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學 > 武俠小說 > 《南疆飛龍記》在線閱讀 > 第十一章 禍隱南疆

第十一章 禍隱南疆

    沐王府跟朝廷雖未對立,但無疑的是並不投機,沒有一個皇帝能忍受沐王府這種跋扈的態度的。

    但這是太祖的諭命,沐王府自己也有足夠的實力,使朝廷一直無可奈何。

    陳紹棠送上的那紙聘書關係極大,那可以保證梅玉今後的行動自由與安全,對他的意義極大。但是沐王府也擔了極大的關係,使梅玉相當的感動,但是也在考慮是否要接受。

    陳紹棠低聲地道:“小侯,你還是接下的好,王府並不需要人手,但聖光寺的確需要,消息拖不了多久,朝中立將知道,王爺這邊可以阻絕去路,桂王那邊就控制不了了。

    “聖光寺目前的人手,絕難維護主上的安全,所以你召集江湖高手之舉,刻不容緩,有一紙聘書,使你方便多了。

    “你可以公開地延聘人手,假道雲南過去,使對方分不清虛實,這是王爺對親戚惟一能盡的力了!”

    梅玉知道建文帝在緬甸落腳的事,王府已經知道了,雲南沐王府經略邊夷各地,這是瞞不過他們的。

    但沐王府能做如此的協助,已經是很難得了,這番好意也不容拒絕,雙手接過道:“在下深憾無法為王爺效力而報厚惠,只有在這上面略效綿薄了。”

    陳紹棠笑笑道:“信函裡還有一紙名單,是王爺派在各地生意的主持人,他們都經管著一筆不算小的買賣,梅小候要錢用,可以直接找他們,只要一次不超過十萬兩,卻可立時支付,超過十萬兩,給他們幾天時間,也一定可以籌措出來。”

    梅玉道:“哪要這麼多的錢?”

    陳紹棠道:“侯爺!身手絕頂的江湖朋友他們的身價也是高的,王爺在用人方面絕不小氣。”梅玉雖然用不到那筆錢,但心中仍是感謝的。

    陳紹棠又朝李景隆道:“李大人,梅小侯現在是為王府辦事了,在雲南當然他能自主,但出了雲南,尚望你多加照料,王爺自然有私函通知鄭公公的,再由鄭公公密奏聖上,相互取得諒解。

    “有些事不是你管得到的,你最好也別太自作聰明瞭,在你們這個圈子裡,只有鄭公公最接近聖上,你未奉指示,擅自行動,是件最危險的事。”

    李景隆以堂堂侍郎之尊,卻被一個王府值殿將軍指著鼻子教訓,不由氣得直翻眼,但是他不敢再發官脾氣了。鬧起來自己無拳無勇,只有捱揍的分,好漢不吃眼前虧,他只有認了。

    陳紹棠理都不理他們,只對梅玉一躬身道:“侯爺如果沒有其他吩咐,末將就告退了,侯爺若有所命,只要高聲招呼一聲,我們的人在頃刻間可以趕到。”

    司太極與李景隆只有苦笑,他們知道這是在雲南,沐王府的勢力範圍內,錦衣衛是無能為力的,何況錦衣衛還有一半的人手由鄭文龍統率,那是不歸他們管的。

    梅玉道:“陳將軍,我也要走了,這兩位雖是熟人,但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我不跟他們談下去了。”

    司太極急叫道:“小侯,請留步,我們只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在仰光聖光寺登位的聖僧是誰?”

    梅玉微笑道:“姓李名珠,這人是我保了去的。”

    “他的底細如何?什麼地方人士,家世如何,為什麼能當上西南夷的聖僧?”

    梅玉道:“這個問題我也無法解答,我只負責把人安全送達!”

    “你還保了一口箱子前去,那箱中是什麼?”

    “珠寶,絕世奇珍,價值在百萬以上。”

    “只是珠寶,沒有傳國玉璽在內?”

    “這一點我絕對保證沒有。”

    “傳國王璽藏到哪兒去了?”

    “司太極,這個問題問的不太傻了嗎?我如果知道傳國玉璽何在,早就獻出去發財了,何必還要保鏢求生?”

    “小侯!不!現在該叫你侯爺了,聖上已經下令,把汝南侯給你承繼。”

    梅玉一怔道:“我怎麼不知道?”

