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監禁城背後,有一塊綠樹成蔭的地段,那裏聳立着鼓樓、鐘樓。策太郎在這一帶慢慢地走着。
有時,事情進行得過於順利,反而會出現令人不快的感覺,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現在的策太郎正是如此。
眼下,他正和王麗英肩並肩地走着。
他從那須啓吾的住宅出來還不到一個小時。
“聽説很快就會發生戰爭了。土井先生為了做買賣,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真熱心啊!”王麗英説。
她説這話,究竟是出於真情,還是譏諷呢?策太郎不得而知。
“我只是一個普通職員,奉命到處奔跑,也是沒有法子的事啊。”
“啊!可不是嘛……”
她邊説邊停住了腳步,仰視着高聳的鼓樓。
據説這座巨大的鼓樓為元朝忽必烈所建,是鳴鼓報時的地方。樓內曾有二十四個大鼓,三年前因義和團之亂而遭到破壞,而今只剩下三個了。
這座高大的建築物,不僅承擔着一般的報時任務,而且還起着瞭望台的作用,相當於北京警備司令部的地位,裏面駐紮着衞兵。
策太郎也隨之仰望鼓樓。
“真是了不起的建築呀!”棒槌學堂·出品
策太郎好不容易找出這樣一個話題,打破了暫時的沉寂。
“您説了不起?”王麗英側過臉來望着策太郎,嚴肅地説道,“現在這座鼓樓,與其説是起着報時的作用,不如説是敲着喪鐘告訴民眾,清朝已經快滅亡了!”
“是嗎?……”
“目前雖説民眾尚未察覺到達一點,但不久便會覺醒的……哎呀!我不該和您説這些。真對不起!特別是在咱們久別重逢的時候……”
“不,那……啊!幸虧能找到您,真是令人高興喲。”
策太郎到高公庵衚衕最裏面的一座房子去看望李濤,一位老婆婆出來告訴他,李濤出門不在家。於是他從筆記本里撕了一頁紙,將自己已來到北京和臨時住址寫在上面,託付老婆婆代為轉交。正要離開李宅,王麗英進來了,她也是來看望李濤的。
可以説,這其是一次巧遇啊!
被訪對象不在家,達兩人便在李濤家附近散散步,消磨時光。
策太郎心想,這時李濤可能已回家了吧?!
“您又到我們國家來學技術了嗎?”王麗英問道。
“嗯……不……”策太郎有些不安地説。
他想起了過去曾跟王麗英講過,自己跟文保泰學過拓本技術。
今後和文保泰接觸,實際上已成為參與瞭解國家機密的一項行動了。為了很好地完成這項任務,他需要經常和文保泰接觸。如果自己隱瞞和文保泰結交之事,豈不反而引起別人的懷疑?如果今後凡涉及到和文保泰的關係,便產生像現在這種神色不安的情緒,必定會引起對方的懷疑,自己一定要沉着應付才是。
“談起文先生的技術,我不能説全都學到手了。今後還要慢慢地偷着學呢。”策太郎索性採取主動,乾脆指名道姓地提到文保泰。
“做生意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噢。”王麗英聳聳肩膀説。
她的頭髮垂到前額,幾乎觸及眉毛,剪得非常整齊。這種“劉海式髮型”與王麗英端莊秀麗的容貌極其相稱。如果她把頭髮向上梳得高一些,則顯得額頭過寬,會使人感到有些冷酷無情。
可是,策太郎卻認為她不如將頭髮向上梳,讓人看到她的整個容貌,反而更加討人喜愛。在東京時,有一次她到漢語講習會去,梳的就是這種髮型;那也是唯一的一次。據説在日本的中國人異口同聲地説這種髮型與她不相稱。結果,她又恢復了“劉海式髮型”。
從此,策太郎再也看不到王麗英的略顯寬大的額頭了。當他看到她現在梳的劉海式髮型,井回想起過去他曾經看到過她的前額時,認為是一種愉快的回憶。
她的眼角細長,烏黑髮亮的眸子,是那麼……
連策太郎自己也説不清是王麗英的什麼地方把自己吸引住了。
總之,從她身上發出一種妙不可言的清新爽朗的氣息。
