡直等於一張大國護照,通行無阻。

    到了八十年代,光景漸差,女性一天比一天實際、聰明、厲害,崇尚權勢名利,只要是成功的男士就不怕找不到女朋友:已婚、年老、貌寢、大腹,均可以受歡迎。

    此刻快踏入九十年代,統世界向錢看,有沒有生活情趣,懂不懂得玩,心地好不好,都是細節,都不重要。

    時髦漂亮的都會女性只想在婚後退休,乘頭等飛機在北美洲大埠與香港的花園洋房之間往來穿梭,一招手司機駕駛的大房車立刻停在眼前,以及沒有限額的零用。

    面孔了對方是白板都不打緊。

    季力已經吃虧了。

    現代女性心腸鋼硬,實事求是,一束鮮花,一首新詩,一個下雨天,風露中立了中宵,都會被識笑為神經病,誰還在乎那個,季力那一套日漸落伍,隨時有被淘汰的危機,斯人有點憔悴。

    往日一曲已經可以動心聲,現在已沒有這首歌了。

    季力在外甥女對面坐下,他取出一隻信封交給她。

    之之打開,是一張滙豐銀行發出的本票,也許是全世界最可靠的最值得信任的物件之一。

    之之一看銀碼,“居然有這麼多。”她笑。

    季力悻悻然,“狗眼看人低。”

    之之忙賠笑,“是,舅舅,我該駕。”

    “我賣掉汽車才籌到這筆款子,聽説你等錢用,義不容辭,喂,要錢幹嗎,私奔?”

    之之把本票謹慎收好,“舅舅,不要老錢錢錢的掛嘴邊,多庸俗,我們不講錢,我們一家人。”

    季力啼笑皆非。

    誰還會妄想在現代女性身上揀便宜。

    季力早把那風流債主般姿態收斂起來。

    “你同吳彤阿姨倒底有沒有挽回餘地?”

    季力答非所問:“我這才知道,吳彤這人,十分天真。”

    之之點點頭,“你説得對,她崇尚浪漫,喜歡美的事物,她同你一樣,舅舅,你倆永遠不能真正實際起來。”

    季力終於承認,“我想念她。”

    他落寞地離去,立刻有女同事過來打聽他是誰。

    之之坦白地説:“你們會喜歡他嗎?中年男子,沒有房子,沒有車子,亦毫無節蓄。”

    女同事齊齊問:“有沒有護照?”

    “一無所有。”之之搖頭。

    眾女一鬨而散。

    當初吳彤不知恁地看上他,真是緣分,倘若餘情未了,必定還能走在一起,不勞操心。

    陳之過去找李張玉珍,熟不拘禮,她蹲下把耳朵往人家肚皮上貼,很清晰地感覺到胎兒蠕動。

    之之籲出一口氣,感覺甚佳,子宮歲月是人類最玄妙階段,難怪智慧的中國人把這九個月也算到年歲裏去,叫做虛齡,似有意識,又似乎不是,浮游母腹,悠然自得。

    之之幾乎想説:讓我們都回去吧。

    李張氏的心情好得多,造物主定有巧妙安排,使孕婦熬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我想通了,”她説:“事情真的惡化,至多把他送出去寄宿讀書。”

    之之要隔一會兒才想到他是指未生兒,不禁笑起來,呵,人無百歲壽常懷千載優。

    都想到了,白了頭髮,添了皺紋,什麼都考慮到,但是世事永遠不依本子發展,世事永遠出乎意料。

    “你放心,一切會很好。”

    “除之你答應過織毛衣給我的孩子。”

    之之大吃一驚,掩住胸口,“我真的那樣説過?”

    李張氏沒好氣,“早知你是信口開河。”

    “不不,我有誠意,下班立刻買毛線。”

    真的這樣説過?明明不會打毛衣,怎麼樣學都學不會,小學勞作分奇低,她豈會誇下海口陷自己於不義?