    陳紹棠道:“是最近的事,聖上本來對老侯爺十分尊敬,不過老侯爺的言行太過激動,時常語侵聖上,所以經王爺說明後,聖上同意把汝南侯由侯爺繼承。”

    梅玉已經聽他叫了兩聲侯爺,當時並沒在意,現在才知道原故,父親仍在,侯爵卻由他來繼承,這是從所未有的事,因為這侯爵該是父死子繼的世襲的。

    不過,再仔細地一想,朝廷的用意至顯,他的父親對朝廷而言,是當作已故了,如果他不接受,朝廷也可以叫他的父親真的死去。

    他更明白自己的行為對燕王的朝廷而言,十死都有餘,目前全靠著幾個人的關係在撐著,一個是鎮南王沐榮,另一個則是大內最有勢力的內監鄭和。

    沐王是以利害關係去影響永樂,鄭和用什麼方法去說動永樂則不得而知,但這兩個人私下都是同情建文帝的,否則建文帝不可能順利地逃到緬甸。

    建文帝在聖光寺落了腳,地位卻未見穩定,大內還有一批人不死心的。

    因此,建文帝的安全還有賴他的維護,而且刻不容緩,這使得梅玉意識到自己的職責重大,他不能再率性而行了。

    所以他乖乖地又從陳紹棠的手中接過了繼任汝南侯的旨意,只是沒有跪下呼萬歲,因為陳紹棠也不是欽差,這套剛好可以免了。

    回到了九江,仗著他新任汝南侯的爵位和沐王府記室的身份,倒是免了不少麻煩。

    司太極不敢再找他,李景隆也不敢再找他,那兩個人也沒空,他們要深入緬甸,去探聽聖僧是否就是已遜位的建文帝。

    方天傑在鏢局中幹得不錯,結交了一二十個朋友,個個都是好功夫,這是一批不安分的人,好勇逞鬥,一個月不打上一架就渾身難過,方天傑只能交到這種朋友,因為他自己就是這種人。

    不過這種朋友也有好處,他們講義氣、夠交情,不慕榮利,威武不屈,那是一批很強硬的班底了。

    梅玉轉達了建文帝的要求,方天傑也欣然從命,他的一班兄弟們正閒得無聊,這下可有得忙了。

    不過梅玉不放心,硬把鏢局中的一位老鏢師天智星計全請去同行,計全是廣源中的老人了,武功還過得去,卻最擅動腦筋,遇事冷靜,見事深遠,他把方天傑邀來的那般兄弟都召來了,當面交代清楚,他們這一組自行定名為飛龍組,他自任統領,方天傑是副統領,計全是執法。

    這個飛龍組只受命於聖光寺的聖僧,其他人的命令一概不接受,行事有自主之權,但是要受到執法權監的監督。私下裡,他跟方天傑談過,要他全力支持計全,好好帶領那批人去輔助建文。

    因為梅玉漸漸發現了李至善對建文仍是不錯的。

    但那個人的野心太大,權欲心太重,對建文帝的敬意不夠,老是要左右著建文帝的行動,甚至有時會代建文發佈一些命令,梅玉在緬甸時,就跟他衝突過了,結果不但建文支持梅玉,連他的女兒李珠也都站在梅玉這邊,李至善只有低頭讓步。

    梅玉離開仰光,李至善是很高興的,他也聽過方天傑,只道方天傑勇而無謀,比較好駕馭,但是沒想到梅玉會安排了這一手,安插了一個計全。

    梅玉和計全分析過情勢,也告訴過他說注意的情勢,更有一封私函給建文帝的。

    私函上寫得很懇切,直接指陳出李至善可信而不可靠,要建文帝自己拿定主意,不要太聽他的話,李珠已嫁,現在的身份既已為朱家婦,行事可能較為偏向建文帝,不明白的事可以向她請教一下。

    方天傑有勇有膽,計全有謀,這兩個人的忠心可恃,至少不會成為桀臣悍將,可多予倚賴。

    自己不日將進京一行,那是受鄭文龍交代與鄭和見次面,屆時必能談出個結果來,聖光寺方面恐將仍有騷擾,請建文帝特別小心,李珠武功尚可為保,請他對李珠溫柔些,至少在方天傑未能完全接掌警衛前,對嫂夫人多示溫柔,以慰芳心。

