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煙月不知人事改》在線閲讀 > 第4章 夢裏不知身是客(1)

第4章 夢裏不知身是客(1)

    第4章 夢裏不知身是客(1)

    只讀這一句和夢也新來不做真的有種不可言喻的悲傷。不,應該是,絕望。一個落魄帝王,哀入骨髓的絕望。他説,原以為,遠離故國,千里關山,至少還可以在夢裏重見。

    可是近來,連夢也不做了,哪怕是一個易碎的夢,也伸手抓不住它的影子。

    他沒有帝王的霸氣和謀略,沒有帝王的風雲和膽識。他是個書畫家,寫瘦金體、畫花鳥,才華斐然。這樣的風流天子,沒有錚錚鐵骨,只有風花雪月。就如同南唐後主李煜,註定會是山河破碎,淪為階下囚。歷史會有許多的巧合,斗轉星移,那些如煙往事,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掠過每個人的心頭。

    看一段消逝的汴京遺夢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趙佶裁減冰綃,輕疊數重,冷淡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趙佶,宋徽宗。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短短幾行字,卻將一個帝王悲劇的一生,輕巧地從開始寫到結局。這首《燕山亭》就是宋徽宗被擄往北方五國城的途中寫下的。那時候的他,身為俘虜,心力交瘁,忽見爛漫杏花,開滿山頭。無限春光,大好河山,也只為得意者而敞開。對於一個失意的帝王,再美的風景,於他都形同虛設。

    所以,他想到的是無情風雨,只需一夜,就可以將這些繁花摧殘。春來春去,不過是,多添了一段離合的無奈。就如同他,從盛極的君王,到衰敗的俘虜,也不過剎那光景。春盡還會有春回,而他此一去,萬里蓬山,寒星冷月,又怎麼還會有歸期?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宋徽宗,確實不是一個好皇帝。他即位後,荒淫奢侈,苛捐雜税,搜刮民脂民膏,大興修建宮殿園林,很快就把國庫揮霍一空。他太霸道了,他愛奇花異石,就派人在蘇杭一帶,不擇手段地搜刮民間財物。他太荒唐了,尊信道教,便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請道士看相算命,將自己的生辰也輕易改掉。他太囂張了,只為他的生肖屬狗,便下令禁止汴京城內屠狗。

    這樣的一個帝王,惹得農民起義、金兵南侵,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害怕了,下令取消花石綱,下《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過錯。可是此時想要挽回民心,已是太遲。更何況,他的挽回,只是被迫無奈,權宜之計。他能夠真心改過嗎?不能,生性如此,他不適合做一個帝王,只能做一個紈絝子弟。

    丟失了權杖,摘下了王冠,繳沒了玉璽,他不再是帝王。

    不再有呼風喚雨的資本,不再有揮霍奢侈的權力。他和他的皇子,被貶為庶人,連同他的臣子和嬪妃,都成了俘虜。汴京皇宮裏所有的珍寶、禮器、藏書等被洗劫一空,他的帝王之夢,從這一天,徹底地破碎了。也許,只有在危難之際,才可以,將世情看透。他的詞句,句句情真,悲涼中見清醒。是因為,他的生活,已經遠離風月。從此後,命運的枷鎖,會將他緊緊束縛,他的人生,自己再也做不了主。

    他的愛妃王婉容,被金將強行索去,受盡凌辱。曾經説好了的老天荒、不離不棄,轉瞬間,彼此都下落不明,誰也不再是誰穿越生死的牽掛。他僅有的一點尊嚴,被一路踐踏,累累傷痕,連痛的地方,都找不到。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懷想,因為,他始終放不下那些繁華的過往。儘管,他無力去抓住那些消逝的時光。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他怪燕子不解人語,不能託它捎去重重疊疊的離愁別恨。他嘆: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他那富麗堂皇的宮殿,到如今,只能在夢裏時而相見。他只想捧着這個夢,支撐地過完以後那漫長的歲月。可近來幾日,真的是連夢也不做了。那般流淌的思緒,已在絕望中漸漸乾涸。人生,就像是一盞搖曳的油燈,油盡燈滅,一絲光芒也不會再有。明明滅滅的煙火,只給那些還心存希望的人。

