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外國文學 > 《兩宋王朝:奢華帝國的無奈》在線閲讀 > 文天祥起

文天祥起

    陳宜中因巴結賈似道而平步青雲,文天祥則處處與賈似道作對。只要是認為正確的事,無論對任何人他都敢直言。忠肝如鐵石的他,對權傾一時的宰相也絲毫不客氣。

    雖然是心思議和,但也不能根本毫無交戰就進行交涉。賈似道的如意算盤是,只與元軍略作接觸戰,並且獲得戰勝實績。但這可是真刀實槍的戰爭,能否獲勝要打了才知道,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

    禁軍司令官是孫虎臣。賈似道授七萬餘精鋭給孫虎臣,要他佈陣在池州下游的丁家洲。

    長江水面上有夏貴率領的兩千五百兵船。然而夏貴是鄂州(武昌)敗將,而且和新進的孫虎臣不和。

    讓那樣的傢伙立功,我才不幹這種事……連大將都抱持這樣的心態,部下當然更不可能有戰意。

    元國將軍兀朮派遣部下搭乘搶來的宋船,要他們大喊:“輸了!輸了!我們敗得一塌糊塗!”原本就毫無戰意的南宋水師,還沒有開戰就心存走為上策的意念,聽到這些叫聲後,便擅自將之解釋為撤退命令。

    陸路方面的孫虎臣前鋒軍姜才甚為善戰,但水陸兩路根本沒有聯繫。更糟糕的是,禁軍司令孫虎臣搭乘姨太太所坐船隻的情形,被水師將兵看得一清二楚。

    “你們看!陸路大將要逃跑了!”全體水師大聲嘲笑起來。在這個情形之下,哪還能打仗!欠缺人和的南宋軍陷於大混亂之中。

    “該如何是好呢?”賈似道召來夏貴問道。

    “各軍既已喪膽,這還能打仗嗎?”夏貴回答。

    十六年前,因兄長憲宗蒙哥之死而由鄂州撤退的忽必烈遭到宋軍的追擊,在這一場雙方套好的假戰中,宋方的主角正是夏貴。由於是鄂州以來的好搭檔,所以夏貴對賈似道的意圖知道得很清楚。

    如今,在國軍首腦全數列席的場面,水師最高負責人下了“戰爭無望”這個判斷。

    “今後的方針應該如何?”

    “敬請宰相退至揚州,收容殘兵敗卒。杭州情況危急,因此,應奉請聖上暫時避難至海上方為上策。這期間本人負責死守淮西,儘可能地賺取時間。”

    “各位有沒有另外的計策?”賈似道逐一望着部下的臉孔問道。結果,沒有一個人發言。

    “好,那我就前往揚州吧!”賈似道立刻起程前往揚州。儘可能地收容未蒙受損失的軍隊返回杭州,並且以遷都方式保持王朝的命脈——這是他的意圖。知道這一點的夏貴,應該也不會做勉強的抵抗,而會使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賈似道和夏貴在會議席上四目交接。只一剎那間,兩人已有了默契。

    但元軍這次可不會再演假戲,而是以真刀實槍攻打過來。伯顏和兀朮由兩岸發動猛烈攻擊,頓時展開一場亂戰。杭州根本無法得到有關戰況的正確報告,他們只知道“情況似乎很糟”。

    賈似道出徵期間,杭州朝廷中執主導權的是右丞相陳宜中等人。陳宜中正是彈劾丁大全的六名太學生中的帶頭人。

    彈劾丁大全確實是需要勇氣的行為。但陳宜中早已算計好丁大全不再膽敢引起眾怒而殺死身為太學生的自己,他也已經看出,由於蒙哥發動總攻擊,丁大全遲早要負政治責任,被迫下台。

    陳宜中算是個聰明人。陳宜中由流放地回京後,之所以晉升甚快,是因為對賈似道十分巴結的緣故。他判斷堅守鄂州,迫使蒙古軍撤退的凱旋將軍賈似道,一定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最高權力者。同時,他也認定失去了蒙哥的蒙古,由於內部的繼位鬥爭,暫時不可能有攻打南宋的餘裕,因此,賈似道時代將會維續一段相當長的時期。

    陳宜中的判斷相當正確。賈似道體制維續十六年之久,陳宜中也晉升到右丞相地位。然而時代正在轉變。

    我和賈似道接觸未免過深。——陳宜中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應該和賈似道疏遠一些。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名叫翁應龍的人從戰場歸來,向他報告亂戰的情形。