他想,大概就是這些把自己迷住了吧。
王麗英身上的這種清新爽朗的氣息,使和她一起散步的策太郎逐漸覺得呼吸有些窒息了。
王麗英認為,李濤回來之前,與其在他家等待,莫如出去散散步消磨時間更好些。
對方的心情是輕鬆愉快的,可是自己卻漸漸感到有些緊張起來,這種滋味也確實令人難受。
他力圖避免讓對方察覺到自己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可是王麗英不是那種敏感的人,有時還漫不經心地哼着歌曲呢。
“李濤家且人説他只是出去理髮,現在該回家了吧?”她説。
“是啊。那麼,咱們回去看看吧。”策太郎回答説。
李濤從事革命活動,卻還是留着滿族人的長辮子。滿族人留長辮的風習已有二百多年了。漢族男人,除僧侶以外,也被強行留長辮子,否則會被斬首的。這種髮型只是在頭部後面留長髮,把頭髮編成長辮子垂在背後,而頭部其它部分的頭髮都得剃光。如果不經常理髮讓它長長了,就顯得髒亂不體面。而且,如果任頭髮長長的,會使別人聯想起自己是太平天國的“長毛賊”,甚至有被存心不良的巡捕抓走的危險。
李濤留學口本時,並不經常理髮,常常是蓬鬆着頭髮;回國後,不得不常去剃頭了。
在東京,豈止李濤,甚至王麗英也經常大罵清朝腐敗無能。但在北京,不得不有所顧忌,否則被官府抓去,説不定還會遭斬首之災。
策太郎和他們關係密切,對這些忍氣吞聲的年青人深表同情。但他並非與他們在思想上有什麼共鳴之處。比如,有些孩子在家時非常厲害,可是到了學校,常常垂頭喪氣,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現這種神態,往往會感到心裏難過。策大郎對李濤、王麗英等青年人的心情,倒有點像母親對上述一類孩子的心情。
策太郎與王麗英兩人又回到了高公庵衚衕。
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高勳的宦官蓋了一座寺廟叫慈隆寺。據説他的住所就在這一帶。因為這裏有高公的草堂(亦稱“庵”),於是,這條巷子便起名為高公庵衚衕。
策太郎和王麗英散步的大街稱為鼓樓大街,又名十字街。
李濤果然已經回到高公庵衚衕的家中了。
“我昨天才到北京,首先來看望您。”策太郎説。
由於只是禮節性的拜訪,彼此客套一番後,他便告辭了。當然,策太郎也詢問了王麗英的住址。
王麗英留下來會和李濤談些什麼呢?策太郎像個天真無邪的少年,心神不定地思索着。
“他們倆肯定是談論有關革命的問題吧……是的,只能是這樣。”策太郎自言自語地説道。
他向東邊走去。這裏是紗絡衚衕,與高公庵衚衕相鄰,再往前走,穿過柴棒衚衕就是地安門大街了。
從地安門大街向前徑直走去,便是“國子監”和孔子廟。這時,策太郎從地安門大街向南拐去。
他打算到文保泰家。
策太郎第二次到北京後,首先要儘快會見兩個人:從公務關係講是那須啓吾,從私人關係説是王麗英,現在這兩個人都見到了。然後就要按照那須啓吾的指示,開始和文保泰接觸、較量了。
文保泰的住宅在鐵獅子衚衕。
那一帶有衙門、學校,以及很多王公貴族、政界要人的府邸。還有專供皇親貴族子弟上學的“貴胄學堂”。袁世凱當總統時,總統府設在鐵獅子衚衕內;後來國民黨黨部也設在此處。一九二五年孫文病死在總統府,於是將國民黨黨部改為孫文紀念館。
一九○四年,當然尚未有總統府、國民黨黨部。當時的陸軍總署、海軍總署,即設在鐵獅子衚衕。
此時控制清朝政務的是西太后,她多半隻聽取四、五個軍機大臣的意見,其中最受信任的是榮祿。榮祿死後,最高實力派人物便是慶親王了,可以説,決定政務的大權便落到慶親王手中。
當時,和慶親王最接近的政界要人叫那桐,那桐是個遐邇聞名的人物【注】。
