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两京,这是必定留书史册的丰功伟绩,皇帝自然要大肆封赏有功之人,像收复两京的功臣郭子仪、李光弼,猛将仆固怀恩、李嗣业等待,莫不因朝廷的封赏而欢欣鼓舞。不过在所有受封的人,却有一人坚辞不受,坚辞不受也就罢了,他还要率门人归隐江湖,不在听从朝廷的调遣,这让皇帝很是不爽。如果是别人,皇帝多半会追究其用心,但这个人功劳太大,而且文有李泌、武有郭子仪等人力保,便只能好言挽留,不过在对方的坚持下,最后也只得人气归隐。这个人就是任天翔。在所有人都在为大唐的胜利恍惚之时,他却在为淮阳死难的军民愧疚。虽然他没有吃过一次特供的军粮,但眼看着这种暴行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却无能为力,让他有种深深地负罪感。辞掉一切封赏并不是因为淡泊名利或惺惺作态,而是因为内心深处感觉自己并不是什么功臣,而是个罪人。每一个参与淮阳保卫战的僵尸,无论是叛军还是唐军,严格说来都是罪人,都没有资格接受封赏。不仅如此,他对战争也生出了深深地厌恶甚至恐惧,因此想要逃避。现在打探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欧安军精锐已在香积寺一战中大都被歼,关中、河南、河北大片领土已为大唐收复,叛军如今困兽东北一隅,想来已不足为虑,所以任天翔不想再介入任何战争。
长安随意光复,但已不是任天翔熟悉的长安。往日的繁华与喧嚣,早已成为不可重现的过眼云烟,在这个物是人非的城市,任天翔再找不到一丝往日的温暖,多以他带着几名义门兄弟默默离去,悄然不知所终。大唐重新移京长安,百废待兴,皇帝也就没有心思再去关注任天翔的下路。他一面封赏功臣,一面重建长安,同时派使臣去巴蜀迎回太上皇。做了多年提心吊胆的太子,又以不光彩的手段抢了父亲的宝座,如今他夺回了被父皇丢失的两京和大片国土,自觉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理直气壮地做这个皇帝了,所以他要重修太庙,重整朝纲,重改国号总之要让天下人铭记自己的功绩。当然,他也不忘向叛军发出招降的诏书,只要弃暗投明,过去的罪责不仅一律不究,甚至还可以保留官职,继续做大唐的太瘦或节度使。有如此宽大的条件,叛军将士纷纷上表请降,甚至连与安禄山一同出道、一同谋反,在战场上击败过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唐名将的史思明,也向朝廷交了降表。现在伪燕国仅剩下困守邺城的安庆绪这最后一股反叛势力,平叛大业似乎就剩这最后一战了。现在大唐人心归附,兵强马壮,与肃宗当年在灵武仓促登记之时不可同日而语,东征自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就在朝廷上下为东做准备的忙乱之际,任天翔带着几个义门兄弟却悄悄来到了王屋山,他心里有颇多疑问,想当面向司马承祯请教。但在阳台观中,他再次与司马承祯失之交臂。留守的道士对他说:公子来得十分不巧,道长三天前刚离开道观,不知去哪里云游,归期更是无人可知。
任天翔张然若失,只得去后山的白云庵。没想到母亲也云游未归,庵中除了杨玉环和上官云妹,就只有几个带发修行的姑子。他不便在庵堂久留,只得怅然离去。遥望山外茫茫天地,竟不知哪里才是自己的家。
公子难道不想去找小薇姑娘?褚刚看到了他心底的寂寥和落寞,忍不住小声提醒,公子与小薇姑娘拜过堂,虽然那时为应付儒门的无奈之举,不过我想小薇姑娘这辈子恐怕都不会再嫁他人了。
想起在雎阳那地狱般的十个月中,小薇就像一束微弱的阳光,始终照耀着自己,任天翔心中一阵温暖。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迟疑道:我已将小薇送回他哥哥身边,如果再去找她,会不会与司马喻起冲突?
褚刚淡淡道:那就要看小薇在公子心目中有多重要,值不值得为了她再次面对司马喻?
任天翔与司马喻多次交锋,虽然多数时候皆落在下风,但雎阳保卫战中,司马喻的冷血和隐忍,第一次令任天翔生出发自内心的恐惧。虽然那一战他并没有输,但他绝不想在面对司马喻,无论是做他的对手还是做他的朋友,他都不想。不过为了小薇,他终于缓缓道:好,我们去邺城。
邺城城头,司马喻目光呆滞地眺望远方,极力想要看清地平线尽头那看不清的对手。大唐九路节度使所率六十万东征大军,已经逼近到邺城附近,而邺城守军不过几万人马,这是大燕国最后的家底,这一仗要是再输,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本事继续赌下去?
喻哥,城头风大,早些回去吧。身后传来安秀贞柔柔的声音,像是胆怯的的小丫头在请示主人。从小就养尊处优的她,原本一向都是颐指气使,但是自从遇到司马喻,她渐渐改变了许多,尤其当战事不利、司马喻脾气太坏之时,她更是小心翼翼,渐渐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受气的小丫头。不过她依然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司马喻没有理会安秀贞的话,却掏出袖中已经磨的铮亮的墨玉珠子,专心致志的摆弄起来。这对柱子自从在墨子墓中得到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但是他始终勘破它的秘密。他只在珠子上发现了三个花纹般的钟鼎文窥天珠。不过任由他拿着珠子对天瞭望多久,也只发现珠子中央的小孔中,嵌有一层薄薄的水晶,除了令孔中看到的世界有些变形和模糊外,他没有任何特异之处发现。
再次拿起珠子对对月瞭望,司马喻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而变形的月亮,两颗珠子都是如此,并无特异之处。想到自己在这两颗珠子上花费的精力和心血,他突然扬起手,想要将之狠狠摔碎,却被安秀贞捉住手腕道:别,喻哥若不想要,不如就送给我吧?
这两颗珠子司马喻曾经视若眼珠,不容任何人碰,现在他却意兴阑珊的交给了安秀贞,懒懒道:你喜欢就拿去吧,不过别告诉别人。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竟不能破解其中秘密。
安秀贞满心欢喜的将珠子捧在手中,虽然不止一次看到司马喻在把玩研究他们,但她却还是第一次真切的捧着他们。望着两颗如眼珠般在掌心滴溜溜乱转的墨玉珠子,他好奇的问: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叫窥天珠,分为一阴一阳。司马喻鼻孔里轻哼了一声,悻悻道,不过它根本没有任何特别,也许只是墨子老儿故弄玄虚之物而已。
不是啊,我觉得它很有趣。安秀贞拿起两颗珠子,分别置于眼前对着天上明月眺望,像个孩子般欣喜道,原来它真的可以看到天上的月亮和星星,而且是变了样的月亮和星星,真有趣。"
司马喻知道用它看天或别的东西,会产生一种变形模糊的怪异效果,不过他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他不禁提醒道:别多看,看久了会头晕。
他们分阴阳?为什么不是雌雄?他们不应该分开。安秀贞说着将两颗珠子凑到一起,让他们小孔相对时,然后对天瞭望。不过视野里除了一片模糊的光影,什么都看不到。他并不气馁,而是像孩子般兴致勃勃的翻来覆去的对天瞭望,不是调换两颗珠子的位置和距离。见她玩得兴致勃勃,司马喻却感到索然无味,正要叫她与自己一起回去,突听她一声惊叫,将珠子从眼前挪开,对着天上的月亮呆呆的望了半饷,然后又将珠子凑到眼前,跟着结巴巴的道:我、我、我看到了!
看到什么了?司马喻莫名其妙的问。
我、我看到了月亮!安秀贞满脸通红。
这不废话?司马喻哑然失笑谁看不到月亮?
是、是不一样的月亮!安秀贞说着将两颗珠子凑到司马喻面前,急切的解释道,你仔细看看,不是这样,要小心调整两颗珠子之间的位置,在某一个特别的位置,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月亮!
司马喻将信将疑的拿起两颗珠子,照着安秀贞的指点小心的调整两颗珠子之间的位置与眼睛的距离。突然他浑身一震,目瞪口呆的立在当场。一只眼睛紧闭,一只眼睛紧紧凑到一颗珠子的小孔前,纹丝不动,似乎怕眼前这神奇的景象不翼而飞。
他眼前出现了一轮硕大无比的月亮,一轮布满坑洞和沟壑的浅黄色月亮
激烈的打斗声将任天翔从迷糊中惊醒,他从车中探出头来,只见远方官道上,两帮人激战正酣。在赤地千里的河南地界,他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多人,心中不禁感到十分亲切,却没想到这不多的人马,却在自相残杀,恶斗不休。
他本不想多管闲事,但人群中的那个依稀有些熟悉的身影突然间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急忙对杜刚等人道:快过去帮忙!
帮哪边?杜刚忙问。
当然是帮那个女人!任天翔指向战场。就见战场中一个红衣女子在人丛中往来冲杀,英姿飒爽,令人侧目。
杜刚与任侠应声而去只见二人冲入战团,顿如两只猛虎冲入狼群,转眼间便打到了十几个黑衣汉子,剩下的一见形式不对,急忙呼啸而去,转眼间便走得干干净净,场中只剩下那个红衣女子和她几个同伴。那女子令人救助同伴,亲自来到任天翔马车前,拱手拜到:多谢恩公仗义相救
你想怎样谢我?任天翔躲在车中捏着嗓子问。
那女子愣了一愣,迟疑道:不知恩公想要怎样感谢?
