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流光容易把人拋(3)
這個地方,至今被讚譽為才子之鄉,因為王安石,也因為湯顯祖,還有曾鞏、晏殊等人。我與臨川,亦有一段情結,因為它也是我的故土。我才情淺薄,雖不足為道,卻為生長在這片詩書盎然的土地上,倍加感恩。有幸去過王安石紀念館,一睹這位傑出宰相的豪情風采,在他的塑像前,灑一杯桂花醇釀,祭拜他的英靈。也有幸在湯顯祖曾經驚夢的牡丹亭園,枕石酣睡,做了一場隔世的遊園驚夢。走進臨川,也許未必會成為才子,但一定能沾染到它明淨的性靈。
這首《千秋歲引》的創作年代不詳,但從詞調上不難看出,應該是王安石推行變法失敗,罷相退居金陵後的晚年作品。這樣一位風雲人物,想著兼濟天下,又希望可以獨善其身。當他將種種改革方案呈現在百官面前,他的變法,無疑觸犯了那些大官僚的利益,使得不少皇親國戚和保守的士大夫結合起來,極力反對變法。孤立無援的時候,他就像遠航的孤舟,迷失在蒼茫的霧海,找不到停泊的港灣。我始終認為,處身在政治的旋渦裡,可以做到及時的激流勇退,方不失為一個睿智果敢的人。王安石罷相退隱,一半是局勢所迫,立身懸崖,無路可走;一半則為他身處迷霧,卻心性澄明醒透,自知不能力挽狂瀾,不如懸崖勒馬,退一步海闊天空。
紅塵夢醒自知歸,歸來時,一壺酒,一張琴,一把劍,做個閒隱的高士。才看過繁花謝幕,又聞秋夜搗衣聲;才脫下錦繡官袍,又身著粗布素衣;才離開豪宅府邸,又寄身天涯驛館。人生就像是一盤下得散亂的棋,還沒有來得及享受過程,就被迫倉促地分出勝負。雖然開始有過預測,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結局,難免有些慌亂,心態持平後,依舊會生出寥落之感。
此時的王安石,正處於這個由盛轉衰,由成至敗的階段。他一生叱吒風雲,所驚起的浪濤,又豈是一朝半夕能夠平息的?縱是千年後,那場宋史風雲,依舊被世人津津樂道,那個叫王安石的千秋故事,依舊緩緩流傳。所以他無法徹底地平靜,午夜夢迴,他忘不了苦心經營多年的政績,忘不了故鄉的月明,更忘不了,曾經海誓山盟的紅顏。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閒卻。
兩個無奈,道盡他不為人知的辛酸。這一生,都被名利困鎖,牢牢束縛,為了世情俗態,耽擱了自己本該閒雅的生活。只可惜,將風流韻事輕輕拋擲,到如今,想要回頭,似乎為時已遲。
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這一句,道出他真正的心聲,當初許下的約誓,沒有如期兌現,辜負了在秦樓苦苦等待他的紅顏。無限悵然,有如李商隱的名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人的一生,似乎總是在錯過後追悔,得到時又怕燙傷了手。想起席慕容的詩:其實我們一直都在錯過,錯過昨日,又錯過今朝。那場秦樓之約,已成了今生未了的約定,夢裡紅顏,早已嫁作他人婦。
人生就像一場大夢,夢迴酒醒,思量前程過往,自是心痛得無以復加。世情渾濁,眾人皆醉,也許只有歷經滄桑的人,才能醒透。南柯一夢,只有從夢中醒來,才知是做了一場夢,而夢中的人,永遠不會知道,醒來時要面臨的又會是怎樣的現實。每個人,都被情牽繫一生,那些被忽略的情,被擱淺的緣,其實沒有真的離開。曾經功名顯貴的王安石,到老的時候,懷念的,終究還是一段年少的風流情事。
也曾寫下豪情慷慨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這首詞被贊為詠古絕唱。然而這首《千秋歲引》悽麗柔婉,情真動人,抒發了功名誤身、當及時退隱的慨嘆。
江湖老去,山河不改當年。在一個寒涼的秋夜,我們似乎,看到一個白髮老者,在淡淡的月光下,找尋著他年輕時錯過的情緣。只是,山重水複,流年已換,他還能趕赴那場,曾經失期的約會嗎?