【注】那桐是清末內務府滿洲鑲黃旗人,葉赫那拉氏,字琴軒,舉人出身。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由內閣學士兼管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慈禧太后西逃後,他受命充留京辦事大巨,隨奕劻、李鴻章與聯軍議和。《辛丑條約》簽訂,被派為專使赴日本道歉。嗣任户部、外務部尚書,升軍機大臣。1911午(宣統三年)任皇族內閣協理大臣,武昌起義後去職——譯者注
那麼,文保泰與上述人物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他擔任與政府上層人物聯繫的角色。他們之間形成一條線索,即:西太后——慶親王——那桐——文保泰。
那桐是滿族人。義和團事件發生時,他曾輔佐李鴻章與各國交涉,後又曾作為“謝罪使”被派到日本。
實際上,策太郎與那桐亦曾相識。
赴日賠禮道歉的那桐,曾視察大阪今宮舉辦的第五屆國內振興實業博覽會。當時,因業務關係在大阪逗留的策太郎受外務省之託,擔任過那桐的翻譯和嚮導。此事那桐應該是記得的。
策太郎既與文保泰關係密切,又與那桐有過來往,通過他來觀察清廷上層人物的動態,可以説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策太郎一面追憶着往事,一面向文保泰的住宅走去。
“嗬嗬……”
到了文保泰住宅門前,策太郎不禁愕然。
他是在這座住宅初建之際離開北京回國的,而今這座住宅已變成華麗漂亮的建築物,認不出來了。
兩邊是潔白的牆壁,敞開的正門像雙翼飛展一般,屋頂的傾斜度較大,看得出這是新落成不久的。地面的磚,就像剛剛刷洗過那樣清晰光亮。
看門的是一個面熟的老頭。棒槌學堂·出品
“您又來了……很久沒見面了。”老人懷念似地説。
僕人進去通報不久,文保泰即刻迎了出來,興沖沖地將策太郎引了進去。
與兩年前相比,文保泰氣色好多了,印堂發亮,紅光滿面,身體比以前胖多了。
“你在北京逗留一些日子吧。嗯?下次來不必走正門,從後門進來好了……啊,我多半都會在工作間。”
文保泰輕鬆地笑着説,同時向身後瞥了一眼。
在他身後另有一棟小巧玲瓏的紅磚砌成的房子。這就是他的“工作場所”。這座房子用的磚和正門的兩翼下面的磚相似,只不過色彩不同。這是一處洋味十足的工作間,看來他是非常中意的。
“噢!這就是稱作‘悠悠館’的那座房子吧?”策太郎問道。
“啊?你知道我的工作場所叫悠悠館嗎?”文保泰得意地眯縫着眼睛説。
“悠悠館在北京不是很有名聲,而且是獲得讚美的嗎?雖然我昨天才到,可是它的名氣很快就傳到我耳朵裏來了。”
“是嗎?不,不至於像你所説的那樣好吧。”文保泰故作謙虛地説,“你看,這個地方雖然並不那麼寬敞,可是作為工作場所,條件還是相當齊備的。它多少有點西洋格調,使人感到新奇,因而也就成了人們的話題……但是,我想這個地方不會受別人干擾,可以讓我專心致志地工作。進出口只有一個,把門一關,那就是我自己的天下了。窗户也小,裝上了鐵格子門窗,有人説這個地方像個監獄。可是,我卻感到這麼一來自己可以一心一意地安靜工作。你看,光線並不暗嘛;屋頂上安了玻璃天窗,不是相當明亮嗎?……請你進去看看吧。”
看來,房子的主人對這座建築物是相當滿意的。文保泰滿面春風地陪策太郎參觀。前來訪問者,都能聽到文保泰的這番介紹,同時也都會被帶進去參觀的。
這唯一的工作場所坐落在正房的後面。總之,這所別館的結構十分別致。
策太郎聽着文保泰的介紹,驚歎不已。
“後門對着一條寬闊的街道,連馬車都可以過得來。這是為了方便託我取拓本的朋友用馬車把石碑運進來。”他又做了補充説明。
石碑之類體積龐大,相當沉重,把這些東西運來,本來是很不經濟的,可是這裏人工便宜,也就無所謂了。凡是拜託知名人士文保泰取拓本的人,其酬金比一般的要高得多。
