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華人文學 > 《笨花》在線閲讀 > 第十章

第十章

    笨花人喜歡把笨花村的歷史説得古遠無邊,以證明他們在這塊黃土平原上的與眾不同。他們尤其熱衷於述説自己那捕風捉影似的身世,把那些説不清的年代統稱為老年間。他們説,老年間他們並不住在笨花,他們的家鄉在山西洪洞縣。説得再活靈活現些,那是山西洪洞縣老鴰窩村大槐樹底下。在老家他們的日子過得充實富足,與世無爭。後來不知是哪位皇帝心血來潮,命他們到老鴰窩大槐樹底下集中,然後又平白無故地命他們移民至沃州或平棘,沃州和平棘都是兆州一帶的古稱。於是他們的祖先便拖着沉重的腳步,不情願地向東出發了。他們翻過高不可及、重重疊疊的太行山,進入尚是荒漠的、只有野狼出沒的冀西平原;淌着終年氾濫成災的拒馬河、滹沱河的泥沙,晝夜兼行,只是向東,向東。更加悲慘的是,他們自從在大槐樹下集中的那天起就失去了人身自由,他們被反剪着手捆綁起來,成行成串地連在一起,睡覺時也是成行成串地倒下來側身而卧。只待誰有了便溺之意,請求方便時,才被允許解開手離隊。於是,“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詞,大便時應該報告為解大手,小便時應該報告為解小手。這時押送移民的兵卒將他們的手解開,他們就在山崖河灘行些方便,之後再被綁起來入列前進。這樣,解手的典故不但流傳下來,還成了這支遠道而來的鄉民們光榮歷史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細節。這是一次勇敢的東征之舉,這是一個個姓氏、一個個部落乃至一方鄉民背井離鄉,在另一方土地上開發創造自己新生活的英雄史詩。千百年過去了,他們認為他們的血管裏流淌的仍然是外鄉人的血。這一支“外鄉人”為什麼總是念念不忘那個久遠的年代和那個遠在天邊的洪洞縣?那是因為他們帶着智慧和耐力開發了這一帶的荒漠大地。先前這塊荒漠大地上儘管也有人生存,可也許是那些人缺少強壯的體魄和開拓精神,自盤古開天地,他們就一直過着飢不果腹、人種退化、瀕臨滅絕的生活。這些外鄉人為了證明他們與當地人的不同,又不惜苦思冥想,再想出些“證據”,以便更加確鑿地來證實他們的身世。除卻解手的典故,他們還説,洪洞縣的移民被綁過,所以至今仍然保持了揹着手走路的習慣。他們説,移民腳上的小拇趾都不長趾甲,那是因為長時間走路,小拇趾的趾甲被永遠地磨去了。笨花一帶鄉民,確有不少揹着手走路的人,一些人腳上小拇趾的趾甲確實消失了。

    移民來了,差不多每個人的行囊中都裝着種子。他們走走停停,終於發現了兆州這塊適於種植的黃澄澄的土地。從前這塊黃土地上雖然沒有正經莊稼,卻生長着茂密的打破碗碗花,車前子和羊角蔓,還有漿果枸杞子、芡芡果……幾位有學識的人經過考慮,得出結論説,這裏的土質所以肥沃,是因為北有滹沱,南有孝河。兩河不時翻滾改道,才淤出泥灘,淤泥又進化為適於耕種的黃土。於是他們這些被反綁着手的外鄉人,便向朝廷發出了請求,請求留下來結束他們一個時期以來的流亡生活。朝廷準了他們的請求,他們成了這裏的鄉民。

    這些初來乍到的鄉民開始把他們行囊裏的種子撒向大地,大地長出了穀子、小麥和棉花。他們又在那些生長着漿果的地方種下鴨梨和雪花梨,都獲得成功。笨花村也因此而得名,因為是他們帶來了笨花籽。

    這個傳奇般的移民故事並不是笨花人的憑空杜撰,正史上也有記載。《明史錄》載:洪武四年(公元1381年)時,河北人口僅有一百八十九萬三千三百人,而山西卻有四百零三萬零四百五十四人。山西人口稠密又以汾河平原以及洪洞縣為最。朱元璋採納户部郎中劉九泉的建議,決定從山西向中原移民。移民先被集中到洪洞縣,再分別被移向河北、河南等地。明隆慶時的《兆州志》也記載着:“本州與寧晉境內田地,國初大半拋荒。永樂年間遷山西屯留、長子等民實之。所令開墾,永不起科。”原來人們説的那個古老的年代是明朝,那個皇帝是朱元璋。

