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回到驛館。
他來的時候滿是期許,面聖時滿心感動,見過朱厚照後則滿心疑慮。
對於王瓊來説,很多事情難以思索,畢竟不在朝廷核心層,不知道這場政治鬥爭背後的角力方都有誰,明面上看,現在是謝遷和沈溪的嫌隙,但他隱約又感覺好像沒那麼簡單。
王瓊回來後,一個客人在下午來見他,這個人便是前三邊總制楊一清。
王瓊對楊一清非常恭敬,到底楊一清年歲比王瓊大,而且現在做了户部尚書,地位很高,且現在王瓊還需要楊一清來幫自己調配糧食。
楊一清來了後,開門見山:“……陛下午後已安排人到户部打招呼,年後開太倉調撥一批糧食往西北,具體數量雖沒定下來,但料想不會太多,因為兵部沈尚書已經答應自行籌措部分軍糧物資……”
王瓊面對楊一清時,有些心不在焉。
他的思維已不侷限西北缺糧這件事上,而楊一清把事情説明之後也隱約感覺到王瓊似乎有心事。
楊一清問道:“德華為何愁容不展?今日應該是跟之厚一起去面過聖,難道面聖時有所不順?”
王瓊搖頭道:“恰恰相反,陛下留我和沈尚書在豹房用膳,之後才出來。”
楊一清一聽覺得不可思議,道:“這可是好事,怎到你這裏反而滿懷心事?”
王瓊輕嘆一聲,似乎很糾結,問道:“楊尚書,以您看來,來年西北這場仗到底該不該打?實不相瞞,入朝前在下也認為可行,韃靼內部紛爭,四分五裂,實乃平草原最好機會,若等其一統,整合起來,再談平草原就屬妄想……”
楊一清淡淡一笑:“怎麼,到京城後發現情況並非如此?”
王瓊道:“在下感到陛下和沈尚書執意要開戰,我大明如今內憂外困,中原之地民亂尚未徹底平息,西北又缺少糧食,物資方面多有緊缺,開春就打這場仗,太過倉促,但似乎陛下沒有延緩戰事的打算。”
楊一清嘆道:“若一場戰爭,只是表面所見,那就不是戰爭。”
“此話何解?”
王瓊滿臉期冀,想從楊一清這個已躋身朝堂核心層的同僚口中得到些經驗。
楊一清道:“朝廷不是沒有糧食,這點你該清楚,但內閣和司禮監都不同意出糧用於西北,這是與兵部間的怨懟,倒不涉及私怨,而是朝中多數人並未把來年戰事看作必須,仗打勝了也改不了如今朝廷格局,若敗了……很可能帶來極大的麻煩,尤其是在御駕親征的基礎上。”
王瓊想了下,問道:“應寧兄的意思是説,這場仗是有人為爭奪權勢而執意而為?”
楊一清搖頭:“也不盡然,至於謝閣老和之厚孰是孰非,沒人能定奪,旁人對之厚執着於來年戰事產生懷疑無可厚非,畢竟有英宗時土木堡前車之鑑,但世人也都知曉,若誰真能平定草原,怕是數百年內也難找出比之厚更合適的人選,如今又是最好時機,為何不試一試呢?”
王瓊點頭:“如今情況正是如此,西北軍中對於來年戰事充滿期許,就在於沈尚書常勝不敗的名聲實在太過響亮,將士們都想建功立業。”
楊一清道:“軍中從上到下都想打這場仗,陛下也想打,而能打贏這場仗的人又如何能迴避?所以之厚即便想站在謝中堂一邊,也難以抵擋來自陛下的壓力,還有全體將士的渴求。”
王瓊聽到後,終於明白過來,瞪大眼,用難以置信的語氣問道:“聽楊尚書這一説,莫不是沈尚書也是被逼無奈,必須要打這場仗?”
楊一清微笑道:“你入朝年數不短,但始終對京師官場格局參悟不透,之前我也一直認為是之厚太過執着,但以之厚對待閹黨的態度,以及後來對謝中堂的態度,我發現他並無爭名逐利的企圖,反而是謝中堂對之厚太過苛刻。”
王瓊嘆息道:“沒想到楊尚書居然站在沈尚書這邊,這是否意味着,來年這場戰事,楊尚書也是支持的?”
