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 > 华人文学 > 《仰角》在线阅读 > 第一章

第一章

    一

    不下雪的冬天不像个冬天。干硬的风裹着黄沙从原野的尽头席卷过来,只几轮撕扯,那些曾经繁茂的枝桠便成了彻底的裸体,在狂风的粗野弹拨下,如同破旧的琴键一般,发出嘶哑的吼叫和苍老的呻吟。一个漫长的季节就这么萧萧瑟瑟地在北纬30-40度和东经110-120度之间的辽阔地区匆匆而过,直到冬日将近,春风似乎已从南方逶迤而来,那守望在天上沉默了多时的雪花才急忙抓住冬季最后的时光,先是飘落几片花瓣似的雪绒,尚在空中遨游之际就被碾成水雾,落在干燥的地皮上不留任何痕迹便没了踪影,然后再下,似乎天穹本来就是由这些雪片凝成的冰罩,眼下终于剥落破碎,毛茸茸如柳絮般颗粒硕大的雪团,摩肩接踵轰轰烈烈地压了下来,在地面上丝丝毫毫地增加着海拔高度。喧嚣的风沙沉寂了,在干硬的风中忍受了一个冬季的植被意外地有了湿润。一夜之间,九派河以北和京广线以西方圆数百里广袤的山峦和原野上,便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绵软的雪毯。世界倏然安静下来,只有无垠雪域无声蔓延,涟漪一般扑向天涯。

    进到山里冬训的兵们心里窃喜。未下雪的那些日子,每日里望着草灰一样乌蒙蒙的天,望着破军帽一样黄巴拉叽的太阳,再迎着粗糙刺骨的北风,手上裂出了口子,脸上堆起了泡子,日子过得从头到脚都是冰凉,喝稀饭咬馒头攒下的那点子热量,连铅笔都焐不热。镍铝合金的计算盘在手里端久了,就冻得粘皮。

    这下子可好了,总算下雪了。下雪了,就可以停止野外作业了。而雪一停,杨树就开始绽芽了,到那时候,就开始实弹射击了——老兵们很有把握地对新兵们这样说。

    跟随一连进山的副营长李建武一脚雪一团雾,一路踢腾着走向半山坡上的一幢独立房。那幢房子原是靶场的警戒站,现在驻扎着师属炮兵团二营一连一班。李建武膀大腰圆,步子也甩得蔚为壮观,要是天晴没有障碍物的话,这四五百公尺的路程,走起来也就是三五分钟的事。但现在不行了。底下的雪还没有结板实,上面又落上一层绒絮,走起来就轻飘飘的,进一步要退回大半步,一会儿就走出了一身虚汗。

    李副营长焦躁起来,索性不走了,就在半山腰上喘气,呼呼喷礴的热气像乳白色的云团,出口便四分五裂。再回头俯瞰山下,玉絮飞舞,雪野无垠,空旷旷万里皑皑,莽苍苍天地浑沌。李副营长立马觉得心旷神怡,一股豪情陡然从肚脐眼处炸开,沿胃壁冉冉升起,充溢在胸腔里热热地鼓荡,情不自禁就哼了起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欲与天公试比高……

    李建武不是诗人,也不可能有那种经天纬地吞吐乾坤的胸怀,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这个狂雪滔天的的上午,站在由冰雪耸起并且平空增加了海拔高度的亚热带某个高地上,迸发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这种豪情壮志使得李副营长有机会让自己狠狠地痛快了一阵子。

    然后再往上走,一脚一个雪窝,狗熊一般笨拙,乌龟一般执着。走到一个位置上,就站住了,两只手卷成个土喇叭安装在嘴上,扯起喉咙放声喊叫:“谭——文——韬!”

    果然是炮兵副营长的嗓门,久经考验了,一嗓子吼出去,铿锵有力,在雪原上碾出一片喀喀嚓嚓的回声。炮兵副营长在分工上是阵地指挥员,实弹射击的时候,往往需要在几门或者几十门火炮发射的间隙传诵口令,在那一片嘈杂咆哮的世界里下达口令,没有一副坚强有力的好嗓子当然不行。

    独立房子被狂雪裹得天花乱坠,对李副营长高亢的喊叫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此刻,一连一班以一盆火塘为几何圆心,以班长谭文韬占据的那个地方为思想圆心,正在开展无精打采的读报活动。

    “大家注意了,现在我读最新的这张。某月某日,某某某副主席会见某某某总统,某某某副总理会见某某某外长,某某某到某某某某某国访问,某某某和某某某到机场送行……西哈努克亲王又来了。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在平壤发表重要讲话。某某省粮食增产形势大好,某某研究所又研制新的棉花嫁接品种,填补了世界该行业的一项空白……”

    担任读报工作的是副班长侯其明,河南籍老兵。本来,他那一口侉腔就很让大伙别扭,再加上报纸上的那些永远大同小异的内容,很有些催眠作用,于是就难怪全体同志有气无力昏昏欲睡了。就连班长谭文韬也触雪生情,居然有些想家了。