    最後一段話雖是開玩笑,但也說中了建文帝的毛病,這個人就是有寡人之疾,因為他本來就是寡人,從前在京中做皇帝,他宮中有的是女人,仍然不滿足,要溜出宮來玩女人,原因無他,就是外面的女人比宮中的解風情。

    梅玉到過仰光,知道那些蠻女風情,尤甚京師,而且個個貌美如花,風情萬種,要老哥不犯毛病恐怕不容易。只是大內的人也在動他腦筋,為了安全起見,暫時請他小心一點。

    他自己先到南京的家中盤桓了一陣,他的父親老侯爺梅殷已經放回家了,只是侯爵已削,給了他這個兒子繼承,脾氣很大,每天在家裡罵人。

    梅玉見了父親倒是沒有隱瞞,把情形一說,老侯爺才感到很灰心,建文帝自己無意勤王,這些臣子們赤膽忠心又有什麼用,何況,他也不能硬說建文帝不對,燕王勢力已成,為了爭天下而大動干戈,非仁民之道,永樂也是太祖的兒子,比他有魄力,治國較為適當,自家內爭更無聊,眼光放遠看,建文帝不失為賢君。

    畢竟他們這些忠心不事二主的臣子少,不過他也只有訓勉兒子一番,要梅玉好好地匡扶建文帝。

    梅玉在家中住了一個月,他雖然繼承了侯爵,卻沒有多少人敢來沾惹他,因為誰都知道他是在跟當今的皇上過不去,沾上他很可能殺頭抄家都有份。

    但侯爺仍然很帥氣,有幾位國公對錦衣衛的人都要客客氣氣,只有他這汝南侯府,錦衣衛的人訪府問事,還要遞手本唱名求見,見了面也得規規矩矩行大禮。

    因為梅玉很會擺架子,每次見客都在大廳上,高高地供著太祖御賜的上方寶劍,那是老侯爺徵東時的賞賜。

    這柄寶劍的權限很大,二品以下的文武官員,可以先斬後奏的,錦衣衛指揮的官階不過三品而已,其他那些下屬更別說了,人人都夠挨斬的資格。

    當局對梅玉的禮遇和容忍也是令人難解的,以他的行為該殺頭抄家十次都有餘,可是朝廷不但沒抄他的家,反而把個已廢的侯爵又還給了他。

    這種情況不但做官的難懂,連錦衣衛中一些執事人員也不懂,他們不只一次地往上報,要求辦梅玉,同文總是一頓申斥,連他們的第一大頭子谷王朱穗也為了這事請稟過成祖永樂帝,居然也碰了釘子。

    永樂帝的批語很妙——汝南侯屢世忠貞,家中不可能有不忠不孝之子弟,梅玉才堪大用,朕豈能為饞言而毀忠良,此事毋庸再議——這份奏章本是秘密的,可是機密院加以公開了,而且上了邸報。

    奏章是谷王上的,批文是成祖親筆,目的是使每個人都知道,最妙的是那一句“梅玉才堪大用”。

    朝廷讓他繼承了侯爵,卻沒有派給他一官半職,讓他在江湖上保鏢也不去管他,有言官也為此上過劾章,同樣的碰了個釘子,永樂帝在那份劾章上的批語就更妙了——梅玉的一切朕都知道,該員未知確訊,僅憑道聽途說即妄作猜測,胡說八道,有虧職責,各予罰俸三月示誡!

    成祖是個很精明的人,做事有他自己的套,很討厭那些言官搬出世人的大道理來-嗦他,藉著梅玉的事件他也給那些言官們一點顏色看,要他們對不懂的事少亂做主張,尤其這是錦衣衛的事,更不必他們費心。

    其實這都是鄭和在背後做成的,成祖跟鄭和是從小的玩伴和死黨兄弟,兩個人的交情好得不能再好,他們一個當王子,一個當內侍,本來沒什麼厲害關係,可是這兩人就建立了交情,燕王在太祖面前漸漸得寵,勢力日增,鄭和的功勞很大。