    不怕不怕,祖母會,姑姑也會,叫她們代勞好了。

    傍晚,接母親下班,隔着大玻璃櫥窗看見媽媽正脱了鞋光着腳與設計師把華服一件件擺出來。

    季莊非常認真,低着頭根本沒有看到女兒。

    之之卻看見母親頭頂絲絲華髮。

    之之無限憐借,媽媽開始者了,她知道媽媽最怕老花,時常困惑地問:“動輒要加上遠視眼鏡,老闆會不會嫌我頓?”唯一的安慰是,老闆娘先遭不幸,脖子上先掛上副老花眼鏡。

    退休吧媽媽,之之在心中喊出來,大家願意省一點過。

    是設計師先發現她,季莊連忙笑,招之之進店。

    “店主呢?”之之問。

    “一連好幾天到律師處搞美國那邊的税務。”

    沒有護照的煩,有護照的更煩。

    “之之,我有事與你商量。”

    “媽媽儘管講。”

    季莊把紙杯咖啡遞給女兒,“之之,你哥哥再這樣鬧不停,遲早出毛病,我想把他送出去讀碩士。”

    之之搖搖頭,“去哪裏?巴黎、紐約、倫敦,都有他的同志,父母不在身邊,更加為所欲為,媽媽,不要去幹涉他,也許只是三分鐘熱度,到了年底,藥到病除。”

    “這事不會這樣簡單。”

    之之微笑,“媽媽,依我看,就是這麼簡單,香港人有多善忘,你也應該知道,我們終身唯一持久的愛和興趣,不過是賺錢。”

    “之之,你不是母親,你不懂得怕。”

    “怕什麼,怕受連累,抑或失去陳知?兩者都不會在短期內發生,”之之分析,“我有信心,我很樂觀。”

    季莊放下咖啡,“之之,你確是快樂天使。”

    “不過我向你保證,我們遲早會失卻陳知,有一日他會結婚,為一個在母親及妹妹眼中不值得的女子疲於奔命,唯命是從,輕賤家人。”

    季莊笑起來,拍打淘氣的之之一下。

    “呵媽媽我不是開玩笑,幸虧哥哥談戀愛的興趣不大,不然你我早就淪落至第五第六位。”

    季莊一怔,“頂多是第二第三,怎麼會第五第六?”

    之之瞪母親一眼,“人家肯定有岳父岳母,還有小姨小舅子。”

    季莊變色,彷彿那一天已經來臨,看到兒子冷冷地對母親説:“我岳母的拿手小菜不知多好吃。”

    季莊張大吻合不擾來,此刻她又覺得陳知獨門心思愛搞運動並不是太壞的缺點。

    母女倆雙雙返回家。

    只見另一對母女亦親親密密的在有商有量,合作做菜肉雲吞呢。

    李莊想,幸虧當年堅持多生一個,否則今日見到這種場面,不知是悲是苦。

    之之馬上洗手,“我也來我也來。”

    姑姑取笑,“之之做的雲吞下水開花。”

    之之滿不高興,“現在不會了,人有進步的。”

    “失敬失敬,我忘記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之之坐下來幫手,“姑姑出去走過沒有?”

    “有。”觀光客不勝唏噓。

    地方都不像了,全世界都會有滄海桑田式變化,香港特別變得離譜,移山倒海,瞬息之間,汪洋裏聳立起龐大的貨櫃碼頭,大廈如雨後春筍,馬路都架空重疊而過。

    這倒罷了,通貨膨脹的速度才叫人嚇一大跳,堪稱百物騰貴,民不聊生,無論是喝一杯茶,買一件衣服,都比三兩年前貴了一倍,大疊鈔票一下子去個一乾二淨。

    忘了帶口紅,想順道買一支,排好顏色,售貨員笑笑報出一個價目,陳開懷張大雙眼,以為聽錯,上次她在温哥華超級市場買的一管才一塊九毛半。口紅就是口紅,擦了並不會長生不老,她幹嗎要花十倍價錢,也顧不得不好意思,連忙擺手説不買。

    這個地方,離開了就回不轉頭,永遠找不到舊時的位置,換言之,陳開懷已遭遺棄。

    物是人非,似走錯迷宮通道,回來了?不,相逢也不再相識。

    多年前她的一個老同學同她説:“到英國留學三年,回來之後,努力整整十二年,才拾回那三年間失去的名同利。”