任天翔一本正经道:一个女人在江湖奔波,实在太辛苦,我看姑娘不如就跟了我吧、
那女子面色陡变,双目一寒就要发火,任天翔已从马车上突然跳下,欣然大笑:跟你开玩笑呢,你这母老虎要真跟了我,那我还不如赶紧找根绳索上吊算了。
那女子先是一愣,待看清任天翔模样,不禁莞尔,抬手就要给任天翔一巴掌,不过她只是扬了扬手,却又尴尬地放了下来,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轻轻一笑:原来是你,多年不见,还是那般油腔滑调。
原来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与任天翔有过数面之缘的丁兰。自从西域一别,二人再没见过面,任天翔更是再没有过她的消息,不过当年那一丝尚处于朦胧之中的情愫,却成为他心中难以忘却的珍贵记忆。仔细问起别后情由才知自范阳兵变之后,大唐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掌控,西番势力渐渐东侵,西域商路基本断绝,因此兰州镖局不得不往内地发展。不过战乱之时,镖局的生意越发艰难,因此镖局偶尔也帮唐军押运一些物资,这次镖局便是在长安接了十几车贴了封条的镖。没想到半道上就遇上悍匪,幸亏有义门剑士出手,不然这一趟镖只怕不保。
任天翔见那些镖车封得严严实实,想必十分贵重,忍不住就问:如此重要的镖,为何丁总镖头没有亲自押运?
丁兰眼眶一红,涩声道:去年父亲帮助朝廷,讲江淮的钱粮押运到关中,没想到路遇叛军袭击,身负重伤,至今不能下床。我只好替父亲走镖,幸好有阿豹和诸位叔叔伯伯帮我,为我分担了不少重担。
说话间就见阿豹和几位老镖师上前与任天翔见礼,众人对任天翔以前就颇有好感,如今见他已成为义门门主,守卫淮阳的功臣,对他自然更是刮目相看。任天翔见阿兰提到阿豹之时,神情明显有一丝异样,心中便猜到一丝端倪。为了证实自己心中的揣测,他悄悄拉过阿豹,低声问:豹哥,小弟啥时候能喝到你的喜酒?
阿豹嘿嘿一笑,腼腆道:这个总要等总镖头身体痊愈才行。
相比阿彪来说,阿豹明显要诚实靠谱得多,任天翔心中也不禁为丁兰感到高兴。丁兰问起任天翔的去处,得知他要去邺城,她不禁欣喜道:咱们也要去邺城,正好顺路,不如一起走吧。
任天翔仔细一问,才知丁兰是要押镖去邺城唐军大营,想必这批物资对唐军十分重要。既然顺路他当然责无旁贷,这既是帮朋友,又是帮唐军,所以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当下双方合作一处,继续往东进发。
虽有任天翔等人保护,但沿途兵荒马乱。总有人觊觎不断上前争夺骚扰。在义门众士保护下,镖货虽然无虞,行程却耽误了不少,当众人押着镖赶到邺城远郊唐军大营时,就见唐军已包围邺城多日,却依然未能攻破。
任天翔等人随丁兰押着镖车去唐军中军大营办理完交接,在营门外正好与一员身披甲胄的老将迎面碰上,双方一见之下都是一愣,只见那老将又惊又喜,上前一把抓住任天翔胳膊欣喜地欢呼:哈哈,真是天助我也!老夫正要派人去找公子,没想到公子就正好出现,这莫非这就是天意?
任天翔连忙拜道:不知郭令公为何找我?
郭子仪因屡建奇功,在收复两京后已位列三公,因此世人皆尊称为郭令公,只见他一声长叹,挽起任天翔道:你随我去前线看看就明白了。
不等郭子仪吩咐,早有随从牵马过来,郭子仪翻身上马,示意任天翔随自己走。任天翔虽然不想再介入任何战事,但事到如今也只得硬着头皮翻身上马,随郭子仪直奔邺城。
片刻后二人来到城下,就见郭子仪举鞭遥指道:公子自己看。
任天翔举目望去,见邺城高高的城郭上,一排排连环弩、排弩、抛石器、钜角等等守城器械错落有致得排开,令人不寒而栗。邺城城墙之夏,积满了唐军的尸体,任谁都能看出,唐军已经发起过无数次强攻,但都吃了大亏。从城墙根一直到数十丈之外的原野,都已被鲜血染红。
任天翔心中一紧,他一眼就认出,邺城城头架设的那些守城器械,正是自己守卫淮阳时打造的。虽然淮阳失手后,唐军销毁了大部分守城器具,但依然有小部分落到叛军之手。有公输白这样的能工巧匠,叛军大量仿制自然是轻而易举。如今凭着这些,叛军完全有可能将邺城变成另一座坚不可摧的淮阳,难怪唐军六十万大军,竟拿邺城束手无策。
我知道公子不想再卷入战争,但是这些守城器只有你最熟悉,咱们已经吃了大亏,所以公子无论如何得想法为老夫破之。郭子仪感慨道,大唐六十万大军,而安庆绪剩下不过区区三万人马,困守孤城,咱们却屡攻不下,实在令人惭愧啊!
任天翔知道这些墨家守城器械的威力。当初在淮阳,张巡能以七千之众坚守淮阳近一年,这些守城器械的威力可见一斑。如今安庆绪虽然仅剩三万人马,但这三万人马却是当初追随安禄山起兵的铁杆精锐,战斗力远胜张巡手下那些东拼西凑的淮阳守军。再说邺城也远比淮阳高大坚固,短时间内唐军要想攻下邺城,恐怕难如登天。
这些守城器械虽然是由我最先依照墨子遗作打造,在雎阳保卫战中发挥过极大的作用,但是我也没有破解之法,在墨家遗作中也没有任何破解这些攻城器的战术或武器。任天翔无奈道,不过安庆绪只剩下三万人马,又固守孤城,只要被围时间一长,叛军看不到希望,迟早会开门投降、
郭子仪沉声道:公子有所不知,史思明在范阳降而复叛,随时有可能发兵增援安庆绪,他收下还有十多万范阳精锐,一旦发兵与安庆绪遥相呼应,那又将生出诸多变数。
任天翔奇道:史思明降而复叛?这是怎么回事?
郭子仪叹道:公子远离朝堂,不知这段时间局势的变化。当初咱们于香积寺击败安庆绪主力,就该乘胜追击。不过圣上忙着收复两京封赏功臣,耽误了时机。史思明降唐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危机一过便再次造反。他知道安庆绪一旦被消灭,范阳便是唐军最后的目标,所以他迟早会派兵救援安庆绪。我军若不能尽快攻克邺城,后果便难预料了、
任天翔立刻明白了尽快攻克邺城的重要性。他想了想,沉声道:请将军准我入城,去劝降安庆绪。
见郭子仪有些犹豫,任天翔笑道:安庆绪身边最重要的智囊司马喻,与我有些交情,如果能通过他见到安庆绪,我也许可以说服他归降。如今安庆绪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我想只要能给他留点颜面和荣华富贵,他没理由顽抗到底。就算他不降,他手下的将领也难保不会动心。
郭子仪大喜过望,忙道:那公子立刻随老夫去见鱼公公,由他任命公子为唐军招降使。
鱼公公?哪个鱼公公?任天翔任天翔有些意外,郭令公不是全军统帅么?
不是!郭子仪坦然道,这次九路节度使会攻邺城,圣上怕各路节度使互相不服,军令难以统一,这宣慰观察使是由圣上心腹内臣鱼朝恩担任。
什么?一个太监,竟然担任了六十万大军的统帅?任天翔失声问。见郭子仪苦笑着点了点头,任天翔心中不由一沉,立刻就猜到了肃宗的真正用心。他哪里是怕郭子仪不能服众,而是怕这军功卓绝的老将成为又一个安禄山!他对郭子仪以起了猜忌之心,所以宁肯让一个太监当统帅,也不愿将大军交给一个众望所归的名将。
不过任天翔没有将心中所想表露出来,只是默默随郭子仪来到中军大帐,只见帐外一片忙乱,十多个兵卒正忙忙碌碌的搬运镖车中的东西。任天翔一眼认出了那些镖车正是丁兰率众从长安千里迢迢护送的军用物资,自己也一路尽心呵护。不过看到那些军用物资,任天翔肺差点气炸了,只见镖车中竟然是些碗盏杯筷,被褥绸缎和衣衫服饰,甚至还有两个纯金的夜壶。
还是宫中的物件用着习惯。随着一声软腻腻的叹息,就见一个年轻的宦官从大帐踱了出来,自语道:这些粗麻烂被让咱家睡觉都不安稳,还怎么运筹帷幄?(看到这,我笑了。运筹帷幄)大家当心一点别把东西弄坏了。
郭子仪正要上前禀报,那太监却摆手道:郭将军稍等,待咱家安顿好再说。(这死太监事真多)郭子仪回头对任天翔抱歉的苦笑,只得耐着性子的在一旁,直等到众军士将镖车中的杂物全部搬入中军大帐,那太监才想起郭子仪,回头问:老将军有何事?
不用郭子仪介绍,任天翔也猜到这年轻的太监,就是六十万唐军的最高统帅,宣慰观察使鱼朝恩。听郭子仪说任天翔愿去邺城劝降叛军智囊,鱼朝恩可有可无的态度颔首道:那就让他去吧,反正也不用花费什么。
任天翔没想到自己的满腔热血,竟招来如此冷遇,双眼一登就要发火,却被郭子仪拦住道:公子一心国的义举,咱们都会记在心上,若能兵不血刃拿下邺城,老夫要替全军将士谢谢公子。
任天翔冒险入城劝降安庆绪,当然不是要别人记着或感谢,听郭子仪这样说,他倒有些惭愧起来,忙对郭子仪到:郭令公严重了,在下所做的一切,跟老老公比起来,根本微不足道。老令公能泰然处之,我还有什么可愤懑哪?请老令公尽快送我入城。
郭子仪亲自将任天翔送到城下,任天翔对城头守军高呼:速去禀报你们军师,就说有故人不远千里前来拜望,想与他一叙旧情。
邺城城楼之上,司马喻隐在女墙之后,正用窥天珠仔细观察着任天翔。他身后的辛已待看清是任天翔,不禁失声道:是任天翔那小子。他竟然阴魂不散的追到了这里!
