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故事的開始,總是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
很久很久之前,夾在秦明之間,隔了四片海域四個島國,有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宗姓為成,號大昭。這裏充斥着學士和刺客,平民和巫族,分封之國與天下之主。他們篤信老莊無為之道,可是傳國三百餘年,朝堂上用的是披着無為皮的法家儒道,大夫們鑽研考究的是孔孟學問,士子間暗中着迷互相鑽營的則是成仙速法。當然也曾有人踩了狗屎能飛昇,但大多數是傳説,或者是皇帝陛下真的想殺人也真的沒什麼把柄了。
文字詩書禮教理論上只有士族以上階層可以傳閲,但是平民百姓之家若有人想學也無不可。這裏有人靠世襲封爵,就有人通過選拔和科舉當官。科舉制是皇帝陛下得天指示做夢忽然想起,推行之後效果絕佳,直接導致起義的農民少了許多。之後,便是許多山賊改了旗號,在山頭請了夫子,辦起了書院。
大昭子民信奉道教,可亦不排斥佛教、巫族。他們清晨拜完天帝,也會順便拜拜隔壁廟裏的菩薩,回到家裏,巫族祭祀用的乳豬恰巧燒好紅皮。他們不見得每一季都能吃到新鮮的糧飯,可是啃到乳豬時也不會饞得回味數十年。這裏肯定有災情,但是災情之後推着賑災糧咣咣噹當沒精打采的官吏也會準時慢悠悠地出現。
這樣的生活,他們稱之為“盛世”。
齊明九年,一國之母哲宗中宮病逝,剛入定陵不久,太子卻偶疾發作,吐血昏迷,短短數月,竟藥石罔效。帝祚三百年,眼看將絕,哲宗一時不察,請了低賤的巫蠱。內侍秘傳,巫氏曾問過主上,是要死了的活人,還是活着的死人。昭帝目光如炬,並無言語,反觀,巫氏卻失魂落魄。
作法日,巫人登台拜月,一身烏袍,解下披到了太子身上。隨後搖着悶聲的鈴,手沁硃砂,按到了少年皎潔的額上,兼口中唸唸有詞,眾人凝神不敢呼吸,不多時,太子竟緩緩睜開了眼。
昭帝十分欣喜,將將扶起太子,少年嘴角卻溢出了黑血,睜大眸子,絕了氣。帝大慟,從此滅了巫族。為太子合棺時,卻十分蹊蹺,那棺竟合不上,他觸碰太子肌膚,柔軟温暖,宛然若生,心中更是悲憤傷痛,欲尋天下奇人解太子死結。熙熙攘攘入京三百餘人,卻沒有一人能合棺。貴妃之弟鄭祁上疏,道是因太子尚年輕,思念慈母,定是想要依偎中宮,一片孝心,因此陰靈遲遲苦撐。
太子自幼養於深宮,內向好潔,性喜讀書,除了晨昏定省,只與書籍為伴,從不主動與外人接觸,性情十分涼薄。哲宗心存疑惑,但太子確因中宮重病身亡,便抱着僥倖的心態,將太子棺木抬到定陵,由鄭祁姑且一試。走至屍首身旁,為免不敬,少年翰林便雙目裹上白綢,十分憐惜地撫摩太子的頭髮,如對子侄,口中聲聲呼喚中宮之號,如此三番,太子的身子竟徹底涼了,棺木也嚴絲合縫,與母同葬。
鄭祁常常唏噓,君臣十餘載,陰差陽錯,因年少,剛列仕途,竟從未得見儲君一面,最後也無緣一見,辜負了主上當年引見美意,甚為遺憾。眾人以為祁乃仁義君子,益發敬重。
同年,貴妃又產幺子,容顏秀美,神肖太子,帝十分喜愛,常道天所憐賜,應十分珍惜。因此,對貴妃和國公一家益發器重起來,貴妃骨肉三皇子也得以常駐宮中,不必去封地。
齊明十年,鄭祁蒙寵,晉御史中丞,封侯。自此,鄭氏一門短短十年間,除卻鄭國公之職世襲,又封三侯。
故事的開始,止住很久很久以前,便是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