    她以為她誇張,才不,同學的本領太高強了,叫她來做,她才辦不到。

    新鮮的菜肉雲吞一盤盤做出來,大家垂涎三尺,連孤僻的陳知都被吸引,他説他要三十隻。

    之之覺得這便是優質生活,有得吃有得穿,身體健康,晚上睡得着,一家子相親相愛,自由自在,之之願意這樣過一輩子,但是環境不再允許。

    鯨吞着鮮甜的食物,之之忽然悲從中來,眼睛發紅,掉下淚水,大家看着她,她佯裝咳嗽。

    於是祖母笑説:“吃得太急,嗆住了。”

    大家都附和:“之之,去喝口水。”

    之之乘機放下碗,跑到廚房,額角頂住冰箱,痛快的哭起來。

    陳知進來,視若無睹,“我來找辣油,父親與我無辣不歡。”

    他輕輕按住妹妹的肩膀低聲説:“你現在明白了吧,所以我們要爭取一個合理的政制,建立理想的國度,使每一個家都可以三代同堂住在一間一九-一年建造的老屋裏吃雲吞。”

    之之轉過頭來,“那要多久?”

    “誰知道呢,即使是愚公移山,也要幹下去,子又生子,孫又生孫,一代一代幹下去。”

    之之淚如泉湧,“那倒底是多久呢?”

    “或許要到海枯石爛那一天,我們不知道,天長地久有時盡,我們不會氣餒。”

    “那麼,你還會結婚生子嗎?我有沒有機會做刁鑽的小姑以及老天真的姑媽?”

    “姑奶奶,我保證你不會失望。”陳知笑答。

    之之擦乾眼淚,“我胃口盡失。”

    “去,上樓去休息。”

    之之的牀頭放了一隻灰色威士活骨瓷碟,淺淺一點滴水養住十來廿朵白蘭花,香氣撲鼻,注滿斗室,之之深深呼吸。

    在外國,享受與苦難都不一樣,本來喜新嫌舊的之之第一次體會到新不如舊。

    張學人的電話來了,他正在應酬,趁吃完熱葷還未上魚翅,偷偷跑出來同女朋友講幾句。

    “不要悶,看看電視,我替你錄的動畫三國志呢,精彩絕倫。”

    之之聽他的話,扭開電視機,熒幕正在播放一套醫學資訊片集,已經到第四集,之之沒有太留意,此刻有空,才看將起來。

    姑姑推門進來,驚問:“這是什麼節目?”

    之之抬起頭,“你怕?怕我關掉它。”

    “不,”陳開懷走近,“搶救早生兒?”

    “是,”之之苦澀地笑,“千方百計地,整組醫護隊,出盡百寶搶救二十三個星期出生的胎胚。”

    “為了什麼,五個多月的早產子如何救得活?”

    之之悲愴地答:“因為國家愛人民,早生兒也是小國民,人民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產。”

    “之之,你感觸太多。”

    之之鼻子發酸。

    “是的,”她説:“我觸景傷情。”連忙轉到另一個廣播台,看到的卻是法國大革命二百年紀念大遊行,色彩繽紛,歌舞昇平,國泰民安。

    兩姑侄面面相覷,作不得聲。

    過半晌,陳開懷強笑道:“真受不了,一隻生鏽塔一百年沒塌下來也要搞活動慶祝,我們哪一樣不能比,千年的長城,萬年的秦俑,什麼都有,唉,從來沒想過值得表揚。”

    之之站起來,“姑姑,我同你出去散散步。”

    “慢着,看完這一段再説。”

    “喔唷又是他。”

    是的,又是他,都快成為新聞片王子,只見他嗡着鼻子不耐煩地對觀眾説:“香港人把我的頭像印在汗衫上,是對我的一種侵犯。”

    陳開懷忍不住説:“你的偶像不領情。”

    “他不是我的偶像。”

    “這次香港人好比朱八戒照鏡子,兩邊不是人。”

    陳開懷講得直接了當。

    “對,我們沒有經驗,太過熱情,忽略後果,所以受傷。”

    陳開懷説:“這統共不像精刮聰明的港人。”

    之之答:“百密必有一疏。”

    姑姑自告奮勇洗碗,之之獨自上街閒逛,天還沒有黑到盡頭,半彎新月已掛在天邊,在霓虹燈照耀下,本市並沒有真正天黑的時候,之之在晚風中穿着短褲背心走下山去。

    半途已經覺得有人尾隨。

    之之驀然想起陳知的憂慮,莫非真的有三人小組或五人小組釘緊了他們?