    他説了,和夢也新來不做。他沉醉一生,只有這一刻,最為清醒。短短幾行詞句,訴盡衷腸,沒有繁複,無須詮釋,一切已經瞭然入心。多少人,看到他的詞句,或者會對他此般遭遇,生出感嘆。對他以往的過錯,有了些許的寬恕。然而,歷史是給不了任何人迴歸的機會,在淙淙的時光面前,不會有原諒的理由,也沒有重來的藉口。

    丟失了夢,他只剩下一具行屍,去了金國都城。任由他們擺佈、侮辱,經歷着流放、遷徙、關押、囚禁等折磨。在無數個風雨飄搖的夜晚,一盞孤燈延續着沒有靈魂的生命。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他人生的風景裏,連一隻大雁也看不到了。

    他死了,死在五國城,結束了九年的囚禁生涯。一生榮辱,一世浮沉,成了過眼雲煙。只是誰也不知道,他的魂魄,是否可以迴歸故國。可以在那兒,做一次深深的懺悔,又或者,靜靜地回味一場汴京遺夢。許多人,都説宋徽宗誤國,可誰又知道,究竟是他誤了國,還是國誤了他。倘若他不是帝王,這段北宋歷史,又會有新的安排。而他的宿命,也可以重新更改。人生不可以量體裁衣,處處盡善盡美,倘若你不能適應它的尺寸,就註定,是殘缺。趙佶,接受了一場不合時宜的託付,一個國家的託付,太重了。可他不曾意識到,他只接受了尊榮華貴,擱下了萬民蒼生。

    生命似一場燦爛的杏花紅,春去春回,夢醉夢醒,不要問歸路,不要問前因。我們可以做的,只是在散淡的日子裏,尋覓一些過往遺落的影蹤。

    其實,我知道,夢裏不知身是客,這裏的客,真的和那個過客無關。可是我卻總是會無由地想起鄭愁予的那首《錯誤》,那首凡塵男女都熟悉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惟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浪淘沙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是一個打馬江南的過客,他錯過的,是一段美麗的相逢,是一段今生的蓮事。也許是因為南唐後主本就是個多情之人,所以想到他,總會與這些潮濕的情感相關。縱然他思念的是那破碎的河山,感嘆的是客居異國的愁苦,而我,卻總能碰觸他心底深處的柔情。因為,那層濕潤的感傷,從來都沒有晾乾過。

    讀宋詞的人,不會有人不知道南唐後主李煜,他被稱為詞中之帝。他雖為南唐後主,但是後半生的生涯卻是在宋朝度過。並且他的詞,後半生深得其味,那段滄海桑田的經歷,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也註定了他的詞會走向不可一世的風華。都説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失復有得,可是任何一種交換,都要付出代價。南唐後主之所以這般為世人銘記,不僅是因為他是亡國之君,最讓人刻骨的,還是他的詞。他的詞,像是一把柔韌的利劍,劍鋒可以輕易穿透你的胸膛,卻難以快速地拔出。那種韌性,似藤,扎進心裏,還會攀爬,直至最後,緊緊地將你包裹。你只能看着它流血、看着它疼,卻無可奈何。

    歷史上有許多亡國之君,但是可以讓人這樣温柔地記住,唯獨南唐後主。這些記住他的人,沒有過多地指責他誤國誤民,斷送江山。但是短短的幾個字,就知道他真的不是一個好皇帝,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他的性情,註定他做不了一個賢君,只能做一個風流詞客,在詩酒音律中,才可以逍遙度歲,形骸無我。可是他生在帝王家,命運安排他接過權杖,坐上了高高的寶座。這樣一個柔弱的君主,他沒有氣吞河山的霸氣,不能橫掃古今天下,不能馳騁萬里雲天,所以才成就了宋太祖逐鹿中原、碧血黃沙的故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其結果,必定會是夢斷塵埃的嘆息。從他君臨天下的那一刻起,他就在開始導演他悲劇的人生,所有華麗的過程,都是為了那場落寞的結局。