    “宰相呢?”陳宜中問道。

    “行蹤不明。因為是一場亂戰嘛!”翁應龍並沒有出席決定由賈似道前往揚州收容將兵的那場會議。

    地位最高的總司令行蹤不明,一定是業已陣亡才對。——陳宜中心中如是想。既然已死,那就一點沒有怕他的必要。在賈似道陣亡的消息傳開之前,陳宜中覺得自己有一件事情非做不可。

    那就是嚴厲地彈劾賈似道,而且彈劾得越嚴厲越好。

    賈似道誤國之罪大,乞予誅殺……

    太學生陳宜中因彈劾丁大全而被流放是寶佑四年(1256年)的事,而這一年的進士榜首是江西吉水出身的文天祥。

    被赦免流放之罪的陳宜中以第二名及第進士,是六年後的景定三年(1262年)之事。

    文天祥是端平三年(1236年)出生的人,因此,考上狀元時,他才年滿二十歲。陳宜中的生年不詳,但依據推測,應該與文天祥同齡或稍微年長才對。

    法天不息。這是文天祥考上狀元時的論文題目,是一篇萬餘字的著名論文。看完這篇論文的考官之一王應麟,曾經對理宗奏道:“寫這篇論文的人,一定忠肝如鐵石。臣以為能得此人,在此謹表恭賀之意。”這篇論文的內容何等精彩,由此可以想見。

    雖然如此,文天祥在政界卻不甚得意。實際上這是文天祥的個性使然。陳宜中因巴結賈似道而平步青雲,文天祥則處處與賈似道作對。只要是認為正確的事,無論對任何人他都敢直言。忠肝如鐵石的他,對權傾一時的宰相也絲毫不客氣。

    以尚書左司郎官身份成為中央廷臣時,他就因為不願迎合賈似道的意旨而被解職。他是應該以閣僚身份參與國政的人才,卻不斷地受到賈似道的排斥,後來歷任湖南及江西等地的地方官。

    伯顏所率領的元軍攻陷襄陽,一路南下;當他攻克長江要衝鄂州時,文天祥時任江西贛州知事。朝廷命令以詔書向天下募勤王之軍時,文天祥應命處理。

    詔書送達州署時,文天祥汗流滿面地奉迎。他立刻召集州內各郡豪傑。實際上,這些不過是地方富豪的自衞團隊長以及俠客頭頭之類的人物。此外,這個地方有被稱為溪洞山蠻的彪悍部長,文天祥也説服其首長參加勤王軍。文天祥以召集而來的大約一萬兵力,企圖保衞皇帝所在的杭州。

    某晚,一位摯友前來密訪。由於贛州離他的故鄉很近,所以此地有不少他的摯友。

    “我這是為你好,你最好不要輕舉妄動。”這位朋友説。

    “為什麼呢?”

    “敵人現在兵分三路,鐵蹄聲一路逼近國都。此地由於偏離他們行經之路,所以目前還算安全。你為什麼要飛蛾撲火呢?要抵抗元軍方法多得是,並不是只有到國都才算盡忠。而且你召集到的是一批烏合之眾。我説這句話或許你會不高興,實際上無異是驅使羊羣與猛虎搏鬥。你何必白白送死呢?”

    “謝謝你的忠告,但國家養育大臣庶民達三百餘年。現在國家告急而向天下募兵,如果沒有一個人應召趕赴,成何體統?我知道這無異於驅使羊羣撲向猛虎。我期待的是自己以身殉國,而以我的死激發天下忠臣義士的鬥志,繼我之後陸續崛起。所以我這不是白白送死。”

    “既然你有這樣的決心,那我就不多説了。至於我自己,我有我的想法。我準備到內地去抵抗。”

    “這樣很好。”文天祥緊握着摯友的手説,“盡忠有各種方法,咱們各走各的路吧!”

