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 > 外国文学 > 《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在线阅读 > 第四章 皇帝一死

第四章 皇帝一死

    浪子皇帝灵帝之死,为什么会引起天下大乱呢?

    后汉诸帝没有子嗣者为多。

    前代桓帝也是由于没有子嗣,所以引旁系之灵帝继承皇统。

    灵帝也丧失了几名才出生不久的皇子。

    如同世界各地的习俗,为使小孩平安生长、将之暂时丢弃或过继给别人之风俗,在当时的中国也有。

    何皇后的皇子辩,在同样的理由之下,交由一名史姓道士抚养。人们称这位皇子为“史侯”。

    灵帝还有一个由名叫王美人的女人所生的皇子协。这位皇子交由董太后扶养,一般称之为“董侯”。

    灵帝一死,史侯和董侯之间无疑会起继位之争。但,史侯辩才十四岁,董侯协更年仅九岁,所以这两个人不可能由自己出面竞争。

    斗争一定会发生在围绕这两位皇子的人们之间。

    身为外戚的大将军何进,当然希望由其妹何皇后所生的辩就皇位。而被何进所憎恨的宦官们,由于担心辩即位后,何进将具有极大权力,因此,一定得拥立协才行。

    ——要成为天子的人,必须有相当的气度始可。

    自己没有什么气度的灵帝,于决定继位者之际,倒有这样的想法。

    拿辩和协比较时,再怎样以偏袒的眼光视之,还是会觉得协远胜于辩。反过来说,辩实在太差了。

    而且,宦官们莫不称赞协之贤明。实际上,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何皇后所生的皇子即位,所以,如此做是极其自然之事。

    后宫也有女人之争。

    灵帝生母董太后是一位女强人,同时也极为贪心,据说,她的儿子皇帝开“卖官店”猛赚大钱,就是她出的主意。说起女强人,生为屠夫女儿的何皇后,也不输董太后。年轻时候的她,曾与粗汉们为伍,手执肉刀,在市场肉摊做过生意。

    除了婆媳间的斗争之外,董太后更养育了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协。董太后一方面是想给媳妇难看,同时也由于对协疼爱有加,所以很想让协继位。为她做后盾的是担任车骑将军的侄儿董重。

    因此,灵帝一死,会引起一场极大纷争是势所难免的。

    灵帝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丙辰日死于嘉德殿,享年三十四岁。他于临终前,叫来他最信赖的宦官蹇硕,对他留下遗言道:

    “朕还是决定选协作为继承人,辩无天子之气度,望你好好辅佐协。”

    “遵命。”蹇硕流着眼泪叩头道。

    虽然有皇帝遗诏,但要使协登基却不容易。朝廷中也有下少拥立辩之势力。除非将这个势力肃清,否则想使协就帝位是办不到的事情。

    拥立辩之势力的领导人物当然是何皇后的哥哥何进。蹇硕倘若要遵照遗诏,使协登基,就非先取何进之命不可。

    蹇硕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

    ——帝崩,欲商谈后事,祈即入宫。

    他叫人带了如此文意的信给何进,准备于对方入宫时,将之逮捕诛杀。而蹇硕一个名叫潘隐的部下和何进是多年老友,这个人一看见何进入宫,就以目光向他示意。

    “潘隐的目光好像在向我警告些什么。”何进顿时领悟自己的处境危险。他和伺候皇帝身边的宦官已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宦官具有异常残虐的性情是众所周知之事。

    危险!何进立即退出宫廷,率领军队进入百郡邸。百郡邸是郡国藩邸,驻兵于此,能对皇宫发挥威吓效果。何况皇帝亡后,倘若皇子年幼,由皇后摄政是后汉之成规。何皇后当然会让自己生的辩即位。

    蹇硕早就料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才企图将何进杀掉。只要何进一死,何皇后就容易对付了。但企图杀害何进之举,现在已告失败。蹇硕在何进以兵力威吓之下,无从阻碍辩即位之事。

    辩于灵帝死后第三天登基,并且将年号改为“光熹”。王美人所生的协,则被封为渤海王。

    蹇硕当然不是这么容易就会认输。要是于这个斗争中失败,自己的老命一定会赔掉的。因此,他召集宦官干部说:“何进已经拥立新帝,垄断国政,之后的步骤一定是杀尽我们宦官。他们之所以还没有下此毒手,是因为我们掌握禁卫军的缘故。我们非趁早逮到何进,把他干掉不可!”

