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人生何處不離人》在線閲讀 > 第14章 春花秋月何時了(2)

第14章 春花秋月何時了(2)

    第14章 春花秋月何時了(2)

    穿行在三月迷濛的煙雨中,於曲折的路徑裏尋覓着過往遺留的淡淡痕跡。只是,涉過歲月寥廓的長河,就可以抵達彼岸嗎?在蒼茫的歷史面前,一句唐詩寫下了清明的主題。那個客行他鄉的杜牧,就是在煙雨古道中吟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千古惆悵。聽着時光流逝的清音,往者不復,一切恍然如昔。莫如歸去,歸去,在飛雁抹梢的寒林;歸去,在微雨滌塵的柴門。舉起邀約故人的酒杯,飲一盞杏花佳釀,與清明的春雨同醉。

    唐代的瑰麗在明月疏雨中遠去,宋朝的存在是為了承載大唐雄風的盛世繁華,是為了傾瀉浩瀚千秋的淋漓墨香。春軒的煙雨打濕了芬芳的桃李,就像許多華麗的過往紛灑在青苔闌珊的角落。宋時黃庭堅有詩吟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無論你是王侯將相、平民百姓,或是賢者愚人,千百年後,都只留幾叢蓬蒿,一處荒丘,隱沒在煙霧封鎖的山林小徑。歲月的更迭,一切都有了變遷,只是任憑斗轉星移,那掩藏在歷史深處的風,依舊流轉在每一個明淨的季節,吹拂着那些古往今來過客的衣衫。

    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在璀璨流瑩的年代裏,就連歷盡滄桑的世事都是曠達明亮的。宋人張擇端用他細膩生動的筆墨潑染出北宋汴梁城的絕代畫卷,一幅飄香千載的《清明上河圖》融入了當年的錦繡河山、人生百態,古往今來攝獲了多少文人墨客婉轉的精魂,又留住了多少芸芸眾生讚歎的目光。五湖已定,四海歸寧,清明時節的汴梁城清風拂柳,煙草連碧,摩肩接踵的人流粉墨登場,街巷河岸盡現一片奼紫嫣紅的人間春色。上至達官貴族,下到販夫走卒,普天之下共浴盛世和煦,世間萬物同驅春寒料峭。那綺麗的畫舫裝載着誰的風景,那曲折的江水丈量着誰的年輪。六朝更迭,興亡誰定?天下蒼生的命運定格在一軸宏闊的畫卷中,連同那個叫做清明的古老節氣。

    歷史不能允許我們去忘記任何一段動人心魄的剪影。翻閲近代史冊,不知記載了多少正氣千秋的血色浪漫。為了民族的自由,那些革命先烈,忍把熱血灑紅塵,甘拋頭顱向崑崙。當我們在歌頌盛世豐饒、人民富足、安居樂業的時候,如何可以忘記那些簇擁時代的風雲人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狼牙山五壯士、歌樂山烈士、淮海戰役烈士,是那麼多沸騰的熱血和嶙峋的骸骨換來了今天的太平盛世。他們以豪邁的氣魄、博大的襟懷、崇高的姿態行經過歲月的守望,在烽火燃燒的天空裏劃下了凝重的色彩。那麼鮮明的昭示令黯然的清明時節,也平添幾許迴腸蕩氣的深韻。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春日裏踏青,清明時祭祖。行走在山野荒徑,思緒若浮雲一樣縹緲不定。爛漫的杜鵑紅鋪陳着季節奪目的色彩,可一句懷古的詩文卻讓人久久地活在記憶的糾纏裏。原以為只要人淡如菊,心中便可以平靜無波,然而歷史厚重如斯,如何能擺脱憑弔千古的情愫?細雨寒春,怎麼能淡忘那些如梭的過往?面對曠野中的森森古道,河岸邊的泱泱流水,深山裏的沉沉暮靄,彷彿天下物事盡攬其間,個人的那些一波三折的苦難也隨着蒼茫的風煙隱沒離散。