    想家这种情调当然不太符合一个老兵尤其是班长的身份,但是一个老兵一旦想起家来,那种滋味同新兵又有很大的不同。新兵想家天经地义,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单纯。训练苦了想家,生活差了想家,下雨了想家,下雪了想家,就算是没有任何外在因素诱发,他没理由的也照样想家,想父母,想伙伴,想刚刚才结束的童少年生活,想家乡雪地里的热闹和新年的欢乐,甚至还有可能想到某位女生漂亮的大眼睛。但老兵想家却要复杂得多,老兵想家,多半要同自己这纪念当兵的经历结合起来,譬如进步啦,将来啦,父母的希望啦,自己的理想啦,等等,一言以蔽之,老兵想家不像新兵表现得那样明显,但一旦想起来,就更强烈,多了些许想象也多了些许憧憬,甚至还往往有些失落和伤感——谭文韬现在进入的就是这种境界。

    二

    70年代中期,谭文韬是沧圜江北岸百泉镇的一名高中毕业生,但是这个高中毕业生成色有些不足。谭文韬上小学三年级那年就遇上了“教育革命”,娃娃们欢天喜地地迎来了不用交作业的幸福岁月,乐得下棋打球踢毽子。在十三岁那年,少年谭文韬下象棋在百泉镇就只剩下了一个对手,那就是他的父亲,而他的父亲在文革靠边期间曾经被关到粮仓里住了两年,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中研究过两年多棋谱,研究得出神入化,以至于后来成为当地的棋王,能够击败这样功底深厚的老将,可见谭文韬天资不凡。谭文韬家吃的是商品粮,老爸又是国家干部,担任本镇的镇长,家境自然比别的孩子优越,不愁将来谋不到一碗饭吃,当一个工农兵大学生也是极有可能的。

    岂料,到了70年代末期,形势陡变,再靠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看来是没指望了,谭镇长紧急行动起来,蚂蚁搬山似的给儿子弄来一大堆数理化。可是为时已晚。已经轻松地拿到了高中毕业证的谭文韬原以为这个世界翻来覆去从此不会再有考试一说了,没想到还有致命的一击,差点儿没被淹死在庞大的书海里。那段时间日子过得昏天黑地,脑子里汹涌澎湃的全是未知数。

    第一次报考的是文科,名落孙山倒也在预料之中,至于在孙山之后第几万还是第几十几百名,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咬紧牙关继续战斗,坚信“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殊不知苦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过关也不是说过就能过的。这回就看出来了谭文韬的聪明的确不是溢美之词,至少在本镇那些待考青年中还是鹤立鸡群的。经过一年多的突击,果然澄清了不少未知数,底气增添了许多。第二次上阵,就有些踌躇满志了。这次换了进攻方向,报考的是理科。可结果还是被孙山踢下马来,好在这次离孙山已经不远了,只差了三分。

    几个回合下来,就有些鼻青脸肿心灰意冷,面子上也过不去。一恼之下索性算球了,后退一步就地下乡,咬牙切齿地操起了锄把子。

    就在这个心灰意冷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征兵开始了。到百泉镇接兵的最高长官是W军区炮兵某部连长李建武。那时候部队派遣的接兵干部是很有决定权的。最初,李建武并没有相中谭文韬,这小子乍看起来有点蔫乎乎的,耷拉个脸没个朝气,不像个机灵人。而且,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他有理由对谭文韬这样的小干部子弟的品行和吃苦精神表示怀疑。但是,在当地颇有威望的谭镇长亲自提出来要谭文韬到部队锻炼锻炼,李建武也不能置若罔闻。

    来到百泉之后,李建武曾有好几次听镇里的人讲,说谭镇长的象棋下得如何如何了得,开始不介意,听说的次数多了,心里就有些痒,终于就在一个晚上接受了谭镇长的邀请,到他家里下象棋。

    他没想到这是谭镇长蓄谋已久的一次“攻心战”。一共下了三局,从晚上七点下到深夜十二点。结局是各胜一局,平了一局,当然也就各负一局。一场鏖战下来,谭镇长和李建武都是精疲力竭。谭镇长已经让老伴准备了几个小菜,要留李连长小酌,李建武却坚辞不受,一副满脸正气的样子,一裤裆清风出的门。

    但这天夜里李建武失眠了,越想越疑惑,他明显发现他不是谭镇长的对手,但却下平了,而且看不出来他是在让你。这就有名堂了。第二天晚上,李建武又去找谭镇长接着下。这回谭镇长果然没有客气,一点儿也没让。这个在本连棋坛上曾经不可一世的人民解放军连长,还没回过神来,就落了个两局两负的结果,输得雷厉风行。他要求再下一局,谭镇长笑了。谭镇长说:“我下棋有个规矩,跟棋友下,只下一局,一局定乾坤,输赢都是它。好朋友来了,我跟他下三局,胜他两局输他一局。要是遇到贵客,跟他下第一次要下五局,譬如对你这样的。我不会让你赢,但这是个规格。这五局,我的原则是胜、平、负、胜、胜。第一局不胜,你会认为我是故意让你,提不起兴趣。第二局倘若再胜,又对你打击太大,怕你失去信心。当然也不能马上就输,一反一正也没意思?所以第二局最好的结局是平,平了也可以吊你的味口。第三局就可以输给你了,让你觉得咱们是棋逢对手,再下下去还有赢的可能,味口更吊上来了。但是,最后两局我是不会让的,第四局让你输了,你还不服气,可是第五局再输了,你就没话说了。我不能让你,让你就是对朋友不坦诚了。既然是朋友,我得说真话,下棋你不行,别说我了,你连谭文韬都下不过。你不要看他不爱吭气,这小子肚子里有牙,你把他带到部队去,不会给你丢脸。”

    李建武不接正茬,说:“谭镇长你就没有个输的时候?”

