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呂軍師布南天陣楊六使明下三關
卻說呂軍師取過陣圖一張,分付中營騎軍五千,離九龍谷一望之地,築起七十二座將臺,每臺令五千軍守之。另外設立五壇,豎旗號,按青黃赤白黑之色;內開甬道七十二路,往來通透。待築完備時,而後提調。騎軍得令前去,按陣圖築立。不數日,臺壇俱已整齊,甚是完固,回報於呂軍師,親往巡視一遍。軍師擇定吉日,下令諸將聽調。
三通鼓罷,五國軍烏,齊齊擺列。呂軍師先令鮮卑國黑靼令公馬榮率所部軍,列在九龍正南,擺作鐵門金鎖陣。分一萬軍,各執長槍,按為鐵門,把守將臺七座;又分一萬軍,各執鐵箭,按為鐵閂,把守將臺七座;再分一萬軍,各執利劍,按為金鎖,又把守將臺七座。馬令公得令,一聲炮響,率軍排列去了。有詩為證:
畫角齊鳴陣勢開,鐵門堅固巧安排。
對壘敵將若欲破,除是神仙秘訣來。
呂軍師又下令,著黑水國鐵頭大歲率所部軍,靠九龍谷左排作青龍陣。分一萬軍,手執黑旗,按為龍鬚,把守將臺七座;又軍一萬,分四隊,各執寶劍,按為四個龍爪,把守將臺七座;又軍一萬,各執金槍,按為龍鱗之狀,把守將臺七座。鐵頭太歲得令,率所部分佈去了。有詩為證:
青龍陣勢智謀深,百萬雄兵亦凜然。
自是中朝豪傑在,敢馳駿馬入南天。
呂軍師又令長沙國蘇何慶,以部下靠九龍谷右排作白虎陣。分一萬軍,各執寶劍,按為虎牙,把守將臺七座;分軍一萬,手執短槍,按為虎爪,把守將臺七座。再令耶律休哥屯軍一萬,守將臺六座於前,按為朱雀陣。耶律奚底屯軍一萬,守將臺六座於後,按為玄武陣,繞圍左右,作犄角之勢。蘇何慶、耶律休哥等各領所部而行。有詩為證:
白虎交加陣勢雄,前排朱雀將臺中,
後居玄武藏機妙,敵國兵強不易通。
呂軍師再遣森羅國金龍太子,以所部軍端守將臺中座,按作玉皇大帝坐鎮通明殿。令董夫人裝作梨山老母。再繞中臺分軍一萬,各穿青黃赤白黑服色,按為四鬥星君。另軍二十八名,披頭散髮,繞中臺前後,按為二十八宿。又令土金牛裝為玄帝,土金秀手執黑旗,排成龜蛇之狀,把守二門之北。金龍太子等各得令部兵去了。有詩為證:
玉皇駕下列星君,陣勢巍然智壓群。
不是仙家親降世,定教中原兩平分。
呂軍師又令西夏國黃瓊女,以所領女兵,手執寶劍,按為太陰星。蕭撻懶率所部,各穿紅袍,按為太陽星。仍令黃瓊女赤身裸體,立於旗下,手執骷髏骨,遇敵軍大哭,按為月孛①星之狀。耶律沙率所部巡視四方,按東西南北斗,結為長蛇之勢。黃瓊女等各引兵分佈。有詩為證:
戰鼓頻撾②勢若雪,東西南北陣門開。
仙家擺作拿龍計,不想英雄識破來。
呂軍師又令蕭後單陽公主率兵五千,各穿五色袈裟,按為迷魂陣。內雜番僧五百,為迷魂長老。密取七個懷孕婦人,倒埋旗下,遇交鋒之際,攝取敵人精神。單陽公主得令,引兵依法而行。有詩為證:
陣陣相連法甚奇,鬼神夜夜魄精迷。
分明一本安邦術,變作天翻地覆機。
呂軍師下令耶律吶選五千健僧,手執彌陀珠,按為西天雷音寺諸佛。另以五百和尚分列左右,按為鐵羅漢,總居六十二天門之首,以吞敵人威勢。耶律吶領命而行。有詩為證:
堂堂陣勢列方圓,萬馬爭馳繞將臺。
若使英雄齊角力,儘教聖主定中原。
①孛(bei,音備)——古時指一種彗星。
②撾(zhua,音抓)——敲打。
呂軍師排成陣勢,著椿巖與韓延壽督戰,每陣中以觀紅旗為號,指揮迎敵。果是仙家妙用,世人莫測。七十二陣,變怪奇異。晝則悽風冷雨,夜則河漢皆迷,好使人懼!正是:
不有真仙開妙秘,如何能破鬼神機?
