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言情小說 > 《認識你,是命運對我的恩賜》在線閱讀 > 第12節

第12節

    認識你,是命運對我的恩賜(12)

    第十一集“命運恩賜”貼出來後,網友“隨便說說”跟貼說:“影響老三的應該不僅僅是歐美的文化,起碼決定靜秋的還有很多中國傳統的品德和精神”。

    我這個系列,本來是談老三何以成為老三,而且主要是從愛情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的。我認為他們的愛法是受歐美文學影響的,本沒打算談“中國傳統的品德和精神”,但既然有人認為“中國傳統的品德和精神”影響了老三和靜秋,而且由此引發了一場爭論,我還是就這個話題羅嗦幾句。

    “隨便說說”既沒有給“中國傳統的品德與精神”下個定義,又沒有舉例說明老三或靜秋是怎樣受“中國傳統的品德和精神”影響的,所以我無從知道她所說的“中國傳統的品德和精神”究竟是指什麼。另一位網友“探討一下”也參與了爭論,雖然艾米一再請她給“中國傳統的品德和精神”下個定義,她始終沒有下出一個定義來。艾米也沒有下定義,因為論點不是她提出來的,她沒有責任為提出論點的一方下定義。

    既然我準備就這個問題羅嗦,我只好來下個定義了。

    說到“傳統”,我們腦子裡可能會湧現出很多的詞兒來,“傳統文化”,“傳統文論”,“傳統文學”,“傳統樂器”,“傳統節日”,“紅軍傳統”,“老八路傳統”,“革命傳統”等等,等等。

    憑感覺,我們知道“傳統”應該是有點年頭了的東西,昨天才出現的新事物不能叫“傳統”;我們也知道稱得上“中國傳統”的東西,應該在全國範圍內有點“知名度”,涵蓋範圍應該比較廣,如果就我老黃家代代相傳的那點破事,那就不能算“中國傳統”,頂多算個“老黃家的傳統”。如果只是某一城市某一鄉村代代沿襲的東西,也不能叫“中國傳統”,只能是那一城市那一鄉村的傳統。

    一個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在漢語裡,如果“傳統”二字前面不加“革命”“紅軍”之類的修飾語,後面又跟著“文化”,“道德”,“品德”,“精神”等詞的話,那個“傳統”往往指的是“五四”運動之前的“傳統”,因為中國幾千年傳來傳去的那些東西,在五四運動期間被恨恨地PK了一把,那時很流行的一個口號就是”打倒孔家店!”,而這個“孔家店”,不是指老孔家開的雜貨鋪子,而是指以孔子為始祖的儒家思想體系,尤其指不合人性的封建禮教。

    如果“隨便說說”只提到“中國傳統的品德”,那說起來要簡單很多,但她又提到“精神”,事情就複雜了,不得不把中國傳統精神的老底子挖出來亮亮。

    中國傳統精神深受儒道釋三家的影響,“儒”即儒家,“道”即道家,也有稱“道教”的,但很多人認為“道家”“道教”是兩回事;“釋”即佛教,也有稱“佛家”的,據說佛教跟道家結合生成了“禪”。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佛家的代表人物是釋迦牟尼。這並不是說中國傳統精神就只受這三家影響,而是說這三家影響最大。

    佛教是一種宗教,而宗教的特點之一就是重來生,輕今世。這輩子你吃什麼穿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行善積德,以便死後能過好日子。佛教不同於一些西方宗教的一點就是它的“輪迴”觀念,人死了,不是像某些西方宗教說的那樣,要麼進天堂,要麼下地獄,即便是進了煉獄,也會按表現把你分到天堂或地獄裡去。但佛教不同,它為人們描繪的死後前途多種多樣,叫你目不暇接。人死了,可以變牛變馬,可以變豬變狗,可以變花變草,可以投胎到富人家裡,也可以託生到窮人家裡。

    所以有人稱佛教是“出世學說”,出世學說一般是不怎麼具體規劃今生的道德細則的,也不關心社會地位,高低尊卑等世俗的東西,今生根本都不重要嘛,還關心那麼多幹啥?佛教對人們在今世的行為準則很簡單,無非就是行善積德之類。