    結局來得太快,從坐擁江山的帝王到一無所有的階下囚,只消剎那光陰。這一次,他是真的痛了,亡國之恨,切膚之痛。也許他痛心的不是他的帝王寶座、不是他天下子民。因為他本就沒有一顆帝王之心,而天下子民,換去這個皇帝,或許會更豐衣足食。他痛心,從宮廷享樂的瑰麗生活,一下子步入以淚洗面的軟禁生涯。是,囚禁後宋太祖也給了他一個頭銜,違命侯。可事實,他不及一個平凡的百姓。他從帝王成了俘虜,對於一個風流不羈的才子,最重要的莫過於自由。他説過:

    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滄桑變遷,人事更改,他擁有的只是破碎的記憶,能做的,是一次次將疼痛的碎片,拼湊起來。所謂破鏡難圓,任由他多努力,也無法回到最初。

    他的詞,從開始的風格綺麗,到後來的泣血絕唱,也是因為江山的更替而改變。所以有了那首千古絕唱《虞美人》,有了這首夢裏不知身是客的《浪淘沙》。還有許多許多,讓人看了一眼,便無法忘懷的詞句。他就是這樣從一個俘虜,成為詞帝。簾外雨聲潺潺,春意闌珊,他枕雨而眠,入了夢境。夢裏讓他暫時忘記了俘虜的身份,只想貪戀那片刻的歡愉,可是好夢由來易醒,那陣陣春寒驚醒了他的夢。原來,夢裏夢外,竟是這樣的天淵之別,他深切地感懷自己的人生境況。醒來獨自憑欄,看無限江山,風雲萬里,於他,不過是一粒粉塵。一切都是落花流水,春去春還會回,可是他人生的春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因為痛入骨髓,才會用情真摯,寫出意境深遠的悲涼之詞。故國不堪回首,他能看到的,只是江山的影子、寂寞的影子。他的詞,醒透深刻,可是他真的覺醒了嗎?如果時光倒流,他是否會勵精圖治,打理江山,重新俯瞰眾生?不,他不會,他沒有帝王的霸氣和謀略,沒有高瞻遠矚的襟懷,沒有披荊斬棘的魄力。一切都是命定的,他的才情,離不開雪月風花,就算從頭來過,他還是亡國之君,是後主。為了這個千古詞帝,他付出了一生的代價,丟了萬里江山,他唯一僅有的,就只有文字。以文字為食,以文字療傷,以文字相依為命,也是文字,為他至死不渝。

    他還有夢,並且只有在夢裏,還會以為自己是帝王,在夢裏君臨天下,在夢裏詩酒歡娛。就這樣一次次被春寒驚醒,一次次將欄杆拍遍,卻再也觸摸不到故國的温度。他迷失在別人的宮殿裏,可是,歷史卻沒有拋棄這個沒落皇帝,給他畫下了深刻的一筆,可是世人卻只記得,他是一個詞客,一個用江山換來千古絕響的詞客。他的王冠上寫着恥辱,文學史冊裏卻給他戴上美麗的光環。從古至今,探尋他一生故事的人,太多了。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一個。

    夢裏不知身是客,可是夢還是醒了,春天遠去,天上人間,才是他最終的歸宿。

    剛過了梅雨之季,已是仲夏,池中的蓮,在月光下徐徐地舒展。隨意翻開一冊線裝的宋詞,卻讀到這麼一句:砌下落梅如雪亂。頓時,心中拂過一絲淡淡的清涼,似晶瑩的雪花落在澄澈的碧湖中,緩慢地消融。佛家説:心即是境,境亦是心,心淨則國土淨。任由世間塵埃飛揚,卻無法沾染那顆明淨的心。所以,在這仲夏時節,還可以品味出一份清涼,就是心的境界。