    儘管史書把這個遠古的移民傳説作了詳盡的記載,但笨花人還是不打算以史為依據,,他們堅信着傳説和演義,固執地按照自己的信念,解釋着那些細枝末節。笨花村有些孩子喜歡當眾把鞋脱掉,炫耀自己腳上的小拇趾就不長趾甲。每逢這時,那些長着趾甲的孩子反倒覺出些自卑。有的孩子故意學着倒揹着手走路,走着,斜視着正挺直身子走路的孩子説,你會喲?我會!那不背手走路的孩子就找個僻靜地方模仿起來,直到大人將他們喝斥住。大人説,“你老了?你比你爹還老喲!”這孩子的爹只知喝斥孩子,一時又忽略了他們的光榮歷史。

    後來,待到向文成解釋小腳趾上不長趾甲這件事時,説,人的小腳趾不長趾甲是遺傳所致,是生理現象。趾甲真要是走路磨掉的,還會再長出新的來。遺傳則不然。長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想改都改不過來。至於説棉花籽是笨花人帶來的,倒是真的,先前這地方沒花。這時的向文成已是一名中西兼容的醫生,研究着《醫宗金鑑》《傷寒論》,也研究着生理學。

    這裏的人管棉花叫花。笨花人帶來的是笨花,後來又從外國傳來了洋花,人們管洋花也叫花。笨花三瓣,絨短,不適於紡織,只適於當絮花,絮在被褥裏經蹬踹。洋花四大瓣,絨長,產量也高,適於紡線織布,雪白的線子染色時也抓色。可大多數笨花人種洋花時還是不忘種笨花。放棄笨花,就像忘了祖宗。還有一種笨花叫紫花,也是三大瓣,絨更短。紫花不是紫,是土黃,紫花紡出的線、織出的布耐磨,顏色也能融入本地的水土,蹭點泥土也看不出來。紫花織出的布叫紫花布,做出的汗褂叫紫花汗褂,做出的棉襖叫紫花大襖。紫花布只有男人穿,女人不穿。冬天,笨花人穿着紫花大襖蹲在牆根曬太陽,從遠處看就看不見人;走近看,先看見幾隻眼睛在黃土牆根閃爍。

    笨花人種花在這一方是出名的。他們拾掇着花,享受着種花的艱辛和樂趣。春天棗樹發了新芽,他們站在當街喊:種花呀!夏天,棗樹上的青棗有釦子大了,他們站在當街喊:掐花尖打花杈呀!處暑節氣一過,遍地白花花,他們站在當街喊:摘花呀!霜降節氣一過,花葉打了蔫,他們站在當街喊:拾花呀!有拾花的沒有?上南崗吧!隨着花主的喊聲,被招呼出來的人跟在花主後頭到花地裏去掐花尖、打花杈,去摘花拾花。

    南崗是向家新置的地,一塊三十畝,種着笨花和洋花。向桂最愛站在當街喊,有時還蹬着梯子站在房頂上喊。他聲音洪亮有底氣,傳得遠,能傳遍整個笨花村。向桂最看重的是摘花和拾花。逢到摘花時,他備上零錢,扛上大秤,親自坐在地頭等過秤。被他喊來的摘花人淨是婦女,十幾個婦女把自帶的包袱皮系在腰間,在南崗花地裏一字排開,摘一個來回就找向桂過一次秤。向桂選一塊槓硬的土地,用花柴棍在地上一邊劃拉着記數,一邊跟年輕的小媳婦開着沒深沒淺的玩笑。他指着鼓在小媳婦肚子前頭的棉花包説,“哎,幾個月了?”那鼓着的棉花包很像懷着胎的大肚子。有人識鬧,有人不識鬧。不識鬧的拿眼白一下向桂就説,像狗嘴裏吣出來的話。向桂也不惱,只笑着過秤説,“五斤。”那不識鬧的小媳婦説,“怎麼摘了一個來回才五斤?”向桂説,“五斤還是個低頭秤呢。”賣東西的款待人講抬頭秤,收東西的款待人便是講低頭秤了。