    谭镇长说:“当然有,不然我就去参加国际比赛了。不过,走了十步我就摸了他的底,要是下不过,我只下一盘,输了走人。”

    李建武心想,这是什么作风?典型的农村干部嘛。但他不能不承认,这个典型的农村干部是很有重量的。下完棋的第二天,李建武单独接见了谭文韬。

    参军对于谭文韬来说,本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他的态度没有他老爸积极,但也不是完全不积极。在小集镇里前程无望,考个大学还老是碰壁,再说,就算考上了又怎么样?考上了也不一定比参军好到哪里去,如果给个大学生和军官的头衔让他选择,他还是选择当一个军官。古人都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嘛。当然,他之所以有点兴趣,是对准了要当军官的。那时候,军官这个职业对于广大的革命待业青年还是很有点吸引力的。

    那晚李建武同谭文韬谈了许多,当然都是带有考验性质的,譬如说理想啊,抱负啊,事业啊,等等,都让谭文韬谈了看法。最后,李建武问:“你有什么特长没有?”

    谭文韬大言不惭地说:“会下棋。”

    “还会什么?”

    “会打篮球。”

    “还会什么?”

    “会拉胡琴。”

    “还会什么?”

    谭文韬极不痛快地瞅着李建武,瞅了一阵,底气很足地吼了一嗓子:会——种——地!

    三

    篮球赛是李建武挑起来的。作为一名炮兵军官,李建武不仅热衷于下象棋,也十分热爱业余的篮球事业,三天不打球手就痒得慌。这倒也符合职业精神——当兵的嘛,讲究的就是一个“打”字。

    比赛双方是接兵部队队对百泉联队。但接兵来的现役军人只有四个,李建武于是将几个排名靠前的应征青年作为准军人拉过去凑数。

    又一次有眼无珠了——挑选人员的时候,李连长居然没有看上谭文韬,大约是头天晚上对谭文韬的印象不怎么样,觉得这小子不仅蔫乎乎的,还有点倔头倔脑的。

    谭文韬憋着一肚子窝囊气,愤然参加了自己家乡的联队,成为主力中锋,在场上化愤怒为力量,龙腾虎跃势不可当,无论是带球穿插还是三步上篮,也无论是进攻偷袭还是远距离投射,都打得敏捷凌厉游刃有余,以至于接兵队防不胜防。

    李建武眼看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力不从心,分数不仅没有拉开,反而随时都有被人家追上的可能,两眼便劈里啪啦地急出火来。李建武大动肝火是有道理的——在百泉镇备受瞩目的堂堂的解放军队倘若输给了土巴拉叽的老百姓队,岂不是把解放军的人丢大了?还牛皮烘烘的炮兵呢,回去要是让团长师长晓得了,那就不仅仅是挨顿臭骂的问题了。

    李建武一急就使狠招,调整了兵力部署,屈驾以统帅之躯专门对付老百姓队的主攻手谭文韬。岂料老百姓队越打越勇,谭文韬更是视死如归冲锋陷阵,大有报仇雪耻的架式。

    比赛到了最后四十秒,无论解放军队怎样出生入死围追堵截,比分还是平的,更要命的是,四班长一招失手,手中的球便不翼而飞,并且迅速就被谭文韬从裆里运将出去,冲过中线,径直奔向对方软肋。李建武见状大惊,急忙阻击,一边东奔西跑张牙舞爪地挡住谭文韬,一边气喘吁吁地威胁:“你小子还想不想参军啦?想参军就留个退路。”

    谭文韬却不理这个茬,说:“你管我想不想参军呢,咱打完这个球再说。”

    李建武说:“打完这个球就迟个球的了,你敢赢了我这个球,我就敢捋掉你这个兵。”

    谭文韬说:“你就是捋掉我这个兵,我也得打完这个球。”

    话落人起,一个漂亮的弹跳空悬,瓜皮篮球便脱手而出,在空中画了一道流畅的弧线,然后不见波澜地落入球圈穿心而下——是空心球。

    比赛以百泉镇老百姓联队的最后胜利而告结束。下场之后李建武问谭文韬:“你小子是不是吃了饿虎胆啦,怎么那么凶狠?”谭文韬说:“都是被你气的。狗逼急了还跳墙呢,人一气急了,杀人的胆量都有。实话对你讲,这回打球,是我打球史上发挥得最好的一次。”

    李建武说:“行,你小子只要没有乙型肝炎,就是有痔疮疝气,我也要了。”

    半个月以后,谭文韬就跟着李建武满怀豪情地到了部队。临走的时候,谭镇长关起门来跟儿子说了半夜话。谭镇长能够忍痛割爱送独生儿子当兵是下了天大的决心的,毋庸置疑是希望儿子能够当一名军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谭某人在百泉镇是个头面人物,倘若别人家的孩子当了军官,自己的儿子却灰头灰脸地老是当个大头兵,最后还拎个铺盖卷子“社来社去”,那就现世了。