司马喻却悠然一笑,收起窥天珠道:咱们的救兵来了,放他进来,不过只能是他一个人。
城下发下来一个箩筐,任天翔正要上前,任侠等人急忙阻拦,纷纷道:公子孤身前往,实在太过危险,万一司马喻或安庆绪翻脸无情,公子
任天翔摆手笑道:安庆绪若要杀我,就算带一百个随从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孤身前往显得比较坦率一点。你们不用担心,司马喻若要杀我,在雎阳城破之时就可以做到,何必等到现在?(文*人-书-屋-W-R-S-H-U)
不顾众人的劝阻,任天翔走到城墙下,跨上城下的箩筐,由城上军士缓缓拉上了城头。当他踏上邺城城墙,就见司马喻已迎了上来,面带微笑拱手道:自雎阳与任兄弟一别,为兄一直就非常挂念。难得兄弟千里迢迢赶来探望,为兄当略尽地主之谊。
任天翔沉声道:我来邺城只为两件事,一件是为小薇,她已在雎阳成为我的妻子,我要将她带走;一件是为大哥和邺城所有将士,我希望能让你们与唐军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以免玉石俱焚、生灵涂炭、
司马喻颔首笑道:我已令人在府中备下薄酒,咱们可以边喝边聊。
司马喻的住所是在城中一处僻静的小院,当任天翔随他来到这里。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已飞一般的迎了出来,不顾有旁人在场,她猛地扑入任天翔怀中,狠狠的在他肩头咬了一口,直咬的任天翔鲜血淋漓,她才心痛的松开,伏在他怀中呜咽不能言。
任天翔紧紧将她拥在怀中,在她耳边喃喃道: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我发誓,以后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再分开。
司马薇哽咽道:你以后要再将我送走,自己去赴死,我就永远都不原谅你!
不会,再也不会了,我们永远不再分开,我发誓!任天翔将司马薇放下,捧着她的脸仔细端详。她虽然还有点憔悴,但明显比在雎阳时丰盈了许多。任天翔转头对司马瑜诚恳一拜,多谢你照顾小薇,我会永远铭记。
司马瑜失笑道:小薇是我妹妹,照顾她是我的责任,有什么好谢的?倒是你,既然娶了我妹妹,以后可得好好对她,不然我会找你算账的。
三人皆面带微笑,犹如一家人般其乐融融。这时就听安秀贞在一旁提醒:快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内堂中早有侍从准备了一桌简单的酒席,任天翔与司马瑜相对坐下后,小薇正想坐到任天翔身旁,却被安秀贞拉着手道:他们两兄弟好久没见,一定有许多话要谈,咱们去外边吃,等会再跟你天翔哥缠绵。
司马薇脸上一红,只得随安秀贞依依不舍地离去。二女走后,房中一下子便静了下来,司马瑜举杯笑道:自雎阳一别,咱们已有近一年未见,不知兄弟别后可好?
不好!任天翔淡淡道,一想起自己的结义兄长、小薇的亲哥哥如今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我怎么能过的好?收手吧,这一局对你来说已经是个死局,再坚持下去不过是涂炭生灵、自取其辱。
司马瑜淡淡笑道:你怎知这一局对我来说就一定是个死局?
任天翔盯着他的眼睛,沉声道:安庆绪仅剩三万残兵败将,以及脚下这最后一座孤城,你还有什么实力争霸天下?你手中虽有守城器械,但又能坚持多久?你的士兵已经面带菜色,百姓更是羸弱不堪。方才咱们经过市场,那里已经在卖蛇虫鼠蚁和野菜,却看不到一粒粮食,我估计邺城的粮食已经不够半月之需。
那又如何?司马瑜不以为然地笑道,雎阳在断粮之后还能坚守半年,邺城为何不能?别忘了邺城的百姓可比雎阳多几倍,兵马也多几倍。
你任天翔气得满脸通红,忍不住一把抓住了司马瑜的衣襟。雎阳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一直努力想要忘记,却无数次出现在噩梦中。没想到司马瑜竟公然要将邺城变成雎阳。自然令他怒不可遏,恨不能扒开这家伙的胸膛看看,他的心是用什么做的。
你激动什么?司马瑜不以为然地扒开任天翔的手,张巡能做的事我怎么就不能做?他靠吃人守城,成了大唐的功臣,我为什么就成了罪人?
任天翔无言以对,无奈将司马瑜放开,黯然道:你这样坚守下去有什么意义?除了让全城军民为你的妄想殉葬外,还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司马瑜淡淡道:别那么肯定,唐军看似强大,有六十万之众,却用一个从没打过仗的太监做最高统帅,这难道不是机会?只要我耐心等下去,不愁没有机会反败为胜。
任天翔心知司马瑜戳到了唐军最大的弱点,他正待继续辩解,突听辛乙在门外小声道:先生,圣上派使臣前来质问,为何私自接待唐军使臣而不尽快想圣上禀报?
知道了,你回复使臣,我这就将任公子带去见圣上。司马瑜说完对任天翔叹了口气,无奈道:非常时期,连与兄弟叙旧都不能够,望兄弟见谅。
任天翔点点头:我也想尽快见到安庆绪,想他转达鱼公公的意思。
司马瑜推杯而起,慨然道:那好,我这就带你去见圣上。在司马瑜陪同下,任天翔很快见到了伪燕国的皇帝安庆绪,向他递上了署名鱼朝恩、实为郭子仪所写的劝降新,并向他讲明了战与降的厉害关系,安庆绪冷着脸没有立刻表态,只道:请公子暂时下去歇息,待朕与众臣商议后,再给鱼公公和郭将军一个答复。待任天翔离去后,安庆绪转向司马瑜问:爱卿怎么看?司马瑜正色道:不知圣上对微臣有多大的信任?安庆绪忙道:爱卿既是朕未来的妹夫,又是朕的心腹肱骨,朕对爱卿向来是言听计从,爱卿难道对此还有疑问?司马瑜淡淡道:如果微臣要圣上交出大燕国的玉玺呢?安庆绪浑身一震,不禁愣在当场。任天翔被送回司马瑜住处,小薇欣喜地迎了出来。二人自?阳分手后数月未见,心中只觉有说不完的相思和依恋,但真正守在一起,一切语言却仿佛都是多余。二人静静相拥,似不忍打破这难得的安详和静谧。
任天翔紧握着小薇的柔荑,耳朵却在留意着门外的更鼓。他在耐心的等待安庆绪的答复。方才他已从安庆绪的眼神和下意识的小动作中,察觉到自己的话已令安庆绪有些动心,如果能说服他投降,使邺城几十万军民免于?阳的灾难,也许可稍稍减轻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负疚感。注意到他眼中的一丝焦虑,小薇不禁小声问:你有心事?任天翔勉强一笑:我在等你大哥,希望他能带回一个好消息。我陪你一起等。小薇乖巧地缩到任天翔怀中,静静地不再说话。二人默默相拥,听着远处的更鼓从初更、二更,直到三更,依然不见司马瑜回来。任天翔知道,要安庆绪做那样的决定确实是非常艰难,现在安庆绪也许正与手下彻夜商议,多方权衡,甚至还会与自己讨价还价,直到最后才能下定决心。听着外面的更鼓已经敲响三下,他轻叹道:看来你哥哥今晚是不会回来了,你还是早些歇息吧。小薇嗯了一声,却红着脸没有挪步。任天翔虽然已与小薇拜过堂成过亲,却还没有真正做夫妻,看到小薇羞涩而期待的眼神,他心中也不禁一阵激荡,忍不住轻轻吻上她的芳唇。二人的激情被这么一瞬间点燃,犹如火山爆发般强烈,不禁紧紧吻在一起,彼此探索着对方唇齿间那独一无二的气息,允吸着彼此最柔嫩的舌尖,恨不能彻底熔化在一起,永远不再分离。
二人正情不自禁之际,突然窗棂上响起轻轻的敲击声,二人霍然惊觉,小伟羞得起身要逃,任天翔忙将她藏到屏风之后,这才低声喝问:谁?
公子,是我!窗外传来辛乙小声的应答。任天翔听他语言焦急,气喘吁吁,心中虽然有些奇怪,不过还是打开了窗棂,辛乙灵猫般闪身而入,扑通一声拜倒在地,压着嗓子哽咽道:公子快救救司马先生
任天翔吃了一惊,忙将他扶起,低声问: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辛乙抹着汗喂喂喘息道:圣上因先生私自接待公子,怀疑先生欲与唐军勾结,便要先生交代是何用心。先生不小心顶撞了圣上,激怒了他,便下令将先生下了大狱,并要在明日一早斩首示众,作为投递叛国者戒!
任天翔闻言不禁愣在当场,没想到安情绪大白之后已是草木皆兵,竟因一个如此牵强的理由就要处决最重要的谋臣。虽然司马瑜投靠安禄山就没安好心,但司马瑜是小薇的亲哥哥,而且在淮阳也曾放过自己一马,任天翔当然不能袖手不管。
81.决战听到辛乙的禀报,小薇顾不得羞涩,急忙从屏风后出来,对任天翔急道:你无论如何得救他一救,我可只有这么一个哥哥
你不用担心,我正在想办法。任天翔示意小薇不要着急,然后转向辛乙问道,司马公子关在哪里?