    道家學說也被有些人稱為“出世學說”,有的為了將它區別於同為“出世學說”的佛教,又稱它為“忘世學說”。道家學說不像儒家學說那樣重視今世功名,但道家學說也不是“重來生,輕今世”,而是主張迴歸自然,效法自然。

    《道德經》據傳為道家的始祖老子所作,後人對這個“道”和“德”有多種不同理解法,但大家都認為《道德經》講的是如何治國與如何治身,“治國”就是治理國家,“治身”就是加強個人品德修養。

    老子對治國的基本精神就是“無為而治”,但這個“無為”,並不是啥事也不幹,成天混日子,而是說不要人為地幹些違反自然規律的事,要順其自然,像那種在沒有湖的地方挖一個大湖,在沒有山的地方堆一座大山,道家肯定是不贊成的,因為那違法了自然界的“道”。

    老子在若干年前提出的治國指導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很有實際意義,比如他說:“不尚賢,使民不爭。”

    老子提倡的不“尚賢”,就是叫統治者不要推崇表彰所謂“賢人”,這樣人們就不會去爭著做“賢人”,因為賢人不賢人的,都是以統治者的利益標準來衡量的,符合統治者利益需求的,統治者就當做“賢人”,給他們加官晉爵,讓他們名利雙收。“尚賢”的結果,就是使人們在權力的誘惑下假裝做“賢人”,討好統治者。一個社會,應該崇尚“法治”而不是崇尚“人治”,法律高於一切。只有在法制社會,人們才會不爭名、不爭利、腳踏實地,做真正的賢人。

    對於個人品德修養,老子的觀念跟他的治國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與世無爭”。而這個“與世無爭”,也並非指啥事也不幹,而是不要幹那些違背自然規律的事,也不要貪圖世俗的功名利祿。老子以水為例,來說明什麼是好的品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不會與其它事物爭地盤,而是呆在其它事物不喜歡的地方。水幫助萬物生長,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所以水的品性接近於“道”。對自然界來說,“道”就是自然規律;對人來說,“道”就是正確的為人之道。

    儒家不同於前兩家,儒家是“入世學說”,重點在今生今世,而不在來世;對於今世來說,又重點在人的社會,而不在自然界。如果說佛教和道家學說都含有樸素的平等思想的話,儒家學說則是公開宣揚並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用網友“執樽者”的話說,就是有一套尊卑系統,有一套誰該服從誰的規矩。對君主和臣民來說,那就是臣民服從君主;對長輩與晚輩來說,那就是晚輩服從長輩;對男人和女人來說,那就是女人服從男人。

    由於儒家學說尊重現存的等級制度,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統治者利益,歷來受到統治者推崇,雖然有“三起三落”的遭遇,但總的來說,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獨尊儒術”的地位的。

    儒道釋三家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怎麼相信語言,不喜歡對一些核心概念下定義,認為有些東西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仰仗於“悟”,“心領神會”等。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佛祖拈花,迦葉微笑”,說的是有一天,在靈山會上,有人將一枝金色菠蘿花獻給佛,請佛說法。可是佛祖一言不發,只拈著菠蘿花給大家看。與會者都莫明其妙,不知佛祖是何用意,只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領悟了佛祖的含義,微笑了一把。於是,佛祖將花交給迦葉,並把自己多年修得的心經傳給了迦葉,當然傳的方式也不是使用語言,而是“以心印心之法”傳的。

    這在我們佛門外的人看來,就危險得很,就憑這一笑,佛祖就把那些寶貴的東西全交出去了?如果迦葉當時是在做百日夢,夢見天上掉餡餅了,並因此一笑呢?

    當然對佛祖來說,不存在這樣的危險,因為佛祖一定是花了長期的功夫觀察自己的弟子,並早就對弟子的德智體有了全面的瞭解的。再說,佛祖傳授心得的方法也是不用語言的,所以如果迦葉那一笑是誤打誤撞,他後面就無法理解佛祖的心得。

    老子的《道德經》一開頭是這麼兩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兩句話,困惑了後人幾千年,各種解釋猜測都有。

    一個比較常見的解釋是:“可以言說的道,不是恆常之道;可以定義的名,不是恆常之名。”給人的感覺就是最深刻的道理是不可言說的,能言說就可以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言說;一個事物最本質的性質是不可定義的,能定義就能被不同的人給予不同的定義。

    著名漢學家WALEY取上面這種解釋,將這句翻譯成:

    TheWaythatcanbetoldofisnotanunvaryingway;

    Thenamesthatcanbenamedarenotunvaryingnames.