    讀一首詞,就是在讀詞人的心,讀他的人生際遇、悲喜心情。而不同心境的人,讀出的詞,亦會有不同的感慨。都説知音難覓,好詞好曲喜歡的人無數,可是深知其味者,則少之又落梅如雪拂了還滿清平樂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少。我讀《清平樂》,不求成為後主的知音,更不會去猜測與他有過某段緣分,只是讀了,入了一種情境。這首詞,也是李煜成為俘虜之後寫的,一位亡國之君痛失山河的悲絕,被春愁離恨消磨,已是衣帶漸寬,憔悴不已。

    在我心裏,更覺得這首詞,是在懷人,懷念那個令他傾付所有情感的女子。歷史上,不僅記載了這位南唐後主是如何丟失江山,如何淪為俘虜,也記載他的詞風,從豔麗到悲涼的轉變,還記載了他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李煜的生命中,有一位紅顏知己,周後。也許,他成為亡國之君,是因為他懦弱的個性,以及宿命的安排。但是周後卻影響了他一生的情感,將他的詞作推向人生的頂峯。歷史,總是願意給多情皇帝添上璀璨的一筆。彷彿一個情深的皇帝,就算是昏庸無道,荒廢朝政,也可以諒解。

    因為那些絕世而獨立的佳人,本來就可以傾國傾城。都説紅顏禍水,其實禍水並不是紅顏,而是那些愛上紅顏的人。

    只是世間那些把持不住情慾的男子,喜歡把責任推卸到一個柔弱女子的身上,似乎只要這樣,他們就沒有過錯。南唐後主一生深愛的女子,周後,名娥皇。她是紅顏,但不是禍水。文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史記載,她比後主大一歲,是個多情而賢惠的女子。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常彈後主詞調,為他舞霓裳羽衣。對於後主來説,這樣一個女子,是上蒼賜予他的仙子。後宮粉黛三千,知己獨一人矣。那些佳麗,容貌固然美麗,有才情者亦不少,可是能夠深入他靈魂的人,只有周後。

    只有周後得到這位多情皇帝的專寵,因為周後是他緣定一生的知己。他的詞,只有她能讀懂,並將他的詞譜成音律,用情感唱出。所以李煜前半生為她寫了許多深宮香豔之詞,兒女柔情,風流韻事,都記載於詞中。也許,這是後主一生最快樂的日子,鴛鴦共枕,羅帶同心。可是再美的愛情,也抵不過虛無的光陰,抵不過生死的離別。周後病了,正是風華正茂時,卻一病不起。後主為她朝夕相陪,為她衣不解帶,如此摯情,也挽留不住她的生命。她就像一枚落葉,在趕往秋天的路上,匆忙而悲絕地消亡。

    周後的死,令後主悲痛不已,他的詞風,也是在這時開始有了轉變。從香豔旖旎,到感傷悲切,一切皆因情起。是周後開啓了後主的靈思,讓他無意做了詞中之帝,雖為亡國之君,卻被後世推崇到諸多帝王之上。周後死了,後主又娶了周後之妹小周後,但我明白,有些愛,是不能取代的。他和小周後情感的開始,並不意味他與周後情感的結束。因為,他帶着對周後的思念,一起去了汴京,做了宋太祖的俘虜。無限往事,不堪回首,可也是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陪着他,度完那段痛苦的軟禁生涯。

    多少次,午夜夢迴,他都會驚醒,醒來後,眼角還流着傷情的淚。那不敢碰觸的春愁,就像影子,追隨着他左右。落梅似雪紛亂,撒在髮梢、衣襟,才拂過,又沾滿。曾經那麼語笑嫣然,在枝頭飄逸,卻終還是擺脱不了零落成泥的命運。就像他的香草美人,他的周後,香消玉殞,只留下一座孤冢,在遙遠的故國。曾經權傾天下的帝王,如今想要折一枝鮮花插在她的碑前,取一杯薄酒澆在她的墳上,都做不到。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