    所以永樂稱帝后,鄭和成了第一紅人,任何人都及不上永樂對鄭和的信任,這是親為手足的谷王都比不上的。

    梅玉到了京師,他這個新任的侯爺照道理該先拜表叩謝聖恩,侯旨召見。

    但是梅玉卻不理這一套,他一到北京,就往八大胡同跑,住進了一個叫金鳳仙的紅姑娘香閨。

    金鳳仙是清倌人,落籍不過才半年,身價奇高,多少王孫公子想一親芳澤,都被她的身價嚇壞了。

    奇怪的是梅玉替她梳攏,據說只花了一百兩金子,那雖然也不少了,但是隻及她以前所開身價的百分之一。

    小妮子一見梅玉就發了瘋,言誓終身相隨,據說這一百兩金子還是她自掏腰包,拿出來打賞用人使女的。

    他在金鳳仙的香閨中住了五天,第六天,兩個人乘了一輛車上玉泉山去進香。

    玉泉山有座仙女廟,據說很靈,這天為了梅侯爺要進香,居然開了廟門,禁止其他香客進門。

    那些香客中當然有幾個是不好惹的,當時在門上就吵了起來,硬要進去,其中還有湘王朱柏的世子朱年,哪知還沒吵幾句,廟中出來了錦衣衛指揮正使鄭文龍,當場叫人把他抓了起來,打了二十藤條,說他恃勢喧擾佛門淨地。

    鄭文龍出了頭,湘王小子捱了打,這才沒人敢再鬧了,眼睜睜地看著梅侯爺的車子徐徐在門外停了下來,帶著千嬌百媚的金鳳仙進廟去了。

    金鳳仙被引到佛殿中去燒香了,梅玉才到客房,一個微胖白淨的中年人在含笑等他。

    這正是紅極一時的三寶太監鄭和,他先向梅玉作了個揖請安道:“侯爺安好。”

    梅玉也還他一禮:“總監大人好。”

    鄭和此刻身居十數要職,天下兵馬總監軍,禁軍總監,錦衣衛、龍禁衛、金吾衛,他都是總監,所以梅玉乾脆叫他總監了。

    鄭和客氣地請梅玉坐下才道:“侯爺,此刻我們可以放心談話,本座可以保證話不人第三人之耳。”

    連鄭文龍都站得遠遠的,屋中沒有第三者了,梅玉才謹慎地問道:“總監想談些什麼呢?”

    鄭和想了一下才道:“主上安好?”

    “還好,雖然小有困難但總算都渡了過去。”

    “他是真的打算在南疆安身了?”

    “是的,中原已無立足之地,有人也不放心他。”

    “侯爺,說來你也許不相信,不放心他的人不是皇上,而是以沐王爺為首的一批國公爺。”

    這句話給梅玉的震盪是難以想像的,他當然不信,可是他也知道鄭和不會亂說話,頓了一頓才道:“這似乎不太可能,我護送大哥到天南,途中還全虧沐王府的人解圍。”

    鄭和道:“這事咱家知道,但咱家的話也沒錯,侯爺,相信你也明白,今上對他的侄兒並不擔心,他們叔侄之間,似乎有著某種默契似的,他們整個朱家的子孫,都有著一種默契,大家各自制造情勢,發展權力,當誰的力量大時,誰就做皇帝,失敗的一方也甘心認輸的。”

    梅玉奇怪地道:“你怎麼知道的?”

    “開始時諸王爭逐,永樂不是最強的一個,可是他有計劃,有毅力……”

    “最重要的是有你的幫助吧!”

    “這……咱家出過一點力,但不敢居功,聖人自有天助,皇帝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但也不是必定哪一個人該做的,有人有機會,有條件,自己不好好掌握,這不能怨天尤人,做皇帝是一種責任……”

    這番話有很多人都聽不慣,只有梅玉承認它的正確性,因為他跟剛丟掉江山的建文帝最熟,建文帝的心態他也最瞭解,建文帝是自己不想再負這個責任來做皇帝。

    建文帝太重感情,太重面子,朝中許多大臣犯了錯,他都不好意思重罰,國家已經不太平了,他不好意思用重罰。說好聽點他是仁慈,但嚴格說來,他是懦弱,如果歷史倒溯幾千年,回到唐、堯、舜的時代,建文帝會是個好皇帝,但此時此地,他的老叔永樂實在比他強得多。

    鄭和嘆了一口氣道:“咱家雖然幫了今上的一點忙,但用心無愧,咱家為的不是富貴,誰做皇帝,咱家的地位都差不了太多。”

    梅玉道:“差多了,公公是當今第一紅人。”

    鄭和莊容道:“侯爺,咱家不否認手中抓了些權勢,但咱家是在做事,不是在攬權,咱家為的是天下,不是為了自己,身為內侍,與富貴都絕了緣,也不會有後人,咱家爭的是什麼?”