    她拐彎,後邊的人也跟着轉彎,還似加緊腳步:要追上來的樣子。

    之之發急,幸虧迎面有兩位軍裝皇家警察巡過來,之之如獲至寶,唉,大不列顛再不濟,還培訓出真正的英雄來打救老百姓。

    那兩位年輕英俊的警察見之之神色有異,立刻一左一右護住她。

    “小姐,不用怕,”又對住她身後釘梢者説:“你,站住,有什麼企圖?”

    之之從來未曾如此感激過。

    多年來她享受着權利而不自覺,要到今日才知道可貴。

    被截查的也是一個青年,並無反感,笑咪咪拿出證件,客客氣氣地解釋:“對不起三位,我曄光廣告公司設計組人員,我見這位小組適合拍我們的一隻運動鞋廣告,才冒昧想同她攀談。”

    之之瞪着他,她相信他,她有第六感覺,這年輕人同她一樣,是土生土長的港人,的的確確是廣告公司的工作人員。

    警察用對話機查過他的身份證與駕駛執照,向陳之説:“小姐,電腦的資料顯示他所説-切屬實。”

    之之鬆口氣,輕輕説:“不,我不拍廣告,請你走開。”

    那年輕人略表失望,聳聳肩離開。

    陳之鄭重向警察道謝鞠躬,警務人員受寵若驚,帶着笑容道別。

    回到家已是半小時以後。

    她母親挨在舊絲絨沙發上讀報。

    之之過去説:“光線不對,這樣下去會訓練成夜光眼。”

    連忙拉來盞落地燈幫補。

    一開就被母親啐:“這下子皺紋雀斑可織毫畢露。”

    之之細細看母親,“媽媽,頭髮最好剪一剪,染一染。”

    季莊扔下報紙,嘆口氣,“今年夏天這麼難熬,誰還有心思妝扮。”

    “不,我思想搞通了,日子反正要過,愁眉苦惱,不如眉開眼笑,一念之差,雲泥之別,我才不與自己作時,媽媽,明天我們去弄頭髮。”

    “人家會笑我們無聊。”

    “誰,誰敢笑我?這是自由社會不是,你管我無聊還是無知,我自得其樂,有何不可。”

    “好好好,有道理,明天一起去。”

    之之取出一疊本票,交給母親。

    季莊大訝,“這是什麼?”

    “我們合資打算將房子買下來。”

    “呵,你居然坐言起行。”

    “當然,”之之自豪,“新人事新作風。”

    “數目還差很遠呢。”季莊有點感動。

    “你與父親當然是大股東。”之之笑。

    “這一筆是張學人的,你收了他茶禮,就要成為他家的人。”

    “才怪,叫他搬進來,做我們家的人。”

    “厲害,”季莊點着頭,“你打算怎麼樣立規矩治他?”

    “三跪九叩,斟茶倒水,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我嫁你父親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滿肚密圍,你看現在,簡直就是陳家老奴。”

    “可是我們都愛護尊重奴隸。”

    “也只有你肯用甜言蜜語哄撮我了。”季莊嘆息。

    “媽媽,把我們的計劃告訴爺爺。”

    季莊説:“等他先開口不遲,還有,把款子還給學人。”

    “媽媽——”

    “沒有商榷餘地,”季莊板起面孔,“我若真的要收禮金,十倍這個數目還不行。”

    之之漲紅了臉,“是,媽媽。”

    這女兒長到廿三歲,還異常小樣,算得十分聽話,季莊甚覺安慰,頭腦簡單的女孩子往往最幸福,命運也跟着單純,有什麼不好?要那麼多生活經驗幹什麼,歷盡滄桑又沒有勤工獎,直接自父家走進夫家,最理想不過。

    季莊最愛這個女兒。

    她不介意之之遲些結婚,好留在母親身邊久一點。

    鄰房兩母女也在密斟。

    老太太問:“你嫂子臉色如何?”

    陳開懷答:“季在這些年來真是沒話講。”

    “大家都會做人是真。”

    “我們見時開口?”

