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説吧,房間》在線閲讀 > 對《説吧,房間》的個人化閲讀體驗

對《説吧,房間》的個人化閲讀體驗

    高伐林

    好書有很多種,有的價值在“點”,有的價值在“線”,有的價值在“面”……而這本書,林白在每一頁迎迓讀者,幾句話、幾個字,瞬間就讓讀者“賓至如歸”——對,正是這個詞:你進入作品營造的世界,你卻恍惚回到你自己的人生,喚起你自己的感受和夢境。

    我得首先承認,寫下這個標題時,只是隨手要抄起一個自我辯解的藉口:對一本已經出版了三年的書(《説吧,房間》看來出版於1997年)再來當眾炒冷飯發一番感慨,總要有一點近在眼前的理由,而眼下文壇熱門話題的衞慧似乎就是一個挺現成的契機:不是有人將林白那一茬女作家作為衞慧的參照系對比着説事麼,幹嗎不反過來將衞慧作為參照系談談林白?但標題寫下來我就有點心虛:根本就沒有好好讀過,更無法細細談出衞慧,這個標題可不就像狗肉鋪為把顧客誆進門來而高高掛起的羊頭?

    但是我仍然決定就用這個標題——我想強調:儘管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類的現象,有“各領風騷三五年”之類的説法,然而真正具有獨創個性的聲音,真正發自心靈深處的聲音,是能夠穿過不同時代自我推銷和商家爆炒的嘈雜,值得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傾聽的。

    林白就是如此。任何時候讀她,都不晚。

    我錯過了林白在文壇上萌發怒放的歲月,錯過了林白領受掌聲讚揚的高xdx潮。説實話,此刻是我第一次閲讀林白,在此之前,我聽過很多次這個名字,我知道很多人對她的作品發表過高論,卻從來沒有讀過她的書,更不瞭解其人。

    這卻是一次讓我喜出望外的閲讀經驗。《説吧,房間》,是一本幾乎無論從哪一頁讀起,都可以迅速抓住我的書。

    世界上好書有很多種類,各有各的妙處。有的書,價值在一個或幾個“點”,讓你震撼於作者熔鑄提煉出的筆力千鈞的結論,服膺於作者對人生、對命運的精闢獨到的見解;有的書,價值在一條或幾條“線”,讓你必須從第一頁第一行讀起,不由自主、屏神斂息,跟隨作者匠心獨運的導引,走過山重水複,柳暗花明;有的書價值在一個或幾個“面”,讓你見識、把握時代、社會和心靈的廣袤風貌和恢弘底藴……而林白的書,説不上是點還是線或面,她也不在乎是點還是線或面。她在每一頁迎迓讀者,用幾行字幾個字的瞬間就讓讀者感到“賓至如歸”——對,正是這個詞:“賓至如歸”,你進入作者營造的世界,你卻恍惚回到你自己的人生,喚起的是你自己經歷過的真實感受,你自己萌生過的夢境幻覺,真實混合夢境,感受夾雜幻覺,繽紛如雨,正像羅曼·羅蘭在談到音樂的魔力時所説的“能把你心中所有的門都打開”。

    這樣的書不多,記憶中只有幾本——十多年前我讀聖埃克絮佩裏的小説《人和大地》(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王子》)時有過這種感覺,讀林白的這本書也庶幾如此。

    這樣的書,吸引力來自何方?

    不是來自所謂“敏感內容”“敏感題材”。雖然林白“生冷不忌”,並不遵照聖賢古訓“發乎情,止乎禮”,並不迴避性這個巨大的話題,她寫了合乎道德卻不合乎人性的性,也寫了合乎人性卻不合乎道德的性。但是作者並不炫耀陰私,更不張揚病態,讀她的這些段落,你會覺得任何器官就長在該長的部位,任何慾望就生在該生的關頭。

    也不是來自情節。事實上,本書雖然安排了主人公離婚下崗、到深圳與校友兼室友尋求職業並尋找愛情的線索,但這都只是個粗略的框架,形不成任何懸念,而且由於人稱的頻繁轉換,“我”與室友南紅的經歷,回憶與幻覺,現實與往事等等,交錯跳蕩,使不熟悉這種敍事方式的讀者還會感到難以摸着頭腦,很難去為人物的命運揪心扭腸。

    這樣的書,看來魅力來源於作者噴湧而出的鮮活的生活感受,更來源於作者舉重若輕的準確的語言表達。作者別具高透視率高分辨率的慧眼,敏鋭地捕捉到人們心中所有、筆下所無,既在人們司空見慣的普通事物中放大出那麼多層次,又將色譜上那麼多隻有細微差別、難以冠以不同名稱的色調,分得清清楚楚,娓娓道來。

    讀一讀“我”被丈夫拖着看毛片的印象和思緒吧;讀一讀“我”懷孕後乘車去集體植樹的感覺的浩劫吧;讀一讀對人工流產氛圍和細節的描繪吧;讀一讀關於結過婚的獨身男子與妻子不在家的男子二者居室的“性場”辨析吧……就連次要細節的敍述,作者隨手勾勒,也那麼恰切傳神,哪怕寥寥數筆的敍述交代都隱含着對情與景的描寫(這令我聯想起一句話:高明的美術家筆下每一根線條都是有幾個面的立體)。例如她這樣劃開北方春天和南方春天:南方城市“冬天不落葉,因此到了春天樹葉的綠色就十分陳舊”,“沉重而疲憊”,而北方樹木“樹葉落盡又抽芽”,“使人感到生命的流動”。她寫到那個本來極有才氣的女詩人餘君平參加一個文學聚會,談到好詩,“我看到她身上的母親瞬間就退到了遠處,而詩人從她的身體深處一下子站了出來”,但是她“前襟出現了一塊奶漬”,“她那在我的想象中在未來的日子裏飄揚的長髮颼颼地縮了回去,變成了母親餘君平那剪得極短又很不講究的短髮”。她寫青春已逝的女人的生日:“生日這個字眼是一把鋭利的尖刀,寒光閃閃,它平時躲在暗處,不動聲色地向我們逼近,在每年的某一天,它猶如閃電從天而降”……

    回到本文的標題。我讀過一點衞慧,感覺她確有她的才華和個性——所有有才華和個性的作家都有存在價值,都不會互相取代。不過,要達到林白這樣的功力,衞慧還得加把勁呢。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