    從遠古到今夕,誰説拋擲一些風景便會得到更加明淨的風景,而得到的風景難道不是春花秋月、悲歡離合嗎?幾千年來,富貴權勢可以轟然倒塌,萬傾蒼池可以填為平陸,唯有凝重的歷史文化卻穩如磐石,風雨不動。那些傳承千載的節氣,碾過冷暖交替的歲月,流經朝代更迭的山水,穿越梨花帶雨的清夢,遙遙地逶迤而來。在乍暖還寒的今時,在煙霞未盡的河畔,放飛一隻寫滿盛世常寧的風箏。

    立高樓望世間萬象,時代無言地在山風中蕭瑟。江河不可逆轉,人事多費思量。在似夢似醒的人生行途中,過去與現在凝聚着同樣的力量,一個民族瓜瓞綿延、昌盛騰飛的力量。舊時風俗還在,魏晉唐宋的雕樓畫舫歷盡滄海桑田已化作雲煙,孕育了數千年的文明卻依然璀璨若銀河的星光,照亮了萬古清明的華夏大地。

    魂兮歸來話端午

    一隻青鳥掠過遙遠的天際,温婉的弧度,經一處岸芷汀蘭,又見它處鬱鬱葱葱。丹陽在水中泛起粼粼光影,鑼鼓催開了競渡的龍舟,汨羅江上百舸千帆,奔騰壯觀的端陽畫卷洇開碧水長天。誰的詩情讚頌過滔滔東逝的江水,又是誰的英魂常隨日月輪迴?及至秦漢三國的雲煙都消散,及至前朝舊事都岑寂。仰望蒼穹,卻有一個璀璨若星的靈魂,在寥廓的天宇深深地劃下一道千秋不滅的印痕。

    歷史的風煙在時空裏漸漸地淡去,然而許多傳統的民俗卻依然遺留下深刻的印記。關於端午的由來,有着歷史書籍詳細的記載,也有着對先人的深情緬懷。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端午的來歷甚多,被廣為傳誦和認可的還是屈原那段悲情的血色浪漫。屈原生長在戰國時代的楚國,曾經一度很受楚懷王的重用,封他為三閭大夫。期間寫出流傳千古的佳作,與《詩經》齊名,開闢了民族文化的新時代。後遭奸人排擠,幾經顛沛,放逐天涯,於五月初五抱石沉入汨羅江中。自那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就以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紀念他。説那些競渡的龍舟是為了打撈屈原的遺體,而將粽子、雞蛋等食物,拋到江裏,是為了讓魚蝦吃了,不會咬到屈原的屍體。雖然只是傳説,但足見後人對屈原的緬懷和尊崇。

    從秭歸的樂平裏起程,打汨羅江畔那塊屈原石旁經過,用詩情傳昭忠骨,用放逐天涯的腳步,丈量着屈原一生的坎坷命運。帶長鋏之陸離,吾將上下而求索,亙古於青天大地。靜月流瀉在汨羅江畔,純白如雪,只有那出世的清靈之氣,才能彰顯浩然千古的忠魂。以蘭為佩,以荷為裳,縱然我察察之身,何以受物之汶汶,蓀之不察。淙淙流水邊,可是他流逐的背影,徜徉在江畔青堤?蒼茫落日下,可是他愛國的熱情,燃燒了楚國的河山?屈原的歲月裏沒有春秋冬夏,只有一顆憂懷天下、掛念黎民的心,獨自在靜夜裏,對着江水吟歎。

    湘中

    唐韓愈

    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

    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

    飛雲斷岸,不畏爭鬥艱險,面對這浩然茫茫的江水,暮靄沉沉的雲山,先生,你可曾將欄杆拍遍?你堅持以峭拔的姿態仰望蒼穹,在這樣的高處,放逐的命運是不可改變的現實嗎?既然選擇了身為萬民,一身何足惜?唯有以死付國,才能得以永生。你浪漫的詩歌鋪灑人間,愛國的情義感天動地。那如椽的筆墨接近底層的苦難,也接近社會和時代的良知,使正義的熱浪在廣闊的生活蒸騰,使希望的火焰在歷史的天空燃燒。