    “他們已經曉得這件事。”

    陳開懷自覺做得有點絕,她盼望父母資助她,好讓她修葺快要塌下來的舊屋,目的將要達到,卻又不忍心拆散哥哥一家。

    老太太鄭重地説:“話講在前面,我可不住什麼地庫、車房。”她不愧是個精明的老人家。

    “不會的,我們那塊地皮大,足有八千尺,可以加建兩房兩廳,衞生間與廚房完全獨立,另外有大門進出,圖則我會給你看。”

    老太太又提一句,“裝修你也要給我上等料子。”

    陳開懷心想,這樣下去,怕要賠本。

    “後園裏同我種兩株白蘭,還有,你們養不養貓狗,我最怕畜牲。”

    陳開懷這才發覺兄嫂偉大無比,怎麼同老母親和平共處三十載?她要求不簡單呢。

    老太太興致非常高,一直説下去:“一天三餐你可要負責,我一把老骨頭不能再進油膩膩廚房,清潔工人你預先替我找妥,這筆費用我們自己付,沒有車伕,你權充司機,不要叫我們寸步難行。”

    陳開懷瞠目結舌,她事先做夢也沒想到這些細節。

    半晌她問:“這裏誰做飯?”

    “我們有女傭,一手極好廣東小菜,連宵夜都日日轉花樣。”

    陳開懷沒想到他們仍然過着此等靡爛富貴的生活,這次來,她似為父母兄嫂已失去討價還價的勇氣,一聽到可以移民,一定感激涕流,但事實卻彷彿有點距離,陳開懷開始遲疑,香港人怎麼像打不死的李逵,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母親,老老實實,你打算投資多少?”

    老太太想一想,鄭重地舉起兩隻手,“十萬加幣。”

    陳開懷倒抽一口冷氣,“你只有十萬?”

    老太太收回手,慧黠地説:“我總得留點防身呀。”

    陳開懷急起來,“現在的物價昂貴,加建一尺房子得七十多元,母親,你高抬貴手。”

    老太太不説,“你不是想賺我的吧。”

    哎呀,陳開懷這才知道薑是老的辣。

    “可是我也不能蝕本呀。”

    老太太動氣,“你哥哥從來不與我説這些。”

    “開友不但收入高,且穩不可當,我們不能比。”

    老太太搶白女兒,“那你不自量力了。”

    母女倆當下不歡而散。

    平時怎麼樣袒護她都是假的,利害關頭,老太太精明入骨。

    陳開懷不甘心,拉住之之問:“你們家開銷由誰人負責?”

    之之據實答:“一直是母親當家,父親的家用不夠,她自動貼補。”

    “你爺爺奶奶有無幫補?”

    之之笑,“姑姑,怎麼好意思叫耋耄老人士出分子。”

    “你是指他們白吃白喝這些年?”都叫縱壞了。

    “不但是他們,”之之的笑意越來越濃,“連帶我同陳知都是白住白吃。”

    陳開懷呆若木雞。

    難怪嫂嫂聽説要把老人接走一點也不激動,原來多年來供奉兩老並無好處。

    之之閒閒地説:“當然,房子當年由爺爺置下,以低於市價轉賣給父親,爺爺要走的話,我們會把屋價差距補還爺爺。”

    每個人的口氣都似財經專家,陳開懷越發覺得自己不折不扣似鄉下來的土豹子。

    之之滿有興趣的問:“姑姑,你替他們遞了申請表格沒有?”

    陳開懷定一定神,“還沒有。”

    “那要快點做,據説第一類親屬團聚,也要拖至一年半。”

    陳開懷不出聲,連這個侄女兒都不好應付。

    “你呢之之,你可考慮移民?”

    “要走總有辦法。”之之非常鎮定。

    “你好像不急。”

    之之分析道:“香港一般小市民的生活最最享受,早上喝茶,下午打四圈,晚上看電影,交通方便,親友就在眼前,收入高,税金低,非不得意,誰想勞師動眾,當然都用拖字訣。”

    “是嗎?”陳開懷錶示懷疑,“我聽得你們人心惶惶。”

    之之不動聲色,“那麼你自己觀察好了。”

    她打一個長長的呵欠。

    表示累了,不願意再談下去。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