“這塊匾額很新穎!”策太郎仰視着懸掛着的匾額讚賞地説。
在綠色框框中間的“悠悠館”三個大字非常醒目。
這幾個字既非用毛筆書寫,亦非用常見的木頭雕刻後再進行着色的,而是用拓本技術搞的。
乍一看來,像是在黑底上印着白字。
匾額上的“悠悠”二字,不僅字體相異,字的大小亦稍有不同。第一個“悠”字是工整的楷書,字體稍大;第二個“悠”字筆劃略細,是用正草書寫的,不是潦草的連筆字,雖系草書卻易於辨認。
最後的一個“館”字,筆畫粗獷,使人感到剛勁有力。
“匾額上的三個字是從別處一個個拓下來,然後再排列起來貼上去的呀。字面用特殊的塗料反覆塗過。這樣可以避免風雨的侵蝕破壞……第一個字從保定的一個叫作劉宗之的墓碑上取下來的。那塊墓碑叫‘神道碑’。第二個字是從上海‘潮泉義莊’的創建紀念碑上取下來的;第三個字是我看到《停雲館帖》這本字帖時,覺得封面上的‘館’字別具一格,於是請一位熟練石匠照字樣雕刻,再搞出拓本來的……”
文保泰在接待客人時,總免不了介紹一番,也許他不善辭令,總使人覺得他的解説不那麼流暢。
“您是特意……”
這時,就連頗諳此道的策太郎,也流露出自己的想法。
一般的書法家或鑑賞家都喜歡看到古人筆跡,這一點自不待言。問題是,古人的筆跡是寫在紙上的,由於紙張脆弱,加上長時間的污損蟲蛀,難以保存,所以,凡名家書法都刻在石頭上,儘管不知何時會磨滅,卻能長期保存下來,況且可以隨時取拓本,以便廣泛流傳。
一般情況下,有時,某人會對書封面的字跡產生興趣,封面的字往往寫得更好。儘管如此,在主人在世期間,總可以保存起來,不必另搞拓本。要是有人特意請石匠將書上的字雕刻下來,搞成拓本,這種人雖不至於被視為書呆子,也會被當作“拓本狂”吧。
文保泰就是那種拓本狂,在世上確屬稀有。
“怎麼樣?你在日本搞過拓本嗎?”文保泰問策太郎。
這時,他談到自己曾教過策太郎取拓本的技巧。
“嗯。我弄了不少。石碑、佛像、銅鏡等都搞過。託您的福,我還被父親誇獎過呢。恐怕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受表揚吧。”
“真不錯。哦,還有,現在有人託我搞最簡單的墓誌銘拓本,到時你來參觀一下吧。”文保泰擺着師傅的派頭。
策太郎本來就想進一步研究文保泰的拓本技術,加之又接受了那須的任務,當然高高興興地答應了。
“務必拜託您!”
拓本,可以説是一種印刷術。
一般的印刷,是在鉛字上塗上墨汁,圖章則塗上硃砂,然後蓋到紙上去。
拓本呢?由於文字是刻在石碑上的,凸凹不平,取拓本時便會出現黑底白字,至於鉛字或印章上的字,都是反過來的,蓋在紙上就會出現正面的字了。石碑上刻的文字是正字,如果在石碑上塗上墨汁或硃砂,然後把紙覆蓋在上面壓下去,不但會將石碑弄髒,而且印出來的文字是反的。
拓本時,要注意若干問題。
在被拓體上鋪上紙,然後用水把紙濕潤一下再按下去。這種作法叫“裝滿水”。當然,被拓體塌陷下去的地方也要完全按下去。有些地方用開水代替生水。在紙未完全晾乾的時候,用沾了墨汁的棉花球在紙上拍打,由於紙凹處沒有沾上墨汁,這些地方是白色。
這麼一講,似乎拓本技術很簡單,可是,真正做起來是非常困難複雜的。從被拓體上取字墨汁過於滲透,弄出來的字會比原來的字體瘦小,倘若不注意,也會取出粗大的字體來。
如果被拓體表面光滑,在紙上滲透水,紙立刻會脱落下來。如果用膠礬水,紙雖然很穩地貼到被拓體上,然而紙容易受損,取下的拓本不到幾年光景就會成為破爛的碎片,難以保存。因此,有時要用重油,或者是使用煎過的白芨【注】取拓本。
【注】—種中藥的名稱——譯者注。
上面説的只是一般的取拓本技術。至於像文保泰這樣大名鼎鼎的人是用什麼特殊秘方來搞拓本呢?當時人們有着各種各樣的揣測。