辛乙忙道:关在行宫内,那里戒备森严,就算是我也未必能闯进去。
任天翔又问:能为司马公子赴汤蹈火的还有何人?
辛乙想了想,迟疑道:若是别的事,也许还会有很多人,但若是要背叛安庆绪,冒险闯入行宫救人,除了我和我大哥辛丑,恐怕就再没有旁人。
任天翔立刻想起了那个沉默寡言的契丹剑手,辛氏兄弟武功他见识过,胜过江湖上很多一流高手,他们若肯冒险潜入行宫救司马瑜,倒也不是没有机会。不过就算将司马瑜救出行宫,逃不出城也是白搭。现在是战争时期,邺城守军戒备森严,要想避过他们逃出城去,,对辛氏兄弟来说不是难事但带着不会武功的司马瑜和武功不高的司马薇,那却是千难万难。
任天翔在房中踱了两个来回,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突然无声一笑:也许,还有一个人也肯为司马公子赴汤蹈火,即使背叛安情绪也在所不惜是谁?辛乙与小薇齐声问。
安秀珍。任天翔轻轻道。
辛乙有些迟疑道:这会不会太冒险?她可是安情绪的亲妹咩。
小薇立刻道:安秀珍对我哥哥一片痴情,我哥若是有难,她一定会舍身相救。
辛乙反驳道:就算她肯救,也必定是连夜入宫去求他哥。现在安情绪连吃败仗,猜忌心极重,又喜怒无常难以揣度。万一他不肯救人,岂不是打草惊蛇,在没有任何机会?
小薇还想争辩,却被任天翔抬手阻止道:辛乙说得虽然有道理,但是若没有这位伪燕国公主的帮助,咱们就算将司马公子救出行宫,只怕也无法避过守军的巡查将他送到安全地带,所以这个险咱们必须得冒。
说着他转向小薇,你能连夜见到这位公主吗?
小薇忙道:没问题,她的住所离这里不远,我现在就去。
不用了。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冷峭的应答,跟着就见安秀珍推门而入。她环顾三人,缓缓道:今夜在行宫发生的事已有人暗中通知了我,所以我连夜赶来找小薇商量。你们的话方才我已听到,辛乙说的不错,现在我二哥因战事不利脾气异常暴躁,我也未必能劝得住他,所以我不会去求他。
太好了!任天翔欣喜道,公主殿下深明大义,实乃司马瑜那小子的福分。有公主接应,咱们救出司马公子后,定可平安出城。
辛乙迟疑道:咳咳死,现在邺城被唐军围得水泄不通,咱们就算除了城也逃不出去啊!
任天翔笑道:这个倒是不必担心,咱们去溯方军守卫的阵地。我与郭令公还有点交情,看在我的面上,他定不会为难他们。经过这次教训,我想司马公子也不会再为安情绪卖命了吧。
辛乙想了想,无奈道:也只能如此了。
几个人有仔细商议了行动的细节,然后立刻分头行动。由安秀珍凭借公主的身份将辛氏兄弟带入行宫,然后由辛氏兄弟潜入天牢救人。而任天翔与小薇则去准备马车,在行宫外接应。两个派来监视任天翔的侍卫已被辛乙打倒,不怕他们去通风报信。
四更时分,任天翔与小薇赶着马车来到预定地点,就见安秀珍搀着司马瑜从暗处出来,辛氏兄弟紧随其后。看来他们十分顺利,没有惊动任何人。任天翔见司马瑜只是精神萎靡,身体并无大碍,忙将他扶上马车,然后向城门方向飞驰。
由于有安秀珍这个公主掩护,众人虽然遇到几波巡夜的兵卒,却被安秀珍搪塞过去。不过在戒备最严的城墙上,几个人还是遇到了最严密的盘查,还好几个人已扮成萨满教的弟子,要连夜出城替圣上去搬救兵,而且既是萨满教圣女、又是大燕国公主的安秀珍亲自相送,守城的将领也没有多疑,任由几个萨满弟子借着夜色掩护坠下城头,连夜出城去搬救兵。
任天翔带着小威和司马瑜,在辛氏兄弟的掩护下悄然来到唐军阵地。守卫的兵将听说任天翔连夜回来,连忙开关相迎,并派人飞报郭子仪。在几名偏将陪同下,任天翔急忙去中军大帐向郭子仪复命,几个人通过重重过卡来到溯方军的帅账外,由于是中军重地,任天翔只能将小薇和司马瑜等人都留在帐外,自己肚子去郭子仪。
少时就见郭子仪披衣从后帐出来,见任天翔安然而回,不禁大喜过望。任天翔忙将城中的情形草草说了一遍,最后道:如今安庆绪已方寸大乱,竟因猜忌要杀自己心腹谋臣,所以我趁机将他带来面见老将军。不过我答应过他,决不勉强向唐军投降,还请将军善待之。
郭子仪呵呵笑道:老夫早听说叛军中有个智谋高深的年轻军师,乃是司马氏家的弟子,深得安贼父子两代器重,没想到连他也弃安庆绪而去。不知这人在哪里?快快有请!
一名亲兵应声出帐传令,不一会儿却急匆匆进来禀报:将军,那几个人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一个女人在外。几个负责看守他们的兵将俱被打倒,其中三人还被剥去了衣甲。
郭子仪一愣,斥道:怎么会这样?还不派人去追?亲兵急忙出去传令,任天翔也紧跟随郭子仪出账查看。就见帐外只剩下小薇和几个倒地不起的唐军兵卒,早已不见司马瑜与辛氏兄弟的影子。任天翔心中一沉,突然意识到自己又上了司马瑜的大当!本来他现在的心术修为,要看破司马瑜的诡计不是难事,只因小薇在其中,他便放松了警惕,让司马瑜钻了空子。
你现在满意了吧?任天翔将怒火一股脑发泄到小薇头上,你又成功帮了你哥哥一回,让我将他送出唐军的包围。我没有!小薇急得泪珠在眼眶中打转,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辛乙将我点倒,塞了一封信在我怀中,然后他们就换上唐军的衣甲走了。任天翔这才注意到小薇被点了穴,他忙让人给小薇解开,然后拿过那封信。只见司马瑜飘逸的笔迹:好兄弟,我妹妹就托付你了,望善待之。多谢你送我出城,我一定不会浪费这上天赐予的机会。郭子仪接过信,不解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任天翔颓然叹道:我又低估了他,他从来没有服输,而是亲自去范阳搬救兵。郭子仪疑惑道:在邺城被围之前,安庆绪多次派人去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不曾理会。难道他去就能说动这个不把安庆绪放在眼里的悍将?任天翔叹道:别人或许不行,但他一定行。将军要提醒鱼公公和各路节度使大人,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范阳为安禄山经营多年的根基,自安氏父子起兵一来,大批掳掠的财物都运回了这里,最后落到了留守范阳的史思明手中。有了充沛的钱粮财物,史思明大肆招兵买马,手下精兵已达十余万,并且多为装备精良的骑兵,所以他早已经不将安庆绪这个大燕皇帝放在眼里,自然也不会将他派来的使臣放在心上。
在当年范阳节度使的府衙大堂之上,史思明居中而坐,对司马瑜和辛氏兄弟面带调侃的笑问:不知军事所为何来?
司马瑜淡淡道:我是提前给将军送终。
左右将领闻言面色大变,纷纷厉声斥骂,有鲁莽之辈甚至拔剑而出,恨不能立刻将这出言不逊的儒生斩于剑下。在众人气势汹汹的包围之中,司马瑜神情如常,安如泰山。
史思明摆摆手,庭中渐渐静下来。他盯着司马瑜淡淡问道:军事何出此言?
司马瑜坦然道:皇上在邺城抵抗六十万唐军,将军却在范阳按兵不动。任谁都知道邺城一旦失守,范阳就是唐骏的下一个目标。将军自信以范阳兵马,能抵挡唐军九路大军的围攻?
史思明笑道:我已经派大将李归仁摔一万五千精兵救援邺城,哪知这下子惧怕唐军,竟转到去攻魏州,虽然这小子没有直接救援邺城,但却牵制了唐军不少人马,分担了皇帝的压力。现在本将正在调集所部人马,很快就择日南下,为皇上分忧。
司马瑜淡淡笑道:我知道将军故意拖延,是在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我给将军带来了你最想要的东西,望将军笑纳随着司马瑜的手势,辛乙上前两步,将手中的锦盒捧过头顶。立刻有将领替史思明接过锦盒,然后送到他面前。史思明信手打开锦盒,就见盒中一方晶莹剔透的玉玺-大燕国皇帝令天下的玉玺史思明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却故作不解的问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司马瑜道:只要将军肯解邺城之围,圣上愿将玉玺和皇位拱手相让。锦盒中有他给将军的亲笔书信,可作为凭证。
史思明拿过信仔细看完,若有所思地望向司马瑜问道:这是出自军事的计谋吧,以皇上的心胸,不到最后关头他绝不会放弃这面玉玺史思明狼眼一闪,淡淡问:听军事这话,好像另有深意。
司马瑜微微颔首道:不知我真心要将玉玺献给将军,而且要助将军成为大燕皇帝。
史思明面色一沉:你这是要陷我于不忠不义!