    文天祥遂率領萬餘兵前赴杭州。在此之前,他已賣掉所有的家產作為軍費。

    興勤王義軍的,不止文天祥一個人。居湖南提刑之職的李芾也召集三千壯士,鄂州都統張世傑也募得一批軍隊。

    雖然南宋主力軍為元軍所破,但元軍也絕不是如入無人之地,在各地都遭受激烈抵抗。饒州知事斬了前來勸降的元國使者後,與城共命運。

    “老生雖已不在宰相位,與國共存亡卻是當然之事。”退引的宰相江萬里剛好身在饒州。説完這句話,他就投水自殺了。

    江淮招討使汪立信也在軍中病歿。

    由於是狀元,文天祥的知名度非常高。杭州朝廷與其説視他為勤王軍將軍,不如説期待他是國政主宰者。

    文天祥敍述了復興國家的策略。“我大宋有祖法,但於國家危急存亡之秋,無視祖法乃不得已之事。”他的策略是,將南宋版圖尚存的國土分為四個鎮,授都統以決定權。

    平定五代之亂世的宋太祖,由於本身是軍閥出身的關係,所以特別痛恨軍閥之弊害。因此,他明確訂立文官優位的原則,以防止軍閥再度誕生。這就是宋之祖法。這個原則到南宋時代依然沒有變,國內絕沒有在廣大範圍擁有絕對兵權的武將。

    “正因為如此,敵軍在一州,該州即破;至一縣,該縣即破,中原遂沉淪。”文天祥敍述道。

    由於懼怕軍閥出現,因而不設大軍團指揮者,致使全國小集團散佈。而文天祥的建議是,大膽地設置四個大軍團。軍隊分散為小集團,元軍便得以各個擊破,抵達長江之線後更一路東進。元軍總司令伯顏如今已經進入建康(南京)。

    迄今為止的情形是,元軍進入一個州時,只有該州軍團從事抗戰。由於命令系統互異,鄰近之州絕不派援軍前來。這種情形在州之下的縣亦復如此。與其守祖法而亡國,不如破祖法而救國,文天祥所想的四個藩鎮和中心地如下:

    一、廣西·湖南(長沙)

    二、廣東·廣西(建興)

    三、福建·江東(鄱陽)

    四、淮西·淮東(揚州)

    於杭州朝廷掌握實權的是陳宜中。陳宜中對文天祥有着對抗意識。攝政的皇太后就文天祥的策略下問時,陳宜中回答的是:“此刻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編,可謂迂遠之極。元軍已迫在眼前。現在最要緊的是,以什麼樣的作戰方式對待業已進入建康的伯顏軍。長久以來待在鄉下的文天祥,想法未免太緩不濟急了。”

    “説的也是。那就決定不採用這個方案吧!”在攝政的判斷之下,決定不採用四藩鎮之策。

    文天祥認為改變為四大軍團之事,如果有心要做,應該很快就做得到。這只是授予指揮權的問題,並不需要花多少時間。除此之外,他更建議在各地設立游擊隊據點,以游擊戰使元軍疲於奔命,這類合乎實際需要的建言也都被駁回。

    皇太后之所以採納陳宜中的反對意見,原因是她先前駁回陳宜中應將賈似道誅殺的諫言,所以有以此作為彌補的意思。

    一反陳宜中的預測,賈似道還活着,皇太后卻不忍心將賈似道誅殺。雖然她是皇太后,但理宗的皇后和度宗的皇后都還在世,前者更被稱為太皇太后。

    賈似道是理宗後期至度宗時期的宰相,度宗更有被賈似道擁立的一段經緯。

    似道出仕三朝而未有差錯。今以一度之罪而誅殺,此舉有悖待人臣之禮。處分事宜應僅罷免其宰相職,並予降格為宜。

    最後在太皇太后的懿旨之下,決定以此處分。

    賈似道被判遷至循州,這是流放之罪。但會稽一個名叫鄭虎臣的縣尉,由於自己的父親被賈似道處以流罪,於是在福建漳州一個名叫木棉庵的地方,將賈似道殺死以報父仇。由於暗中策劃與元媾和的賈似道已死,南宋的前途,等於縮小了可能選擇的途徑。

    元軍與南宋將軍在焦山交戰,大敗南宋軍。焦山乃鎮江府東北的要地。

    南宋朝廷雖然駁斥文天祥的意見,卻任命他為平江府知事。這是同年八月的事。

    九月,元軍攻陷泰州,孫虎臣自殺身亡。十二月,元將軍阿剌罕攻陷廣德軍四安鎮。

    “我認為還是那個人較可靠……”

    “我也有這樣的想法。我們趕快把那個人召來吧……”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之間,有了這樣的對話。“那個人”指的是文天祥。十二月,文天祥奉詔前赴杭州。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