    梅玉也不知如何回答了,鄭和為的是什麼,這話無人能答,他是寺人無後無繼,而且明律,太監嚴禁敘品做官,鄭和擔任了好幾個總監,權利不小,卻不是實缺,這個名銜不得銓敘,不載於吏部,可有可無,一旦失勢,就什麼都沒有了,不像他這個侯爵,世代傳襲,除非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行,否則是永遠存在的。

    鄭和雖然提拔了一部分的家人,那也是假的,據說他原姓馬,家世很差,連入宮都不夠資格,燕王朱棣少年時跟他卻十分投契,把他轉介到一個姓鄭的太監家中認了譜,再為他淨身帶進了宮,所以他這姓都是假的。

    他這樣拼命地求上進,到底為了什麼呢?

    鄭和的神情更為莊嚴:“歷朝以來,數遍歷史,做太監的人除了禍國之外,沒有一個人好名聲的。”

    梅玉道:“這也不然,稗官野史中,宮監頗多忠義之士,像宋朝仁宗時的陳琳,保全幼主,傳說中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家喻戶曉。”

    鄭和一笑道:“咱家想出的不是那種名,咱家認為太監也可以轟轟烈烈地在青史留名的。”

    “這個……公公除非也當上皇帝。”

    鄭和大笑道:“咱家絕不做這種夢,咱家沒那個命,也沒那份才氣,人要守本分,既然淨身為寺人,這九五之尊是註定沒份了的。”

    “將相無種,皇帝也沒限定非要什麼樣的人才能當。”

    梅玉倒不是勸他當皇帝,只是表示自己對皇帝的看法而已,他跟建文帝是拜把子兄弟,卻並不是為了攀權附勢,而是一種真正的兄弟般的感情,不過多少也有點關係,那就是對皇帝這個位置不像一般人那樣有敬意。

    鄭和卻笑道:“侯爺,咱們不抬這個槓,帝位在我們眼中都沒算回事,即使唾手可得,你我都不會接受的。咱家想做個天下第一人,卻不想做皇帝,至於咱家如何做,目前卻還沒決定,那要走一步算一步,目前咱家只有兩個最重要的問題,請你務必要據實以答,咱家才能斟酌情事,妥為應付,第一遜皇帝是否真的落腳在天南?”

    對鄭和,梅玉必須說實話,他也相信鄭和對建文帝不會有惡意,因為建文帝在出去之前,鄭和就放過他們一次了,以後讓他的侄子鄭文龍多方照應,都是暗助著建文帝。

    因此,梅玉點點頭道:“是的,大哥落腳在仰光的聖光寺,不會再回來了。”

    鄭和神色沉重地道:“謝謝侯爺相告,其實咱家和宮中都已得到了消息,只是未能證實而已,咱家第二個問題是遜皇帝有沒有把傳國王璽帶到聖光寺去?”

    梅玉又想了一下,決定還是告訴他老實話:“沒有,大哥藏了起來,藏的地方很秘密,相信沒人可以找到了。”

    鄭和目注梅玉道:“這地方有誰知道?”

    “目前是大哥和我,將來連大哥都不知道了,因為大哥要我把它換個地方。”

    鄭和居然點頭道:“好,好辦法,這正是咱家擔心的事,如果遜皇帝自己也不知道地方他反而更安全了,因為有些人不死心,非要找到它不可,但只要這東西不出現,遜皇帝就一直是安全的。地方換好了沒有?”

    “還沒有,這就是我要找總監幫忙的地方,東西還藏在大內,只有總監才能接近。”

    “侯爺,你別忘了,皇宮已經搬了地方,遜皇帝的大內在南京,而現在的大內在北京。”

    梅玉嘆了一口氣:“沒有錯,東西現在應該在北京的大內,因為它是交給了某一個人,而這個人現在也已經遷進了北京的大內。”

    鄭和哦了一聲道:“今上把南京的人大部分都調到北京去了,宮監的工作不是人人可乾的,遜皇帝交付的這個人靠不靠得住?”