司马瑜微微笑道:将军不必惺惺作态,你欲夺大燕皇帝宝座之心,在座诸位只怕无人不知。我虽然为安庆绪心腹谋臣,从天宝十一年便随先帝谋夺大唐江山,奈何安庆绪非有为之主,只凭借他是先帝儿子这一条才荣登大宝。只可惜要做开国之君,非有雄才大略不能胜任,所以有勇无谋的安庆绪,并非大燕国真命天子。
说到这司马瑜微微一顿,对史思明拜道:而将军则不同。当年也先帝是亲如手足的兄弟,先帝的基业有一半是将军的功劳。而且在后来的对唐作战中,为有将军先后击败过大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所以将军才应该是大燕国真正的开国之君。现在将军唯一顾忌的是,收下这玉玺难免会被天下无知之被误解,尤其是怕会遭到忠于安氏的兵将反对。不过如果我能拿出安庆绪杀君弑父,以阴谋手段篡位的证据,将军便可名正言顺废掉安庆绪,成为大燕国皇帝此言一出,众将尽皆哗然,虽然大家对安禄山意外暴毙早就心怀疑虑,一直没有证据,没想到司马瑜竟然有安庆绪弑父的证据,那史思明为义兄报仇,并取而代之就是名正言顺了,众将想到这里都不禁兴奋非常,似看到了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金光大道。
只有史思明依然保持着冷静,淡淡道:如今唐六十万大军压境,就算我取而代之成为大燕皇帝,只怕这龙椅还没坐热,就会被郭子仪。李光弼之辈给赶下宝座,死无葬生之地。
众将想起目前局势,顿时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不禁低头无语。厅中一时静了下来,寂静中突然听到司马瑜淡淡道:我既然敢将玉玺献给将军,自然就有破唐六十万大军之计,不然我何不将玉玺献给唐军,好歹也能谋个一官半职,安享后半生的富贵。
此言一出,众将尽皆哗然。众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在叛乱之前就已经在守卫边关的战争中取得过骄人的军功,集众将之才也不敢奢谈破唐六十万大军,更别说对手中还有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天才统帅,以及仆怀恩。李嗣业这样的旷世猛将。如今听一个文弱书生竟然夸口说要破唐六十万大军,在众将看来就如同痴人说梦。
史思明摆手阻值了众将的嘲笑,淡淡问:公子可知军中无戏言这话?
司马瑜从容答道将军可与我纸上谈兵、沙盘推演,将军执唐六十万大军,而我指挥将军十三万人马,若不能尽破唐军,将军可将我斩首示众。史思明哈哈大笑好,我就看看你有何本领破我六十万大军。说着一击掌,将地图拿来。立刻又偏将将巨大地图铺开在史思明面前,司马瑜毫不客气地在史思明对面坐下。他气定神闲,心无二物,地图上那些山川湖泊和城池管道,在他眼中渐渐变成了棋枰上的经纬线条,临时用来代表军队的棋子,则变成了活生生的千军万马,他犹如指挥若定的统帅,从容不迫地调动人马,向在战场上浸淫了大半辈子的史思明发起了挑战。众将也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推演,他们刚开始全部一边倒地支持史思明,为史思明筹谋划策,建言献计,但看到司马瑜妙计频出、进退有度,每每于几无可能的境地死而复生,也不禁高声喝彩,渐渐倾向于弱小的一方。这场推演不亚于一场真正的?战,足足进行了近三个时辰,史思明最后也不不禁击掌叹道先生用兵之妙,史思明自愧不如,若战事正如这般演化,确可大破唐军。不过这只是纸上谈兵,战争之道千变万化。殊难预测,而且我也不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先生就算能击败我,也未必能击败郭、李二人。司马瑜胸有成竹地道唐军真正的统帅是鱼朝恩,郭子仪和李光弼皆要受他挟制,才能未必能发挥出几分。除非将军自认自己还不如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太监,那也就不必再冒险。待唐军攻破邺城后,将军便赶紧率部投降,也许还能保全性命。史思明已经降过一次,要是再降只怕也无法保命。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终于下定决心,对着地图狠狠一拳干!就在邺城与唐军决战,俺史思明身家性命全部押上,不击败唐军誓不回师!众将轰然答应,眼中燃起熊熊斗志,犹如一群被激发出嗜血欲望的恶狼,发出了震天的嚎叫。第二天一早,十三万范阳精锐在史思明亲自率领下,马不停蹄直奔向南方,安史之乱以来最大一次战役,在司马瑜暗中操纵下徐徐拉开了帷幕。依照司马瑜的计划,史思明没有率大军直接救援邺城,而是直扑离邺城依照司马瑜的计划,史思明没有率大军直接救援邺城,而是直扑离邺城不远的魏城,与李归仁合兵一处,向魏城发起了猛攻,不惜付出地,攻下了这与邺城遥遥呼应的城池。然后大军按兵不动,只派小股部队南下骚扰,以范阳轻骑的速度优势,不断袭扰唐军大部队,使其不能专心攻城。史思明并不急于与唐军主力决战,而是按照司马瑜的计划,等待唐军与安庆绪拼到两败俱伤,再坐收渔人之利。司马瑜知道凭借他留下的守城方略和数量众多的守城器械,业城再坚持几个月也没有问题。
唐军已经做好了应付史思明大军的准备,史思明却始终不急于出手,只派小股部分假扮唐军,专门袭击唐军的粮秣队。由于唐军是九路大军会战,各军之间互不统属,后劝保障也是各管各,因此给史思明的部队留下了浑水摸鱼的机会。他们或扮成安西军袭击溯方军的粮秣队,或扮成河西军抢劫北庭军的粮草。由于战事旷日持久,各路大军粮草日渐紧张,司马瑜此计令唐军九路人马开始互相猜疑,曾经一心对敌的联盟,渐渐产生了裂痕。
面对各路大军相互指责和告状,作为全军统帅的鱼朝恩不是居中调停,而是依各个节度使与自己的关系亲疏和礼物厚薄来进行裁决,使矛盾越发激化,唐军中的有识之辈如郭子仪、李光弼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皆知这是史思明的离间之计,便一同向鱼朝恩请战,欲率本部人马先破史思明的大军,再取邺城。鱼朝恩听罢郭、李二人的请求,却连连摇头道九路大军会攻邺城,一连数月都无法攻克。九路大军中以两位将军所率之朔方军战斗力最强,你们要是走了,剩下的七路大军岂不更是拿邺城束手无策?咱家早已向圣上夸下海口,要在年前攻下邺城,作为圣上新年的贺礼,你们这不是故意要我难堪么?再说了,兵书上早有名言,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两位将军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居然要分兵迎敌?郭子仪与李光弼自领军以来,还第一次被人如此教训,郭子仪不禁摇头苦笑,李光弼面色一黑就要发作。却听鱼朝恩又道史思明虽占了魏州,却也没有继续进兵,咱们何必要去招惹他?不如先集中兵力攻下邺城,再去对付他不迟。说完他摆手终止了争论,高声下令,传咱家号令,九路大军发起总攻,务必在三天之内攻下邺城!鱼朝恩虽无兵权,确实皇帝派在军中的最高统帅,犹如皇帝的代言人。几名节度使对他的命令虽然心怀疑虑,却也不敢违抗,只得各率本部人马,从四面八方向邺城发起了总攻。此时邺城守军已知史思明援军已至,自然是斗志倍增,安庆绪更是亲自登上城楼,身先士卒与唐军厮杀。他头脑虽不(20楼第一张图片)及其父精明,勇猛却尤过之,一柄扑刀在手,便如杀神降世,杀得侥幸登上城楼的唐军兵将纷纷坠城而亡。邺城守军见皇帝如此勇猛,军心大振,纷纷爆发出震天呐喊,悍不畏死地挡住了唐军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安庆绪的勇猛激发了唐军一员猛将的斗志,那边是原安西节度副使、现为北庭行营节度使的李嗣业。他当初率五千安西军精锐进关平叛,在历次战役中屡建奇功、罕逢对手。今见安庆绪如此勇猛,不紧激发了他的好胜之心。不顾手下的劝阻,他亲自提刀登城,在众亲兵的掩护之下,攀附云梯登上了城楼,挥刀直奔安庆绪。
邺城城头虽然有传自墨子的各种守城利器,但架不住大唐九路大军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陆续有小股唐军登上城墙。叛军在安庆绪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坚守不退,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唐军的强攻。不过李嗣业登上城楼后,一柄陌刀如入无人之境,连斩十余名叛军后,率亲兵直奔安庆绪。
安庆绪挥刀迎了上来,二人双刀相击,浑身都是一震。李嗣业大叫一声痛快,陌刀如狂风骤雨般倾泻而出,安庆绪刚开始还能勉强抵挡,十余招后渐渐不支。城上城下的唐军见状不禁爆出震天欢呼,军心大振,人人争先恐后地攀上城头,在邺城牢不可破的防线上,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安庆绪在李嗣业快如疾风的陌刀追杀下,后力不继,不得已向后退却,这令唐军声势大振,纷纷高呼着爬上城墙。安庆绪眼见攀上城头的唐军越来越多,守军渐有不支之势,他突然一胡语高呼:伏倒!放箭!