    但,宦官中也有和何进亲近的人。中常侍郭胜和何进便是同乡,而且向来就有交情。他把蹇硕的计划透露给何进,何进乃毫不犹豫地进兵,抓到蹇硕后把他杀掉了。

    剩下的反辩派只有董太后一个人。但由于宦官派中心人物蹇硕已不在,对付这样一个老女人根本不费事。

    ——藩后不得居留皇都。

    何进遂以此为由,把董太后赶出长安。

    如前所述,由于桓帝无嗣子,因而立旁系藩王身份的灵帝为皇帝。也就是说,灵帝是以桓帝之子的身份即位的。如此一来,他的母亲应该算是桓帝之皇后才对。其实,生母董氏只能算是“藩后”。把孩子送给别人做养子的母亲,应该和孩子断绝关系,岂可来到皇都,而且住在宫中!

    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灵帝在世时,当然没人敢对天子生母搬出这番道理。灵帝一死,这个理由就成了赶走反辩派董太后的最好借口。

    原本以皇太后身份极为自傲的人,现在骤然被贬为“藩后”,并被要求离开长安——急怒攻心的董太后遂因此猝死。

    何进进兵包围了董太后侄子——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自认命已该绝的董重,也自尽而亡。

    可以称为后汉王朝病根的“清浊之争”,再度恶化。

    士大夫对宦官——在这宿命性斗争中,双方的憎恶感已达极点。

    西园八校尉中被任命为中军校尉的袁绍,自认为是士大夫之代表人物。汝南郡汝阳县袁家乃当代第一名门。

    这个家族以“四世三公”而闻名。也就是说,到袁绍父亲这一代为止,他们家族四代皆为“三公”(指首相“司徒”,副首相“司空”,国防部长“大尉”而言,皆为国政中心人物),像这样的家族,全国实在找不出第二个。高祖父袁安历任司空、司徒,其子袁敝为司空,其孙袁汤历任司空、太尉、司徒三公,曾孙袁逢则为司空。

    袁绍是袁逢的儿子,只是,由于袁逢胞兄袁成英年即逝,而被过继为伯父之子。

    因为是这等名门之后,所以自诩为士大夫之代表也无人表示异议。

    绍有姿貌威容。

    如《三国志》记载,袁绍不但长得英俊,而且一表人才。

    作为清流之代表的袁绍,对浊流宦官甚为憎恶。

    虽然袁绍是个俊秀伟丈夫,却不是温和型人物。年轻时候的他以侠客自任,时常与人打斗。他常与曹操结伴干“抢新娘子”恶作剧之事,已如前述。

    “使朝政紊乱之宦官,应悉数诛杀。”

    袁绍对大将军何进做了此一耸人听闻的建议。

    大将军的地位犹在三公之上,而靠妹妹何皇后的庇荫、与弟弟何苗相偕居显要之位的何进,正因为自己是屠夫出身,所以在袁绍这等名门出身者面前,有极大自卑感。而他在内心却有这样的想法:“我绝不是只靠妹妹发迹的,我也有实力!这一点,总有一天会让你们知道!”

    “倘若能清除我王朝积年之病根,大将军之名将永垂青史。”

    被系出四世三公名门的袁绍如此煽动时,何进果然燃起战斗意念了。“好!就把他们统统干掉!”