    梅玉道:“應該靠得住的,否則他早就把玉璽獻出來了,司太極和李景隆也不會追得這麼急了。”

    鄭和道:“那就請侯爺保住秘密好了,咱家也不想知道,這東西對今上還有些鉗制作用,對咱家卻全無好處,咱家的事功已無可再加了。”

    “可是谷王和李景隆他們找到了,對總監的權限就可能有關係了,我跟大哥商議的結果,認為還是交在你手中較好,也希望你在適當的時候交出來。”

    “哦,遜皇帝也同意如此嗎?”

    “是的,大哥知道你跟燕王的交情雖深,但是你的忠心對著朱家,一直還在誇說你,我只是不懂,這傳國玉璽何以那麼重要,難道不能重刻一個嗎?”

    鄭和道:“這是國家最莊嚴的象徵,怎可輕易重換,除非是換朝代,否則是不容更換的,今上是大明的子孫,也沒有換朝代的理由。”

    “可是照著從前的樣子,密召匠人,再刻一個總行吧!”

    “行是行,不過沒一個匠人敢刻,他們知道這事情關係重大,做完了就非死不可,沒人會自己找死的。”

    梅玉笑道:“世上還有比死更可怕的事,一定要找人做,倒是不怕找不到。”

    鄭和道:“玉璽的雕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要名家才能勝任,天下夠資格的人不會超過兩三個,所以這兩三個人如果出了意外,必將引起各種的猜疑,目前今上還不願冒險去做這件事,除非他認為找不到了,那時才會採取斷然的措施,禍福後果都在所不計,對大明而言,那可不是好事,茲事體大,不能輕易為之的。”

    梅玉嘆了口氣道:“反正大哥要我告訴總監一個人和一句暗語,我現在就轉告給總監知道。”

    他很慎重地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子上寫了一些字,直等鄭和點頭表示記住了。

    梅玉慎重地道:“總監去見那個人時,最好是秘密一點,然後再使那個人永遠失蹤。

    鄭和嘆口氣道:“皇帝家的事實似難以理解,更沒想到這位老太妃……她跟今上的嫡母感情最佳,今上也一直將她視同生母,卻想不到……”

    梅玉嘆道:“皇帝家的人都是難以理解的,他們有時為了責任而能抹殺親情,這種情節固然可敬,但有時太冷酷一點,我是無法贊同的。”

    鄭和也嘆息了一陣,送走了梅玉。

    這次的會晤是絕對的秘密,梅玉也在以後到金鳳仙的香閨去了幾次,那是純粹只為風月,不及其他了。

    沒有幾天,宮中傳出了一位老太妃薨斃的消息,這位老太妃是太祖的妃子,也是燕王成祖的庶母,成祖只下詔令京師守喪三日。

    老太妃年紀不小了,平日身體很不錯,這次聽說是摔了一跤,中風不起,昏迷了一天就薨了。

    只有梅玉心中是明白的,那位老太妃已經把受託所藏的東西交給鄭和了。

    至於她的死亡是不是鄭和所為,梅玉不知道,但建文帝也曾告訴過他,那位老太妃在交出秘密後,也會自尋了斷的,這是帝王之家冷酷的一面,也是令人難以理解的一面。

    大明永樂二年冬。

    梅玉還是在九江保他的鏢,他已娶了姚秀姑,正式接下了廣源鏢局的擔子。姚秀!”是再嫁了,所嫁的人又是一位侯爵,這使人很想不透,梅玉是聞名天下的英雄,又是位現成的汝南侯爺,為什麼要娶個寡婦。

    倒是江湖上的朋友對這件事很興奮,他們認為梅玉和姚秀姑是一對很相配的英雄兒女,而梅玉以汝南侯之尊,從事保縹的行業,這是對江湖行的重視。

    所以梅玉的廣源鏢局規模越來越大了,天下聞名的英雄豪傑,也都被他延聘到鏢局中來了,使得廣源成為天下最大的鏢局,也是實力最堅強的鏢局了。

    這當然有一半是靠鄭和的力量,首先是在廷議上,鄭和壓住了言官們的彈劾,鄭文龍一直在擔任著錦衣衛指揮使,管著全國的密探,若非他的默許,是不準一個人造成如此大的江湖勢力的。