听到这命令的叛军立刻原地伏倒,几乎同时,密集的破空声已如蝗虫飞过般铺天盖地地而来,几乎完全覆盖了就要被唐军占领的这一段城墙。密集的箭雨犹如死神掠过城头,粹不及防的唐军将士纷纷中箭。只有听到安庆绪号令的叛军兵将,巧妙地躲过了这一轮排驽的齐射。
原来这是司马瑜在城内设下的第二道防线,他将无数排驽和连环弩架设在城内的房顶之上,一旦唐军攻上城墙,便由城墙上指挥作战的将领以胡语下达命令。听到命令的守军立刻原地伏倒,跟着密集的箭雨就会紧随而至,任唐军再多再勇猛,也挡不住如此密集的箭雨。
李嗣业也身中数简,眼见安禄山(安禄山居然复活了~估计是武侠弄错了)又起身杀回,他还想迎战,却被几个伤势稍轻的亲兵强行架离战场,顺云梯滑下城楼。下面的亲兵接住李嗣业时,但见他身上血流如注,已受重伤,众将士急忙将之送到后方包扎。安西军主将受伤,军心大受影响,好不容易占领的一段城墙,又被叛军夺了回去。
双方激战打天黑,唐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依旧没能攻上城墙。不仅如此,李嗣业还被叛军排驽重伤,这是邺城战役以来以一个身负重伤的唐军主将,军心大受打击,九路大军只能无功而返。
与此同时,史思明的主力在准备充分、修整完备之后,徐徐逼近邺城附近,对唐军的威胁越来越大。这时于朝恩又出昏招,下令引漳河之水灌城。河水滚滚涌入邺城,这虽然给邺城守军造成了一点不便,却给唐军造成了更大的麻烦。洪水将邺城周围的原野变成了一批泥泞。无论攻城器还是人马过去,都会陷入泥泞之中,成为城上守军的活靶子。攻城行动难以为继,于朝恩又为邺城守军赢得的几天喘息的时间。
而此时史思明已看出唐军久攻不下,早已人疲马乏,而且大军最重要的粮食,在史思明的骚扰拦截下,也越来越紧缺。他依照司马瑜的计谋徐徐逼近到离邺城不足五十里之处,不过他依然不急于与唐军决战,只是加紧派出轻骑骚扰,拦截唐军粮草,一点点地蚕食唐军优势。现在就算是以鱼朝恩的脑子,也看出与史思明大军决战已是在所难免。经过与九路节度使商议,鱼朝恩派出以李光弼为首,王思礼,许叔冀和鲁炅为副的四路大军迎击史思明,以郭子仪为首的五路大军则继续围困邺城。李光弼率二十万人马来到新水(不好意思我没文化不知道那个是什么字),就看史思明十三万大军早已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
史思明大军侧翼的高坡之上,司马瑜手执窥天珠仔细观察着唐军的排兵布阵。墨子留下的窥天珠原本是观察天象的一期,在司马瑜手中却成了侦查军情的绝妙工具。有窥天珠之助,唐军的排兵布阵和兵力调遣就如同实在眼前一般清楚。【好像间谍卫星啊】
速报史将军,李光弼大军正面只是佯攻,另有三万精锐骑兵正悄悄向我军后方迂回包抄。这是李光弼仅有的骑兵部队,只要先干掉它,唐军就只剩下挨打的份。司马瑜收起窥天珠,向随行的偏将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偏将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就见史思明大军在后方布置起来,司马瑜把玩着手中的窥天珠,嘴边泛起了一丝得意的微笑,心中暗自感慨:这哪里是窥天珠?简直就是胜利珠啊!有了它,对手的一切兵力部署一览无余,而己方的部署对手却一无所知,难怪当年墨家军纵横天下,屡屡以弱胜强,无数次击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对手。除了墨家弟子的勇武和墨家兵法的高明,只怕这窥天珠才是墨家军天下无敌的最大秘密。
仔细将窥天珠收入袖中藏好,司马瑜调转马头往己方中军疾驰。虽然他取得过无数次胜利,但没有一次能像这次一样信心百倍,胸有成竹。
就在司马瑜仔细观察唐军兵力调动之时,任天翔也在不足五里之遥观察着叛军的阵地。他原不想再卷入战争,不过由于自己被司马瑜利用,所以他感觉自己有责任弥补犯下的过失。他原本率义门众士在郭子仪帐下效力,但鱼朝恩分兵之时,却死活要将郭子仪留下攻邺城,所以郭子仪便将他推荐给李光弼,因为他对司马瑜的熟悉程度,显然在李光弼之上。
李光弼与郭子仪虽然都出自于溯方军,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郭子仪宽容大度,李光弼却是个不苟言笑,治军极严的铁血军人,在军事上极其自负。他也有资格自负,因为全军阵中,唯有郭子仪的战功胜他一筹。所以他对郭子仪推荐的任天翔,心中纵使并不怎么看重,但表面上还是给足了面子,让任天翔可以在军中自由出入,并以幕僚的身份列席其最高军事会议。
李光弼对自己的态度任天翔心知肚明,不过他并不计较,他只想帮助唐军击败史思明大军,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己放走司马瑜的过失。
心术越见精明的任天翔,眼力也越发锐利。虽然他看不到叛军后方的军事调动,却发现了远处那扬起的尘土。虽然若隐若现极不明显,而且很快就被风吹散,但他却立刻就想到,叛军后方在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从扬起的尘土看,至少是数万人的大规模调动。
通常后军是粮草轻重所在,在大战来临前决不该有大的调动,叛军的举动显然有些蹊跷。联想到今日一大早,李光弼就令骑兵集结,先于大军出发,莫非是要大范围迂回到叛军后方,在唐军与叛军正面交锋之时,作为胜负手从叛军后方实施突袭{他就是这样印的,不是我打错了},直插史思明的中军大帐?
想到这任天翔心中一颤。这计划不能说不好,但是叛军已知晓李光弼的部署,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任天翔虽然不敢肯定叛军已知唐军精锐骑兵在做大范围迂回,但临战之前叛军后方隐约扬起的尘土,却让他心中生出一丝警惕。他急忙勒转马头,招呼几名随从道:走!速见李将军一路疾驰回营,任天翔直奔李光弼中军大帐,对正在为大战做最后部署的李光弼道将军是否有令骑兵助理迂回袭击叛军后方的计划?
李光弼对任天翔临战之前节外生枝显然有些不满,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答道:不错,三万骑兵已经出发近一个时辰,按计划两个时辰之后,他们将在叛军后方发动突袭。
有没有办法让他们改变计划?任天翔忙问。得知三万骑兵已经出发近一个小时,任天翔心中又是一紧。他知道这三万骑兵是李光弼手中最大的机动部队,一旦损失,唐军就只有用步兵去迎击闻名天下的范阳铁骑。但此刻就算千里快马也无法将他们追回来,更别说让他们改变计划了。
不过李光弼却道:有,我与骑兵统领王思礼有约定,只要我燃起三股狼烟,就表示局势有变,骑兵将立刻撤回。
任天翔心下一宽,忙道:太好了,望将军速令骑兵撤回。
李光弼不解道:为什么?
任天翔忙将自己的担忧简单说了一遍,最后道:咱们三万精锐骑兵刚启程不久,史思明后军就在做大规模调动,我担心咱们的计划已被他识破,三万精锐骑兵将落入他的陷阱。
李光弼不以为然道:公子仅凭天空中扬起的一点尘土,就妄言叛军会有所准备?要知道这个计划今早才由本帅亲自制定,并且立刻执行。这个计划只有我与王思礼,许叔冀和鲁炅三位将军知晓,史思明如何得知?
任天翔知道王思礼,许叔冀和鲁炅都是独当一方的节度使,忠诚和谨慎都不容置疑,要说他们会走漏最重要的军事计划,这实在令人不可想象。不过史思明后军的调动实在蹊跷,领任天翔不敢大意,他不顾李光弼的不快,耐心解释道:从扬起尘土看,那是数万人马的调动,绝非偶然。先如今史思明身边有司马瑜这样的鬼才,将军不可大意啊!
李光弼摇头道:没有准确的情报,就算是孙武重生,也决不会临时调动大军应付来自后方的袭击。就算我军的计划被叛军奸细探知,他也还在回营的路上,史思明如何提前得知?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若有所思地问,你在那里看到叛军后方的扬尘?
任天翔道:就在离叛军前锋五里之外。
李光弼在心中默默一算,哑然失笑:叛军阵地纵深近十里,你在其前方五里之外看到扬尘,就能准确判断出那是数万人马的调动?笨将军戎马半生,自问也没有这等眼力和判断力,也没听说过有人能在十五里之外通过扬尘判断兵马调动规模,公子目力难道比我们所有人都要高明百倍?
众将轰然大笑,纷纷道:听说公子原来只是个(形容浪荡公子那个词,我又不会打,不好意思——,),没想到却将我们这些戎马半生的军汉全部都比了下去。
任天翔心知旁人实在难以理解心术之妙,他也无法向旁人说清心术的秘诀,面对众将的嘲笑和质疑不禁无言以对。李光弼断然一挥手:大战之前临时改变计划,实为军中大忌,从现在起任何人再妄言变阵,立斩不饶!
众将收起嬉笑,轰然答应。李光弼令旗一挥,昂然下令:照原计划加速推进,务必在正午之前,突破叛军第一道防线。
众将轰然应诺,纷纷领令而去。任天翔心知李光弼治军极严,稍有违令就要受军法处置,暗忖道:"或许只是巧合,司马瑜就算再精明,也不可能仅凭猜测来调动大军,也许我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激越的战鼓在旷野回荡,唐军以突击的楔形阵向史思明的防线缓缓推进。随着两军距离的接近,唐军推进的速度越来越快,犹如一股奔涌的激流。当他们接近叛军阵前,就见一阵弩箭犹如飞蝗从敌阵中飞出,铺天盖地落在冲锋的人群中,还好前锋士兵都有盾牌护体,损失并不算大。当叛军两轮箭雨过后,唐军冲锋已冲破叛军的鹿角障碍,与叛军厮杀在一起。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即便是在中军的任天翔也清晰可闻。
史思明摆出的是一个以防守为主的环形阵,依托预先的工事进行抵抗。唐军人数虽然比叛军多出不少,但是分属四个节度使指挥,四支队伍战斗力参差不齐。李光弼和老将王思礼的部队战斗力与叛军精锐不相伯仲,但许叔冀和鲁炅的部队战斗力却明显比叛军差了一大截,加上唐军是主攻方,面对有营寨和工事依托的叛军,一时间竟占不到半点便宜。
李光弼焦急地遥望叛军中军大营方向,按约定当前方激战正酣之时,包抄到史思明后方的骑兵将向其中军发起冲击,只要令史思明中军动摇甚至混乱,叛军的士气定受到打击。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后方的战况很难及时通达全军,有时候来自后方的一个谣言,就可以动摇守军的信心,到那时叛军的防线就将土崩瓦解。
叛军后方终于传来隐隐的马蹄声和呐喊声,李光弼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轻松,他相信以唐军最精锐的三万骑兵发起的突袭,定会让史思明手忙脚乱。现在史思明理应将对付骑兵的长枪队放在了防守的前线,其后军面对骑兵的突然袭击,即便不会一触即溃,也难以挡住骑兵的冲击。
李光弼正待下令部队全力进攻,但以他现在所在的位置,仅能听到那隐约的马蹄声。他不禁奇道:公子从何得知远方的战况?