其實並無奧秘之處。文保泰為了使滲透了水的紙儘快地達到將幹未乾的程度,採用西洋人用的吸墨紙吸水,效果很好。
文保泰的工作場所雖然窗户小,可是,裝上了天窗,幽雅的悠悠館仍然顯得非常亮堂。取拓本時,最理想的條件之一是儘量利用自然光。
他的房子裏鋪上了深灰色地毯,但不是天津產的高級品。地毯很容易被墨汁弄髒,還是用廉價品為好,於是主人選購了耐髒的深灰色地毯。
搞拓本有時也可以坐着工作,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要欠起身子半蹲着,或是用膝蓋跪在地上。膝蓋直接跪在鋪着毯子的地板上,很快就會感到疼痛不堪,於是文保泰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在地毯上再墊上三張日本式的席子,以減輕工作時的勞累。
沒有鋪地毯的角落雖用水泥砌了一個洗水池。水是用抽水機從自家的水井中抽的,通過簡易的水管灌入水池。據説,這口井的水最適合取拓本用。文保泰對家中有這樣一口井極為得意。這套設備還是在建悠悠館時委託日本技師設計安裝的呢。
文家雖説是名門望族,可是大清王朝已是日薄崦嵫了,他的家族也不例外。歐美各國實施經濟侵略政策,給中國陳腐的社會機構以沉重打擊,並毫不留情地破壞其最薄弱的環節。
文保泰揚名之前,他家表面上一直是講究排場的,由於上述情況的影響,據説當時家境已日益衰落了。
兩年前,策太郎旅居北京時結識了文保泰,當時的文保泰依靠自己的特殊技能,好容易才維持這衰敗的局面。愛好書畫古董的文保泰,似乎是剛剛積蓄了一些錢。
悠悠館的建成,不僅表明文保泰技術高超,而且還避免了家境衰敗。
“我討厭繁華熱鬧的環境……所以,把工作場所設在這裏。”文保泰一邊説着,一邊嘩啦嘩啦地打開門鎖。
館內的牆壁是灰色的,緊靠着牆壁的柱子很別緻,它是按照主人喜愛的形式用水泥將自然石塊砌起來的。乍看似乎很粗糙,但別有一番風味,令人感到樸素自然。
策太郎一面向裏邊張望,一面説:“真有藝術氣氛哪!”
雖然,策太郎説的是奉承話,在這所房子裏,確實有一種高雅的氣氛,完全沒有華麗的裝飾。屋內的氣氛相主人的性格根相似。
“給客人拿些什麼好啊?”走到門口時,一直在旁侍奉的僕人問道。
“嗯。是啊!……啊……你去告訴芳蘭,讓她端茶來……沏白毫茶吧。”文保泰答覆説。
策太郎想起來了,這家主人是按照客人的身分區別對待的。白毫茶是高級茶,在“沏白毫茶”的潛台詞裏,實際上有暗示僕人“貴客來臨,萬勿疏忽”之意。
“您不必客氣了,今天我只是來拜望問候的。”策太郎説。
“你喝杯茶再走吧。”文保泰興致勃勃地説。
在日本席的旁邊有三張用金粉畫的蔓藤花紋的考究的紫檀木椅和一張漂亮的桌子,桌子腿上鑲着象牙工藝品。
這些椅子非常豪華,策太郎坐在上面反而感到有些拘謹。
頃刻,一個十七、八歲的妙齡少女將茶盤端了上來。
這大概就是主人剛才説的“芳蘭”吧。圓圓的臉、豐腴的雙頰、朱唇緊閉、面帶稚氣,是個美麗純潔的少女。
一瞬間,策太郎情不自禁地被她吸引住了。
“嗬嗬嗬……”棒槌學堂·出品
策太郎的眼神無法逃脱文保泰鋭利的目光。侍女芳蘭走後,文保泰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
“啊,那個少女她……她是您新僱的嗎?”策太郎有些羞赧口吃地問道。
“是啊。”文保泰回答説,“那個姑娘到我家來還不到半年呢……近來社會上動盪不安,僱傭人也得小心注意才行。沒有可靠的人,是靠不住的啊。”
“是嗎?……”
“從可靠性來説,那個姑娘是沒問題的。不管怎麼説,她是那桐閣下介紹來的。除了客人以外,我的屋子只有她能進來。”
文保泰説完便站起身走到芳蘭離去時關好的門旁把門閂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