    也有識鬧的女人專等向桂來跟她鬧。識鬧的女人站在向桂眼前拿眼神瞟着他説,“掌櫃的,怎麼就不問問我這肚子?”向桂就説,“你這肚子裏的事就咱倆知道,那天好得你直蹬腿兒。”女人更加來勁地説,“那我就帶着這大肚子回家吧!”説完半真半假地摁着腰裏的棉花包就走。向桂就衝着她喊,“哎哎,回來回來,這可不行。”女人站住了,還在拿眼瞟向桂。向桂就勢拽住她的衣裳角,把嘴對準她的耳朵説:“想掙花了?等拾花吧,打着你的牌哩。這兒的花你還得給我倒下。”他拍拍女人的肚子。這位識鬧的女人叫大花瓣兒,西貝小治打的兔子就是扔進她家的。大花瓣兒二十好幾了,人還是水靈新鮮。人風騷,活兒幹得“力拔”,花摘不乾淨,摘下的花上也沾着爛花葉。向桂替大花瓣兒解包過秤,瞟着大花瓣兒故意説,“你是誰家的呀,怎麼不理會?笨花這村子大了。”大花瓣兒站下來,撒嬌似的讓向桂給她解包袱,一邊説,“村子再大你也認不差人。就是假裝不認識我算了,還甜言蜜語説打我的牌。”向桂訕笑起來説,“別跟我磨牙了,快摘你的花吧。”大花瓣兒繫上包袱去摘花,又勾回頭來對着向桂的耳朵説,“哎,拾花的時候可別忘了我。”向桂説,“忙摘你的去吧!”

    收工了,一地白花花的花朵被拾掇在向家的棉花包裏,棉花包堆成了一座小山。向桂按照地上的記數,把口袋裏的銅子和制錢分給摘花的婦女們,喊過長工羣山系緊大包,把大包抬上大車。向桂抬着大包估摸着包裏的分量,心想南崗這三十畝地總算沒有白要,哥哥向喜要是從南方寫信問寄回的銀子都幹什麼用了,我也算是有個交待了。向喜這時不再駐漢口,他駐湖北宜昌,每次寫信總要問幾句家裏的土地種植和收成。

    遇到整治棉花時,也有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吶喊用人的,西貝家就總是悄沒聲地實踐着關於花的一切。西貝家的花地種得精巧、細緻,春天的下籽,夏天的打治,秋天的摘花、拾花,都是西貝牛率領全家完成。趕到摘花時,西貝家裏的男人、女人腰裏都繫上包袱,鼓起肚子在地裏摘花,連西貝牛也繫個包袱皮走在全家最後,監工似的。他發現誰摘得馬虎就喊:“哎,花翅上還沾着眵目糊呢,十個花翅就能沾半兩。”西貝牛説的花翅是棉花桃的硬殼,花桃開放,棉花溢出來了,四邊扇出四個小翅膀,就是花翅。西貝牛尤其看不上孫女西貝梅閣手下的活兒,他看着梅閣那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説,“你那也叫摘花呀?念字説念字,幹活兒説幹活兒。你不穿衣裳呀!你不絮被窩呀!那都是花,那耶穌穿的大袍子也是花織的布。你看你遺失在地裏的花比摘的還多哪。”西貝牛見過宗教畫上穿着大白袍子的耶穌,就用耶穌的大白袍子來啓發梅閣把花摘乾淨。梅閣聽見西貝牛“呲打”她,她也不扭頭也不轉身,就衝着花地裏説,“整天聽你絮叨,再絮叨我就不來了。耶穌也是你編排的呀,你怎麼知道耶穌的袍子是花織的布,那是麻織的,約旦河邊有的是麻。”西貝牛説,“麻還能織布?麻就能打繩。”梅閣就説,“那是笨花人的見解,笨花人就知道眼前這點花。”逢這時西貝大治、西貝小治和他們的家裏都不説話,只有西貝時令站出來説,“梅閣你就別跟爺爺犟了,爺爺説得也在理兒,咱家摘花要摘出個樣來。咱不能像別人家,摘花就像趕廟似的,熱鬧倒是熱鬧,花摘得可是隔二片三,遺忘在地裏,有多少啊。”時令説的別人家大約指的是向家。梅閣不説話了,西貝牛也不説話了。綿軟的花葉掃着西貝家人的胳膊和腿,那些尚未綻開的花桃敲打着他們的胸脯和腰。西貝家的花柴長得高,齊了腰,鄰居向家的花柴只能齊到大腿。

