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遊牧國家蒙古而言,一旦佔領而置統治官員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地盤。因此,南宋派遣大軍到這個地方,是明顯地違反盟約之舉。——這批軍隊必須消滅!
出現在杭州南宋朝廷的,不是隻有蒙古使節,金國也派來一個名叫完顏阿虎的人,要求援助軍糧。
這不是單純地要求軍糧,其奏語是:
蒙古滅亡他國達四十之多,及至西夏。西夏亡後及我(金),我亡後必將及宋。唇亡齒寒乃自然之理……
金滅亡後,下面將輪到南宋——這句話暗示的是,兩國必須結盟,合力抵抗蒙古。
唇亡齒寒。——這是多次在《春秋左氏傳》以及《墨子》等古代經典中出現的諺語,其字義全中國人都知道。
但迄今為止,這對“唇齒”關係並不和睦。金向對方要求歲幣,並且時而派遣遠征軍南下。對南宋而言,對方是侵佔了一半本國版圖的敵對政權,恢復失地是優先於一切的國是。
南宋認為金陷於苦境,正是收復國土千載難逢的良機。南宋過去交戰的對象是金,而與蒙古軍不但無冤無仇,連接觸都沒有過。由於無冤無仇的對象提議合力夾擊夙敵金,南宋怦然心動之餘,接受了這個提議。
南宋派軍隊北上,與蒙古軍聯手包圍金哀宗逃抵的蔡州。蔡州被攻陷,金哀宗自殺是1234年正月的事,金王朝至此宣告滅亡。金王朝自太祖阿骨打建國後共歷經一百二十年,其間更迭的君主有十位。至此,南宋算是為被帶至北地、憤死五國城的徽宗和欽宗兩帝報仇了。
“現在該著手復興大宋帝國了!”杭州南宋朝廷當然意氣風發,一百二十年來的夙願終於達成了。攻打蔡州的軍司令官是孟珙。他是帶著兩萬兵馬和三十萬石糧食北上的。實際上,蒙古軍歡迎的與其說是兩萬兵馬,毋寧說是三十萬石軍糧。
“河南故地已經收復了。”
“聽說,不久就要遷都汴京(開封)……”
“不,那個地方已被蒙古人破壞殆盡,建蓋新宮殿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不管怎樣,我們遲早會回到北方。其實,臨安也是相當不錯的城市啊!”
臨安就是杭州。南宋在金的壓迫之下南遷,因此,杭州畢竟只是臨時國都而已,人們心目中的國都仍是開封。皇帝臨時駐在的地方叫作“行在”,地方上的方言說成“Kim-sai”。在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中出現以Kim-sai為名的大都市,指的當然是杭州。
“不管怎樣,我們先派遣謁陵使(以參拜並且祭祀先皇陵墓為目的使者)吧!”南宋理宗道。祭祀祖先陵墓之事荒廢一百多年了。
“現在既然已經收復失地,我們當然有這個自由。”這是每一個人的想法。
然而蒙古雖然向南宋要求援兵和軍糧,卻不曾答允要把河南之地還給南宋。這只是南宋一廂情願的想法。
“派遣謁陵使後,以恢復舊國土為目的,必須派出軍隊。關於這一點,應該如何與蒙古進行交涉呢?”理宗如此垂詢大臣們。
“與蒙古進行交涉”宰相鄭清之以不解表情回答,“在我國的國土之內派兵,為什麼需要與人交涉呢?我們應該有這個自由。和蒙古交涉,反而會使他們得寸進尺的,因為他們是野蠻人。”
“要使他們不敢得寸進尺,我們應該派出大軍。”趙範接著說道。
趙範反對與蒙古結盟之事已如前述。他的弟弟趙葵也表示意見道:“蒙古人有弱肉強食的蠻風。既然要出兵,我們應該儘可能地動員大軍。”
朱揚祖和林拓兩人被任命為謁陵使,即日啟程。北上軍由於準備動員大軍,所以在編制上需要一段時日。
派遣大軍至北方——做這個主張的是趙範這些反對與蒙古結盟的人。贊成與蒙古結盟的史嵩之則反對如此匆促出兵。
“我們是以同盟軍形式攻打蔡州的,理應先取得對方的同意。收復故地,這也需要經過交涉吧!”