任天翔指向天边道:尘土起处止于一线,说明骑兵根本没能突破叛军后方的防线,而且他们被困一偶,说明叛军早有准备,骑兵危险了!
李光弼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但见叛军后方弥漫着依稀的尘土,他心中正有些将信将疑,突听前锋传来阵阵欢呼,原来叛军开始退缩,环形阵出现了一个口子,唐军正从缺口蜂拥而入,声威大震。
任公子好像看错了,咱们的骑兵受到了奇效,叛军军心开始动摇。一名将领呵呵大笑,转向李光弼道,下令发起总攻吧,机会难得!
此刻李光弼神情却凝重起来,他多次与史思明交过手,知道史军的战队里,这么快就防线动摇,实在令人生疑。加上任天翔的提醒,他隐约感觉到其中有诈。
但是现在唐军已不受他节制,除了他的中军未动,王思礼,许叔冀和鲁炅的兵马,已争先口后越过叛军防线,向史思明的中军大营突进。
不好!叛军后方的尘土,开始逐渐散去。就在唐军震耳欲聋的欢呼呐喊声中,忽听任天翔失声轻呼、李光弼连忙举目望去,就见叛军后方再无新的尘土扬起,侧耳聆听,先前那隐约的马蹄声和呐喊声也都消失,李光弼心中一凛,脸上微微变色。他知道这意味着三万骑兵很可能已被叛军消灭。不过这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他一时还难以接受。
在李光弼和任天翔看不到的叛军后方战线,司马瑜正在心满意足地看着叛军打扫战场。犹豫有窥天珠之助,他预先在后方阵线设下了一个由各种战车和骡车组成的口袋阵。当三万唐军骑兵发起突袭时,正前方是骑兵的克星,由无数长矛方阵组成的防守阵线,后方则是战车和骡车合围,将三万骑兵包围其中,成为弓箭手的活靶子。司马瑜亲自之魂了对这三万骑兵的屠杀,他知道只要消灭这三万精锐,李光弼就只剩下挨打的份了。
报!唐军前锋已突破第一道防线!传令兵飞速来报,这让司马瑜十分得意。本来像这样的战报,史思明完全可以不必派人来报告他,只要按原定计划行动就够了,特意派人来报,显然是对他的尊重和信任,可见他在史思明心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
很好,你回报史将军,就按原计划执行,我即刻率军赶去增援。司马瑜令副将挥动令旗,调兵遣将,让后军尽快赶到中军增援史思明。
唐军前锋突破叛军第一道防线后,不约而同地直扑史思明中军大营,但见前方一道高约一丈,宽数十丈的应该巍然伫立,寨前鹿角森然,寨上弓箭手林立,不等唐军士兵靠近,箭雨就倾泻而来。要想以步兵破此营寨,无疑以卵击石。前锋将领见状急令后撤,但见此时叛军骑兵已从两翼包抄,截断了唐军的退路。唐军前锋顿时进退失据,攻势顿挫。
李光弼见唐军前锋身陷敌阵,再不救援就将全军覆没,他略作权衡,便令中军全力出击,冒险一搏。就在李光弼中军全线出击之时,立在高处的司马瑜已将唐军的行动看得一清二楚。他向一旁的副将点了点头,副将挥动令旗,向史思明示意唐军突击的方向。史思明亲率精锐骑师,迎头痛击。
唐军失去宝贵的骑兵,在来去如风的范阳精骑面前,只能被动挨打。但见范阳骑兵呼啸来去,他们并不交战,只是远处乱箭齐射,不断消耗唐军的战力。唐军仅凭步卒,只能被动防守,人数虽众却对叛军构不成任何威胁。
经过数轮消耗,史思明亲率骑师全线出击,此时就算是战斗力最强的溯方军,也难以抵挡叛军的突击。
眼看战事不利,鲁炅与许叔冀最先带兵后撤。未经将令擅自撤离,顿时动摇了唐军军心,众将士争先恐后随之后撤,唐军的防线开始崩溃。
李光弼眼看唐军全线溃败,只得一声长叹,率溯方军殿后,掩护全军撤退,同时令人往鱼朝恩处求援。此时史思明的骑兵已经冲到李光弼前方,对溃败的唐军轮番截杀,李光弼派出求援的将领,也死在叛军手里。
任天翔见状,立刻率义门众士奋力突围,直奔唐军大营求援。他最先见到郭子仪,忙将战情简略汇报、郭子仪心知救兵如救火,来不及禀报鱼朝恩,便率本部人马接应李光弼。两军在半道汇合,郭子仪的生力军(什么是生力军?书上就这么说的)打退了史思明的追兵,暂时稳住了唐军阵脚。
唐军的调动很快就落在司马瑜眼里,有窥天珠之助,他比唐军统帅鱼朝恩还先一步知道唐军的调动情况,他立刻令人燃起狼烟,向邺城的安庆绪发出了反攻的信号。
安庆绪看到约定的信号,令人打开城门,亲率守军发起反攻。此时唐军若调度得当,凭其优势兵力,还可与叛军一战。但鱼朝恩从未经历过战阵,但听到四周喊杀声震天,邺城的守军竟然发动反攻,他早已乱了方寸,急令中军后撤。其余几路兵马见中军大旗摇动,不知就里,也纷纷后撤。各节度使皆有保存实力的私心,竞相撤离战场,撤退很快就变成了溃败到最后将不知帅,帅不知兵,数十万大军已成一盘散沙。到了这个时候,即便以郭子仪,李光弼之能,也是无力回天了。
叛军在史思明率领下一路追杀,不给唐军任何喘息之机。沿途州县听说唐军六十万大军竟被击溃,早已吓破了胆。而唐军在大败之后也变成了土匪,趁混乱洗劫百姓,因此沿途各州县不等叛军杀到,地方官就纷纷弃城而逃,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几万残兵一直败退到洛阳,也没得到地方的补给。而面对已经十室九空的洛阳,二人都知道仅凭这几万败兵绝对难以坚守,二人经过商议,决定放弃洛阳,由郭子仪退守潼关,李光弼则率军退守河阳,以牵制史思明的大军继续西进、威慑长安。
史思明令前锋继续追击唐军,自己却率中军回师邺城。但见邺城城门紧闭,安庆绪竟不放他入城。原来安庆绪趁着史思明追击唐军之时,将唐军丢弃的粮草辎重全部搬入城内,有了这批给养,他再守个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
史思明对安庆绪的举动倒也不生气,他将司马瑜请来,意味深长地笑道:现在,该是先生实现诺言的时候了。
司马瑜颔首道:将军放心,在下答应你的事,就一定会办到。不过将军得先做一件事。
史思明忙问:什么事?
司马瑜道:在城外搭高台,邀圣上敬告天地,歃血为盟,兴复大燕。
史思明大笑道:好!就依先生所嘱,设坛祭天,共襄盛举!
史思明一声令下,高台克日而成,他以归还玉玺为由,邀安庆绪出城结盟祭天。与此同时,司马瑜也修书一封,令辛乙悄悄送到城中。安庆绪看到司马瑜的密函,便不顾手下劝阻,立刻率五百精兵出城来见史思明。
安庆绪来到史思明大帐,但见帐下刀斧手林立,立刻心知不妙。当即对史思明躬身拜道:叔父在上,侄儿给您老请安。
史思明并不还礼,只懒懒道:陛下乃大燕皇帝,这不是折杀老夫么?
安庆绪忙赔笑道:大燕国的江山乃是叔父与先皇联手打下,侄儿不过是窃居此位。侄儿早有诺言,只要叔父解了邺城之围,侄儿便将这皇位禅让叔父,并以玉玺为凭,叔父难道怀疑侄儿的诚意?
史思明手抚髯须冷笑道:你先告诉我,你这皇位是如何而来?我义兄安禄山是如何死的?
安庆绪一愣,正不知如何回答,就听史思明一声厉喝:是你联络内侍李猪儿,以下犯上将我义兄弑杀。你以为此事办的天衣无缝,却不知我手中已有确凿证据,看你还能如何抵赖!
当初安庆绪确实是将杀害安禄山替身的任务,交给负责服侍他的内侍李猪儿。这事办的十分隐秘,按说不该有人知晓,而且事成之后,安庆绪又听从司马瑜的建议,将李猪儿杀了灭口,而且是交由司马瑜亲自去办。这事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史思明怎么会知晓?
安庆绪正在狐疑,就见史思明拿出一封密函,展开在他面前。但见密函上将安庆绪下令杀害安庆绪的时间、地点、经过,等等细节交代的详详细细,密函下方的落款正是李猪儿。安庆绪愣了半晌,终于有所醒悟,急忙一跳而起,厉声喝道:司马瑜那小子在哪里?快叫他出来见我!