    已是深秋,夜里很静,只有秋虫轻吟浅唱。此时离新兵“告别杨树庄”还有三四个小时。老子用很复杂的眼光长时间注视着儿子,好大一会儿才开腔,并且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文韬啊,你明天就要走了,爸爸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我舍得让你走吗?可是不走吧,就让你在家里也不是个事。这么聪明的孩子,却没赶上个好时光,上学上得屁淡筋松,荒废掉了。老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纵天下横也天下。还是出去闯一闯吧,以你的心气和才气,也许当兵是你的一条好出路。”

    儿子没吭气,儿子在心里想别的事。老爸的身上穿的是一件军上衣,那是本镇一个在东北当兵的人回来探亲时送给老爸的,上面只有两个口袋。儿子想,老爸穿这件军上衣与老爸的身份有点不太协调。儿子在算计,能给老爸搞回来一件四个兜的军官服,老爸穿在身上就比较妥帖了。

    谭镇长按照镇长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给儿子提了许多要求,什么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啦,不睡懒觉多做好事啦,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啦,遵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啦,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自然不会忘记交待。最后,镇长积三十余年基层领导工作经验,给儿子上了一堂至关重要处世课程——

    “你这熊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心气太高,这是好事,但是做什么都有一个分寸的问题。做人和下棋有一些差不多的道理,是个人下棋都想赢,这是不用讲的。但是想赢不一定就能赢得了,你得有招。你爸爸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是从咱们百泉镇送走的兵这些年少说也有千把人,我注意了一下,凡是在部队当了军官的,大部分是有文化的,这也是不用说的。但是有文化的不一定都能提拔,还有好多文化程度拔尖的,干工作也很卖力,军事技术也不比别人差,可是为什么提不起来呢?一句话,人缘差。爸爸对你别的方面都放心,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人缘差,你的骄傲是出了名的,不爱理人,上次你们大队青年选团支书,按说你比张雨有能耐吧,干啥都不比他弱,可是为什么票数比他少?就是因为你骄傲。记住一条,千万别骄傲。”

    儿子说:“记住了。”

    老子又说:“干什么都要争先。”

    儿子说:“记住了。”

    老子又说:“不过也别太争先了。该争的争,该让的也得让别人一点。别太锋芒了。太锋芒了容易遭人嫉恨。”

    儿子说:“记住了。”

    老子最后咬咬牙说:“你爸爸一辈子没当过大官,好歹也是个基层干部,管着几万人,算是个营级干部吧?你在部队上干,不能比你老子差。开弓没有回头箭,去了就给我混个人样儿出来。”

    儿子也咬咬牙说:“记住了。”

    然后就走了。

    在家的时候,谭文韬们听说他们要去的地方是“W军区某部”,满心欢喜地以为是要到大城市风光一番,落到营盘才知道,所谓的“W军区某部”,是在九派河北岸的一个山窟窿里,离W市还差好几百里地呢。

    山窟窿里长了许多柿子树,还长了一些蚂蚱似的长腿长颈子的大炮,老兵们管那炮叫加农炮。再往后,谭文韬就和这些加农炮较上劲了,用李连长的话说:“我看你小子拉胡琴拉提琴写文章都是二半吊子,大老爷们玩那些酸叽叽的都不是正经活。我看你小子就是当炮手算是找准了感觉。你投两个篮我就知道你是个炮手的料。”

    李连长又说:“在咱们的部队里,真正的城市兵和真正的农村兵都好带,城市兵有城市兵的毛病也有城市兵的优势,农村兵有农村兵的优势也有农村兵的毛病,咱管起来都是熟门熟路。就你这样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的人咱还没号准脉,好像还挺有个球个性的。不过呢,在我看来,就你们这些小街痞子其实最适合当兵。进城了吧你是乡下人,在乡下吧,你又吃个球商品粮,在城市在乡下都找不到感觉,那你不当兵你还能干啥?”

    李连长还说:“什么是男人,男人就活一个字,那就是一个打字。打铁,打猎,打球,打炮,打仗……当然咯,不能打老婆,打老婆的男人是最没有本事的男人,别的都不敢招惹,只能打老婆,那算什么玩艺儿?谭文韬你要记住,你小子是跟我吹过牛的,你不是要当这个家那个家吗,那些通通都是空想扯淡,你先给我老老实实地当个好炮手,把炮这玩艺儿侍候好了,你就是炮兵专家,那就不光是皮鞋和四个兜的问题了,那是你真正的前程。”

    那时候谭文韬觉得李连长挺哥们。可是很快谭文韬就发现远不是这么回事。在训练场上,李连长简直就是一匹豺狼,对他谭文韬尤其凶狠,十个班长同室操戈,哪怕他谭文韬考核成绩第二第三,那都是过不了关的。李建武对谭文韬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第一。按照李建武的思路,军队是要打仗的,而在战争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当兵的应该只争第一,不争第二。狭路相逢勇者胜,看看外国电影就知道了,两人决斗,第一名存而第二名亡。

    这以后,谭文韬就很少见到李连长的笑脸了,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口令和咆哮。炮手那份差事,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智力,谭文韬就在李建武的冷面之前咆哮之中从三炮手当到一炮手,然后是瞄准手。第二年谭文韬以全师炮兵瞄准手对抗赛第一名的资格当了一班班长,年底名字便纳入团干部股的“干部苗子”花名册。

