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很濃厚的鄉土觀念,所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不論離家多遠,死後必定想方設法把遺骸運回家鄉安葬,客死異鄉而又不能歸葬故土,在傳統觀念中被認為是最為淒涼的事。
趕屍——是一種最為奇特的運屍回鄉的運輸方式。
湘西的沅江流域,大都是崇山峻嶺,道路崎嶇,人行已是甚為不便,更遑論抬著棺材翻山越嶺了,於是“湘西趕屍人”這一行當便應運而生。月黑風高之夜,荒郊野外,一連串的死屍默默的尾隨在趕屍人身後,匆匆穿州過省返回故鄉,最遠的可達雲貴,詭異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慄,這是世界上最為恐怖的職業。
近些年來,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鄉村也普遍修了農用車道,交通條件日臻完善,非昔日可比。國家到處推行火化,客死異鄉一般也就是骨灰返歸故土了。因此,原本就神秘的“趕屍人”現已銷聲匿跡,江湖之上絕難再見其蹤影。
此刻,馮布衣心中已大致有數,於是對老者道:“此次要運的並非屍首,而是一具八百年前的骨殖。”
“並非‘趕屍’何故不乘汽車又快又便當?”老者深感詫異。
“此人八百年前赫赫有名,想他本意仍是循用舊俗返歸故土,我寧願尊重其意而行之。”馮布衣語氣堅決。
“運往何處?”
“江西定南鳳崗村。”
“豈不是古時江西派大風水師賴布衣的家鄉,此骨究竟何人?”老者更覺驚訝。
“正是北宋賴文俊。”馮布衣低聲道。
夜,小雨初歇。賀嘉山上,那黑衣老者酒足飯飽,打開馮布衣的旅行皮箱,取出賴布衣的遺骨,恭恭敬敬地上了三柱香,跪下磕頭。
“我遲老二一生走腳,今日有幸得此殊榮,能夠走腳八百年前賴老前輩的屍骨返鄉,不枉此生啊。”老者激動得眼淚直流。
祭拜完,老者取出牛筋線,手法熟練地將206塊骨頭逐一串起,難以連接的趾骨用膠帶纏好,此刻遺骨站立著如同醫學院的骨骼標本般。
“賴老前輩想來一生跋山涉水行走萬里,腳底都生滿了骨刺,不知行走怎樣?”老者一邊嘮嘮叨叨,一邊取出辰砂,這是硃砂中之上品,塗抹在了天靈蓋、胸骨和關節部位上。馮布衣找來一套迷彩服,穿在骨骼上正合適,帽子稍大些,也只好將就了,再套上一雙高幫旅遊鞋,繫上一付防非典時流行的大口罩,一切已然就緒,即使途中有路人瞧見,只要是夜間也難以辯認,只會想此人太過消瘦,定是營養不良而已。
夜半時分,老者趕著遺骸同馮布衣父女二人下山。
“湘西趕屍”果然詭異之極,其山術(山、醫、卜、命、相五術之首)竟如此厲害,香港殭屍片的情景再現了,隨著老者口中的咒語聲,身著迷彩服的賴老前輩骨骼悄無聲息的輕輕躍起,瀟灑的跳過門檻,小祖師看得心花怒放,也學起那樣蹦了出去。
凡“趕屍”返鄉須得夜行,小祖師白天到處玩耍,晚上跳了不遠就累了,馬上睡意連連,馮布衣無奈只得放在肩上背起一路南下。
晝伏夜行,一路小心翼翼專揀荒僻之路,避免與人照面。不幾日已至贛南于都縣寬田鄉地界。
是夜,雲開霧散,一輪明月高懸,月色如水,灑在鄉間的土路和田埂上,天際邊偶有農舍的燈光若隱若現,大地彷彿沉睡了。
經過幾夜的跋涉,馮布衣腳上打了泡,揹負著小祖師,精神倍感勞頓,哪知這小祖師不過6歲而已,竟有如此般體重,看來需要減肥了,他想。
大約子時,白茫茫的霧氣從四下裡瀰漫開來,馮布衣咬緊牙關跟在那黑衣趕屍老者身後,步趨步隨。個把時辰之後,忽聽老者自言自語道:“奇怪,又是回頭路,哼,小小鬼打牆難道能難住我遲老二?”說罷,老者停下了腳步,解開褲帶站在原地“嘩嘩譁”撒起尿來,頓時一股酸騷熱氣撲鼻而來。
“鬼打牆、鬼打牆,一泡屎尿,牆兒倒掉。”老者口中唸唸有詞,邊說邊繼續前行。
丑時時分,老者破口大罵起來,原來那泡尿竟然沒起作用,一個時辰又回頭了。“這可是童子尿啊。”老者惋惜的說。
小祖師咯咯笑將起來,老者臉一紅,表情略現尷尬。
“遲老爺把鞋倒穿過來就可以啦。”小祖師在馮布衣的背上一本正經地說。老者遲疑著脫下鞋倒穿,馮布衣也是一樣,儘管走起不便,但是卻真的走出了鬼打牆。
清晨,天矇矇亮,馮布衣一行人沿著梅江河畔前行,不遠處一片楊梅林,林後有處農舍,大家上前投宿。
農家是一對老年夫婦,為人很是熱情。贛南自古民風淳樸,尤重待客之道,見老者相貌醜陋,著迷彩服之人詭異,心下已是明瞭幾分,也不多問,徑直帶入偏房。那老婦人見小祖師甚是喜愛,不住的噓寒問暖。
主人家姓楊,是唐代楊筠松的後裔。
楊救貧,名益,字叔茂,號筠松。生於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後寓居江西于都、興國等地,自稱救貧先生,是我國唐代相地的形勢派大師。楊筠松在贛南的興國、于都和寧都一帶廣招徒弟,開展講學活動,授以青鳥術。他的學說經過發展、完善的過程,逐漸演變、形成風水地理的“形法理論”,也稱“形勢派”或“巒體派”後世勘輿界尊稱他為“形勢派”或“江西派”的風水地理祖師。
唐天佑三年(公元907年),楊救貧為贛州的一個官吏勘踏祖墳吉穴,酒後失言,遭到猜忌,用陰陽壺盛青酒,使他慢性中毒,在買舟東上返回于都的途中,毒性發作,死於舟中,時年73歲。
馮布衣想到此處不禁長嘆,這邊小祖師也是黯然淚下,老婦人忙問其故,方知她竟是當年賴布衣的徒弟。原來這賴布衣正是楊筠松的得意弟子、衣缽傳人,如此算來,小姑娘應是楊家先祖楊筠松的徒孫了。
(小祖師應是江西派第三代掌門,原《蟲眼》記載為29代掌門有誤,特此更正,由此給讀者帶來的不便與經濟損失深表歉意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