安庆绪身形方动,左右刀斧手已一拥而上,将他摁倒在地,他拼命挣扎,声嘶力竭地大叫:我杀的只是先皇的替身,父亲在起事前就已经死了,有父皇的贴身侍卫可为我作证!
史思明冷笑:这种谎你也编的出来,好,你就告诉我谁可为你作证?
安庆绪忽然想到,那些知道实情的侍卫,早已被自己尽数灭口,现在知道这隐情的除了司马瑜,就只剩下辛氏兄弟。他忙转脸向一旁的辛乙乞求:阿乙你快告诉他们事情,告诉他们父皇早就已经死了,跟我没有关系!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辛乙,他们虽然是史思明部下,但其中有不少人也是安禄山旧将,对他的儿子多少也还有几分旧情,所以很想知道真相。就见辛乙对安庆绪躬身一拜,愧然道:陛下对我恩重如山,辛乙一直铭记在心,但我不能昧着良心说瞎话,望陛下恕罪。
安庆绪一愣,跟着不禁破口大骂:辛乙你这个王八蛋,居然在这个时候背叛我!看我不诛你九族,灭你全家!
辛乙眼中刚开始还有些不忍,待听到诛灭九族的话,他眼中陡然闪过一丝寒芒,转向史思明道:将军明鉴,陛下所说之事我一无所知,不敢为他作伪证,望将军为小人做主。
史思明点点头,不再理会拼命挣扎号叫的安庆绪,转向众将问道:现在事情已经清楚了,弑杀先帝者该当何罪?
杀无赦!众将异口同声地道。就是先前还对安庆绪抱有几分旧情的安禄山旧部,现在也是同仇敌忾,恨不能亲手为旧主报仇雪恨。
史思明对众将的回答十分满意,不过他却故作悲戚地叹道:虽然这小子弑父杀君,理应千刀万剐,但念在他好歹也做过几天皇帝,便留他个全尸吧。说着他微微摆了摆手,一名心腹将领立刻心领神会,取下长弓,将弓弦套在安庆绪脖子,然后慢慢转动长弓,就见弓弦逐渐绞紧,一点点勒紧了安庆绪的脖子。
安庆绪拼命挣扎,奈何手脚俱被刀斧手摁住,无法挣脱。他只能恨恨地瞪着史思明和辛乙,带着满腔的愤懑和不甘,被弓弦生生绞杀(换个字代替)。
将安庆绪弑父之罪诏告三军,然后以王礼厚葬吧。史思明似乎有些伤感,不过眼中却有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他对几名心腹将领一挥手,即刻率军入城,若遇抵抗,即刻予以消灭。
等等!司马瑜从后帐中缓缓踱出,他的脸上似乎隐有悲戚,似乎在为故主的死难过。看到兵卒将安庆绪的尸体拖了出去,他才对史思明道:请将军容我先行入城,让邺城守军开门迎接将军。
史思明呵呵笑道:这样最好,那就有劳先生了。
司马瑜带着辛氏兄弟来到邺城,将安庆绪之死向大燕国幸存的将士通报后,众人虽有疑问,但也不敢与史思明大军抗衡,唯有一人径直来到司马瑜面前,涩声质问:我哥哥究竟是怎么死的?
司马瑜羞惭道:史思明假借归还玉玺,将陛下骗出邺城,然后借口陛下弑杀先皇,所以安秀珍一把扣住司马瑜要害,厉声质问:你明知道父皇的死跟我哥哥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不阻止?
辛乙见安秀珍威胁司马瑜,本能地拔刀指向其后心,安秀珍却不管不顾,只盯着司马瑜的眼眸。司马瑜示意辛乙收起兵刃,然后挥手令众人退下,待殿中仅剩他与安秀珍二人,他才无奈道:史思明狼子之心,昭然若揭,就算没有先帝这事,他也会另找借口。
安秀珍凤目含煞,涩声问:我哥哥死了,为何你却还活着?
因为我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我要留下自己这条性命,为陛下报仇雪恨。司马瑜说到这语气一转,黯然叹道:再说你还在邺城,还在史思明大军的威胁之下,我又岂能不顾你而去?我现在向史思明屈服,只是权宜之计,以后但有机会,我定要为陛下报仇!
安秀珍眼中虽然还有质疑,但面对司马瑜坦诚的眼神,她最终还是缓缓的放开了手,涩声道:但愿你说的是真话,你要是骗我,我会跟你一起死。说完放开司马瑜,毅然转身而去。
见安秀珍要走,司马瑜忙道:贞妹要去哪里(忽然发现把所有的安秀贞都打错了,改不成了,见谅)?安秀贞苦笑道:我不走,难道要向史思明乞命?你放心,我会照顾自己,我还要留着这条命,为我哥哥报仇!
不等司马瑜再阻拦,安秀贞已飘然而去。司马瑜眼中隐约有些不舍,但最终还是没有再追,只是缓缓来到殿前,对守候在门外的将领吩咐:打开城门,迎接史将军入城。
史思明入城后,听说安秀贞已离去,他脸上喂喂变色,跺足道:我忘了安庆绪还有个厉害的奶奶,虽然年事已高活不了几天,但在萨满教中她的地位无比尊崇。要是他追究起来,这麻烦可是不小。
司马瑜胸有成竹地道:将军不必担心蓬山老母,我向将军推荐一个人,有他在,蓬山老母和萨满教也只能对将军俯首帖耳。
是谁?史思明忙问。
魔门大教长佛多诞。司马瑜从容道。
史思明微微变色,颔首道:我听说过他的名号,确实可以与蓬山老母相抗。不过我与他素无交情,他凭什么帮我?
司马瑜道:佛多诞一直现在中原公开传教,只是苦于没有朝廷的扶持,要是将军肯将他的光明教立为国教,他定然乐意为将军效劳。
史思明大喜道:这有何难?只要肯为我效力,就算拜为国师也无妨。
司马瑜颔首道:既然将军有如此胸怀,我这就修书一封,邀他到将军帐下共商大事!
史思明喜道:这事便由先生替我全权处理,就让他到范阳来见我,本将军拜他为国师,奉光明教为国教。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挟击败六十万唐军的雄威,风风光光地班师回范阳。离去前他将邺城改为相州,留长子史朝义驻守。回到范阳后,他在手下众将的力劝下,自立为帝,成为大燕国的新皇帝。
在史思明登基,忙着肃清安氏父子影响的这段时间,大唐终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唐帝趁机收拾残局,赏罚功罪。按说邺城会战这样的惨败,理应斩几名将帅以正军纪,但邺城会战的主帅是鱼朝恩,是皇帝不顾李泌等人劝阻亲自任命,处罚他岂不是自搧耳光?如果不出发鱼朝恩,却将责任推给旁人,又何以让人心服?所以皇帝权衡再三,最终没有追究众将责任,反而提拔郭子仪为东(地名,这字看不清)、山东、河东诸道元帅,知东京留守,全权负责对叛军的防御。另外还后赏了在这次战役中不幸故亡的两位节度使李嗣业攻城时被毒箭所伤,在营中养伤时听到李光弼与史思明激战的号鼓,奋然而起欲往助战,结果伤口迸裂而死;鲁炅则是在败逃之时,其部下沿途烧杀掳掠,被地方官告到朝廷,鲁炅畏罪服毒自杀。二人俱不是死于战场,但皇帝依旧作为战死的功臣厚赏,以安各路唐军之心。
鱼朝恩不通军事又不听众将建议,最终酿成邺城惨败,怕皇上追究,便将责任一股脑推到郭子仪身上。只说郭子仪自恃功高,不听调遣,不尊号令,其余几路节度使也都看郭子仪颜色行事,而他这个宣慰使根本指挥不动兵马。这话触动了皇帝的心中最脆弱的那根神经;他并不怀疑郭子仪的忠诚,但是谁能保证他帐下的将士不会有自己的打算?要是他们都股东郭子仪拥兵自重,甚至另起炉灶,岂不是又是一个安禄山?
大唐已经仰仗郭子仪太多,不能再将前途和命运系于郭子仪一身。想到这里皇帝终于下了决心。就在史思明范阳称帝后不久,他下诏就郭子仪召回京城,溯方节度使一职交由李光弼代理。郭子仪虽然位列三公,却被肃宗剥夺了兵权,从此在京中闲赋。
任天翔一向与李光弼不对付,既然郭子仪被明升暗贬,他也就没有心思再留在军中效力。而且离京日久,他也想念留在长安的义门兄弟,便与杜刚、任侠、小川流云等人一道,随郭子仪回到长安。
义安堂与洪胜堂因再香积寺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安百姓心中威望更胜从前,得知它们的门主任天翔与兴唐名将郭子仪同回长安,全城百姓竟空城而出,去十里外夹道欢迎,这成为长安有史以来最大一场由百姓自发举行的盛事。
看到前来迎接的长安百姓,郭子仪不禁感动的热泪盈眶,心中那一点怨气也烟消云散。任天翔确实忧心忡忡,他知道如果之前郭子仪还有复职希望的话,现在却再无半点可能。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放心将军队交给一个民心所向、威望无双的将领,这次盛会是郭子仪人生的顶峰,也将是他军事生涯的终结。
虽然任天翔是守卫睢阳的功臣,又是义门的门主,但在百姓眼里,显然郭子仪才是主角。
任天翔识趣地避过一旁,并不上去凑趣。随着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懂得树大招风的道理。就在他快要被所有人忘掉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个更为低调的人,混杂在欢迎郭子仪的人群中,一身布衣,毫不引人注意。