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品回收站的大垃圾堆,可是處名副其實的“寶山”,經常有成羣結夥的人,拎着叉子在上面亂翻,但這些人大多不懂眼,揀出來的東西多屬於“回收再利用”的範疇,其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廢品堆裏翻出來的東西,還真有那驚天動地的國寶,其中不乏商周時期的青銅重器,當然現在是沒有了,這些事都集中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間,以“文革”和大鍊鋼鐵時期最多。
當初隨着北京奧運城建規劃的實施,很多政府機構、文化事業單位也開始搬遷,大批早期的文件、名人手稿、畫稿、書信、日記被當做垃圾處理掉,其實這些東西也都值錢,可一般人誰能鑑別出來?那時有位姓趙的破爛王,他是京城最大的舊貨買主之一,文化底子很深,很幸運地趕上了這一時期,經他手淘出來的東西,就有周恩來的親筆國書、杜聿明在戰犯管理所寫的申請信、日本731部隊的細菌實驗報告、被茅以升親手炸掉的錢塘江大橋的藍圖、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的手稿、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寫的對聯……
記得以前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有個叫“邋遢喬二”的老爺子,當年常在潘家園混的人,多半聽過他的名頭。喬二爺是收破爛發的財,四九城裏收廢品的沒人不知道他,據説他是南方人,生下來的時候趕上打仗,家裏帶着他在一個被盜空的墳洞子裏,躲了足有十多天,從那以後他那雙眼睛就跟夜貓子一樣,一到黑地方就冒光,變成了無寶不識的賊眼。
他早年生活窘困,就憑這雙賊眼在成噸成噸的廢品破爛中,一樣樣地揀出不少寶貝,這些寶貝都是文物,大多是“文革”時期失散在民間的,或是收藏者去世後,沒來得及對後人有所交代,當時普通老百姓在觀念上還不重視舊貨,大夥都喜歡日本原裝和美國進口,好多價格不菲的古董,都跟破報紙、舊書本和罈罈罐罐的破爛一起處理掉了。
喬二爺憑着家傳長眼的本事,從回收來的破雜誌中,發現了一幅乾隆御筆的扇面,從那以後他算是摸着門道了,專到老門老户老宅院扎堆的老城區轉悠,收着了值錢的玩意兒,就到潘家園、琉璃廠之類的地方出手。那些古物販子見他屢屢出手不凡,都以為喬二爺是“倒鬥”的手藝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因為西貝貨滿街都是,真正的玩意兒,除了瞎貓碰死耗子趕上了,就只有“摸金校尉”手裏才有,古玩販子們後來才知道,敢情這位喬二爺,平時就是一收破爛的,等到大夥都明白了其中的貓兒膩,從廢品裏淘金的日子也就算是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