    另一部分,則是沐王府為首的一些國公們的捧場與支持,他們有的是統率軍隊的,卻將軍餉交由廣源鏢局搬運,使廣源鏢局的收入增加很多。

    不過,這份收入不是津貼,是廣源的鏢師們以本事賺來的,軍餉被劫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尤其是一些跟沐王府有交情的國公將領們,他們的軍餉以前就曾受到過損失。

    劫軍餉的自然是江湖人,可是官府也插了手。

    那是以谷王朱穗為首的另一個秘探的系統,可能也受著成祖的私下授意,要給這些人一點教訓與打擊,明裡撥出了軍炯,再著令一些江湖人去劫了來。

    軍餉是他們自己派了官員來領取的,在手續上,這筆錢已經交給了他們,軍餉被劫,他們自己就得負責。

    劫匪全是高手,而且消息靈通,計劃周密,專揀一些冷僻的地方下手,事後藏匿無蹤,查也無從查起,著令地方負責也沒什麼,最多是當地知縣和衛役倒黴而已,事後只有他們自己賠了出來。

    當然,他們猜到可能有官方的人插手,向沐王府求計,因為他們是以沐王府為首的,沐榮對此也深感困擾,不過想起了廣源鏢局,就把這份工作推薦給廣源鏢局。

    他當然瞭解到梅玉和鄭和的關係非比尋常,廣源的鏢,錦衣衛就不太敢下手了,何況,廣源本身的實力也相當靠得住,果然交給廣源的鏢貨都沒出過事,雖然也有挫折和阻撓,但是廣源事先都能得到消息而渡過難關。

    谷王在和鄭和叔侄倆爭權,都不便明著衝突,只有暗著與廣源鏢局各顯神通了。

    梅玉知道這情形,但是他必須幫著鄭和一點,因為建文帝在聖光寺中還是不太安全,鄭和在主持著密探大權時可以多方曲護,如果換了谷王和李景隆當權,這兩個人將會傾全力來對付聖光寺,以此向永樂邀功。

    建文帝在聖光寺也有一年了,聽說他在這一年中,處境並不是十分愉快。

    那是為了方天傑和李至善時常衝突的原故。

    方天傑不愛抓權,他是個實心做事的人,也一心想把事情做得好,他同去的那班兄弟朋友也是如此,再加上一個老謀深算的智多星計全,一夥人幹得有聲有色,跋扈的僧官,殘暴的土王,欺負良善的惡霸,碰在他們手中就無法可施了,他們的確是在為南疆的夷民們謀福利,聖光寺更受夷民們的愛戴。

    不過,這都是與李至善的策略衝突的,李至善是採取以夷制夷的手段,認為聖光寺只要抓住一批領導人就行了,至於這些人如何去對待夷民,聖光寺不必去幹預。

    方天傑要整掉的人,都是李至善的手下和心腹,於是就形成了雙方在權力上的衝突。

    這使建文帝很痛苦,也很煩心,他心中是支持方天傑的,但有時,他不得不幫著壓著方天傑一點,因為整個南疆是李至善一手經營的,整個天南全是他的勢力,方天傑他們要跟李至善爭權是太傻了。

    方天傑傻在要講道理,他當然也佔住了理,但為政之道不能光是講理的,勢比人強進,理是壓不住人的。

    建文帝是有苦難言,他又沒法子明白地告訴方天傑,他在南疆的地位不是至尊至上的,有時必須要買李至善的賬,李至善聰明的是把女兒嫁給了建文帝。

    他是建文帝的岳父,有時乾脆動用到長輩的架子來告訴建文帝該怎麼做。

    當然,他只是個權臣,還不至於成為如曹操一樣的傑臣,在表面上,他還維持著適度的尊敬,但也只是表面上而已,遇有重大事故時,他的決定卻是不容更改的。

    這中間最苦的人是李珠,她必須周旋在老父與丈夫之間,也必須經常地去撫慰方天傑,免得這個忠心的弟兄離心而去,她明白建文帝不是一個可以受擺佈的人,如果李至善太過分地逼走了方天傑,那就是導致翁婿破裂的時候,因為建文帝是會把友情置於利害之上的。