    不过,这件事情有失败前例。过去窦武企图肃清时,自己反而被杀。何进突然有了些许踌躇。

    颇富打架经验、善于察言观色的袁绍,立刻以激励口吻说:“窦武所以失败,是因为禁中五营士兵全在宦官的指挥之下。将军和窦武不同,与令弟共同领有自己的将兵。但愿将军能为天下除患,留芳万世。”

    “说得也是……”

    虽然如此,何进的犹疑依然未消。他在心里暗中比较自己的部下和宦官支配的禁中军兵力。

    袁绍连这一点都看得出来。

    “大将军请放心吧!我们可以召集与宦官毫无渊源的地方军到中央来。地方上有许多猛将豪杰啊!他们都是没有感染到皇都华美风习之朴实精锐军队,一定会打赢宦官的。”

    经过袁绍说服后,何进终于点头。

    袁绍也找来顽童时代的好友——现在同为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曹操,加入他们这一派。

    结果,曹操不但没有答应参加,更以下面的话忠告袁绍:

    “宦官这个职位,存在已经很久。他们专横确实是不对的事情,但,要处罚他们,由一名狱吏执行就够,为什么要发动天下大军呢?发动这等大事,秘密一定会泄露的。”

    “不以大军对付,对方一定不会屈服,因为他们也有军队啊!”

    袁绍志在尽快消灭宦官。

    “召集地方军千万不可找董卓。找那种人来,洛阳一定会被搞得乱七八糟的。”曹操道。

    “不,我倒想特别倚重董卓。因为他率领的凉州兵很强嘛!”

    “强是强,可是……”

    曹操知道多说无益,所以打住。

    袁绍急着要起义。打架想获胜,“先发制人”是最大原则。而不擅长打架的何进,则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在于招募同志。

    广邀各地军阀共同起义的他,决定等这些军队抵达后再说。

    何进憎恶宦官的情形,和身为士大夫的袁绍等人有些不同。有宦官在时,身为外戚大将军的自己,便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权势。他只想把宦官悉数扫出宫廷外,倒没有将他们全数杀尽之意。何况宦官中也有不少与之交情甚笃的人,其中一些更是对他有过恩情。屠夫家庭之女儿得以进入后宫,是因为收买宦官的关系。脾气倔强的何进之妹,在成为皇后之后,也有过使灵帝大为不悦之事,她的皇后之位当时险些被废,后来由于宦官极力为她求情,因而得以不了了之。所以,何进认为自己与宦官的交情,毋宁较士大夫为深。

    士大夫有引以自傲的家世,而何进根本没有。何进和士大夫会面时,难免有些紧张,与宦官在一起时,则甚为轻松自在。

    如前所述,宦官蹇硕的密谋,曾经被同样是宦官的郭胜偷偷向何进通报。而且,何进和数名宦官要人有姻戚关系。他的妹妹就嫁给了宦官领导人物张让的儿子。

    起义之事一再拖延的结果,如曹操所料想,肃清宦官之密谋果然泄露出去。

    “那样疏于保密,秘密不外泄才是怪事一桩呢!”

    事后,连曹操都如此冷笑。曹操的祖父也是宦官,有人甚至企图拉拢曹操参加密谋。这个团体的保密观念何等缺乏,由此可见。

    知道何进密谋的宦官们,当然陷于极度紧张。

    这是紧要的生死关头。

    宦官领导集团张让、赵忠、段珪等人,立刻举行高层会议,研究对策。

    ——首要之务在于干掉对方的领袖人物!

    众人很快就有此决议。宦官决定事情,比大将军何进干脆得多。

    对方领袖人物当然是指何进或袁绍而言。

    “干掉”并不是要以正式派兵方式攻杀,而是将之诱出而予以暗杀。但,袁绍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诱出的人。

    对何进下手,应该较为容易。

    假借何太后之名召唤时,何进一定不疑有他,会立刻赶到宫内来才对。大家决定如此诱来何进,接着密议对其袭击的方法。
此页面为中文简体版,其他版本: HK 繁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