    春秋的河流,沖洗陳舊荒涼的古蹟,枕着月光的白石,磨不掉堅硬的稜角。數千年的過往,充滿無盡的變數與傳奇。天下物事,莫過於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然而,先生,你的骨血裏卻只有黎民蒼生,只有祖國山河。你雖不是那個年代的王者,卻用一生的襟懷關愛黎民百姓。你赤膽忠心支撐着那個行將覆滅的王朝,在黑暗的夜裏,上下求索着遠處的黎明。

    魂兮歸來,也不能再看一眼,昨日的故土。只有留在江畔的柳蔭花塢,記住那俯身探水的清魂。雖然心繫故國,水已齊胸,是否你還回眸,對天下蒼生留下難捨的牽念。先生,當你看到如今的太平盛世,看到黎民百姓在端陽佳節用各種喜慶熱鬧的方式將你祭懷,是否會感到由衷的欣慰?那汨羅江岸如流的龍舟,百姓人家門檐高掛的艾草,烏衣長巷飄散的粽子清香,還有街閭酒肆裏瀰漫的雄黃燒酒,都是為了祭奠你一腔熱忱的忠魂。先生,你可知道,你一世的長眠,換得了天下百姓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魂兮歸來,你的行程就是到樂平裏的故鄉和回汨羅江的舊跡。當你徜徉在屈子祠,會想起那些遙遠卻又無法忘卻的過去嗎?幾千年前的日子裏,你又是否夢見過多年後這樣繁盛的情景?當年的楚家天下,已如東逝的江水。而你高貴的人格,卻矗立千秋萬載。沉舟側畔千帆,白雲走過青山。先生,是你用不屈的生命駕馭了千年的文明,用浩瀚奔流的思想、大氣磅礴的精神,奠定了華夏民族永恆的愛國情懷。

    一曲終為絕響,尋覓千古知音。佇立在屈子的雕像前,來一段心靈的對話。就這樣,將七色散盡,將五音沉吟,在端陽佳節,邀你對飲。幾盞雄黃烈酒,一杯澆向黎民蒼生,一杯澆向楚國大地,一杯澆向汨羅濤聲。先生,你長髮飄飄、楚楚衣冠置身於無邊的曠野,滿懷悲憤之情向蒼天與大地發出響亮的疑問——九十九個疑問,問天問地問鬼神。你正氣如長虹,爍通萬里,貫穿古今。

    屈平詩

    宋司馬光

    白玉徒為潔,幽蘭未謂芳。

    窮羞事令尹,疏不忘懷王。

    冤骨銷寒渚,忠魂失舊鄉。

    空餘楚辭在,猶與日爭光。

    曾經那個荒煙蔓草的年代已經遠去,那個韌芳載佩、行吟澤畔的身影又去了哪裏?虎踞龍盤也好,老木寒雲也罷,繁榮與鼎盛是中華民族亙古的常青,厚重與蒼涼也只是歷史長河裏的過程。就讓崢嶸的歲月拂掠蒼茫的大地,讓磅礴的河山呼應屈子那驚心動魄的抒情。在這傳統的端陽佳節,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用陳酒佳釀祭奠先生遺世的忠魂。那一束束明亮而温暖的陽光,點亮了一個偉大民族前進、壯大的道路。

    撐一支竹篙,獨上蘭舟,在煙水的蒼茫裏看世事萬象。遠處是平靜的水面,身後是覺醒的浪濤。生命如同江水一樣地流淌,失落的只是奔騰的風景,而留下的卻是文明的印記。

    許多年後,在艾草噙香的山野,龍舟停泊的河岸,可還有一隻展翅的青鳥,帶着不死的魂魄,穿過汨羅江風,穿過歲月繁華,讓悲壯與蒼涼舞盡青山的顏色、舞盡明月的光芒。

    魂兮歸來,曾經金戈鐵馬的疆場杳然於時光深處,連同當年帝王的霸業也煙消雲散。登高望遠,落日樓頭,就讓跳躍的江風將歷史的傷痕撫平,將滄桑的過往拋擲,只餘下壯志胸懷,萬古河山。

    月明中秋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