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
在今天這個時代,信息紛紜複雜,很多無用、無效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頭腦、耳目。我們靜心想一想,這些東西我們真的需要嗎?
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哪些東西真正有價值。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雖然學習了,但未必有效率,學到的東西也未必都對我們有價值,未必都能深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我們該問問自己,我們要學些什麼?應該怎樣去學習?學到的東西又怎樣才能跟我們的生命融合起來呢?
我們提到過,《論語》裡面有很多智慧,那麼,智慧在人心裡是怎麼醞釀起來的?
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後天的學習。每個人都有向學的心願,可各人的學習質量不同。什麼人能夠真正學出效率來?這裡面大有深意。
孔子不是一個空想主義者。他曾經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是每天連飯都不吃,連覺都不睡,天天在那兒冥想,一定要把世界想明白,那想破了腦袋也沒有多大用處,你還不如好好去學。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概念都是一字之別,人有雄心是好事,要有野心就不大好了;人有理想沒有錯,但僅僅停留在空想的話,那也就是一場夢而已。怎樣能夠達到一個可行的理想之境?
一個人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達到理想的可行之境。
在學習的時候,學問須化入內心,不然每天在真正的學問之外打轉轉,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孔子還說過:"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有時候一幫人在一起,群居終日,看著挺熱鬧,可能也能學點東西,但是你覺得大家老說不到點子上,言不及義,然後這些人還"好行小慧",就是耍小聰明,賣弄小技巧。這些都不是一種大格局。孔子說,這些人就太難教導了。你要想讓他們的生命境界再提升,再開闊,能夠有很高的層次,那也真是難事。
我們經常說到一個詞,就是說某人有"侷限",比如說他工作方法有"侷限",思維方式有"侷限"。何謂"侷限"?侷限侷限,是因為格局太小,所以為其所限。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差別非常大。
如果你想達到一個開闊的生命境界,那你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的生命格局到底有多大?
學過下圍棋的人就有一種感覺,一開始是老師一個棋子粘在那裡,你一個棋子貼上去,最後你只能在一個小小的角落裡揀零頭。好老師就會教學生,先不要去學這樣的一目一目的計算方式,而是要在整個的棋盤上學會佈局。局布大了,一塊失掉,別的地方還可以做活。
一個人的生命也是一樣,要看在多大的格局上展開。
一個人精通一門小技藝不是難事,但是他終其一生,可能得到的只是樹木,而不是森林,只是棋盤的一角,而不是全局。
難道人多,老在一起說、議,就一定有大智慧嗎?有時候,一個人如果不自省,總在那兒議論,可能議論的東西完全是無用信息,是浪費精力。
大家知道,蘇格拉底是一個雄辯家,也是一個哲學家。有人去找他學演講的技巧。這人說:我的底子很好。從進門之後他就滔滔不絕。他說,你看我之所以有勇氣到你這兒來,就因為我天生有語言才能,我思維敏捷,我知道哪些事情,我的底子有多好,等等。
蘇格拉底看看他,說:你得交雙份學費了。他說,為什麼啊?蘇格拉底說,我在教會你怎麼使用舌頭之前得先教你怎麼管住舌頭。
你以為一個人滔滔不絕就一定意味著有智慧嗎?孔子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一個人從道上剛聽見傳言,轉身在路上就開始跟別人說,蜚短流長,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偽信息就是這麼傳播開的。孔子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所需要的作風。
有一個故事說得好:有一位哲人,素來沉默。有一天,他的一個朋友飛奔而來,滿臉神采飛揚,跟他說:我要告訴你一個特別重大的消息。
哲人攔住他說:你任何消息說出口之前要過三個篩子。第一,你確認這個消息是真實的嗎?那個朋友就打了個愣,說,我沒這麼想過,不一定。
這個哲人笑了笑,說:第二個篩子,你確認這個消息是善意的嗎?那個人想了想,又不是很肯定。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惡意消息的傳播往往比善意消息的傳播廣泛得多,負面的新聞大多比正面的新聞要傳播得快。
接著,這個哲人又問了第三個問題:你用第三個篩子過一下,這個消息真的是那麼重要嗎?這個人想了想,說,好像也不是太重要。
這個哲人說:三個篩子過完了,你這個消息就是不說出來,你自己也不會受它困擾了。
我們想一想,道聽途說的事情,使你一時興奮,但是如果真過了這三個篩子,還一定非說不可嗎?生活中的信息、知識非常龐雜,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學哪些,不學哪些,怎麼不先過過腦子呢?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他說,如果一個人的道德沒有修養起來,對於學問又沒有真正去講求,那麼,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參照系,聽到正義的事情也不能自己去做,看見自己有不善的地方也不去改正。孔子說,這些都是我所擔心的事情啊。
進一步講,假如一個人的學問很多,可是學了東西以後,對他的生命卻沒有什麼意義,他仍沒有長進,那麼這東西能成為學問嗎?
在今天這個時代,世界上充滿了紛紜複雜的信息。很多無用、無效的信息,沒有經過任何篩子過濾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頭腦、耳目。
我們靜心想一想,這些東西我們真的需要嗎?
那麼,什麼東西對我們是真正有價值的呢?這樣的東西何處才能學到?學到的東西又怎麼樣才能夠跟我們的生命融合起來呢?
今天我們提起孔子,都知道他在歷史上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很多人都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孔子離我們今天的時代這麼遠,當時物質生活那麼貧瘠,孔子是怎樣形成他的思想體系的?他從哪兒學的?
這個問題,與孔子同時代的人就曾經問過。人們不好直接問孔子,就去問他的學生。"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你老師在哪兒學的這麼多東西?子貢怎麼回答呢?"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子貢的回答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文王武王之道,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道理,從治國經世的道理到修身齊家的學問,並沒有到今天就失傳了,淪喪了。在哪兒呢?都在人的身上,在人間的傳承裡。
也就是說,古往今來的學問不僅僅是刻在竹簡上,寫在紙上。不僅僅是形成文字的東西叫知識,人的行為、價值觀、習慣、禮俗,這一切都是知識的傳承,都體現在人的身上,只不過人們表現得不一樣罷了。
"賢者識其大者",有生命大格局的人,賢達通透的人,他表現出來就是道理裡的大處;"不賢者識其小者",格局小的人,悟性差點的人,表現出來的無非是那些道理的小處。大處可以學,小處也可以學,所以子貢說,我的老師怎麼會不隨時隨地都在學東西?
孔子的思想體系從何而來?很簡單,他是從人身上學到的。可是,他是簡單的學嗎?他是綜合感悟,最後形成自己的體系。可見,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法無定法,師也未必有常師。
你需要向不同的人去學習東西。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幾個人走在一起,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怎麼跟他學呢?無非見到好的東西就跟他學,見到不好的東西就在心中警戒自己一下,以免犯同樣的錯誤。
向書本學,不如向人世學。如果有這樣一種學的悟性,處處皆可學。子貢問孔子:孔圉這個人為什麼得到"文"的諡號?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孔子說,這個人聰敏勤勉而又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的諡號叫"文"。
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願意好好去學,甚至樂意向比自己差的人去請教問題。這是一種難得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