    至此,谭文韬就体察到李连长的一片苦心了。连长那是恨铁不成钢啊。

    四

    三年过去了,当谭文韬成为一名炮兵班长并且成为李某与他人一比高低的一张重要王牌的时候,李建武越来越庆幸当初选中了这个好苗子。谭文韬不像他老爹表现得那样老谋深算,但也可以称得上深思熟虑了,勤奋自不必说,坚韧是更重要的品质,正是凭借勤奋和坚韧,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荣誉,不仅使李建武多出了许多扬眉吐气的机会,也使他本人成为全团排名第一的“干部苗子”。按照部队传统的经验,一个干部苗子,如果经历了一年到两年的考验,只要不出纰漏,各项工作能够保持到应有的水准,这个“干部苗子”一般来说是提定了。谭文韬在这几年中,纰漏当然是没出半点,训练标兵的名声却与日俱增。个人野外地形考核是本军第一,所带领的班在军区炮兵战术技术考核中两次夺魁。

    当然,要是让李建武鉴定,谭文韬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就在前不久的一次比武中,李建武还将谭文韬臭骂了一通。那次是全军区炮兵三十一个基准班参赛,遇到的对手又是前所未有的强硬,可以说群英荟萃强手如林。尤其是军直炮团的凌云河,像一匹黑马平地蹦出来似的,一套班战术玩得花团锦簇滴水不漏,个人测距离确定目标点,两千公尺的距离上,误差居然只有七十厘米。还有独立师一团的常双群,个头倒是不高,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米六五的样子,按谭文韬的想法,这样的小矮个都不配当班长,光这形象就有损军威——且慢,人不可貌相,那家伙个头是小了点,可是往炮场上一站,那精神气就呼呼地往外冒,小个子也像是升华了尺把高,小红旗一举,那个班的魂就凝聚在一起升到了半空中,扑向炮位那一瞬间,气势汹汹翻江倒海。案头作业这小子也大出风头,性能诸元修正要领倒背如流,确定表尺射向精度速度令操炮多年的老炮手叹为观止。谁也没有想到,综合第一名最后竟让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夺了去。

    按说强手对阵,能跨上前三名的位置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是李建武却大为恼火。当然,李建武的恼火除了谭文韬丢了第一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连第二名也争得不地道,后面还跟了个尾巴,而这个尾巴居然还是本团的另外一个班安上的。

    一营一连的刘海文平时一直都是屈居在谭文韬之下,每次见到谭文韬都是恭恭敬敬地喊谭老一,一副不显山不露水的晚辈相,谁知这一次也出人意料地从刺斜里杀出来,夺走了两个单项第一。最后几项谭文韬稳打稳扎,好不容易才同刘海文打了个平手,两个班总分并列第二。这就难怪李建武大为不满,甚至气急败坏了。

    凯旋回来之后,团首长们都是欢天喜地,亲自到团部大门外迎接,又是祝捷又是庆功。可是一回到营里,刚刚在团里被烤热的脸,迎头撞上的就是李副营长的冷屁股。谭文韬给他敬礼他只当做没看见。

    等参赛分队进了营房,李建武便将谭文韬叫到营房后面的菜地埂上,沉着脸好长时间一言不发,再发言就很刻薄——“臭什么美,你以为团首长是在欢迎你们的吗?那是欢迎刘海文呢。人家刘海文前年在军区拿的是第九,去年拿的是第六,今年跟你一个球样,拿的是并列第二,明年就该拿第一了。人家是在上升。你小子倒好,前年拿第一,去年拿第一,今年却拿了个球第二,而且还是并列的,我看你明年就该拿第五第六了,什么玩艺儿?”

    谭文韬不痛快地说:“副营长你话也不能这样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好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嘛。我们要不是定点的时候栽了跟头,那第一还不是我们的?”

    李建武回首乜了谭文韬一眼:“嗬,说得轻巧,你小子还挺有大将风度的呢。好了,外单位的那几个都先放下,什么凌云河也好,常双群也罢,那都是你明年要对付的,眼下,要紧的是要盯紧刘海文。在本团范围内,你可不能让别人占了先,旗子是怎么丢的,你还怎么给我扛回来。”

    李建武说的“别人”明里是指刘海文,再往深里去,潜锋所指还是刘海文的连长杨武。

    李建武当连长的时候,二营一连和一营一连就是老对手,历次比武就是这两个连队争来斗去,不是你先我后,就是我一你二,始终旗鼓相当。可是在调整干部的时候,一营一连连长杨武直接从连长的位置上蹦为营长,而老李的营长前面却很多余地加了个累赘——“副”的,这就使李建武心里老大的不痛快。自从两年前谭文韬的一班在军区一举夺魁,第二年又蝉联冠军,李建武才长长地出了一口闷气,心想狗日的团基准连总算输给了二营基准连,这下好了,让团里的那些官老爷们擦亮眼睛看看,究竟谁才是本团的基准连,光看编制序列那不能作数,军区专家裁定的成绩那才是权威。什么叫基准?最好的才能算是基准。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刚刚得意了不久,谭文韬又整了个第二回来。更让李建武七窍生烟的是,老对手一营一连一班也并列了个第二。癞蛤蟆趴在脚背上,不咬人也腻歪人。

    在本团官兵中有一个说法,说连长比武,班长比文。意思是比来比去,连长比的就是一营一连连长杨武和二营一连连长李建武,班长比的就是杨武的一班长刘海文和李建武的一班长谭文韬。更有一种说法,说是不出十年之内,炮团就是杨武或者李建武的天下,不出二十年之内,炮团就是刘海文和谭文韬的天下。谭文韬和刘海文都是干部部门备案的干部苗子,而且是靠前的“苗子”。他李建武在炮场这个园地里老农般地培植了好几年,就是希望把谭文韬头上顶着的“苗子”二字早日薅掉,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炮兵干部,并且能够远远地甩掉刘海文,从而甩掉在屁股后面紧追不舍的杨武。如今谭文韬平给了刘海文,也就是他李建武平给了杨武,他能不上火吗?