    向家和西貝家住笨花村西頭。就在西頭摘花時,東頭也有人家在摘花。有一家姓佟的,幾片花地包圍着笨花半個村子。佟家不種笨花,單種洋花。自家開着花坊,軋花,彈花,僱着把式“蹬包”向外運貨。姓佟的户主叫佟法年,年紀和向喜相仿。兩個兒子一個叫佟繼業,一個叫佟繼臣。平時,當笨花人都在以自己是老鴰窩的移民為榮時,佟法年就常常站在當街説:一點不假,你們都是外來的,我可是本地人。你們的那點地,都是我祖宗讓出來的,要不是我祖宗深明大義,看着你們可憐不待見的,你們不知現在何處漂流呢。還有笨花這種物件,我祖宗壓根兒就沒有把它放在眼裏。紡線織布沒彈性,絮被窩扎肉。要飯的穿紫花布還差不多,往牆根兒一蹲不挨狗咬。為什麼?黃土色兒,狗看不見你。

    從前佟法年站在街裏一説笨花的事,向桂就問哥哥向喜,問他笨花人種的地是不是佟家人讓出來的,向喜説:“太張致,太張致,離他們遠點。”如今向文成就説:“他祖宗怎麼見過洋花?洋花傳過來也不過幾十年,咸豐十年(一八六〇年)洋花才從美國傳到中國,美國開國也不過二百來年。”

    沒有人考證佟法年的家世,向文成的看法是,佟家以本地人自居是自有用意的,他把住笨花四十畝官地不放手就是證明;他種着官地不為村裏付出就成了天經地義。老年間笨花村立下過規矩:誰種官地誰得管村裏的開銷,辦學、唱戲、抗災乃至官場上的應酬,費用都應出在官地。其中村人最重視的莫過於辦學,可笨花村現在只養着一個私塾先生劉秀才。劉秀才半飢半飽地上課,每次向佟家催要欠糧,頂多只能從佟家揹回二斗穀子。劉秀才把口袋往當街一蹾,忿忿然地説:快看看吧,剛夠喂只麻鷯!遇到村裏來了戲班子,佟家還貼出告示斂錢上份子。現在四十畝官地佟家也種着洋花,摘花時,佟法年便站在街口喊:“摘花呀,上官地!”官地的洋花成色好,從處暑一直摘到霜降,擺在集上都搶手,擺在佟家的花坊裏,就成了花坊的底子貨。有官地四十畝的洋花壓底兒,佟家的花坊淨賺不賠。

    佟家花地多,地塊大,摘花時會招來更多的婦女。佟法年為了讓摘花人把棉花摘得乾淨,還叫家裏攬飯①的往地頭上送綠豆湯。佟法年站在地頭上説,來吧,綠豆湯管飽,算清了工錢每人再加倆大子兒②!

    大花瓣兒給向家摘花,也給佟家摘。大花瓣兒對向桂説,“人家佟家還管綠豆湯呢,怎麼恁家就不給熬點兒?”向桂説:“婦道!就待見這點小恩小惠。你説一隻兔子吧還有點嚼頭兒,那一罐子綠豆湯頂多也就撒上一把綠豆,比喝水能強到哪兒去?”大花瓣就説:“燒開水還得費柴禾呢。”向桂説:“要不就説你婦道呢。等到拾花那工夫多掙一包袱花不就什麼都有了。説話之間這花就該摘三噴了,離霜降也沒幾天了。”

    摘棉花講“噴”,頭噴花摘花有限,二噴三噴是棉花最應時的時候,摘下的花純淨飽滿。四噴的棉花質量不及二噴、三噴,五噴的花乾癟瘦弱,白裏透着黃紅,叫紅花。紅花賣不上價,待出的白布也屬次布,只能撕着零用。五噴花過後,節令已是霜降,該拾花了。在笨花村,摘花像是家事,拾花才是盛會。拾花牽動着不少男人和女人的心。

    ①.攬飯:被僱替人做飯。

    ②.大子兒:銅板貨幣的俗稱。
此页面为HK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