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學生有若就曾經解釋過孝悌的重要性,他説:"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有若的意思就是説,一個人孝敬自己的父母,敬愛自己的兄長,卻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一個人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作亂,這種人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工作,根本建立了,"道"也就有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有若説,"君子務本"。什麼是"本"呢?大家看,木頭的"木"字底下加一短橫,這就是"本"吧。這個短橫在什麼位置?就在樹根。什麼叫"本"?就是大樹的根。
人生可以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但是一切源自於這個根系。本要是牢固,樹就可以長得好,所以很多東西要務本。"孝"在《論語》裏就是作為這樣一種根本的道德而存在。
我們今天已經遠離了產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今天的社會中,父子的關係已經不存在跟君臣關係的對應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其實,如果我們靜心而思,考慮什麼是我們的核心道德,那麼就會發現,一個人在處理自己跟親人的關係上真正做好,也許不經意間會對整個社會都可以輻射出一種強大的力量。
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央電視台有一個特別節目叫"感動中國"。就在2006年,"感動中國"中有一個人物叫林秀貞。她是河北省衡水市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入選"感動中國"的理由非常簡單。
她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英雄,沒有驚人的事蹟,她無非就是從嫁到這個村子開始,就義務贍養村裏所有的孤寡老人。她自己去一家一户認門,看到劉爺爺劉奶奶癱在牀上,她跟他們説,我以後天天來給你們做飯,反正我們家喝稀飯你們就跟我喝稀飯,我們家吃窩頭你們就跟我吃窩頭,但是我一定不會讓你們斷頓。
兩位老人聽到一個新嫁來的媳婦説了這樣的話,都沒有太在意。但是,就從這天開始,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去做,一直到了第八年,劉奶奶從破炕蓆底下掏出一個爛紙包,説,妮兒啊,這包裏是安眠藥,這是我原來留着跟你劉爺爺有一天實在是動不了了時才吃的,這就是我們老兩口的歸宿。我們聽你説了要照顧我們,還真這麼做了,一年兩年我們不踏實,三年四年不放心,現在都八年了,我們覺得確實是用不上這個了。八年了,我們看你的心還沒有變,現在這包藥我可以交出來了。
林秀貞不光是養這一户,她在村裏是見一個養一個,見一家養一家。她前後贍養了六位這樣的孤寡老人,而且一定是養老送終。短則七年八年,長則十幾二十年,每一位老人都這樣養過來。
在這三十多年中間,她自己的四個兒女陸續出生,孩子們就把村裏這些老人都看成自己家的爺爺奶奶,都幫着媽媽去這家剪剪指甲,幫那家拾拾柴火,大家就這樣過來了。
這就是林秀貞全部的事蹟,那你説她夠感動中國嗎?"感動中國"的推委會在寫到林秀貞這個人物推薦詞時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富人做這樣的事,叫做慈善;而窮人做這樣的事,她就是聖賢。
孔子曾經説過:"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意思是説,仁愛真的離我們很遠嗎?我心中想到這樣做的時候,仁愛就到我身邊了。我們想想,做慈善容易嗎?做慈善也需要條件,沒有錢你就做不了。但是,做聖賢,有時候比做慈善還容易,因為你有心就夠了。
林秀貞最後當選為2006年"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之一。當時節目舞台上有一座一座的豐碑,每個人物都有一個評語鐫刻在各自的碑上。林秀貞的那個碑掀開後是四個大字,叫做"温暖世道"。頒獎詞説,三十年來,善良流過村莊,她用自己的心温暖了世道。
其實,林秀貞最後所做到的境界已經是仁愛了,但是她最初的起點,不過就是一個普普通通農村婦女的孝敬之心,無非就是把別人家的老人當成自己家的老人,如此而已。
我們人類走到今天,也許社會制度在變,但"孝"就不是為人之本了嗎?也許這個理念可以不變。《論語》裏説,"君子務本"。一個人去偽存真,能夠在最樸素的地方見出做人的核心價值,那麼在一片紛亂迷茫之中,或許他就不會走得太亂,或許他不至於走得太遠。
孔子曾經説過:"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論語·子罕》)他説,一個人出外則面對公卿,為社會做事,回到家裏,面對父兄去盡心,有喪事不敢不盡心竭力,而對自己的生活有節制,可以飲酒,但不會被酒困擾,對我來講,做到這些事有什麼難處呢?
我們看到,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事公卿"和"事父兄"是連在一起的。我們想一想,在今天是不是也一樣?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創造很多的輝煌,但是永遠也不能忘了腳下的起點,那就是父母對兒女的心。
對於孩子,父母有着太多的牽掛,比如怕他念書念得不好了,怕他為人不夠正直了,惦記他沒有錢買房子,惦記他的車不好被同事笑話了,惦記孩子的孩子要去受什麼教育了??父母對兒女的牽掛不一而足。但是,做兒女的問問自己,我們該讓父母操這麼多心嗎?