    恼火归恼火,李建武的一着棋还是要押在谭文韬的手上。

    不久,部队就开进山里冬训了。李建武虽然是营里分工的驻点首长,但其实他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是放在基准班一班的身上。部队硬不硬,全靠两头说话,一头是最好的,一头是最差的,当了七八年的基层干部,李建武对这一点还是很明白的。

    五

    “谭文——韬!谭——文韬!”

    李副营长站在山下,久喊不应,只好加大力度,且伴有动作配合——先拍一下屁股,再微微伸出脖子,引擎点火般噗扑哧哧酝酿一番,憋足了一口气,甚至还抑扬顿挫地喊出了曲里拐弯的四川味儿。不料喊声刚一出口,又被扑面而来的北风兜住,转了一个圈儿,同旋风一道回到了身后。

    李建武被噎了一口,差点儿呛了肺管,回过神来便鼓起眼珠子,咬牙切齿地吐了句国骂,张嘴想再喊,又咽了回去,然后愤愤地再往上爬了十几步,这才满怀深仇大恨一般又吼了一声:“谭——文——韬!一——班——长!”

    独立房子里面总算有了动静。侯其明念了一阵报纸,自己也觉得乏味,便停了下来,把报纸摞在腿上,将全班(包括班长谭文韬在内)七个人的面部表情挨个检阅了一遍,对他们昏昏欲睡的表情十分不满,先隆重地咳嗽一声,提醒大家注意了,然后便精神抖擞地咋呼起来:“都坐好都坐好,看看你们什么态度,我读报你们打瞌睡,太不严肃了,这不光是对我本人的劳动不尊重,也是……”

    谭文韬一个激灵,从遥远的油菜地里抽出身来,坐直了腰杆,赶紧掐断副班长的话头,说:“好了好了,别上纲上线了,也别光埋怨别人,也不看看你念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侯其明正要反驳,又突然噤住了,突出的喉结醒目地跳动了两下,调动一双硕大的炮手的耳朵,做聆听状,听了一阵,对谭文韬说:“咦,老谭,像是有人喊你,恁大的雪,是谁呢?”

    一扇破旧的木板门终于被吼开了。先是探出一颗朦胧的脑袋,朝坡下瞅了瞅,大约瞅清了是营副,便有一团人影连滚带爬地滑下坡来。片刻工夫,刚刚从家乡那片温馨的油菜地里归队的谭文韬,就白乎乎地竖在李建武的面前。“副营长,是喊我吗?”

    李建武原地不动,咳了两声,很有风度地耸了耸鼻子,恢复了副营级的威严,瞪着眼睛骂道:“你个龟儿子耳朵里塞上耗子毛啦,啊……?黑起屁眼儿喊你,总喊不应。”

    谭文韬穿着肥厚的棉衣,并且戴着棉帽。不过他没有像李副营长那样把耳巴子放下来,小炉匠似的。占了个头高的便宜,他虽然同样一身棉装,倒也不显臃肿。谭文韬捂着耳朵,瓮声瓮气地说:“咱们正在读报呢,再加上风大……”

    “读……报?”李副营长狐疑地瞟了谭文韬一眼:“天高皇帝远,你们还会那么规矩?老实坦白,你们是不是在‘捉鳖’?”

    谭文韬嘿嘿一笑,不屑地说:“嗨,谁玩那玩艺儿,咋咋呼呼低级趣味,没球的意思。”

    李副营长想了想,换个角度又瞪了谭文韬一眼。这鸟人,自己没情趣不说,还贬低别人,好像就你他妈的品位很高似的。李建武略一沉吟,又拖起副营级腔调问道:“你们读报,都读了些什么内容啊?”

    谭文韬便把从侯其明那张河南嘴里听到的最新消息断章取义又加油添醋地说了一遍。

    “行啦行啦……”李建武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弯腰掬了一捧雪,两只大手合在一起,将雪捏成坚硬的一团,奋力一掷,雪团在苍茫的天幕上划过一道若有若无的痕迹,迅速地消失了。李建武皮笑肉不笑地说:“你们还挺关心国家大事的呢。你那报纸都是上个星期的了。知道咱部队有什么新情况吗?”

    谭文韬不得要领,傻乎乎地看着副营长,说:“十天半月送一次报纸,我们知道的啥新闻都变成旧闻了。部队的动向到咱这一级,普天之下也都晓得了。我们能知道个啥?”

    李建武严肃地看了谭文韬一眼,很矜持的样子,然后向谭文韬一挥手说:“走,下山,本营副给你透露一个最新情况,没准你小子要倒霉,……嘿嘿,也没准是要走运咯。”

    谭文韬说:“那我回去交待一下。”

    李建武说:“你告诉你们那个鸟副班长,把我的派克笔还给我。开个玩笑他还当真了,想担个赌博罪写检查啊?”

