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宇宙論建立後,追尋外部無限空間的第一個代價卻是消耗了泡世界的有限空間,眾多的泡船把大量的碎巖排入地核空間,這些碎巖懸浮在城市周圈,密密麻麻,無邊無際,以至於使得原來可以自由漂移的城市動彈不得,因為城市一旦移動,就將遭遇毀滅性的密集石雨。這些被碎巖佔掉的空間,至少有一半永遠無法恢復。
這時的元老院已由泡世界政府代替,作為地核空間的管理者和保衛者,瘋狂的泡船探險受到了政府嚴厲地鎮壓。但最初這種鎮壓效率並不高,因為當得知探險行為發生時,泡船早已深入地層了。所以政府很快意識到,制止泡船的最好工具就是泡船。於是,政府開始建立龐大的泡船艦隊,深入岩層攔截探險泡船,追回被它們盜走的空間。這種攔截行動自然遭到了探險泡船的抵抗,於是,地層中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這種戰爭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殘酷。首先,地層戰爭的節奏十分緩慢,因為以那個時代的掘進技術,泡船在地層中的航行速度一般只有每小時三公里左右。地層戰爭推祟鉅艦主義,因為泡船越大,續航能力越強,攻擊力也更強大。但不管多大的地層戰艦,其橫截面都應儘可能的小,這樣可以將挖掘截面藏到最小,以提高航行速度。所以,所有泡船的橫截面都是一樣的,大小隻在於其長短。大型戰艦的形狀就是一條長長的隧道。由於地層戰場是三維的,所以其作戰方式類似於你們的空戰,但要複雜得多。當戰艦接觸敵艦發起攻擊時,首先要快速擴大艦首截面,以增大攻擊面積,這時的攻擊艦就變成了一根釘子的形狀。必要時,泡艦的艦首還可以形成多個分支,像一隻張開的利爪那樣,從多個方向攻擊敵艦。地層作戰的複雜性還表現在:每一艘戰艦都可以隨意分解成許多小艦,多艘戰艦又可以快速組合成一艘鉅艦。所以當兩支敵對艦隊相遇時,是分解還是組合.是一門很深的戰術學問。
地層戰爭對於未來的探險並非只有負面作用,事實上,在戰爭的刺激下,泡世界發生了技術革命。除了高效率的掘進機器外,還發明瞭地震波儀:它既可用於地層中的通訊.又可用作雷達探測,強力的震波還可作為武器。最精緻的震波通訊設備甚至可以傳送圖像。
地層中曾出現過的最大戰艦是“線世界”號,它是泡世界政府建造的。當處於常規航行截面時,“線世界”號的長度達一百五十公里,正如艦名所示.相當於一個長長的小世界了。身處其中,有置身於你們的英倫海底隧道的感覺,每隔幾分鐘,隧道中就有一列高速列車駛過,這是向艦尾運送掘進碎石的專列。“線世界”號當然可以分解成一支龐大的艦隊,但它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整體航行的。
“線世界”號並非總是呈直線形,在進行機動航行時,它那長長的艦體隧道可能形成一團自相貫通或交叉的、十分複雜的曲線。“線世界”號擁有最先進的掘進機,巡航速度是普通泡艦的一倍,達到每小時六公里,作戰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十公里!它還擁有超高功率的震波雷達,能夠準確定位五百公里外的泡船;它的震波武器可以在一千米的距離上粉碎目標泡船內的一切物體。這艘超級鉅艦在廣闊的地層中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消滅了大量的探險泡船,並每隔一段時間將吞併的探險泡船空間送還泡世界。
在“線世界”號的毀滅性打擊下,泡世界向外部的探險一度瀕於停頓。在地層戰爭中,探險者們始終處於劣勢,他們不能建造或組合長於十公里的戰艦,因為在地層中這樣的目標極易被“線世界”號上或泡世界基地中的雷達探測定位,進而被迅速消滅。但是,要使探險事業繼續下去,就必須消滅“線世界”號。經過長時間的籌劃,探險聯盟集結了一百多艘地層戰艦圍殲“線世界”號,這些戰艦中最長的也只有五公里。戰鬥在泡世界向外一千五百公里處展開,史稱一千五百公里戰役。
探險聯盟首先調集二十艘戰艦,在一千五百公里處組合成一艘長達三十公里的鉅艦,引誘“線世界”號前往攻擊。當“線世界”號接近誘餌,成一條直線高速衝向目標時,探險聯盟埋伏在周圍的上百艘戰艦沿與“線世界”號垂直的方向同時出擊,將這艘一百五十公里長的鉅艦截為五十段。“線世界”號被截斷後分裂出來的五十艘戰艦仍具有很強的戰鬥力,雙方的二百多艘戰艦纏鬥在一起,在地層中展開了慘烈的大混戰。戰艦空間在不斷地組合分化,
漸漸已分不清彼此。在戰役的最後階段,半徑達二百公里的戰場巳成了蜂窩狀,就在這個處於星球地下三千五百公里深處的錯綜複雜的三維迷宮中,到處都是短兵相接的激戰。在這個位置,星球的重力已經很明顯,而與政府軍相比,探險者對重力環境更為熟悉。在迷宮內宏大的巷戰中,這微弱的優勢漸漸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探險聯盟取得了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