任何節氣我都會忘記,唯獨立秋,我忘不了。也不是因為我對秋天有著怎樣難以割捨的情懷,而是一種習慣,我喜歡聞秋天的味道,一種寥落的涼,一種神傷的美。流年如水,這麼多年,我早已學會了平靜看四季榮枯。我喜歡秋天蕭然的況味,也喜歡春天初綠的清新,夏日蔥蘢的翠意,還有冬天岑寂的蒼涼。但是秋季,卻總是那麼讓人死心塌地,它可以惹得芸芸眾生都來感傷,可以讓人心甘情願地接受離別。
秋天,有著傷感而清澈的離別,就像落葉一樣的靜美。第一次讀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是從一個比我大幾個年級的學姐那裡聽到的。她在校園的一株梧桐書下,捧一本宋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唐多令吳文英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謾長是、系行舟。
輕聲地讀著。我恰好打那兒經過,她招手喚我,或許她知道我骨子裡也喜歡文字。她說:你知道嗎?宋詞裡,我最愛的就是吳文英的這首《唐多令》其中有一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道盡了愁的滋味。當時我還是個小女孩,並不能體會太多,但我清楚地明白,愁字的由來,是離人心上秋。後來我才知道,她與她相戀的男生,永遠地別離了,就在秋季。
再後來,她又說起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她說我像那個小英子,有一雙清澈的、會說話的眼睛。而後低低地唱起了李叔同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幾年後,我看了《城南舊事》
的影片,就再也忘不了小英子的那雙眼睛,那種清純,就像秋天碧潭的靜水,明澈見底。而那首《送別》在影片裡唱著,彷彿在講述城南老去的舊事,牽引出觀眾內心潮溼的感動。無言的背影,讓我想起那個貞靜的女子,在梧桐樹下,輕讀吳文英《唐多令》時的情景。時光流轉太快,一恍十年之多,我和她再也沒有相見,但我知道,她早已開始另一段故事,並且也是在秋天。
當年吳文英寫這闋《唐多令》是和摯友在秋天分離,起句就巧妙地寫出,心中的秋,合成的一個愁字。縱是沒有雨,院內的幾株芭蕉,也在風中訴說秋聲,平添如煙的客愁。在秋天的清涼裡,可以看到天空,幾朵白雲的寂靜;看到荷池,幾枝蓮心的簡潔;還有草地上,幾枚落葉的安寧。夜涼如水,有清澈的朗月掛在中天,而詞人卻不敢登樓,怕勾起無邊的往事,驚擾他那顆本就善感的心。因為這是一個令人易感的季節,思緒一旦釋放,任誰也無法收斂,只能沉陷。
吳文英,南宋詞人,字君特,號夢窗。夢窗這兩個字,給人無限的想象,詩意而美好。我想著,吳文英應該是一個風骨清朗的書生,眉宇帶著一種飄然遺世的清愁。因為他一生未第,閒遊終身,於蘇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雖是漂游,但是在長滿閒情的江南,他的心,一直都是純粹的。也有落魄,也有低沉,也有寂寥,可每次被江南的微風細雨,都捲入飛花的夢中。世人對他的《夢窗詞》評價極高,黃升並引尹煥《夢窗詞敘》雲:求詞於吾宋者,前有清真,後有夢窗。
此非煥之言,四海之公言也。沈義夫《樂府指迷》亦謂夢窗深得清真之妙。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雲:若夢窗詞,合觀通篇,固多警策。即分摘數語,每自入妙,何嘗不成片段耶?近代詞論家多以姜詞清空、吳詞密麗,為二家詞風特色。
我對他的詞,瞭解不深,唯獨這首《唐多令》,牽繫著一份秋天的愁緒,不能忘懷。詞的下片,寫他感嘆年華往事,似水流走,而他客居他鄉,經歷無數次的離別。每一次揮手,似乎總在秋季,山長水闊,相逢不知是幾時。這裡的離別,雖是與友人,但是像他這樣的才子,生命中一定有過不少的紅顏知己,他和佳人,應該也有過這樣的別離。在清涼的秋天,紅衣褪盡的蓮朵,似那遠去紅顏,感傷中,帶著寧靜。
寂夜裡,聽一曲《送別》,感受芳草連天的悠遠,晚風拂柳的輕柔,還有知交半零落的悵然,以及濁酒盡餘歡的清寒。
偶然看到一個友人的簽名,寫著一句話:又是一年秋涼時。頓覺觸目驚心,因為,多年前,我也寫下過這麼幾個字,一種疊合的感動,打溼我的雙眼。其實,今天才立秋,未到秋涼之時,可是一看到這個秋字,就讓人感到一種涼意,從風中緩緩地飄來,在離人很遠,又離人很近的地方,將我們等待。
夏蟲沒有與任何人告別,彷彿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帶著夏日未了的夢,隱身而去了。而我們,也在這莫名的空落裡,感到寂寥。過往被儲藏的往事,如陳年窖釀,在秋天來臨的時候,悄悄開啟。一縷涼風,一片落葉,一棵枯草,都會萌動我們的思緒,因為只有在秋天,才可以肆無忌憚地懷舊,毫不顧忌地沉淪。
葉子就是在這個季節飄落,將所有的過往堆積,慢慢地收存昨天的記憶。我們只需要在每一次別離的時候,拾起一枚落葉,祭奠那些逝去的年華和故事,待到生命行將終結的時候,數一數,究竟積攢了多少枚秋天的愁緒。無論是怎樣的結局,我們都承受得起,所以沒有多少人,在秋天的路口,等候春天的消息。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今日立秋,沒有離別,只有一闋《唐多令》,一段城南舊事,和往年一樣,在記憶深處,如約而至,並且,還會相伴到永遠。一段心事,瘦與黃花,低眉提筆,以此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