楊一清又搖頭:“情感上支持,但現實中我卻必須站在謝中堂一邊,這是原則,朝中大臣多不希望這場戰事發生,你我也都能看出這場戰事失敗的後果,即便勝利也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既如此,我為何又要站出來支持開戰呢?”
王瓊皺眉:“聽楊尚書這一説,在下有些糊塗了,這場仗到底該打還是不該打?”
楊一清道:“或許是我之前所言讓你迷惑,但其實很好理解,之厚被逼無奈非打這場仗不可,但其實之厚自己也不想打,因為他跟朝中人一樣,都能看出出塞作戰代價太大,失敗後的惡果難以承擔,誰願意犧牲自己的名譽來打這場仗?難道之厚打贏了,他就能權傾朝野?謝中堂會讓位給他?”
“嗯?”
王瓊還是很糊塗,沒明白其中道理。
楊一清續道:“這場仗不該打,但陛下和軍中將士執意要打,理由充足,所以無論是戰與不戰,都有道理,我等只需做好本分,維持西北地方安穩,至於最後結果如何,不必強求,若開戰則上下一心,不戰則守疆御土,戰與不戰由誰來當,非你我的責任!”
王瓊終於恍然。
楊一清説了半天,就是讓他不要輕易表態,做好本職工作即可。
管他打不打,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靜觀其變即可。
王瓊先是點頭表示贊同,但仔細一思慮卻有不同見解,暗忖:“照楊應寧的做法,豈不是把決定權拱手交給他人?為人臣子,就不能向朝廷發表有益的見解?楊應寧本乃忠直之人,為何回朝當了尚書後如此畏首畏尾?難道説這朝堂是消磨人心氣之所,回朝後必須規行矩步,連自己的主見都不能有?”
……
……
除夕這天,來沈家送禮的人不是很多。
倒不是因為沈溪在朝中地位不高,而是因為沈溪平時就拒人千里之外,再加上朝中那些資歷深厚的前輩官員看不起沈溪這樣快速崛起的新貴,加之謝遷平時又對沈溪多有打壓,所以沈府成為朝中許多人的禁區。
不過即便如此,沈溪府上收受的禮物也非常貴重。
但凡涉及到地方軍職之人,就算人不在京師,也會想辦法把禮物送到京城,趁着過年前的最後一天,禮物送到沈府,都很低調,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箱子,打開後卻都是值錢的東西,有的乾脆就直接送金銀珠寶。
“……禮物能退的退,不能退的直接充當軍資。”
沈溪對朱起的吩咐很簡單,“誰都知道西北缺糧,如今京師內糧價也在無聲無息上漲,但凡涉及到民生的物資,能買的儘量買回來,年後直接送到西北。”
朱起顯得很驚訝:“老爺,這些禮物可都是下面的官將送給您的啊。”
在朱起看來,自家老爺不收禮可以理解,但把收來的禮物直接送給朝廷,這就有些難以理解了,收禮要麼退回去,要麼悄無聲息留下作為己用,拿來充作軍費根本是聞所未聞。
沈溪道:“朱老爹,我怎麼安排你怎麼做就是,不用擔心言官説什麼,反正我當官這些年,沒少被彈劾。”
送禮這件事上,沈溪想得很開,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即可。朱起不敢跟沈溪頂撞,反正送來的禮物都有定數,誰送來的直接給誰退回去,若是人不在京或者送禮來的人有所隱晦,那乾脆就把禮物存起來送到兵部衙門。
沈溪進入後院時,已近黃昏,謝韻兒迎了出來,問道:“老爺為何這麼晚才回來?莫不是朝中有大事?”
沈溪道:“本來只是説去衙門那邊轉一轉,結果卻帶三邊總制王瓊一起去豹房面聖,又被陛下留下來吃了一頓便飯,之後又處置為三邊將士籌措糧草之事,這才回來晚了。”
謝韻兒點頭,道:“妾身已把後院基本收拾好,今晚府上非常熱鬧,老爺是否有旁的安排?”
