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稿件的終審,我終於讀完了這長長的十部。對我來説,這也許是本人閲讀和審稿史上最為漫長的一次。掩卷思之,心潮久久不能平靜。當我試着梳理繁漫的思緒時,發現至少有六個感嘆沉澱在心底,以至於不得不一吐為快,並以此與其他同好者分享。
一是它深沉的思想和強大的道德勇氣。在消費主義肆行無忌、娛樂至上的潮流不可遏止的今天,一切藝術的創造者皆無處可遁,他們身不由己,其中的大多數將被這個潮流裹挾,被它有形無形地牽引和役使。商業主義的綜合壓力,迫使藝術創造者不安,躁動惶恐,被市場挾迫或説服,紛紛改變自己的初衷,從此離開了曾經持守的思索與追問。然而,張煒的《你在高原》卻奇蹟般地掙脱了這種無所不在的、地磁吸力一樣的強大慣性,能夠在長達二十幾年的時間裏,以如此巨大的篇幅沉湎於歷史、自然、人性、傳説、哲學、宗教的諸般追索之中,展開了一場深沉浩大的跋涉。作家以更為超越的視角、更能包容的氣度、更加恢弘的胸襟,對歷史和現實作出一次次深沉的叩問。如果沒有強大的道德勇氣和理想支撐,這種叩問是不可想象的。物質主義時代,有些人是以低俗的炫示為榮,以追究和思考為恥的。反襯之下,就愈加凸顯了《你在高原》的精神品質,使其別具光彩。
二是它強烈而真實的現場感。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虛擬的時代。人們普遍地從網絡、聲像等傳媒中獲取信息,流連忘返在虛擬的世界裏;藝術創造更是從形式到內容徘徊於這樣的空間,在虛擬和夢幻中滑行和漫遊,並形成感受和知識,作為自己判斷和想象的依據。我們打開印刷品,會發現不着邊際的囈語觸目皆是。而《你在高原》卻是這樣地不同,它第一次甩開闊步,實勘大地,足踏高山荒原、江河林川,穿行在田間壟舍車水人流之中,極為具體地面對了生活局部。在這場艱苦而又漫長的跋涉中,別開生面地把人們的視線從幻相交錯的斗室、光怪陸離的虛擬空間牽引而出,落到一個真實具體、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裏。這與其説是一種策略性選擇,一種表達方式的改變,還不如説是一種強悍的生命氣魄和敢於擔當的力量,使作家從頭至尾貫徹了一種大地精神。它每一章節的根據都來源於生活實在,而不是因襲於現成的文字和閃爍的圖標。這樣做的結果是大不相同的:作品中,山川河流乃至一草一木都有了活的生命,作家得以從土壤與地質的肌理入手展示生命的千姿百態,揭示諸種奧秘,讓人感受了一種久違的氣概和手筆。
三是它百科全書般的容量和質地。縱觀中國當代文壇,還沒有一部著作能像《你在高原》這樣大面積地、深入腠理地追索和記錄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一個東方大國在整整一百年中的艱難轉型。從這個意義上講,《你在高原》成為一座當之無愧的巨型歷史浮雕。從上個世紀之初至今,隱秘的細部與不可忽略的個體,思潮激變風雲際會,都歷歷在目。這是過來人的粒粒珍存,新生代的回望之窗。也許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都鮮有一種藝術可以發揮這種凸現和刻記的功能:一個民族長達百年的苦難與救贖的偉大記憶,一部精心鐫刻的民族史詩,堪稱為時代的備忘錄和百科全書。書中或縱筆彰顯,或深藏含藴;時而濃墨重繪,時而淡然止聲。它以四五百萬字的鉅製,將中國的百年曆史給予了最為充分的表達。
四是它描繪的令人震驚的眾生相。即便作為一部巨幅歷史和生活畫卷,它的規模比起質地而言,其意義仍然是退居次位的。正因為《你在高原》藝術上的精湛與思想的深邃,才使其綿長的文字具備了超越的意義。它與一般系列長卷作品有一個質的區別,即在於是一個完整的生命軀幹。正如作家在序中所説:十部書雖然每部可以相對獨立,卻跳動着“同一顆心臟,有着同一副神經網絡和血脈循環系統”。在這個世界中活躍着形形色色的人物,知識分子、實業家、政治人物、流浪漢、市民與鄉黨、邊地異人,其數量多達幾百個。寧伽、梅子、呂摯、寧周義、寧珂、曲綪、阿萍、莊周、武早、林蕖、小白、象蘭、四哥、羅玲、肖瀟、毛玉、太史、瓷眼、三先生等等,這些使人心動難忘的角色可以開出一串長長的名單。書中特別以濃墨繪製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樞紐式”人物――他們的基因圖譜,或許是認識中國當下與未來的鑰匙。
五是它藝術探索的難度與勇氣。作為一次高難度的、複雜的文學實踐,《你在高原》可以説集中了十九世紀至今中外主要的文學試驗和探索成果,第一次囊括了西方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運動以來的技法,更深得中國古典文學的氣韻,其大開大合氣勢磅礴的構築,每每令人驚歎。全書至少包含了幾百個精妙的細節、幾十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無數的重大場景和歷史傳奇,這種交織演繹的難度可想而知。那曠闊的格局與縝密嚴謹的細部,幾近兩極狀態,卻能夠形成深層的和諧與完美。語言之精緻細膩,運思之綿密邈遠,都是作家以往創作所未能抵達的。在網絡時代的書寫呈現斑駁破敗、文學閲讀變得越來越困難的時候,辨析和維護真正的文學語言,確立書寫的標準和高度,已經是十分迫切的了。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説,《你在高原》純正嚴謹的文學語言,更顯示出它彌足珍貴的貢獻:依仗對語言的苛求和抵達的高度,使之成為一部精美之書,一份誕生在世紀之初的沉重的精神禮物。在藝術製作極為商業化娛樂化、浮躁急就幾近常態的情勢之下,作家的大匠之心令人敬重。
六是它和作家其他作品形成的奇妙關係。坦言之,《你在高原》對於一般人的閲讀習慣極具挑戰性,這不僅有閲讀者的文學修養、生活閲歷、感悟能力等因素的差異,同時也存在閲讀時間是否充裕等條件的問題。好在張煒之前出版的兩本書《芳心似火》和《在半島上游走》,為這部大書作了極好的詮釋和導讀。《芳心似火》以散文的方式濃縮了《你在高原》的精神內核: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片面的物質財富積累是有限的,甚至是危險的,而精神文明的積累相對物質積累,具有更加恆久的意義和價值。在某種意義上,《芳心似火》可稱為《你在高原》的導語。《在半島上游走》以散文和文論的形式,不僅宣示了作家的文學立場,而且真實描述了作家本人在創作《你在高原》時的某些場景和狀態,這對於深入解讀這部鉅著頗有幫助。我想,有了這樣兩本小冊子的幫助,解讀《你在高原》會更加容易,也不失為一種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