    谭文韬笑笑说:“李副营长的指示我可以传达,东西能不能要得来就两讲了。那猴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昨天下午在黄龙坡训练小憩的时候,侯其明跟连队干部叫板抵杠,赢了一个党支部。所谓抵杠,是这支部队的另一项娱乐节目,同“捉鳖”的区别是体力作用大于脑力,但也是很有技巧讲究的,一根擦炮杆骑在两个人的裆下,两人相向而对倚杠挤兑,一是逼迫对方后退,二是将对方撅翻,都算胜利。河南汉子侯其明五短身材,却膂力过人,叫嚣抵遍全连无对手。

    李建武见这狗日的过于嚣张,亲自上阵,不料三个回合下来,也是落荒而逃。总结了经验再要扳回面子,侯其明却不干了。侯其明说,再抵就要下赌注了,干抵抵来抵去没球的意思。李建武说,你说赌什么吧,本营副未必还怕你不成?

    侯其明牛烘烘地说,我输了免费给你擦半年皮鞋,你输了嘛……嘿嘿,咱穷当兵的没有皮鞋供你擦,你就把你兜上的那支水笔给咱吧。

    李建武说一言为定。两人于是接着抵杠,连续两次,又是侯其明大获全胜。

    轮到侯其明索要战利品的时候,李建武却反悔了。妈的那是一支派克笔啊,岂能让这小子轻而易举地掠夺了去?侯其明是个超期服役的老兵了,仗着炮上功夫有两下子,平时就跟营连干部们稀拉惯了,一贯没大没小,不由分说,大呼小叫几乎撵了里把路,差点儿没把李副营长撵得屁滚尿流,硬是把那支派克笔抢走了,心疼得李副营长晚饭都没有吃好。

    谭文韬去了不久便返回了,出门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侯其明。侯其明没有下来,站在独立房子门口居高临下地朝李副营长喊,“李副营长不讲信用,自己扫自己的威信。输赢乃兵家常事,赢了得支钢笔理所当然。要命一条,要笔没有。”李副营长也恨恨地喊:“你狗日的侯其明等着瞧,下礼拜考核的时候我不让你出洋相你打掉我的门牙。”侯其明当然不吃这一套。侯其明说:“你要敢给我小鞋穿,我半夜里往你被窝里塞冰坨子,让你跟你老婆共同伤寒一下子。”李副营长见吓唬不住这个老兵油子,对谭文韬挥了挥手说:“算球了算球了,大人不见小人怪,老子不跟这猴子一般见识了,下回再找他算帐。咱们走吧,我有要紧的正经事要跟你讲。”

    六

    某某某某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干部制度改革,于是乎,这支军队自成立后延续了几十年的直接从士兵中提拔干部(军官)的惯例至此突然中止。未来的基层干部全部来自院校。这年冬天,一道红头命令下来,成千上万个已经纳入“干部苗子”的、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士兵骨干在一夜之间粉碎了向往已久的前程之梦,同时也使各级首长和机关处于惶惑和忧虑之中。

    谭文韬等人又碰巧赶上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从长远战略上讲,干部全部来源于院校,无疑是改变部队知识结构提高现代化素质的有力举措,但刹车太急,惯性难当,部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譬如练兵,这些老兵骨干们都是一遍遍熬炼出来的,对于一门炮一个班,性能烂熟于心,性情水乳交融,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组织训练游刃有余。再譬如管理,这些骨干与战士们同寒同暑甘苦与共荣耻分担,彼此之间理解支持情同手足,如果说战士们是一些板块,那么正是这些骨干充当了桶箍的作用,就是靠他们把战士们牢牢地箍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一律不提,姑且不论这些骨干个人的前途命运,部队管理也的确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

    荒诞岁月结束恢复高考制度之后首批考入军校的几千名学生官拥向了部队后,果然证实了各级首长的担忧。学生官们初来乍到,面对陌生而强硬的军营生活十分茫然,炮场上操场上局促窘迫,甚至连言谈举止都扭扭捏捏的。别的不说,单是操练口令,他们就喊不出老兵们那气壮山河的效果。显然,他们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他们需要适应部队,部队也需要适应他们。而在这些学生官们尚未完全适应和熟悉部队生活之前,在传统的军营文化氛围和新的知识结果尚未融洽地接轨之前,最直接靠近部队的基层管理势必要出现薄弱环节。

    各级都纷纷向上反映了他们的忧虑。于是,对于极少数人来说,就峰回路转,又有了好消息——这就是李建武要对谭文韬讲的“正经事”。

    到达李建武的临时营部,已经是傍晚了。李副营长的房间支着炭火,暗红的火块将四壁映出了玫瑰色的光晕。屋子里暖暖的,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信员倒完开水,李建武便挥挥手把他撵了出去,并且关上了门。谭文韬立即意识到,副营长这次找他谈话,意义非同寻常。

    “谭文韬啊,你是想听好消息还是想听坏消息啊?”