孟武伯曾經跟孔子問什麼是孝順,孔子回答了這樣一句話:"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什麼叫孝順?父母對兒女的牽掛,應該只有一件事,就是兒女得病了,只有這件事可以讓他們真正擔憂。如果説兒女病了,還能讓父母不擔憂,這在人之常情上説不過去。兒女都是父母心頭肉,不管是兒女四十歲還是五十歲得了病,老爸老媽那也是心如刀絞,老人説還不如讓我替你病呢。所以得病不讓老人擔憂,你是做不到的。
孔子的言外之意是説,除了得病這件事我們無法擔保,別的事情你就不該讓父母擔憂,這才是孝敬的孩子。也就是説,你的學習就應該讓父母操心嗎?做人正直不正直,總要讓父母唸叨嗎?與朋友交往,自己買房子,做生意,幹工作,這些事情做得好與不好,都得讓父母不斷操心嗎?這些都不應該讓父母擔心。
《論語》裏面講的道理非常樸素,記住這一句,就是兒女能讓父母牽掛的只是得病這件事而已。這是你躲不開的,但別的事情能不讓父母操心,你就已經是孝敬了。
《論語》往往就是這樣用一句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們至深的道理。
我們都知道,人這一生步步行來,點點滴滴,父母能做的,往往是一些背後的小事。父母從來不會對兒女説嫌煩,父母也從來不在兒女面前表功。
有一個美國的小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小男孩,從小得了脊髓灰質炎,腿瘸了,這個病還導致他長了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很不好看,所以這孩子從小就備受冷落。小夥伴們都覺得他又瘸又不好看,就都不跟他在一起玩。
有一天,他的父親拿了一把小樹苗回來,跟他的多個兒女説,你們一個人拿一棵樹苗去種,看誰的樹種得最好,我就給他買禮物。
這個小男孩跟他的哥哥姐姐一起拿了樹苗種下去。這個孩子呢,由於老受冷落,就有一種自暴自棄的心態。他給那棵樹苗澆了一兩回水以後,心裏就有一種很消極的想法。他想,我不管了,還不如讓我那棵樹早早死了吧,我反正是不受人喜歡的孩子,我再想要禮物,也不會得到它的。他就再也不給那棵樹澆水了。
可是,後來他卻發現,他那棵樹就是長得比別人的好。那棵樹長得特別快,樹葉長得特別鮮亮。這是一棵特別茁壯的小樹。
父親不斷地對他説,天啊,兒子,你長大會成為一個植物學家的。你真是天才,你的樹怎麼這麼好呢?
過了一段時間,父親説,大家都看見了,在這些樹苗中,只有這個孩子種得最好,我的禮物得買給他。於是父親給這個小男孩買了一個他特別喜歡的禮物。
後來,這孩子不斷受到鼓勵,他就想,這是天意。有一天半夜,他睡不着覺,心想,書上説植物都是在半夜生長,我去給我的樹再澆點水吧。
他跑出來的時候,驚訝地發現,他父親在那棵樹邊正一勺一勺澆水呢。他突然明白,他的父親每天夜裏都在悄悄地為他澆着這棵小樹。這棵小樹就是父親在他心裏種下的一個意識,讓這個孩子自信起來。
看見這一幕以後,這個孩子的生命態度就改變了。後來,他沒有成為植物學家,而是成了美國總統。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這則小故事自然是虛構的,因為歷史上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在三十九歲時才因病致殘。就跟眾所周知的"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一樣,故事本身不一定真實,但是卻反映了某些令人深思的哲理。那麼,"羅斯福與樹苗"的故事説明了什麼呢?
我們想一想,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啊,這種愛永遠不需要走到陽光底下,永遠不需要讓兒女知道。你可以撞破這樣一個秘密,你也可能終生都不瞭解。但是,有幾個兒女願意點點滴滴為父母默默做點事呢?很多兒女做點事就要嚷嚷出來,要讓父母知道,孩子是愛他們的。
我還看到過一個讓人很感動的兒女盡孝的小故事。有一幫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一個人説,我在外面時間這麼長,我要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告訴他們一聲。然後,他撥了一遍號碼,停了一下掛斷,又撥了一遍號碼,拿着聽筒等着,接着跟他父母説話。
他的朋友們很奇怪,問,撥第一遍佔線啊?他説沒有。朋友問,那為什麼要撥兩遍呢?
這個人淡淡地説,我爸爸媽媽年紀大了,腿腳不好,他們只要聽見電話就覺得是我的,每次都是不顧一切往前衝,恨不得撲在電話機上。我媽因為這樣就經常被桌子腿絆了。後來我就跟他們説好,我會經常打電話,但前提是你們一定不要跑,我第一次撥通電話就響兩三聲,然後掛上,你們慢慢走到電話機邊等着,過一會兒我一定還會打過來的。
這個故事,説實在話,是比較少見的兒女孝敬父母的故事。朋友們在一起要聊起父母對兒女的愛,大家可能隨口説出一大把,但是兒女有如此之心對父母的,往往少見。其實,我倒真希望這樣的故事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家裏,發生在我們身邊。
翻翻《論語》,有那麼多關於"孝"的説法,説到最後,我覺得有一句話是需要我們每個人記住的,那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我們為人兒女者,可以在心裏問一句,我們父母的生日是哪天,他們今年多大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説得很準確。但是,做父母的要是想,我孩子哪天生日,多大了,沒有幾個人想不清楚。
我們有時候覺得,老人不像孩子愛過生日,孩子過生日都是成長,他高興,而自己的生日老人有時候忘了就忘了,淡了就淡了,他覺得自己長一歲也沒有什麼好。
對我們兒女來説,父母的年齡不可不知,知道以後,那就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父母高壽,得享天年,做兒女的現在還有機會孝敬他們;但懼的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歲,我們還有多少時間能夠陪在父母身邊盡孝呢?我們還能夠有多少心願真正來得及完成呢?
可以説,父母之年在我們的心裏可能永遠是懼大於喜的,因為我們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給的太多。所以,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至深的悲愴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真是到了那一天的話,我們就是捶胸頓足,涕泗滂沱,再三追悔,父母在的時候少頂一句嘴多好,多做一件事就來得及啊,但是一切都過去了,來不及了。
只要父母還在,就是兒女的福分。天下兒女心,就是在這個時刻,想一想父母之年,以及在有限的歲月中,我們還來得及做什麼,那麼一切都有可能。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天下兒女心,我們都記住這一句話吧。也許從今天開始,我們的父母就快樂了,我們自己的心就得到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