“我們在自己的領土內派遣國軍,為什麼需要和別人交涉呢?”趙範、趙葵兄弟異口同聲地主張不需要與蒙古交涉。
“說是要收復開封,實際上攻打金軍、攻陷開封的卻是蒙古軍。洛陽的情形也一樣。不先取得對方的諒解,以後會成為問題的。”史嵩之強調的是必須經過交涉才可以出兵。
“我們實際上以兩萬兵和三十萬石糧食支援與金軍打仗。蒙古軍因這批糧食而沒有餓死,憑這一點他們就應該感謝我國呀!他們有什麼權利干涉我國收復故地?”趙範以此對史嵩之反駁。
“何況蒙古已經主動退兵,把開封交給金國降將管理。”趙葵更以此補充哥哥的反對言論。金國降將乃指崔立這個人物而言。崔立在開封被蒙古軍包圍時發動政變,殺死開封留守首腦歸降蒙古,但原本就聲名狼藉的這個人,毫不容情地殺死了所有反對自己的人。這類情報早已傳到南宋。
“這個叫作崔立的人,一點人望都沒有。我軍抵達時,一定沒有人會給他協助。因此,我們獲得勝利以及收復國都是毫無疑義之事。坐失這個機會,可以說是不忠之舉。”趙葵出此重話之後,史嵩之只有沉默一途。依據宋朝理學的觀念,“不忠”指的是“不是人”。
據說,南宋動員的北上軍兵力有二十萬之多。開封在毫不費力的情形之下收復。這是無血入城。由於崔立毫無人望,在得到南宋軍北上的情報後,人們就發動叛亂,崔立因而被殺。殺死崔立的李伯淵歸降南宋軍,所以形式上成為無血入城。第一個進入開封的是南宋全子才所率領的軍隊。
全子才進入開封城後,才知道當初蒙古軍攻打這一帶時的情形。知道蒙古軍發佈“抵抗者全殺”的鐵則時,他實在不敢輕舉妄動。
洛陽就在附近,而蒙古軍同樣攻陷洛陽後,如風一般地逸去。如果現在攻打洛陽,等於侵佔蒙古的地盤,似乎很有可能因此遭受嚴厲報復。
“且靜觀其變,因為不知道蒙古的態度如何。”順利進入開封的全子才,決定靜觀情勢一段時間。
這時候,南宋主戰論急先鋒趙葵率領五萬兵來到開封。
“為何不派兵指向洛陽,攻打潼關,取得長安?我不是說過,坐失這個機會,等於是不忠之舉嗎?”趙葵拍著桌子,當面責難全子才。
“在下因為不知道蒙古的態度……”全子才辯白道。
“這裡是我大宋領土,為何需要看蒙古人的臉色?”趙葵和哥哥趙範一樣,非常討厭蒙古人。他們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把蒙古人放在眼裡。女真族是野蠻民族,而他們認為蒙古族是程度更差的野蠻人。他們之所以反對主張與蒙古人交涉的史嵩之,主要理由也是認為不懂道理的蒙古人根本不值得一談。
這和在開封聽到許多有關蒙古情報的全子才,在想法上有很大的差異。
“那我們就攻打洛陽囉?”全子才遂同意對洛陽發動攻擊。實際上,全子才早就得到洛陽已形同一座空城的情報。
“你看!事情不是易如反掌嗎?”洛陽城一下子就被攻陷。說來也怪——因為洛陽只剩三百戶住民。
攻陷故都開封和洛陽的南宋軍,意氣昂揚到了極點。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和蒙古軍交鋒過。雖然如此,持中華思想至上的趙葵等人,壓根兒沒有把蒙古人放在眼裡。
趙葵等南宋軍受到的衝擊,反倒是河南荒蕪到極點的現況。這一點證明南宋的情報活動不夠徹底。由於在倉促中動員二十萬大軍出兵,因此,他們是準備到達當地後才徵調糧食等東西。
“連今天的糧食都不夠——”進入洛陽的第二天,聽到部下這個報告時,趙葵愕然失色。
河南乃宋之舊領土。趙葵以為南宋軍所到之處,住民一定會高聲喊著“王師來了”而樂意提供糧食。但實際上的情形是,由於歷經金兵蒙古的戰鬥,住民已到疲憊之極的程度。而北伐前來的南宋軍隊,卻以倨傲的態度對待住民。
“是我們把你們從女真族金國以及蒙古族的統治下解放的。你們應該要表示感激!快把所有的糧食捐出來!這是你們唯一表達感謝之意的方法。你們快回家把糧食拿來!”採取高壓態度的南宋軍自視為住民的“解放軍”,並且要求“謝禮”。
住民們憤怒到極點。他們感覺到,南宋軍似乎是在指責住民向女真族和蒙古族歸降是罪不可赦之舉。“不像話的不是他們自己嗎?我們之所以受金和蒙古的虐待,不是因為他們上面的人統統夾著尾巴逃向南方的結果嗎?他們應該跪在地上向我們道歉才對!”“對!對!……他們不但沒有這樣做,還叫我們對他們表示感激,還要拿糧食送給他們,這不是放他媽的狗屁嗎?”
住民們確實都保存了一些糧食,並且妥善地隱藏起來,這是他們賴以維繫生命的重要糧食,當然是留給自己和家人用的。為了要隱藏這些東西,他們不知費了多少苦心。而南宋軍卻無視於這一點,以高壓態度要他們交出所隱藏的糧食,以表示感謝之意。
“大家記住,連一粒麥子都不要拿出來,他們的態度如此倨傲,誰願意幫助他們呢?”住民們全都沒有協助南宋軍。
南宋軍從收復洛陽的第二天起就沒有糧食吃。在與蒙古聯合出兵的行動中,蒙古軍曾經帶著三十萬石糧食。這次由於期待能得到住民的協助而在倉促中出兵,所以沒有糧食。住民卻全然沒有協助的意思。
南宋軍對有關蒙古軍的情報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野蠻人——他們對蒙古人只有這個認識。
這個野蠻人的民族,現在對南宋的北進大為震怒了。對遊牧國家蒙古而言,一旦佔領而置統治官員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地盤。因此,南宋派遣大軍到這個地方,是明顯地違反盟約之舉。
這批軍隊必須消滅!——集結在潼關的蒙古軍,以洶湧之勢掃向東方。對輾轉各地、幾乎席捲世界之一半的蒙古鐵騎而言,攻打南宋軍易如反掌,何況南宋軍連糧食都欠缺。
這是僅僅事隔半年的事情。半年前,南宋曾經帶著三十萬石糧食援助蒙古軍;現在,南宋軍在蒙古軍的攻打之下,全在洛陽和開封餓倒了。好不容易締結的盟約,在這一年內就破裂。
這時候,南宋為何沒有與蒙古就處理中原的問題進行交涉呢?最大原因在於視對方為野蠻人的中華思想。後世史家批評趙範、趙葵兄弟不許爭論式的出兵為“婦人之謀”。意思是說,一點不研究對方的情形而一味出兵,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女人的歇斯底里症。現代女性聽到這句話,想必會豎起柳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