    谭文韬有些发懵,想了想才说:“要是好消息坏消息都有,我当然都想听听。”

    “那好,我就先讲坏消息。”李建武撮了一撮茶叶扔进军用茶缸里,再将茶缸放在火塘边煨上,点了一支烟,慢悠悠地说:“你也不用紧张,你是个老兵了,相信你能正确对待。这坏消息嘛……我一句话说明了吧,你们那些干部苗子恐怕要泡汤。”

    谭文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最初的感觉是有一个像虫子一样的的声音在耳朵里飞来飞去,似乎有点不太真切。窗外的大雪还在一如既往地洋洋洒洒,视野里仍然是皑皑无限。除了火塘里偶尔毕剥作响地炸出一星半点动静,万籁俱寂。他茫然地看着李建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或者是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呢?一批兵有那么多人,能当上班长的就是十里挑一,一个团的班长副班长又有二百多个,能进入干部部门“干部苗子”花名册的也就是二十来个,可以说又是十里挑一。十分之一乘以十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一。百里挑一啊。掰着指头算算,现在的这些干部哪一个不是从干部苗子里提起来的呢?

    “副营长,你是说……是我一个人不行了还是……还是都不行了?”

    李建武抹了一把嘴,噼里啪啦地扇了自己几个耳光子,像是要把僵硬的冻脸扇出热气来,扇快活了才说:“统统不作数了。有了新的精神,往后,将不再从战士中直接提干。”李建武手里捏着一根拨火的棍子,喀嚓一声折成两截,恨恨地骂了一句:“娘的,咱当兵的就这一条闯天下的路子,又被堵死咯。”

    谭文韬听得呆了,此刻脑子里一片空白,突然感到一阵疼痛:这算怎么回事啊,这是为什么?不是干部苗子吗?这可是干部股的花名册啊,怎么说不作数了就不作数了呢?这不是拿我们老兵开玩笑吗?但这些话他没有说出来,仍然怔怔地看着李建武,仍然希望他是在开玩笑。

    李建武心里也很不是味道。他李建武也是从“干部苗子”的路上成长起来的,他知道“干部苗子”们从“苗子”到“干部”要付出多少努力。可是这些话他只能在心里想。作为一个领导,他必须保持冷静,以健康的情绪去感染他喜爱的骨干。何况,路还没有完全堵死呢。

    火塘里的水开了,汩汩地翻着花,乳白色的热气袅袅升腾,给屋子里增添了不少暖意。李建武用毛巾裹着茶缸把,端起来给谭文韬添水。

    “谭文韬,我说过我相信你能正确对待,也理解你的心情,暂时想不通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个局面,谁也不会痛快,可是不痛快的也不是你一个人。远的不说,就说咱军区,各兵种加起来,榜上有名的干部苗子就有两千多人,眼看都是今年明年就要提的,可是……谁料到会有这一招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是块好钢,哪怕是打把铁锹也比别人挖得深。你是老兵,老兵要有老兵的觉悟,老兵要有老兵的风度。我今天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你,你……我相信你不会自杀。”

    谭文韬先是不吭气,抿着厚厚的嘴唇,阴沉着脸往远处看,看着看着就笑了,开始是冷笑,然后是苦笑。

    谭文韬转过脸来苦笑着对李副营长说:“我是你接来的兵,也是你带出来的兵,你还不了解我吗?我是想不通,但想不通不等于乱想。不管怎么说,我也吃了三年军粮穿了三年军装。常言说泰山压顶还不弯腰呢,我这个一米八一的汉子就那么没出息?就那么不堪一击?副营长你放心,干部苗子拔掉了,军区标兵班长的骨头软不掉,老兵的腰不会弯。该怎么干我还怎么干。”

    “好——!”李建武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我李某没看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李建武带出来的骨干,再怎么着也不会当孬种。你能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问题,我就没有话说了——我对你的考验正式结束。刚才我不是跟你说过有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好消息吗?现在我就告诉你什么是好消息。”然后一五一十开讲。

    李建武告诉谭文韬,为了保留一批业务骨干,从老兵中抢救最后一批老兵人才,W军区将在军区炮兵教导大队增建一个预提干部培训中队,学期一年半,毕业后定级提干。团党委已经研究了,选送谭文韬和刘海文金广学等十二名“干部苗子”参加考试。

    李建武说:“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你得搞清楚,十二比一啊,这十二个人当中,你只能是第一,你要是考了个第二那就完球了。考第二名跟考第十二名球的区别都没有。”

    谭文韬听了李建武通报了所谓的好消息,愣了半晌。刚刚才死下的那条心,转眼之间又活蹦乱跳了。闷着头想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十二比一,这概率也太低了。”

    李副营长笑了,说:“概率是低了点。我看你小子最近是有点疲软,好像没什么把握。以没把握之心打没把握之仗,那当然没有把握了。”

    谭文韬的嘴巴张了张,把话又咽了下去。

    李建武的脸色陡然一沉:“十二比一概率就低啦?我告诉你,你知道你那一批再加上前一批后一批,这几年我们炮兵接过多少新兵吗?我跟你讲,少说也有七八万,这三茬子兵都赶上这个时候了。七八万兵当中,最后能提起来当干部的,就是这六十三个人,这是千分之一的概率,你已经从千分之一的可能闯到了十二分之一的可能,较起真来,就是一个刘海文跟你有一比。你当年考大学不是只差三分吗?文化考试我断定他整不过你。玩炮,你一直也是压他一头的,偶尔一次失利不能说明问题,从总体上看,你还是比他有优势。我看这个卵子教导大队你是上定了。不过不能大意,关云长那么大的牛B,还大意失荆州呢。我把丑话说在前面,你要是考砸了,我活剥了你。”
此页面为中文简体版,其他版本: HK 繁体 | TW 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