次日,椿巖以師父陣囹已完,與韓延壽議曰:“今宋兵列營於對壘,可令人下戰書與知,看他如何出兵。”延壽然其言,即遣騎軍來見宋將王全節。全節批迴戰書。次日,引李明等出九龍谷平川之地邀戰,望見正北一座陣勢,如生成世界一般,大驚曰:“番家必有奇才在軍中,且未可即戰。”道未罷,遼帥椿巖、韓延壽二騎飛出,厲聲高叫曰:“宋將若只鬥武藝,即便交鋒,如要鬥文,試觀吾陣。”全節顧李明曰:“北兵勢銳,若與交戰,終是不利;以陣圖與言,回兵計議乃可。”明然其言。全節曰:“鬥戰武夫較力之事,不足為奇,待再整陣圖來破,方顯高低。”椿巖笑曰:“任汝去排陣來戰,吾不暗算汝矣。”乃收兵還營。
全節歸至軍中,謂李明曰:“陣勢小可頗諳①,未見今日之異。當具奏朝廷,速遣將來辨視。”誇明曰:“事不宜遲,便速行之。”全節乃畫成陣勢圖局,遣騎軍墾夜往汴京奏知真宗。
真宗看罷大驚,即遍示文武,無一人識得者。寇準奏曰:“臣視陣圖,內中變化必多。除是三關召回楊六使,可識此陣;其他邊帥,恐不能識。”帝允奏,遂遣使臣,徑赴三關,來見六使。宣讀聖旨畢。六使領旨,與諸將議曰:“既主上有旨,當得赴命。”因令陳林、柴敢守寨,自率嶽勝、孟良等二十二員指揮使,統領三軍,離佳山寨,赴京而行。此所謂明下三關也。君恩優渥②,將帥威儀,較前兄妹私行,真有天淵之隔矣。有詩為證:
萬戰叢中爭六合,幹軍隊裡定乾坤。
英雄自有平戎策,直指旌旗入陣門。
軍馬一路無詞,不日到京,六使以所部扎於城外。翌日,隨班朝見。真宗帝曰:“近因北征帥將進番人排下陣勢圖局,文武皆不能識。朕以卿太原將種,陣圖素熟,卿試看此為何陣?”六使承旨,接過陣圖視之,奏曰:“臣視此陣,必有傳授,番邦無人能排此陣者。須容臣親提士馬,臨敵境看視,方明其理。”帝允奏,賜六使金盃御酒,即命起行。六使謝恩而退,即率所部,離汴京,望九龍谷進發。
①諳(an,音安),熟悉。
②優渥(wo,音臥)——優厚。
哨馬報入王全節軍中,全節聽是楊六使到,不勝之喜,與李明等出營迎接。六使下馬,與全節並肩入帳中坐定,二人各敘起居。全節曰:“近因小可北征,不想番家於對壘排下陣勢,甚是奇絕。今得足下來此,想有定論。”六使曰:“主上
以陣圖視之,小可一時難明。還待出陣前觀視,看他變化何如。”全節然其言,令具酒醴相待,夜靜乃散。
次日,六使下令出軍。嶽勝、孟良等披掛齊備,鼓罷三通,宋軍鼓譟而進。北將韓延壽亦部兵列於陣前。楊六使端坐馬上,高叫曰:“北兵休放冷箭,待吾看陣。”延壽認得是楊六使,自思曰:“此人將門出身,深識陣法。”下令各營,依紅旗指揮,隨時變化。番營得令,一聲震響,陣圖如山嶽之勢。六使於馬上停視良久,謂諸將曰:“陣勢吾曾排著幾番,未曾見此變化。道是八門金鎖陣,又多了六十四門;道是迷魂陣,又有玉皇殿。如此叢雜,如何敢破?只得回軍商議。”嶽勝等乃收軍還營。北兵亦不來追趕。
六使歸軍中,與全節議曰:“此陣果是奇絕,小可亦不能測。”全節曰:“君若不識,他人愈難明矣。”六使曰:“可急遣人奏知,請御駕親征。然後計議。”全節乃差人赴京奏知。真宗聞報,與群臣議日:“楊家不識其陣,必非小可,朕只得御駕親征。”八王奏曰:“此一回須用陛下監戰,方可成功。”帝意遂決,竟下命寇準監國,大將軍呼延贊為保駕,八王為監軍,敕沿邊帥臣俱隨徵聽調。旨令既下,諸將俱整備俟候不題。
歡日,車駕高大梁,望幽州進發。正值夏未秋初,但見:旌旗卷舞西風急,斗帳淒涼夜色寒。大軍一路無詞,不日望九龍谷將近。楊六使、王全節等迎接於五十里之外。真宗下命於正南駐營。眾將朝見畢。帝宣六使人御前,問其陣勢如何。六使奏曰:“陣勢排得奇異,臣亦參不透,正待聖駕來觀。”帝允奏,下令明日看陣。六使退出,分付各營整備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