    計全把情況與消息傳到了中原,梅玉認為很嚴重而不能再等待了,他必須要到南疆去一趟。

    行前,他當然也把情況轉告了鄭文龍,鄭文龍立刻到九江來私下見到他,展開了密談。

    “侯爺,家叔對天南的情形很瞭解,也很為遜皇帝難過,他在那邊仍然要受到權臣的欺凌。”

    梅玉淡然一笑道:“我瞭解到李至善那個人,欺凌大哥是不敢的,只不過他是搞密探出身的,懂得掌握情勢,經常以情勢來迫人,使大哥不得不聽從他的話而已。”

    鄭文龍嘆道:“家叔說的就是這一點,遜皇帝在中原就是迫於情勢才放棄天下的,但是到了天南,仍然要受到情勢所拘,使家叔也感到愧對泉下的太祖皇帝。”

    梅玉道:“這個……總監想得太多了,也扯不到這麼多,更與太祖皇帝無關。”

    鄭文龍道:“不,家叔也曾答應過太祖皇帝,要照應遜皇帝的,雖然家叔不是受託最重的人,但家叔總是耿耿於懷,想要為遜皇帝盡一份心的。”

    頓了頓,梅玉又道:“我請鄭大人來也是為了這件事,我準備上南疆去,我也知道鄭大人有一批人在李至善那兒,最好請鄭大人能先打個招呼,到時給我一點幫助。”

    鄭文龍忙道:“侯爺準備怎麼做?”

    “李至善管的事情太多了,我準備去叫他歇歇手,少管點閒事。”

    鄭文龍嘆道:“侯爺,恐怕事情不是這麼容易,李至善的手下固然有一些是下官的人,但更多的是谷王的人,下官的命令也下達不到那兒。”

    “什麼!谷王的人擠進那個圈子裡做什麼?”

    “控制李至善,控制南疆,進一步去逼遜皇帝交出傳國玉璽來,假如真能做到這一點,倒是大功一件,家叔的優勢恐怕真會被他們取代了。”

    “李至善難道也甘心讓谷王的人進人南疆!”

    “他根本不知道,那要怪方天傑逼他太兇了一點,方天傑帶了一批人去,那批江湖人在南疆對他很不客氣,拔掉了不少他的手下爪牙,他沒辦法,也只有弄一批江湖人去抵制方天傑,谷王的人就這麼進去了。”

    梅玉一呆,道:“沒想到事情會如此嚴重,我要趕快上南疆去處理一下。”

    鄭文龍道:“侯爺到南疆去,對那邊的情勢只要委曲求全應付一下,家叔自然會去掃蕩的。”

    “什麼,令叔自己要到南疆去?”

    “是的,恐怕非去一趟不行了,明年是興西南各夷邦交換國書之期,勢必用到傳國玉璽不可,今上已經放下了話,他要各人加緊追出玉璽的下落,否則……”

    “否則他要如何呢?”

    “他只有採取最後的決策,取得遜皇帝的首級,遍示朝中群臣,然後更換傳國王璽。”

    梅玉不禁默然。

    鄭文龍又道:“這樣做是甘冒天下大不韙,而且也將引起很多非議,但在非不得已之下,也不能怪今上如此了,東夷西狄。

    南蠻、北韃,大大小小的番邦加起來有四十七國之多,每一國都要傳國王璽來交換文書,他必須要有所交代。”

    梅玉道:“傳國玉璽已經在令叔手中了。”

    “但家叔卻不能這樣子就交出來,他必須要到南疆一趟,表示是從遜皇帝手中討來的,這才是個理由,把谷王的人手消滅一部分,也為遜皇帝在今上面前留一份交情。”

    梅玉沉默不語。

    鄭文龍又道:“侯爺,家叔此舉雖然有點為己張本,但對遜皇帝而言,卻是有利無弊,若任憑谷王的勢力在南疆壯大,對大家都不好。”

    梅玉想了一下道:“令叔何時可成行?”

    “最遲不超過明年,侯爺先到南疆去控制一下情勢,但是不妨等家叔去到之後再採取大行動,因為家叔可以名正言順地對付他們,侯爺卻犯不上結這個冤家。”

    梅玉只有點點頭道:“好,在下即日成行,也希望今叔能快一點到達南疆去,因為我的耐性也不是很好,很可能會一個忍不住就跟李至善幹了起來。”
此页面为TW繁体版,其他版本: 中文简体 | HK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