    有人據此得出結論:老子很不相信word,因為word不等於它所指的事物,我們所說的“太陽”,這個詞並不等於天上的太陽那個實物。這還是實際的東西,如果是一個抽象概念,那就更麻煩了,有時人們說話時用了這個word,但實際所指卻是另一個物;有時幾個人用了不同的word,但指的都是同一個物;還有時幾個人用了同一個word,結果卻指的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幾個物。

    儒家學說也不怎麼探討語言、概念與事物之間的關係,常常是suppose別人都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別人對某個詞的理解都跟自己一樣,或者管你的理解一樣不一樣,我就這樣說了,你懂不懂是你的事。

    孔子的《論語》裡有這麼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他老人家就這麼說了,既不定義女子是指誰,也不定義小人是指誰,他的弟子在記錄他的高談闊論時也不做個解釋,就那麼一記,又搞得後人爭論不休。

    有人說這表明孔子對女性的歧視,說女人跟小人一樣,最難伺候,跟他們親近吧,他們就不尊重你,跟他們疏遠吧,他們又怨恨你。有人說孔子不是這個意思,“女子”是指那些舞女,還有人說“女子”是指某人的老婆。但不管“女子”是指誰,既然孔子沒有指明是在說舞女或者某人的老婆,那理解為泛指所有女子也沒錯。

    還有人把這個“與”解釋為“給予”,於是把這句話理解為“如果把女兒嫁給小人,那就麻煩了,跟他們親近吧,他們就不尊重你,跟他們疏遠吧,他們又怨恨你”。這些人還用孔子的私生活做例子,說他不可能歧視女性,因為他在外遊學多年,只有家中一妻,而沒有納妾。但我們知道這不能說明什麼,孔子不納妾,也可以用來證明他覺得“女子難養”。家裡有一個老婆就“難養”了,乾脆躲出去遊學,你還叫我再納一個“女子”,豈不是更“難養”?不納!

    不管孔子本人說這句話時,是個什麼意思,幾千年來的popular理解就是女子跟小人一樣討厭,近不得,遠不得,這無疑成了男尊女卑傳統的思想基礎,孔子作為儒家學說的奠基人,又是這句話的始作俑者,這口黑鍋背定是該他背的了。誰叫他不把話說清楚的呢?不相信word的人,往往受到WORD的懲罰。

    以儒道釋三家學說為基礎的中國傳統精神,不可避免地帶有很大的模糊性,並因此產生歧義,引起誤解。這給搞這方面研究的人提供了一個飯碗,使他們總有事可做,但給我們這些不想搞這方面研究的人帶來極大麻煩,因為隨時可能被捲入爭論,耗時耗力,最後發現是老祖宗們自己沒說清楚。

    人們受中國傳統精神的影響,常常是儒道釋三家精神的組合,有的只信一家,有的信兩家,三家混成的人也不少:年輕時積極求功名,爭取在社會的階梯上往上爬爬;求不到功名了,就轉信與世無爭;等到人老了,或者受了重大打擊,連與世無爭都不能安慰自己了,就誦經唸佛,忘卻今生的苦惱,一心期待來生。

    儒道釋三家對男女之間的愛情都沒有費心論述過,更不用說把女性當作光明、美好、善良、正義、智慧、慈愛等象徵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封建禮教對女性是極端歧視的,提倡的是“三從四德”,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如果丈夫死了,又還沒兒子的話,那妻子最好是殉夫,至少不能改嫁。就算還沒過門,只要許給人家了,訂婚了,女子也應該守寡,俗稱“望門寡”。

    我認為老三和靜秋的愛法沒有受“中國傳統精神”的影響,我就不在這裡“證無”了,如果你不同意,請你“證有”,你只要拿出一個例子來證明老三和靜秋的愛法受了中國傳統精神影響就行了。

    “精神”說了,下篇說“品德”。
此页面为TW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HK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