“我等下還要出去,可能要晚些時候才能回來。”沈溪苦笑着搖搖頭,“西北地方軍糧籌措有些棘手,今日內我必須做出妥善安排,明早我就不去爹孃那裏拜年了,得去見地方商會代表,家裏過年的事情就完全交給你了。”
謝韻兒雖然有些遺憾,但這麼多年了她已經習慣一個人主持家裏的過節事宜,當即道:“老爺要做大事,儘管去便可,妾身會把家裏的事情處置好。”
沈溪看着如此賢惠的妻子,心裏有些寬慰。
他只是回府上來看看,簡單交待後,便要出府而去。
走到門口時,朱起過來道:“老爺,説來稀奇,竟然有番邦使節給您送禮。”
沈溪皺眉:“韃靼人?還是西域小國使節?”
朱起仔細回想一下,道:“好像是朝鮮人……老爺,這番邦使節送來的禮物不能隨便收吧?”
沈溪想了下,道:“禮物退回,如果再有不明身份和來歷的人送禮,一律拒之門外,退禮的事情也可以省了。”
“是是,老爺放心,小的這就讓人把禮物送去會同館。”朱起知道規矩,不用沈溪吩咐,就知道該把禮物送到哪兒。
……
……
沈溪見到雲柳時,天色已暗淡下來。
雲柳把大致情況一説,沈溪才知道依然沒發現周胖子下落。
“……卑職沒用,京師周邊已派出大批細作探尋,包括客棧、酒肆等都問過,並未察覺周老三的人……”
雲柳做事謹慎,即便大雪封城,還是派出人手,在交通要道和客棧碼頭搜索,但因道路阻塞嚴重,要在留滯京畿地區的龐大人羣中找到周胖子近乎大海撈針。
沈溪道:“以周胖子的警覺性,應該知道客棧和酒肆等人多的地方不安全,所以他不會到這些地方,他可能專門找那種偏僻的鄉村投宿,而且既然有人幫他的話,這一路上應該都有落腳點,不會太辛苦。”
雲柳請示道:“不知大人認為此人可能往何處去?”
沈溪嘆道:“或者北上往邊塞,聯絡韃靼人,也有可能南下,往江浙一帶走,去聯絡倭寇,這個人做買賣也就南下和北上兩途,分別派出人手去追索,如果實在追蹤不到話,不必勉強。”
雲柳有一種做錯事的歉疚,低下頭,不敢跟沈溪正面相對。
沈溪道:“適逢春節,明日城內各商會應該有節慶活動,我準備發起一次見面會,把各省各地商會代表叫過來聚一聚,開誠佈公談一談……之前可有跟他們打招呼?”
雲柳回道:“已派人去通知,至於他們人是否會來,卑職不知,很可能會有人陽奉陰違。”
沈溪點頭道:“周胖子的事情,會對我的聲望有所影響,把他的案子轉交順天府,讓順天府好好查他裏通外番的罪行,至於是殺雞儆猴,還是打草驚蛇,無需在意,對於那些商會代表的反應……由着他們吧。”
“都是卑職做事疏忽。”雲柳認錯。
沈溪笑了笑道:“周胖子想跑,由着他,再怎麼躲藏最終還是要死,這麼做只會讓他死得更快一些罷了,很快他就會無處容身,那時我不會給他留活路!”
雲柳知道因為自己調查不當,才沒查出周胖子的罪行,讓其有機會逃走,她一直為此自責。
沈溪並不想歸罪於雲柳,當下有意轉變話題,道:“剛出府門的時候,得知朝鮮使節到府上送禮,你去查一下,這些朝鮮使節有何目的。”
雲柳皺眉道:“這個……卑職恐很難查清楚,畢竟我們的諜報人員沒辦法進入朝鮮境內。”
沈溪看着雲柳道:“你大致記住,這跟朝鮮內部紛爭有關,中宗……也就是如今名義上的國主,殺了之前的國主,其上位後一直未得大明冊封,且如今韃靼人強勢,威脅到了朝鮮的利益,所以他們迫切希望朝廷能認可冊封他們……你只管去調查,這次他們來的使節是誰,還有他們國內政變的具體狀況,可以派人跟他們接洽,就説是朝廷派去的人,他們必會相信!”
雲柳很驚訝,她對於沈溪足不出户便知道大明域外的事情感到不可思議,好像什麼事都瞞不住沈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